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炯绮 《黑龙江史志》2013,(15):135-135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我国许多传统的政治、法律、文化制度都是这一时期得一完善和确立,以后官府藏书就循着它的形式与格局继续完善和发展,为我国古代藏书制度、目录学的建立,以及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一二年来,我受学界友人的委托,筹划一个项目,名为《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大致包括传统四部分类中的集部别集类与诗文评类。提要是我国传统目录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漠后期刘向《别录》就已开始。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目录学研究概述(1950—198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学的作用在于指引读书门径,提供文献线索和知识信息.清代著名学者王鸣盛认为:“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见《十七史商榷》卷1)所谓古典目录学是与现代目录学相对而言的,它研究的内容是以古代典籍为文献对象的目录活动和目录成果,目前的学者认为,它应包括书目和篇目索引两个方面.中国的目录活动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书目文献.对其整理、研究、总结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近40年来,中国(台湾省、香港未计在内)古典目录学的发展虽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但仍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无论是学术专著的问世,还是论文的发表,书目索引的编制,特别是近10年来,尤为突出.笔者仅就个人知见,略述一般,以见梗概.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11月5—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古籍所联合主办,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安徽师范大学社科联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安徽芜湖举行。会议共发表论文46篇,来自海内外的50余位学者参会。传统文献学研究。王记录《经学与中国古代目录学》阐述了经学对古代目录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康有为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康有为目录学思想陈耀盛清代金榜说:“《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形象地指出,清代士子咸视版本、目录之学为身心胜命之事。的确,目录学在乾嘉年间,成为显学。但这种显学是囿于传统经史典籍等的考据的。清末“国命危阽”,近...  相似文献   

6.
王峰 《沧桑》2013,(3):58-59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学问家,同时也是目录学家,其在版本目录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正目录学是文献学的主要分支,目前也面临着尴尬境遇。余嘉锡、王重民等先生开拓了目录学研究的诸多方向,研究方法亦随物应机,广有启益。而近几十年除张固也《新唐书艺文志》、《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研究以外,可说鲜有突破;目录学的教材、论文,也集中于"某目的分类体系"、"某家的目录学思想",研究视野狭窄,议题严重固化,甚至对目录的认识也较余、王有退无进。  相似文献   

8.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2,(3):F0002-F0002
《目录学讲义》,郝润华、周日蓉编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该书对传统目录学的方方面面做出概述性总结,并在体例、内容方面有很大创新。该书包括六个部分:一是介绍目录与目录学的内涵与外延;二是传统目录与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三是传统图书分类法及其演变,论述从《汉书·艺文志》的六分法到《四库全书总目》的四分法的发展过程及其学术演变;四是目录的内容与体制,从传录体、叙录体、辑录体、辑考体四种体制论述古代目录书的产生发展及其内涵;五是目录的类型,从综合、专科、特种等三个方面讲述古今目录的类型,并介绍古代目录书与现当代编撰的重要目录书及其价值;六是目录的功用,包括目录学对于读书与治学两个方面的作用;最后为附录,从古今目录学名著与文献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原典10篇,作为阅读篇目,便于读者进一步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不少学者,专家和书目工作者纷纷撰文,就怎样加强目录学研究,促进目录学发展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他们回顾我国目录学研究的发展,总结目录学研究的成果,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目录学的发展方向。振兴目录学研究,把我国目录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展望目录学今后发展的前景,我们认为,目录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出现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正清代学术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其中目录学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清人自己就对本朝目录学进行过研究,如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专列"目录题跋"一节,对部分清代目录学著作进行过简要概述;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也涉及众多清人藏书目录。近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清代目录学研究主要集  相似文献   

11.
读书志作为一种特殊的私家目录体裁发轫于宋代,至清代才真正的成熟起来,它实质上是中国古代学术与中国古代私家目录双重发展的必然结果。《开有益斋读书志》是清代学者朱绪曾的一部目录学专著,也是清代私家运用"读书志"体例撰修的典型著作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代私家修目的最高水平。本文着重考察该志在目录学、校勘学方面的成就,揭示其所反映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对古代中国主要造纸原料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分析目前我国手工纸造纸原料现状,最后对古今中国传统手工造纸原料进行比较研究,可知当今中国传统手工纸在原料种类、比例、处理方式等方面与古代相比较,还是发生一定的变化,正是由于这样一些变化,导致手工纸质量参差不齐,很难保持其原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小康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的理解。在1980年代由邓小平提出,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到中共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之际,完全成熟。由"大同论"向"小康论"转型,有其深刻的现实、历史、理论与文化的根源。"小康论"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社会化大生产与工业市场文明为目标诉求,在强调公有制的主导作用下,显示出对个人利益的认可、宽容与疏导,强调"法治"、"市场""、共同富裕"与"民主"。注重循序渐进而不急于求成。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胡适是中国现代学术界最重视学术方法论的史家,一生致力于科学方法论的建设和传播,提出了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为核心的学术方法论。他的学术方法论既是以实用主义为指导形成的,同时对中国传统的宋学和清学中的方法作了继承发展。他认为科学方法无古今中外之分,中国学术史就是科学方法的演进史,程朱理学的科学方法开启中国近代学术之先河,清代朴学的治学更具科学精神。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应当继承宋代和清代学者治学的科学精神和方法。胡适对宋学和清学方法的批判性继承极大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的科学化进程;然而,又是唯科学主义的,只讲工具理性,不讲价值理性,未能揭示中国传统学术人文道德理性的精神,其学术得失对当代中国学术方法论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训诂学,是以解决古书语义的理解问题为基本任务的。在训诂学的发展过程中。注释术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注释术语是自成体系的。由于语言的时代性特征,现当代的训诂实践不能完全的照搬传统的注释术语。需要建立新的注释术语体系。本文选择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例证,对现代注释术语进行了归类。指出了注释术语使用的现状。希望能对现代注释术语体系的建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傅惜华是20世纪著名的藏书家、古典戏曲文献研究专家,其一生著述甚丰,尤其在戏曲目录学领域贡献突出。本文将视角固定在图书典籍上,略述傅惜华对中国戏曲典籍的收藏保存、著录传播、捐公奉献。  相似文献   

17.
地域传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理性思考——以徽州文化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国兴 《人文地理》2002,17(3):78-81
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关系密切,地方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对现代旅游的发展存在极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本文以徽州文化为实证,主要从负面效应上阐述地域传统文化对黄山市这一发展旅游条件优势显著的地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不利影响表现和形成机制,并指出要充分认识徽州传统文化体系中先进性和滞后性,特别是文化深层面上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怎样继承、发展、超越传统文化,克服陈旧意识,转变观念,不断创新,营造先进的文化环境,为地方旅游发展培育强劲的文化内动力,实现黄山市"旅游二次创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史文 《史学月刊》2005,(12):84-91
晚清国家观变化所呈现的强烈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恢廓的世界眼光以及各种国家观念纷然杂陈等时代特色,不仅是晚清国家观变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更是当时“千古未有之变局”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在国家观念上的反映。上述特色非但使晚清国家观注入了新的内涵,也加速了晚清国家观由传统王朝观向近代国家观的转变;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及其走向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近代以来新疆艺术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对各艺术种类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进行了概括性的研究,认为新疆艺术和中国政治社会变化密切相关,各阶段的新疆艺术既有其鲜明的时代烙印,也深刻地体现着其独具的传统特点;虽然新疆艺术受东、西方文化和艺术潮流的影响,但是此期中国内地艺术的影响深刻而全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评述国内外学坛海外华商经营管理的研究成果与动态.中华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企业精神、商业文化、管理哲学及其现代价值,受到多学科的广泛关注.海外华商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与管理特色,特别是海外华商网络、家族企业运作等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侨乡社会与企业的田野调查拓展了研究视野与素材,基于比较管理学的实证成果相继面世.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华商传统经营方式尤其是其现代化改造的反思日渐深入.最后本文就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