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宁夏史志研究》2001,(2):36-37
宁夏是中华民族远古明的发祥地之一。宁夏灵武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遗址和遗物表明,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兵在宁夏屯垦,境内修筑了闻名世界的秦长城,还兴修了名的秦渠,开创了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到汉代(前206—220),这里农耕经济已相当繁荣。唐代(618—907)发生“安史之乱”后,公元756年,太子李亨进入宁夏,在灵武登基称帝(即唐肃宗)。  相似文献   

2.
泾水源头有个老龙潭(宁夏固原),是远近闻名的地方。这里不但山峰高纵,景色秀丽,而且碧潭相连,水光山色奇绝,是黄土高原上的小江南。历史上神话传说中的魏征梦斩泾河老龙的地方就在这里。段宝林、汪溶先生在他们的《中国山水文化大观》里收入了这一历史传说。老龙潭缘何而得名,自然是个很难解开的谜了,但民间传说得名于唐代“魏征梦斩泾河龙君”,与《中国山水文化大观》里的归属一致。如果这也算是一种缘起的话,就更是增加了一层神秘的龙文化色彩。同时,这个传说与唐代固原佛教文化的发展和兴盛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老龙潭的得名,…  相似文献   

3.
古城扬州北郊,有一座青黛横亘的蜀岗,名扬四海的大明寺就在蜀岗中峰之上。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唐代高僧鉴真就是从这里起航东渡的。清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巡游扬州,看见大明寺门额上有“大明”二字,好生不快。他怕人见了“大明”会产生“反清复明”念头,便将“大明寺”改为  相似文献   

4.
明代蒙古之入居河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套地区,大体包括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的后套及宁夏和陕北的一部分地区。“河套”之称,始自明代。“河以套名,主形胜也。”黄河三面环绕,形似套状,遂以河套名之。河套地区是我国古代“河套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这里水草丰美,宜农宜牧,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早在秦汉时期,中原各族就迁徙到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农  相似文献   

5.
山西票号,是一种专营汇兑的金融组织,只是由于晋商首创,并长期垄断着这项经营,遂被冠以山西之称,名闻天下。这里的问题是:在当时商帮林立,巨商众多的情况下,何以晋商能够首创票号,并长期担当着票号经营的主要力量?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论一二,以就正于方家。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历史上,埠际汇兑早有需求,金属货币的难于携带,必然要求一种便捷的资金转移方式。而汇兑实例也早有出现。例如,唐代时期的“飞钱”,就具有埠际汇兑的性质。到明清时期,更有大的商家,利用广设分号的条件,为需求者提供汇兑服务,使商家和旅人能“以空囊而赍实资也,长…  相似文献   

6.
微雕多传奇传奇扬美名微型雕刻,是中国工艺美术中最小最奇的艺术,她不但令人叹为观止,而且让人难以置信。因此,这一类的传奇人物、传奇故事就不胜枚举了。早在三四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甲骨文上刻划记事,其细微之图案小若米粒;在唐代,有艺人能在一支笔管上刻一“幅从军行”,  相似文献   

7.
唐代宁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这里曾经发现几处重要的唐代墓葬群,如吴忠北郊唐墓、吴忠西郊唐墓,固原南郊唐墓等,出土了一些与女性相关的文物,可分为发饰、妆具、项饰、腕饰四类,反映了唐代女性的时尚风姿和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8.
宁夏历史悠久,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古老农业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比较优越的名灌区,历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惟富一套”之说,古人常把宁夏赞誉为“塞北江南”。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宁夏是大西北的明珠,北国的天府,中华民族的宝地。  相似文献   

9.
罗世全  陈维寿 《华夏地理》2007,(U02):110-115
赵家店唐代称藏傍馆,是大姚县的一个乡。公元四世纪就开通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从这里穿过,是南诏通往四川的重要驿站。传说有位叫赵揩的当地人看到古道过往客商很多,于是在今天乡政府驻地杀牛坪附近开设了一家客栈,因为生意兴隆,远近有名,“赵家店”一名就叫开了。  相似文献   

10.
赵家店唐代称藏傍馆,是大姚县的一个乡。公元四世纪就开通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从这里穿过,是南诏通往四川的重要驿站。传说有位叫赵揩的当地人看到古道过往客商很多,于是在今天乡政府驻地杀牛坪附近开设了一家客栈,因为生意兴隆,远近有名,“赵家店”一名就叫开了。  相似文献   

11.
周祥 《中国钱币》2008,(2):77-78
王永生是我的好朋友,早在前些年,就看过他有关新疆货币的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永生每有创见,其观点在钱币学界引起了相当的重视。2007年9月在宁夏银川参加“宁夏钱币与丝绸之路货币学术研讨会”期间,永生送给我他刚出版的《新疆历史货币—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的历史考察》一书。拜读之后,  相似文献   

12.
荒山坡上发现了大片塔林著名的宁夏贺兰山拜寺口双塔背后是一大片荒山坡。1999年7月14日,笔者听说双塔背后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块“壁画”,随即赶到现场察看。所谓“壁画”,是埋于乱石堆中的一小块白灰墙面,上面绘有红色纹饰。当时,估计是残存墙面的“壁画”,就决定清除其周围的乱石。谁也没有想到,清理干净后,呈现在眼前的却不是壁画,而是一座十字折角形的塔基壁画。彩绘塔基出现在双塔后边的山坡上,这里有无可能再出现一片著名的青铜峡108塔?带着疑问与猜想,贺兰县文管所与宁夏考古所开始了探查清理。于是,文物维修、考古史上的…  相似文献   

13.
明“万历”年后的钟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钟表机械是衡量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在这方面有悠久的传统和高超的技艺,创造的计时器种类繁多、“不下百有余种”.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了日晷;古代有黄帝“观漏制器”的传说;’漏壶的应用到夏商之后已很普遍;汉代有张衡(78—139年)的“浑天仪”;唐代有僧一行(张遂)、梁令瓒与工匠一起创制计时机械装置“黄道游仪”和“浑天铜仪”.(725年),为世界上最早的机械钟;宋代有著名的“水运仪  相似文献   

14.
在百花争艳的中国诗歌史上,边塞诗以它慷慨激昂雄浑悲状的独特色彩占有重要地位。早在六朝时代就已经有这样的名篇在吟咏了:“箫皱流汉思,旌甲被胡霜”“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但是在当时还未形成一种诗风。边塞诗得以真正蓬勃发展的时期是以诗歌的黄金时代著称的唐朝。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作家,以一曲曲壮丽的乐章构成了唐代边塞诗的基调,它是和唐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一背景有关联的。但实在说来,唐代的承平时间并不算长,因此有些边塞诗中不免带有某些忧伤情调,如“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属于边塞征战的哀怨诗;“莫言塞北无春到,纵有春来何处知?”“年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意义上讲,人们虽然早已把“北大荒”看成了“北大仓”,但在古代文化上,很多人却仍然认为这里是道地的“北大荒”。即使模糊地知道宁安县有一处唐代渤海国的旧城址,但也总以为它和内地的古城遗迹比起来是算不了什么的,以致终于不清楚那里究竟有些什么文物和这些文物的价值。解放后的卅多年来通过地下发掘,在黑龙江省境内居然发现了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与宁夏     
正一一首宁夏的童谣咏唱道:"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乡!"不但道出了宁夏的地理特征(南、北两头分别是六盘山和贺兰山),而且也概括了位于中部的宁夏平原之特色:黄河滋润,富比江南。黄河自古以来对宁夏就格外厚爱,使之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万年前,黄河东边灵武水洞沟一带就有原始人群快乐地生活着,因为这里没有高山险谷,河面宽阔,黄河温婉多情,缠缠绵绵。羌、戎、匈奴等游牧民族  相似文献   

17.
非洲东南部的莫桑比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世界考古地图上的一个“空白点”。但近年来,在那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工作,并且建立了第一个考古博物馆。馆中陈列的一系列古物证明,早在欧洲人来到这里以前,就有一个以津巴布韦而闻名的莫诺莫塔帕国,这里早就有了繁荣的商路和灿烂的古代非洲文化。  相似文献   

18.
明诗咏青海     
早在唐代,就有许多诗人写下了大量描述青海的“边塞诗”,但唐代写青海的诗人中,除高适、吕温以及《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中的马云奇和佚名诗人之外,大多数人并未涉足青海高原,而明代歌咏青海的诗篇就产生在本乡本土,西宁诗人张问仁和从各地来青海的文人学士、官吏将佐创作的诗篇,构成了明代咏青诗歌的主调。  相似文献   

19.
在四川省江油市,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古镇——青莲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读书之处——陇西院就建在这里。 青莲镇,距江油城区15公里,这一古朴小镇,北依太华山,东邻天宝山,西接林木苍翠的红崖,形成犄角之势的涪江、盘江将小镇衬托得分外古雅。青莲镇,唐代称“清濂乡”,宋代开始,变成了“青莲乡”,因为李白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代,并自号“青莲居士”,后人尊崇李白,就以名号为乡名。李白5岁时随父李客迁居四川省青莲乡,李白的故宅“陇西院”,就坐落在青莲镇的东南面,从天宝山山脚下望去,“陇西院”的山门,巍然而立。这“陇西院”…  相似文献   

20.
一、国际“寒山热”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自唐代中叶张继《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子与寒山寺千余年来闻名国内外。寒山子,这位中国古代最早的白话诗人之一,在唐代就流传着“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由于泱泱华夏神州,肩负深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