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伯华是我国著名的汉剧表演艺术大师,也是我们大家所熟悉、尊敬的一位杰出女性.她生于20世纪初,一生几乎经历了整个世纪.她出身穷苦,贫困与苦难炼就了她坚韧的毅力、不屈的精神、倔犟的性格,伴之天赋的戏曲艺术的灵性和才华,使她15岁豆蔻年华时便脱颖而出,以汉剧“筱牡丹花”艺名蜚声剧坛,名噪武汉和湖北,为她日后中兴汉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有句俗话叫"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看汉剧就属于典型的看热闹。两次看汉剧,都是受汉剧院王荔邀请,理由都是一个,沈虹光老师来了,请市政府领导陪同。我并不分管文化,但汉剧大师陈伯华先生住在我对门,涉及汉剧发展的一些事,找我比较方便。近十多年陈伯华先生一直住在医院,先生有信一般通过女儿陈晓华转交给我。  相似文献   

3.
<正>"京剧二百年,出了一位梅兰芳;汉剧三百年,出了一位陈伯华。他们二人代表着京、汉两个皮黄剧种的艺术高峰。"这是著名京昆表演艺术家俞振飞生前对梅、陈二位艺术大师的定评。陈伯华从牙牙学语就跟随其母陈少兰(汉剧迷)  相似文献   

4.
正(一)蔡甸镇有句俗话说:拳不往北打,戏不往南唱。意思是北方人武术厉害,南方人喜欢戏剧艺术。20世纪30年代末,日寇大轰炸,武汉沦陷前夕,汉口汉剧舞台的名角曾云集蔡甸镇,在听荷茶楼演出。汉剧是武汉地区的传统剧目,对京剧艺术有相当影响,据说梅兰芳先生就曾向汉剧名家李彩云(陈伯华的前辈)切磋甚至请教过青衣的表演艺术。汉剧角色有十种类别,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  相似文献   

5.
冯庆茹 《湖南文史》2014,(12):28-28
邓颖超,原名邓文淑,当时在天津直隶女师读书。邓文淑虽然在班里年龄最小,但聪明过人、举止大方、追求真理,没有骄娇之气。她崇拜班主任老师白眉初的学识,讨厌自己带有封建色彩的名字,请求老师为她起个有时代意义的新名儿。白老先生取《论语·雍世》之“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句,取名“颖彬”。又因“彬”同于“斌”,故为“颖斌”,希望她脱颖而出,卓而不群,早日成为治国安邦的巾帼英雄。  相似文献   

6.
吴天保     
吴贤毕,艺名天保,1903年出生,湖北汉阳索河镇人。其父卖豆腐营生,兄妹八人。贤华排行老二,8岁入私塾读书,喜爱看汉戏。汉阳县乡村有72堡,一年四季都有节日会戏、酬神还愿戏,每堡必唱。演戏不搭“草台”,戏台用木柱木板组合的“花台”。乡山八堡,连接八台,点唱生行戏《鼎盛春秋》、《杨家将》、《楚汉相争》等。贤华最喜看生行戏,还学两句唱唱,是个小戏迷。一次他连看两天没有归家,父亲到处寻找,寻到穷山戏场把他找回,打了一顿,就去帮父亲卖豆腐。一天有几位老人谈:“汉口满春戏园,打汉戏小天字科班,收十一二岁小讶学戏…  相似文献   

7.
我和秀梅出了科班,又面临着一个往哪儿去的问题。那时我只有十四岁,秀梅才十二岁,我们两个毛头小妮子,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名气,也不认识一个人,虽说学了几句戏,却没有戏班接收我们。俺俩在家闲了一段时间,心里没着没落的,实在不是滋味儿。正在这时,我听说老师李大勋也离开了科班,在南将罗戏班唱戏,我和秀梅就商量着去找李老师。  相似文献   

8.
陈云海 《民国档案》2002,6(2):56-58
五四新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化启蒙运动,作为社会化形态重要内容的美术,也被纳入这股时代洪流中。五四新化主倡们在高擎“学革命”旗帜的同时举起了“美术革命”的大旗,并以此为契机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新美术运动。  相似文献   

9.
我之所以还能成为一名演员,并且后来又能有所成就,不能不感激师父刘本玉.他是一位严师,又是一位慈父.刘师父高高的个子,善良慈祥的脸上刻着他经风霜的皱纹.平时他说府河一带话,教戏时说的是道地的汉口话,说话声音不高,却具有相当大的感染力.他勤奋饱学,天资和修养颇高,但又默默无闻,不求在人前显露自己,在汉剧界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艺术教育家.他不但擅  相似文献   

10.
邓颖超,原名邓文淑,当时在天津直隶女师读书.邓文淑虽然在班里年龄最小,但聪明过人、举止大方、追求真理,没有骄娇之气.她崇拜班主任老师白眉初的学识,讨厌自己带有封建色彩的名字,请求老师为她起个有时代意义的新名儿.白老先生取《论语·雍世》之“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句,取名“颖彬”.又因“彬”同于“斌”,故为“颖斌”,希望她脱颖而出,卓而不群,早日成为治国安邦的巾帼英雄.邓大姐不喜欢“斌”字,认为“斌”仍未摆脱旧俗窠臼,乃将“斌”字换为“超”字.  相似文献   

11.
提起老艺术家盖叫天,热爱戏剧的人们都知道这一称谓———“活武松”。童年学艺盖叫天本名张英杰,1888年生于河北省高阳县西演村。盖父务农,生子五人,盖叫天排行第五,由于那时河北连年荒旱,民不聊生,不少贫家子弟只得卖身学艺谋生。盖叫天的大哥张英甫学演武旦,艺名“赛阵风”,盖叫天8岁时也与四哥张英俊一同入天津“隆庆和”科班学戏。因这个科班是梆子、京剧、昆曲“三下锅”,所以盖叫天对这几个剧种都有一定的基础。科班生活艰难,训练严酷,幼小的盖叫天受尽煎熬,吃的是“三黑”(黑色高粱面做的疙瘩,黑黍面做的饼和粥),逢年过节才吃到一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戏曲行当,人们常谓“生、旦、净、末、丑”。京剧中的“末”行久已被“生”行所替代。保留“末”行并成为一个主要行当的剧种,仅有汉剧、辰河戏、荆河戏、巴陵戏等,而其中唯汉剧“末”行成就最高。百年以来,可谓人才辈出。最名的应为被誉为“汉剧泰斗”的余洪元,其后还有胡双喜、刘炳南、魏平原、胡桂林、余春衡、王长顺、袁双林等。而至今仍被人称之为正宗汉剧名“末”的,无疑当首推贾振南先牛。  相似文献   

13.
汉剧琐谈     
(一)、被遗忘了的前辈名演员在汉剧的“一末”行当中,除了前辈演员余洪元外,还有与他齐名的蔡炳南.蔡炳南是刘炳南的老师,刘炳南以前叫小炳南,他在汉剧“一末”行中能占一席地位,就是他师承蔡炳南,学到了“蔡(炳南)派”汉剧“一末”技艺的结果.张花子是汉剧“三生”的鼻祖,他是一位全材的生角,他的嗓子有边、本、膛三音,吴天保就是他的高足.据已故的百岁以上的老汉剧行家说,汉剧“三生”除花子外,其余的演员都是边音好,本、膛二音不足.  相似文献   

14.
父亲马连良曾严肃地对我说:“你可别小看这跑龙套的,这同样是学本事的好机会!”父亲接着就谈起他刚出科班时想观摩好角儿演戏的困难。当时,父亲还没有钱买票看戏,可是为了学戏,尤其是向好角儿学戏,真是煞费苦心。一次,余叔岩先生演《打棍出箱》。父亲也演过此戏,很想看看余先生是怎么演的,但他没钱买票。于是,他就带着一个干馒头,白天进剧场不出来,躲在包厢里藏着,直至夜场开戏时他才出来找地方站着看余先生演出。父亲说:“你看,想看好角儿演戏多不容易。如果你能抢上一个龙套站在台上,你就能学到很多东西,要用心站着看,用心学。你是学老生…  相似文献   

15.
庄月江 《古今谈》2002,(4):50-51
衢州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民间一直有“铜金华,铁衢州”的说法。“铁衢州”这说法,最早当起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浙江总督李之芳剿灭“三藩之乱”的时候。当时有一出新戏:《铁柯城》,歌颂李之芳保卫衢州的赫赫战功。清人郑柏有诗日:  相似文献   

16.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原名德泉,又名绮霞,1900年1月9日出生于北京安定门内法通寺草厂大院,祖籍河北南宫县。尚德泉5岁读私塾,后因父亲病故,家境困难,乃于7岁时入“三乐社”京剧科班,学武生,艺名“三锡”,曾演《 州庙》黄天霸一角,因身体软弱,改学旦角,执教老师见尚脸型颇似京剧名旦孙怡云,遂改艺名为“小云”。旧科班实行“打戏”(即老师用戒方打学生)。尚小云虽然聪明、肯学,但赶上教他的老师是性情暴躁的唐竹亭,所以没少挨打。有一次尚跟着唐学《落花园》的唱腔,有一句唱腔尚小云唱了几遍都没唱准,唐竹…  相似文献   

17.
黄梅戏的传统艺术积累极为丰富,在表演艺术上角色分行,也较有特色。前辈艺人根据所演的不同角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逐渐划分,形成了黄梅戏的行当。黄梅戏的行当,是由一行(小旦)唱“独角色”,到增加了小丑的“两小戏”,而“三小”戏的产生,又增加了小生。随着正本戏的出现,行当分工就较为细致和规范了,虽然不象汉剧分一末到十杂,京剧生、旦、净、末、丑那么严格,但它根据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演出需要分为“上四角”和“下四角”。上下角是从剧中人的年龄来划分的,35岁以上的人物(不包括正旦),由“上四角”来扮演,35岁…  相似文献   

18.
有人曾写过我的艺术生涯,取名《牡丹传奇》。我的一生,“传”是可以传的,“奇”却并不奇。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奇的话,大概是我蹒跚走过的艺术道路艰苦而曲折,与一般艺术家走过的路略有不同。正如一位熟悉而尊敬我的中年作家说的那样:“陈伯华度过了艰辛苦涩的童年,奋勇搏击的少年,苦闷彷徨的青年,欢乐成功的中年,生活在高风亮节的晚年。”当然,“高风亮节”是对我的过誉之词:我只能说,我的晚年对党和人民,对自己,都是问心无愧的。  相似文献   

19.
汉剧前辈艺术大师李春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剧前辈艺术大师大和尚,真名李春森,祖籍湖南沅陵.清光绪六年(1880)出生于汉口,伯父李光耀、父亲李光友都是清末民初的汉剧艺人.李春森幼年受梨园世家的熏陶,酷爱汉剧,6岁时便要求学戏.李光友见儿子身体孱弱,担心承受不了严格的锻炼,难以子承父业,即便勉强从艺,怕也难成气候,不如读书有了文墨,还可安身立命.因此他于7岁时,被送入私塾读书.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李蕾蕾 《人文地理》2005,20(2):77-83
当代西方人地理学在“后现代地理学”之后蓬勃发展起“新化地理学”。新化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化转向”和“化研究”以及社会科学普遍的“空间转向”之后的学术互动产物。它与地理学以往的知识遗产包括传统的化地理学既有联系也存在从研究议题、概念、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差别,是走向批评范式的人化和理论化的知识体系。本立足丰富庞杂的理论献,全面综述和分析了新化地理学的知识谱系和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