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增城市新塘镇位于广州市东部。地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发达城市区间.紧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科学城、黄埔区。是广州通往深圳、香港和粤东各地的交通咽喉。目前已划入广州市都会区规划范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该镇主动配合广州市“东进”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广州东部板块的建设与发展。根据目前的发展态势和城市的功能.确定新塘镇“十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广州东部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香港的印刷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上海、南京等文化中心城市的陷落,华东一带许多印刷厂家纷纷迁到香港,而武汉、广州陷落前,又有一批厂家预先将设备运到香港,使香港的印刷厂家骤增。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30日,香港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推出了"2003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香港在269个中国城市中,综合竞争力再次名列榜首。前10名分别还有台北、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澳门、天津、南京、苏州。此前,2002年4月30日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第一次排行榜,香港、深圳、上海位列三甲,广州、北京、南京、重庆、杭州、天津和武汉则排名第4至10名。在似乎被遗忘的困境中再次力拔头筹,香港终于找到了回归后与祖国内地融合并重新占据经济快车道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4.
我爱广州     
由外地移居广州已有十年,期间间或在上海北京等城市短住,现在我已认定,广州是我最喜爱的中国城市,不管今后身居何地,广州,都可以在灵魂上托付终身。  相似文献   

5.
一1 938年日本侵略者疯狂轰炸武汉 ,我的长辈们为安全起见 ,送我们到香港去避乱。当时广州也被日机轰炸得厉害 ,广州大学在香港设了分教处 ,学校大部分的图书仪器都已运往香港分教处 ,主要教授多半也在香港。这年秋天 ,广州大学分教处在香港招生 ,我便赶紧报了名。因为上大学是我多年的愿望 (我父亲曹云阶是一个纯粹的商人 ,他不太愿意让我读书 ,而要我继承他的“事业” ,我为此颇感抑郁 ) ,现在有了到香港上大学的机会 ,我怎能轻易放过 ?通过考试 ,我进了广州大学政治系。二当时的香港是许多民主革命前辈、进步文人学者集中的地方。柳亚子…  相似文献   

6.
1949年3月初,中共中央南方局负责人钱瑛通知我到香港去学习城市接管政策。我当时对武汉工商界宣称是去重庆总行开会。我由重庆转到香港,在香港住了两个星期,关起门来看文件。钱大姐每天来和我谈武汉的情况,研究如何接管城市问题,并介绍我会见许涤新同志,由他向我介绍了天津接管金融单位和工厂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有一年,我有事乘飞机去广州,在途中与邻座聊天,聊得正投机时,互相交换了名片。我接过对方的名片一看,上面写着“XX餅幹公司德经理”,觉得好笑,不过我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便先问他名片在哪里印的,为什么用繁体汉字?他告诉我说是在广州印的,因为公司常在香港有业务往来,为适应香港的习惯所以印繁体字了。我笑着对他说,你的名片在香港更看不明白了,他吃惊地问为什么,我告诉他“饼干”的繁体应该是“餅幹”,你在印名片的时候一定写的是简体汉字“饼干”,却要求印名片的厂家改印成繁体,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期,近代华南海域贸易中的台湾贸易网络迅速壮大,并与既存的香港贸易网络间展开激烈的竞争。由此,即使在香港贸易网络的传统腹地广州,也受到来自台湾贸易网络的冲击。然而,穗港一带的广东商人们却长期通过香港吸纳日货进口,并牢牢掌握日货经香港转运至广州及在广州市场销售的贸易环节,成为日货行销广州的主要推手及受益者。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在广州抵制日货运动与香港日货对广州走私贸易的双重压力下,台湾对广州的贸易活动陷于停滞,广州的日商势力也奄奄一息。而广州的日货贸易与日商势力间相互分离的矛盾,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广州沦陷为止。  相似文献   

9.
吕拉昌,男,1963年生,陕西人,博士,教授。任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曾多次赴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与考察。主要从  相似文献   

10.
正一、孤身一人闯香港我做香港永久居民马上30年了。这30年来我们与香港这座城市一起成长,见证了香港30年来的历史。80年代初,祖国大陆刚刚改革开放,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我想到了去香港发展。1982年,我带着我5岁的女儿到过香港一次,当时就想留在香港。但想到一个人在外打拼,还要照顾女儿,在香港很难生存下去,就把女儿送回内地我母亲家。1984年,我又重新申请,再次来到香港,当时还是个年轻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2009,(11):179-179
港龙航空于9月14日起推出来往香港——广州的航班服务。每天两班的航班服务采用空中巴士A320及A321客机营运.为往来香港及广州的旅客提供更多选择与便利。同时,有关服务将进一步提升广州经香港往来世界各地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汤菁 《风景名胜》2009,(4):92-93
“能够成为广州成长的一部分,我感到很兴奋。我希望给这个城市带来的不仅是一座国际顶级酒店。 “作为广州的一份子,作为羊城企业市民的一份子,我们很乐意与广州的服务行业分享我们的服务理念和管理心得,为迎亚运、建文明广州和加速广州国际化发展发挥所长。”  相似文献   

13.
我说我是陈伯华的“陈派” 香港的好景不长。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寇得寸进尺,步步南侵。武汉、长沙、桂林相继失守,又逼近广州。大炮的轰鸣在港九一带隐约可闻。社会上盛传日机要轰炸香港。港英当局亦为之惶恐不安。为安全计,刘骥带着我乘船躲过日寇数次轰炸,到了上海,住进租界内的马斯南路,那儿有我们的一幢房子。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具有物质的、制度的和心理的三个层次.广州都市文化辐射问题不只是中心城市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不只是文化的核体对文化圈的简单的扩散;辐射是双向的,它包括周围区域文化对中心城市文化的反馈作用.准确地说广州都市文化的辐射应是这两方面的统一,是都市文化和区域文化的互动过程.1986年10月,我们参与了美国都市人类学家顾定国教授主持的,以“广州、香港中心城市对周围县市的辐射作用”为题的实地调查研究,1988年又进行复查.以花县和南海县为点,目的是通过对这两地区的文化比较,弄清各自文化系统受中心城市文化影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台湾六记     
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我应中国文化大学金荣华教授之邀,出席台北“海峡两岸民间文学研讨会”和屏东“鲁凯族口传文学研讨会”,现将我首次到台湾所见所闻,作《台湾六记》,以飨读者。一、夜访寿堂10月28日我马不停蹄,早上8时从广州赶往深圳而达香港再飞到台北,已晚上7时5分。由于路上堵车,文化大学接我的车子晚到近两个小时,未接着我。我则担心他们未看到下午4时在香港所发电传而不来接,等了1个多小时后我雇出租车到朱介凡(即寿堂先生)家。台北市区大约如同南宁、广州、汉口、上海的老市区。马路不算宽,楼房不算高,灯光却明耀…  相似文献   

16.
我和家祥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一九四四年初秋的重庆。那时,家祥和王启霖同志夫妇俩在皖南事变时被俘,于押送上饶集中营的途中脱逃,经桂林、广州等地到香港,又从香港绕道来重庆,在长生乡中学教书,我就是在长生乡见到家祥的。四年多不见面,她已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学生,成长为一个久经  相似文献   

17.
1956年,英格兰著名足球俱乐部托特纳姆热刺的铁杆球迷、29岁的大卫·齐德站在北京机场的到达大厅。为了这个时刻,他从伦敦坐飞机到香港,从香港坐火车到广州,从广州坐飞机并在中途转机  相似文献   

18.
数字城市:地方志资源网络化建设的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推动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极大进步 ,使现代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发展的进程。社会的网络化使数字经济、数字城市和数字地球等一系列崭新的概念不断涌现。“数字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的目标 ,已经受到政府、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2 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先后在北京和广州召开。我们许多城市已经投入到“数字城市”建设之中 ,纷纷喊出了数字北京、数字上海(上海信息港 )、数字广州、数字厦门、智能济南、香港数码港、澳门网络等口号 ,也制定了相应的行动目标和方案 ,并付…  相似文献   

19.
刘心印 《环球人物》2013,(24):84-85
他对香港的描述,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部解读香港的作品人物简介陈冠中,香港作家、文化学者。1952年出生于上海,4岁时移居香港,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1976年创办《号外》杂志,监制及策划过多部电影,著有《我这一代香港人》、《香港三部曲》、《城市九章》等。现居北京。  相似文献   

20.
1925年6月19日,广州、香港工人在共产党人邓中夏、陈延年、苏兆征等领导下,为支持上海五卅运动,反对帝国主义斗争,举行了大罢工。罢工首先从香港海员、电车、印刷等工人开始,迅速扩大到25万人,其中10多万人离开香港,回到广州。广州英、美、日商洋行和沙面租界的工人也参加了大罢工。为加强对罢工斗争的领导,在广州组成了以苏兆征为委员长的“省港罢工委员会”,并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对香港和沙面租界进行封锁,使香港一时经济瘫痪,变成了“死港”、“臭港”。这次罢工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坚持16个月之久,给了英帝国主义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