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佤族简史》记述,“汉代两晋的濮,唐代的望、望外喻、望苴子,属同一族体,也就是后来的佤族”。“所谓嘎喇、哈瓦、卡瓦,这些族称指的都是佤族”。“史书对佤族的称呼还有古剌、哈剌、僰濮、扑子蛮、黑僰濮、木棉濮、黑齿蛮、夷人等”。佤族,是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中56个少数民族之一,佤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群体。  相似文献   

2.
一、名称的由来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与华夏族有着共同的起源。燕宝所著《苗族族源探》认为.操川黔滇方言的苗族,是量尤的摘系。贵州丹寨的西部地区.自古被苗民称之为“尤人居住之地”〕。他们以农历十一月第一个牛日为岁首.称之为“吃尤”或过太年。传说.尤这个人是苗族的祖先.苗年十日祭祖就是祭尤。民族史家亦认为被苗族代代祭记的这个苗族先民尤,就是传说远古时与黄帝逐鹿中原的、长着两p牛角的量尤。在苗族古歌、神话和传说中.尤其是苗语称为“贾”的苗族文化史诗《道理书》中.多载有为生存需要而由苗族先民嘎里、嘎对等人…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养护     
我刚刚完成了一部关于广西苗族历史文化的作品。这部书主要是以散文的形式对广西苗族的族源、节庆、饮食、服饰、婚姻、家居等生活习俗进行艺术化的描绘和记录。此前,作为壮人,我对苗族的民风民俗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但通过这次写作,在翻阅了许多有关苗族的资料后,我对他们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巴岱"信仰是湘西苗族社会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信仰体系。至今,湘西苗族社会仍活跃着大量的"巴岱",其信仰内部的"分脉"泾渭分明却又共存于湘西苗族社会,对湘西苗族人们的精神、情感、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苗族巴岱信仰研究》从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透视苗族"巴岱"信仰变迁过程中的诸种情态,历现由于社会变动和文化交流的作用,苗族原有牢固统一的宗教体系受到冲击所作出的回应,揭示特定历史场景下苗族社会宗教仪式行为与政治、权力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以及宗教仪式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方式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在我省苗族地区流传甚广,在苗族聚居的许多村寨中,人们由信仰传统的原始宗教转而信仰基督教,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与基督教传入贵州时,贵州苗族地区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和风俗习惯有着很大关系。基督教传入贵州始于一八七七年(清光绪三年),当时到贵州传教的为基督教  相似文献   

6.
从苗族三大支系迁徙史歌中探索“三苗”的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远古三苗是否今之苗族的先民,自来论者不少。但多以旧文献的简略记载为依据,从文献到文献,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成为多数人所能接受的结论。而近年来探索苗族之族源者,除进一步分析旧文献外,更证以考古、语言、民俗等新资料,因而颇有创见。本文则拟从苗族三大支系的迁徙史歌中,探索古今“三苗”的源流。  相似文献   

7.
郁乃荣 《神州民俗》2007,(10):22-23
银饰是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工艺中最细腻、最精致的艺术珍品,同时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头饰在苗族装饰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头饰上可以分辨出苗族的支系、甚至可以识别婚否。苗族的头饰独特而希奇,就在于它反映出自古以来苗族人民的信仰心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苗族族称定为“苗”,是各地苗族自称“Hmongb”(蒙,清鼻音)、“Mongb”(蒙,浊鼻音)、“Hmaob”(毛,清鼻音)、“ Maobl”(毛,浊鼻音)、“Hmub”(母,清鼻音)、“ Mub”(母,浊鼻音)、”Hmangb”(芒,清鼻音)、“Mangb”(芒,浊鼻音)等的音译,为全体苗族同胞所承认,可以说是苗族的共同族称。此外,各地苗族还有一些次族称,如湘西等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 xongt”,音译“嘎雄”;湘西泸溪地区苗族自称为“Deil sangb”,音译“待桑”;黔东南部分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 Nes”和Deil Yul”,音译为“嘎娜”和“待尤”;广西融水地区苗族“Deil Gef”和“Hmongb”两种自称并存,两者音译为“待格”和“蒙”。这些共同族称和次族称,都有其来源和含义,只因过去苗族没有文字,未能写成史书流传下来,后人无法知道罢了。因而苗族族称都是由不同时代、不同  相似文献   

9.
一、缅甸佤邦 缅甸联邦有众多民族,其中佤族是个跨境而居的民族,是缅甸古老的民族之一。缅甸佤族约有70万人,有近60万的佤族人集聚在缅甸第二特区——佤邦。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是个多民族的县。居住有满族、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藏族、壮族、土家族、白族、彝族、土族、锡伯族、苗族、侗族、羌族、达斡尔族、俄罗斯等十七个民族。在全县五十九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70.2%。其中满族三十八万四千多人,居全国各县之首,蒙古族二万二千八百人,位列全省第三,锡伯族三千九百人,占全省第四、朝鲜族、回族人口也都在四千上下,均列全省各县前十名。由于这个县民族团结搞得好,一九八七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县。他们的主要作法有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11.
赫章苗族原始宗教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赫章苗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宗教信仰,是一种建立在万物有灵观基础之上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它的两大基本形态,赫章苗族现当代的基督教信仰中,仍有多种崇拜的成分.赫章苗族原始宗教保存完好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整体的封闭落后和赫章苗族尤为突出的困厄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2.
郑长天  金瑶 《民俗研究》2014,(4):126-132
同现实生存空间相对应,喜洲白族的本主信仰空间从族内和族际两个层面突出地表达了喜洲人的身份认同。在族内认同的层面上,喜洲人通过对大理白族地区最为尊贵的本主的选择与集中,在其与"山脚海边"村落的对比框架中,建构了其作为区域性信仰"中心"的位置。在族际认同的层面上,喜洲的本主信仰则通过接受异文化的元素而表现出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征,反映了喜洲积极开放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3.
颜林 《巴蜀史志》2000,(4):62-62
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曲调是苗族最早的音乐之一。据《辞海》栽:“芦笙,苗、侗、水、彝、仡佬、拉祜等族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流行更广。分大、中、小等多种类型。均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芦笙舞粗犷纯朴,具有独特的风格。芦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4.
广西风俗特点散论徐桂兰多民族的存在使广西风俗民族化而迷人。广西除汉族外,还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讫佬族等11个少数民族。据1990年统计,在全区42245765人中,少数民族有16508910人,占总人数的...  相似文献   

15.
在沧源佤族的社会中,丧葬仪式是其人生仪礼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葬礼举行的形式化展演过程,提供了一个洞见该社会人观及其社会建构的窗口,即向世人展现了他们信仰中两个世界并存的世界观和"生—死—转世"、"生—死—鬼"的灵魂观以及浓厚的家族观。  相似文献   

16.
苗族是贵州南部地区的主体民族之一。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苗族就有396591人(1990年统计数),占全州总人口3287565人的12.06%,而且在全州的十二个县(市)中均有苗族居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惠水县,共有77697人,人口最少的是荔波县,只有6413人。从苗族分布的行政区域看,一个县内不仅同时有不同方言的苗族居住,即使是同一方言甚至是同土语区的苗族,其支系在风俗、语言及区域文化上也略有一定的差异。黔南苗族有20多个支系,按方言划分为:一、黔东方言(中部方言)苗族;二、)11黔滇方言(西部方言)苗族;三、湘西方言(东部…  相似文献   

17.
佤族笃信万物有灵,认为鬼神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木鼓乃佤族人崇拜的神圣之物,是佤族的象征,他们认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佤族还崇敬牛,牛头象征财富、吉祥。"剽牛祭木鼓"是佤族最大的宗教活动,每逢重大节日时举行。这是对主宰一切的天神的最大尊敬,可以得到他的保佑。  相似文献   

18.
达斡尔族长期遥居于我国东北地区,与世交往很少,萨满教成为当时达斡尔族人民的精神饮品,受萨满教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当时的达斡尔族人民将世界中的有生物和非生物都视为神来信仰。认为诸神都是人类和自然界的主宰者,所以将它们以神佛进行供奉,保佑人畜平安、各业兴旺。达斡尔人对于所供奉的诸神分为固有的和外来的两类,对于固有的神,不但有神的传说,同时还有各有固定的祭词,另外还将许多神合为一神,富于一定的系列性。本文对达斡尔族历史上所信仰的众神时行了分析,并对多神信仰的文化根基及相关价值观的形成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有些中外学者对夜郎族属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苗族说,白族说,濮族说等。如早在1916年,就有法国学者马司帛洛在远东法国学校校刊上,发表《秦汉象郡考》一文中说:“竹王统治之夜郎国,亦苗种也。”中国学者马长寿于1935年5月,在《民族学研究集刊》发表《中国西南民族分类》一文里,也说:“夜郎为苗族所建。”朱希祖于1939年9月,在《青年中国季刊》第一期发表《云南濮族考》一文中说:“濮与僰实同一种属族。”在论述中,是主白族说的,但把今仡佬族先民“濮”与白族先民“僰”混为一谈了。吕思勉在《中国民族史》里说:“夜郎系濮族  相似文献   

20.
岭南少数民族,主要有壮族、黎族、瑶族、畲族、苗族、回族和满族。其中的苗族、回族和满族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先后从外地移入岭南的。只有壮族、黎族和瑶族是岭南越族的后裔,畲族则与岭南古越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