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世修史是中国化建设的优良传统。修史之先,发凡起例,选体裁,定体例,又是修史的第一要义,故定体例,当慎之又慎。哪一种体例更适合我们即将重修的清史,在我们即将重修清史之前,找到一种更适合的体例是十分重要的。在体例选择上,还是采用纪传体好,同时辅以其他体例在具体设置上,有清史概说、清朝通史、清史编年、列传、志、图表等。  相似文献   

2.
方志人物编的体裁有人物传、人物表、人名录。首届新方志中人物传的主要问题是:有的用人物传略代替人物传,有的人物传略和人物传并用,有的增设人物简介,以简介形式为生人立传;人物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将各类人物合列一表,有的表、录混淆,有的未设人物表:人名录的主要问题是:名为人名录,实际上是人物表或人物简介。续修方志应注重规范人物编的体裁。  相似文献   

3.
《明实录》虽然属于编年体史书,但在以编年体为纲的同时还巧妙地融入了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和典章制度体等诸多体裁。本文还认为,《明实录》“修纂凡例”反映出编纂体例上的特点,是依据该书的两种内在结构而制定的:第一种结构是以皇帝为核心,皇亲国戚、文武官员、平民百姓依次为其第一、第二和第三圈层;第二个结构是以政治为核心,以经济、军事、文化之和为外层的结构形式。这两种内在结构影响了实录内容的取舍。《明实录》叙事凝练、行文平实、寓评于叙。  相似文献   

4.
吕思勉的史书体裁观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家宽 《沧桑》2009,(6):145-146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他毕生专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在现代史学史上,他是惟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诸多领域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著名史学家严耕望把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钱穆一并推重为前辈吏学四大家。吕思勉在史体方面,有不少独到的见解。他自己的几部通断代史著作,在体裁上是一个新颖创制,可看作是纪事本末体和典志体的综合体裁。  相似文献   

5.
作为日常概念的体裁——体裁概念的共同理解及其运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引育:从艺术概念到日常概念体裁(Genre),是始终伴随着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国内民间文艺学得以形成的历史,也是它把研究对象的采集范围逐渐扩大的历史。这恰好说明了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发展规律,即:每当民间文艺学的探索进入一个新领域时,民间文艺学者便看到口头传统的某类体裁,而且往往集中在某一类特殊体裁上。  相似文献   

6.
“修志之道,先严体例,义不先立,疑以传疑”自开始从事地方志编写工作至今,28年来笔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地方志体裁问题。1983年8月1日,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在太原通过的《新编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建议中,提出“方志的体裁,应有记、志、传、图、表、录等体”。1985年4月19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发布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重提以上6种体裁。1997年5月8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陆续开展了新编地方志工作。至90年代未,大多数省、市、县完成了修志任务。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会议上指出:“方志事业要连续不断,代代相继。”“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目前,已完成首届修志任务的省、市、县编修续志在即。如何创新续志体裁,则是方志界亟待解决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8.
《英语写作》课程是英语本科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专业培养目标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然而,其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从课程内容设置、学生学习现状、及教学措施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探索,目的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赵建民 《神州》2013,(17):170-170
《英语写作》课程是英语本科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专业培养目标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然而,其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从课程内容设置、学生学习现状、及教学措施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探索,目的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体例科学、规范、严谨,是地方志书的重要质量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全面考察两轮修志中"专记"体裁的运用情况,揭示专记运用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在名目、文体、选题原则和编次原则等方面对专记体裁加以规范,从而进一步提高志书体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史书体裁是史书编纂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历史编纂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古代各类史书中,包含着多种编纂形式,产生出丰富的史书体裁。探讨中国古代史书体裁的形成及其演变,揭示其发展规律,批判地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遗产,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当今的历史编纂学理论与实践也有惜鉴意义。本文考察了中国古代史学中编年、纪传、典制、纪事本末几种主要体裁的发展过程,阐明了中国古代史书体裁辩证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志与史二者相辅相成,志中有史是地方志发展的必然。在续修地方志中要充分发挥史体优势作用,以史驭志、以史补志,适当增设历史纪要或大事纪略、小序,引用特载、特记、专记,并设前志补遗正误。  相似文献   

13.
德治 《旅游纵览》2010,(2):30-33
究竟摄影体裁如何划分,又有多少种呢?从体裁的定义上看,普遍说法是,"体裁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其艺术结构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前苏联奥夫相尼柯夫在撰写的《简明美学辞典》中说,体裁"表示一门艺术内部分类的概念,每一种体裁都有一整套相对稳定的艺术手段,这些艺术手段就是体裁的独特辨认标志。  相似文献   

14.
王娴 《沧桑》2013,(6):273-275
《游园惊梦》是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作品,该作品曾由小说改编为戏剧。本文试图探讨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的可能性和优越性,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游园惊梦》的主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志书有述、记、志、传、图、表、录七体,以志体为主。“志”以编(篇)章节目的形式表达,各个编(篇)可称“分志”。分志是什么体裁呢?一种观点认为,分志属纪事本末体。有著作称:志书“各篇章采用纪事本末体。”有文章称:志书“每一个基本书写单元则以纪事本末体依时间顺序记述该类事物的发展过程,以此形成一部以静态标题和动态表述构成的资料性著述。  相似文献   

16.
西晋至民国时期,广西旧志的体裁有十余种,这些体裁日益成熟并影响深远,被新编方志沿用,其中述、记、志、传、图、表、录、按、照九种体裁成为新方志的主要体裁,按、论体则偶用。  相似文献   

17.
刘萍 《丝绸之路》2011,(2):77-78
本文在论述钢琴协奏曲的主要发展脉络、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创作历程及其历史地位的基础上,以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与探讨,以期较为全面、准确地把握钢琴协奏曲的体裁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文江 《民俗研究》2012,(2):136-142
传说、都市传说与谣言在人们的口头叙事实践中,其形式表现出了极大的相似性,可以被看作是同一种实践性叙事体裁。在口头实践中,人们不仅通过内容的事实判断来相信叙事中的事件,也通过形式的认知来相信它们。传说的中心是一种传统性的确定性话语,而都市传说与谣言则正相反,其中心是非传统的材料。各种实践形式或亚体裁之间的平等关系使它们相互构成了一种否定性的、不稳定的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19.
马小洁 《丝绸之路》2013,(22):74-76
错误分析法即通过分析语言学习者的文本错误,进而反映学习者的语言水平。通过对清华大学本科生76篇英文习作进行错误分析,发现其主要问题集中在词汇与句法层面,笔者从语言基础和文化影响两方面对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本志书采用什么样的体裁进行表述和编纂,是确保志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在新一届续志工作陆续展开之际,各级修志部门首先遇到的就是采用什么体裁续修志书的问题,也是广大修志工作感觉难办、挠头的要事。笔认真翻阅的省内外上届修志已经出版的部分志书及有关资料、论后认为,采用章节、条目体结合结构形式进行表述和编纂、是县级新一届续修志书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