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大红楼建成于1918年,本来是作学生宿舍,建成后成为北大文学院的所在,即北大一院。自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等新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齐集红楼,红楼一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1919年5月4日,爱国学生就是从红楼走向天安门,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2002年4月开馆的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就是以红楼为依托,纪念和宣传五四新文化运动。正是这座曾孕育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红楼,在北平沦陷期间成为日本宪兵本部及其分队所在地。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京大学大部分师生都先后离开北平。7月底北平沦陷,9月…  相似文献   

2.
陈翔 《纵横》2010,(5):49-52
沙滩红楼是老北大的象征,铭刻着“民主”与“科学”的历史印记。从1918年红楼建成,到北京大学迁址到西郊燕园,北大红楼与北京大学的关系密不可分。然而在日伪统治时期,这座大楼却与北京大学有了暂时的分离。人们通常把西南联大看作北京大学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延续;而这时的北大红楼,先是被作为日本宪兵队本部使用,  相似文献   

3.
黄春锋 《东南文化》2022,(S1):128-131
<正>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是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对推动全国范围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3月,北京市将北大红楼列为“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进行保护修缮,内设主题展和六处旧址复原。  相似文献   

4.
1918年秋、1919年冬,毛泽东先后两度来到北京,与北大红楼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红楼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期间,毛泽东积极参加北京大学的进步社团和学术活动,广泛结交活跃于当时北大新文化舞台上的知名人物,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广泛接触。这期间,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还利用北大良好的学习条件,阅读和研究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著作,并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红楼生涯,是毛泽东走向革命道路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5.
胡适在风雨飘摇的旧北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 《炎黄春秋》2000,(1):64-70
胡适在旧北大执教二十年有余,无论在蔡元培长校期间的“新政”,还是蒋梦麟长校期间的“中兴”,胡适的影响重大。胡适本人长校的旧北大的最后三年,是北大历史上最为艰难困窘、风雨飘摇的三年。随着旧北大走完历史,以蔡元培、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教育哲学也在中国大陆寿终正寝,中国的教育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我们知道,从1917年1月蔡元培当北大校长起,或者确切地说从1917年9月胡适进北大当教授起,北大的一系列教育的现代化改革正式揭开序幕。 在抗战爆发前的20年里,北大教育规模发展很快,尽管中间风云变幻、波折屡生…  相似文献   

6.
江宁 《神州》2008,(5):102-105
在中国,关于红的响亮的名词很多:红色根据地、红色区域、红色家庭、红色阵地……可是,恐怕任何一种关于红色的事物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厚度都不能和北大红楼相比肩——北大红楼是一栋具有极不平凡历史的建筑:五四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一批新文化巨人由此掀开了现代中国的伟大历史。让我们一起沿着中国新文化巨人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的前身为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辛亥革命后,他虽然改名为北京大学,但是,他的封建官僚习气依然如旧,学生多是仕宦子弟,他们来此读书,无非为日后的官运仕途谋一身价和资格,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将北京大学腐蚀得乌烟瘴气、混浊不堪。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莅任之初,便表示要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改造旧北大。他所做的第一件最具体的事,就是聘请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  相似文献   

8.
红楼春秋     
武昌蛇山南麓、阅马场广场北端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级红色的建筑,武汉人称它为红楼,它就是辛亥革命的著名胜迹──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今天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就设在这里。红楼原为清朝末年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建成于清宣统二年,即1910年。经历了80多年的风风雨雨,红楼基本保持了原建的格局和风貌。红楼背倚蛇山,座北面南,在阅马场广场自成一个规整的院落。一幢红色的二层楼房(原咨议局议场,“红楼”即由此楼得名)座落正中,成为红楼建筑群的主体和中心;正面,以装有铁栅的矮墙围院,院门为铁铸…  相似文献   

9.
《大江南北》2023,(7):F0002-F0002
上世纪20年代初,北京大学红楼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阵地。世界上很少有一所大学能和国家的命运、和一个政党的诞生如此紧密相连。北大红楼的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值得纪念,正因为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摇篮和光辉起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晏扬  刘晓晨 《南方文物》2002,(2):117-118
提起地处北京沙滩的北大红楼,人们知道许多与它有关的故事:在那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新潮社、新学研究会等诸多革新团体都集中在红楼,红楼印刷厂曾印刷过《新潮》等进步刊物;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学生们就是从这里的大门出发奔向天安门前的;毛泽东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这里做图书管理员;还有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批响当当的人物,如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都曾在这里工作过;鲁迅等许多知名学和新派人物在这里讲过课……。红楼确实是人们凭吊历史,怀古思今,特别是学习了解新化运动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1.
为发扬革命传统,向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在省、武汉市党委领导下,湖北省、市文化局、省工会、省政协在武汉地区分别筹建湖北革命纪念馆、农民运动讲习所纪念馆和大革命时期湖北全省总工会纪念馆。这是湖北省第一批计划发展的三所革命纪念馆。湖北革命纪念馆的馆址设在武昌阅马场红楼。  相似文献   

12.
典衣要带学生证 1955年8月24日,我迈进北 大校门。对于我,这是一个崭新 的世界。 开学前夕,西语系(西方语 言文学系)系主任冯至先生来看 望新生。三个专业(英、德、法), 约六七十名新同学。这是我生平 第一次面对一位著名教授,内心 有一种崇敬心理。 中文系毕业班有两位学长正 在等待分配工作。他们身穿长衫, 给我红楼老北大的感觉,我把他 们的长衫同西直门的骆驼都看成 是三十年代北平的一种遗风。  相似文献   

13.
陈平原教授在《作为话题的北京大学》(载《读书》1998年5月号)的大作中曾有一节专门提到1948年12月17日的北大五十周年校庆,其中有这样的叙述: 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北大重归红楼,应该好好庆祝了;可很快地,内战炮火又起,学校成了党争的重要阵地。即便如此,北大的五十大庆,还是相当热闹。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2021,(7)
正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在北大校史展的"北大红楼"展板前面,他驻足细读历史文物,一件是1921年北京大学的校报《北京大学日刊》上刊登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募员启事;另一件是北大政治系学生贺廷珊的考试试卷,是他作答"试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要义并其及于现代史学的影响"考题的答题内容,上面有李大钊的圈点与评语评分。习总书记认真读完这些重要的文物,对随行的同志说,  相似文献   

15.
在民初北大的人事变动中,朱希祖作为正牌章太严弟子先于他人入职,颇充当了排头兵的角色。其入职并未引起旧派人士的强烈反应,旧派众人其后渐次离开北大,与朱希祖并无直接关系,原因亦各自不同,但均对校长何燏时主政下北大未来的趋向怀有背离之感。虽然后来更多太炎门生进入北大,代替桐城派等旧派人士居于核心地位,但以历史的眼光加以评判,此番新旧更替实有"以旧易旧"的意味。这说明在民初数年里,新旧世界虽已有移形换位之势,但"新"、"旧"之间的关系还有些朦胧,其清晰的标准尚在确立与制定之中。  相似文献   

16.
黄健 《文史春秋》2009,(5):61-62
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路北,有幢于1918年建成的砖木结构的5层老楼,墙体用红砖砌就,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红楼。  相似文献   

17.
查"禁止珍貴文物圖書出口暫行辦法",前經政務院於一九五○年五月二十四日以政文董字第十六號明令公佈施行。嗣因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就原辦法第三、六、七、八各條提出修改意見,經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51,(9)
顷接政務院一九五一年八月八日政文齐字第八八號命令開:『一九五○年五月二十四日本院以政文董字第十二號令颁發「禁止珍貴文物图书出口暂行辦法」,复於一九五一年六月六日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以(51)文秘物字第九十四號令,公佈经本院核准修正的該辦法第三,六、七、八各條的修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北大红楼同建党紧密相关,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这里,以《新青年》等刊物的创办为标志,新文化运动迅猛发展;在这里,五四游行的队伍集结出发,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席卷全国;在这里,成立了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陈独秀、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中有《卯字号的名人》(一)、(二)、(三)等三篇,写的是与他同时在北大任教的几位属兔的名人。第一篇是讲朱希祖的,其次才讲了陈独秀、胡适、刘半农和刘文典(叔雅)。在该书的《北大感旧录》(六)一节中,他又讲了朱希祖的另一些轶事。这大概是由于他觉得“这五位卯年生的名人之中,在北大资格最老的要算朱希祖”了吧!同卵字号名人中的陈独秀、胡适、刘半农等人相比,朱希祖的声名也许算不得十分显赫,今天就更鲜为人知了。然而,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北京大学乃至整个学界文坛,可算得上是位不可小视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