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拔6700米的冈仁波齐,和他南侧的玛旁雍错,是阿里最具代表性的神山圣湖。在藏族人心里,冈仁波齐代表着阳刚的太阳,是父神,而玛旁雍错代表着柔美的月亮,是母神,在这片日月生辉的圣土上,普通人即使只作片刻停留,都是神的眷顾。从宗教的角度来说,冈仁波齐是藏族人和印度人心中公认的"神山",这里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转冈仁波齐朝圣,是藏族人由来已久的传统,很多虔诚的印度人  相似文献   

2.
去年10月,小妹带我去了一次亚丁。亚丁是一处遗世秘境。我被震撼了!我的行程变成了朝圣。亚丁自然保护区的藏名叫"念青贡嘎日松贡布",意为"三怙主雪山"。自古就是神山圣地,在世界佛教24圣地中排名第11位。它是藏传佛教信徒朝神拜佛、净化灵魂和洗涤罪恶的地方。一生中至少来这里转山朝觐一次是每一个藏族人的心愿。  相似文献   

3.
拉萨河牧渔     
王郢 《旅游》2009,(7):68-71
"我们是西藏惟一打鱼的村子"——拉萨曲水县茶巴朗村俊巴组的格桑扎西一边扛着他的牛皮筏子一边以外交辞令般的语气说,可见慕名而来的好奇者来过不少。他说的惟一其实也是近二年来他们村庄的标签。因为现代的藏族人是不吃鱼的,所以作为一个近临西藏中心的拉萨如此之近的村庄,居然在打鱼吃鱼,就有了些神奇的味道。  相似文献   

4.
正出了电影院,思绪还停留在纪录片《冈仁波齐》的情节中,它带给观众的震撼一时难以消逝。朝圣之路是灵魂洗涤中国导演张杨的新作《冈仁波齐》讲述了生活在西藏东部村庄里一个叫尼玛的村民,与亲朋好友一行11人前往拉萨布达拉宫与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冈仁波齐峰位于西藏阿里普兰县境内,是世界公认的神山,有"万山之王"的美名。在藏传佛教中,  相似文献   

5.
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族人又是酒的嗜爱者。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刚出生的孩子,从居家日常生活到敬奉神灵的供品,藏族的男女老幼都与酒结下不解之缘。藏族人还创造了以青稞酒为载体的藏族酒文化,其独特的魅力饮誉海内外,成为世界酒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6.
守静笃 《旅游》2013,(4):68-75
这是一次虔诚的转山。格聂神山,主峰海拔6204米,位于四川理塘县西南部,是藏传佛教24神山中的第13女神,历史上众多高僧的苦修之地,也是南康巴地区藏传佛教的发祥地。格聂神山与冈仁波齐一样属马,每逢马年,转山朝圣者便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7.
我发现我们藏族人空间观念较淡薄,也就是说不太注意空间的利用。我在国外时,不管到欧洲的哪个国家,总感觉到那里的人的空间观念极强。欧洲各国经济较发达,那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汽车,那么多的汽车,光是停车场需要多大的地方呀。可西欧人空间观念很强,他们把停车场修在地下,修在房顶上,充分利用空  相似文献   

8.
韩寒在其作《长安乱·前言》中说:“不安排在现代可能觉得写从前根本没有的事情,似乎比较自由,不管历史的现实和小说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少林从来没有被谁火烧过,古人也不能随便拿着刀满街乱跑。  相似文献   

9.
我的拉萨     
红杏  赵松 《旅游》2001,(7):44-45
1、羞涩 2000年青藏高原国际自行车拉力赛(格尔木-拉萨)途中,这个美丽羞涩的藏女定格在我的记忆中。2、牛皮筏子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饱经风吹日晒的老筏工,一只牛皮筏子也许会陪伴他们一生……3、信仰 藏族人有这样一个习惯,当收到别人馈赠的高僧大德的照片或佛像时,一定要将其放到自己或家人的头顶上碰一下,这样就会得到这些高僧或佛祖的保佑……4、快乐的姑娘 藏族人天生爽朗乐观,不管生活的富有还是贫穷,他们都会将欢笑挂在脸上。我的拉萨@红杏 @赵松  相似文献   

10.
米拉日巴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代表人物,1040年生于贡唐(今天日喀则吉隆的北边),俗名叫米拉日巴·脱噶巴,藏族人一般叫他得道者米拉日巴。  相似文献   

11.
羊咱桥人海如潮,来自滇、川、藏各地藏区的人正纷纷从东风大卡车上往下跳,扬起弥漫的尘土。他们大多身着藏装,头饰胸饰都是五光十色的珊瑚玛瑙,男女老少熙熙攘攘,整个桥头人声鼎沸。路边用木板搭建的简易小餐馆、小卖部挤满远到的朝圣者,店主忙得不可开交,还有大量的朝圣者三五成群席地野炊。藏族人说,羊马猴三,指的是羊年转梅里,马年转岗仁波钦,猴年转扎日。2003年是藏历水羊年,是云南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六十年一度的本命年, 来转山的人组成浩浩荡荡的朝圣大军,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的向往,就是可以去到布达拉宫,朝圣那座日思夜想的红宫殿宇。然而时至今日都未能成行。于是,前往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便成为了我此次云南之行最为重要的目的。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对于了解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人,噶丹松赞林寺,早已熟识于心。这座历史久远的古寺,是川滇地区黄教的中心。同时,也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倘若将时光追溯到清康熙年间,那时执掌黄教的,就是那位曾用一生精研佛法,且有着政治家、史学家与医药学家美誉的活佛,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  相似文献   

13.
<正>一直的向往,就是可以去到布达拉宫,朝圣那座日思夜想的红宫殿宇。然而时至今日都未能成行。于是,前往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便成为了我此次云南之行最为重要的目的。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对于了解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人,噶丹松赞林寺,早已熟识于心。这座历史久远的古寺,是川滇地区黄教的中心。同时,也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倘若将时光追溯到清康熙年间,那时执掌黄教的,就是那位曾用一生精研佛法,且有着政治家、史学家与医药学家美誉的活佛,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  相似文献   

14.
自唐朝以来,藏传佛教一直是藏族人的主要信仰。清初,西方天主教开始传入西藏阿里地区,尤其得到了古格王朝的支持。自那以后,梵蒂冈派人前往西藏境内传教,但终因天主教-神教主张与佛教“生死轮回”等学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加之其他诸多因素,导致西方传教士在阿里、日喀则、拉萨等地的传教活动均以失败告终。清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将传教活动转向西藏边缘地带, 即澜沧江中游滇藏交界的西藏芒康县盐井乡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茨中、茨古、巴东乡以及怒江贡山县以及四川藏区等地。经过多年的努力,芒康及澜沧江中游等地部分藏族人终于放弃了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天主教,成为我国藏族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惟一一处信仰天主教的藏族社区。  相似文献   

15.
刘丽超 《神州》2012,(17):201-201
藏传佛教舞蹈存活在仪式中,存活在每一尊佛像的形象中。藏传佛教每年都会有很多重大的法会举行,大法会上僧人会跳传统的羌姆,他们的舞蹈并非即兴,舞蹈都是有一定顺序和叙事性。然而,作为舞蹈这个视角看佛教仪式,对于每一种佛像的形态采集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采集的佛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冬天的西藏被很多人认为是禁地,其实,此时的西藏才最具魅力:藏历新年的喜庆、林芝的五彩斑斓……你也能理解为何藏族人能在这里生存不息,才能体会什么是真正的西藏。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生活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精神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的情况、新的变化,使得藏传佛教必须调节自身,以适应现代生活的新特点。世俗化,是藏传佛教变革的必经之路,也是藏传佛教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切入点。本文从现代生活的特点、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出发,展开探讨藏传佛教世俗化变革之路的必要性,以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18.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不管起源于何时、历史有多长。藏族和其它民族一样有很多自己的传统习俗,但各个地区有所不同。藏族人的性格开朗、活泼、热情、正直、善良、朴实。也比较幽默,非常爱开玩笑,喜欢聚集和热闹。亲朋好友、同事同学、或者老乡,谁家里结婚、生孩子、乔迁新居、过节过年等,能有机会时大家都喜欢聚在一起,闲聊喝酒、打打闹闹、嘻嘻哈哈。  相似文献   

19.
金申 《收藏家》2002,(4):29-33
藏传佛教是指七世纪在西藏地区形成的以藏语为载体的佛教,有显密二宗。其教派众多,教理繁奥。藏传佛教极重视以美术弘扬教法,即所谓“五明”之一的“工巧明”,遗留有数量庞大的壁画、唐喀、雕塑等美术品,成为各国学者热心研究的对象,并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地理和宗教方面的原因,西藏佛教艺术与毗邻的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等地的佛像以及内地汉传佛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单尊的金铜佛像,易于流动,历史上又有尼泊尔人、藏族人和汉族工匠四出授艺,因此使各地制作的佛像既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又有外来因  相似文献   

20.
正"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手和脸有些脏,可他们的心特别干净。"这是电影《可可西里》影片中日泰队长曾对尕尔说的一句简单却朴实的台词。也是很多这片神秘雪域高原上顽强生存的藏族人的写照。对于这片我们神往的地方,藏地拥有的不仅仅是记录镜头下的那一幅幅大美景色,更多的是那些让我们动容的宗教信仰,那些触及我们灵魂深处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