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斯福对华政策经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斯福在他的十二年总统任期中,对华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他刚刚上任时,中国事物对于罗斯福来说,是个十分遥远、鞭长莫及的问题。曾几何时,罗斯福自觉和不自觉地把他自己的威信和美国的国家利益与远东局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远东局势的中心在中国,罗斯福远东政策的核心也正是对华政策。在罗斯福时代,美日关系也是与中国问题缠绕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1933年8月至1934年3月,奉美国远东司司长霍恩贝克之命,副司长汉密尔顿对远东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考察,并最终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日本、关于"满洲国"、关于中国、关于美国远东政策的四份报告。这四份报告对第一届罗斯福政府的远东政策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重新调整了远东政策,即在中日之间维持某种平衡,并持续对该区域的出口;摆脱了对战争的担忧,认为短期内苏日、美日间不会发生武装冲突;对伪满洲国继续奉行"不承认主义"。  相似文献   

3.
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后,通过远东司副司长汉密尔顿1933至1934年远东之行所提交的报告,重估了胡佛政府时期的美国对伪满洲国政策,决定继续实行“不承认主义”。同时,针对1934年伪满洲国出台《石油专卖法》给美国商业利益造成的打击,国务院加强与美孚石油公司合作,以保持东北市场的营销额。这一进程表明:美国对伪满洲国政策的制定深受大企业的影响,体现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双重需要,远东司在制定美国对伪满洲国政策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美日谈判,美国为推迟战争,拟向日本提出妥协方案
  历史上,美国长期执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以“不干涉”为原则,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私利,向日本大量出售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名为中立,而实际上助长日本侵华实力。据统计,日本所需钢的90%,铅的45%,铜的90%,石油和石油制品的65%,发展飞机和坦克工业所需机床的70%,均来自美国。[参见樊亢等著《外国经济史》第3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9页]1939年7月20日,蒋介石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采取办法,削弱日本的战斗力与经济力,并派老资格的外交家颜惠庆到美国,会见罗斯福,交换对“远东大局”的意见,建议对日采取经济报复手段。蒋介石认为,美国当时可以采用的“有效武器”,包括:绝对禁止对日输出军用材料与军用品,特别是钢铁与石油;禁止日本重要物品输入,增加日本物品进口税率;不许日本船只使用特种商港等。蒋介石致函罗斯福,认为上述办法可以“削弱日本战斗力及其一般经济力之失效”,“已足使日本之军阀,感觉美国道义与舆论之力量,而不敢继续漠视”。1941年7月26日,美国政府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约合1.31亿美元,实际中断对日贸易。8月1日,美国事实上对日本实施了包括石油在内的全面禁运。美国政府采取的上述措施通称经济封锁政策。它们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极大地限制和阻遏日本进一步扩大对华和对东南亚侵略的阴谋。  相似文献   

5.
佐藤内阁时期(1964·11·9——1972·7·7)是战后日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期间日本利用日益膨胀的经济实力,借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沼不能自拔、经济实力大幅度滑坡、在远东急需日本提供战略合作的有利时机,围绕越南战争、东南亚开发、东亚战略“换肩”、小笠原、冲绳的施政权归还等问题展开频繁的首脑外交,不仅顺利解决了日本战败遗留下来的日美间最大的外交课题,而且顺利实现了日美在远东的战略“换肩”,极大地提高了日本在美国远东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日美关系从战后日本对美依附时代,进入了日美相互依存时代,为70年代初日本结束“战后”时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徐康明 《世界历史》2006,20(1):66-73
日本战败投降后,对战争受害国的赔偿问题便提上日程。战后初期在美国一手主导下,制订了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赔偿亚洲战争受害国的计划,体现了美国削弱日本这个宿敌,防止其东山再起的战略意图。随着“冷战”开始后美国远东战略的变化,其对日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拆迁赔偿计划的实施也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7.
1942年石井被撤职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上,石井形成对731部队的绝对控制权,并谋求担任日军全军细菌部队总司令,且石井的细菌战发展思路与陆军中央相左;客观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政府谴责日本在华实施细菌战,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声明警告日本不要使用违禁武器,否则将受到美国“全面报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日本陆军中央将石井撤职,并调整了日本细菌战战略.  相似文献   

8.
徐旭阳 《安徽史学》2000,4(3):76-79,,66,
1942年12月下旬,在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为了统一和协调反法西斯战线的远东战略,加强中美英之间的军事合作,由蒋介石和罗斯福共同发起,在重庆召开了一次国际军事会议。……  相似文献   

9.
“史迪威事件”始末[南京]李伟"史迪威事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起重大事件。约瑟夫·沃伦·史迪威(188──1946年),受蒋介石(左)与史迪威(右)美国总统罗斯福派遣,以中国战区参谋长和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的双重身份驻节远东。在不...  相似文献   

10.
开罗会议不仅对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它是一次构建远东国际新体系的尝试。中美两国的首脑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 ,在讨论战时远东政治、军事问题的同时 ,也在规划战后的远东国际政治格局 ,并确立了中美两国在其中的战略关系和合作模式 ,笔者称之为开罗设想。虽然开罗设想存在严重缺陷 ,在抗战后期被远东雅尔塔体系所取代 ,但它充分体现了罗斯福和蒋介石的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1.
杨天石 《近代史研究》2015,(2):53-66,160
美国长期大量向日本出售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助长其侵华实力。1939年7月,蒋介石致电罗斯福,建议美国采取办法,削弱日本的战斗力与经济力。同月,美国政府宣布废止美日商约,对日实行经济制裁。1941年4月,日本向美国提出《日美谅解案》,企图通过谈判,减轻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压力。罗斯福为避免美国过早陷入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时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提出退让、妥协方案,企图在一定时间内放松对日本的经济封锁。蒋介石坚决反对美国政府改变对日政策,愤而以"国际信义"与"人类道德"相责,胡适、宋子文也积极与美方交涉,最终,美国对日政策由有限度的妥协恢复为全面强硬,美日谈判破裂。日本指责美国已彻头彻尾地成为蒋介石的代言人,于12月初突袭珍珠港等地,太平洋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12.
陈奉林 《史学集刊》2003,4(4):77-83
战后日本天皇制的保留,是由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决定的。蒋介石在开罗会议期间对日本天皇制所持的保留态度极为重要,影响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此问题上的决策;正是由于中美两国在天皇制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故而《开罗宣言》没有涉及日本的国体问题,为后来天皇制的保留提供了一个存在的基础。当然,美国出于自身战时与战后的需要,特别强调一个完整、统一的日本对它在亚洲战略的重要性,在日本天皇制的保留上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41年美国同时冻结中、日两国资产,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远东政策的转折,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局势的演变。在该案酝酿、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中国因素均产生独特影响,彰显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中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面对中国战时外汇危机,美国总统特使居里提议冻结中国在美资产以实现“外部外汇管制”,中方进而要求美国政府将冻结中、日资产两案捆绑进行。为促使美国政府内部统一意见,国民政府积极配合罗斯福总统的特使外交,并与美国财政部合作开展对华经济调查,经过长达半年的反复磋商,就中国外汇管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与美方达成重要共识。在美日谈判之际,国民政府竭力敦促美国坚守冻结日资的底线,有力推进了战时中美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开辟了中、美、英等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英国因其自身在远东实力不足,迫切希望与美国采取联合外交行动,抑制日本。美国在远东利益较少,且受国内孤立主义影响,只同意英美各自对日采取平行的外交行动。以下一组外交函电①反映了中日战争爆发初期英美不同政策、立场以及英国在中国、日本之间交涉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15.
纳粹德国的远东政策,在本文主要是指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对远东两个大国——中国与日本的政策。中国—德国—日本的三角关系是考察纳粹德国远东政策的主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纳粹德国的最主要盟友,而中国则是反法西斯的“联合国家”中的一员,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实际上,这种格局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相反,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和日本都曾与德国保持过密切的关系,不仅如此,中国在纳粹德国远东战略中曾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到1940年纳粹德国与日本、意大利订立三国军事同盟,并进而于1941年承认汪伪政权,纳粹德国的远东政策经历了一种根本性的演变。本文的意图就是力图揭示出这种演变的轨迹、原因及其规律。 纳粹德国的远东政策是其全部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远东政策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  相似文献   

16.
张愿 《史学月刊》2012,(7):83-88
苏德战争的爆发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政治格局,而且对远东地区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政府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后,不仅密切关注着远东局势,而且立刻做出了防止日本北进苏联的反应。更重要的,苏德战争爆发促使远东局势进一步趋向明朗,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对日本推行更为强硬的威慑政策。首先,它进一步冲击了远东原已摇摇欲坠的力量均势,迫使美国更积极地介入到远东事务中来;其次,它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战场在美国远东政策筹算中的地位,美国必须更重视中国的态度;再次,美苏结盟增强了美国对抗日本的决心和信心;最后,援苏政策的确立使得美日妥协的希望更加渺茫。1941年下半年不断升级的美日矛盾正是在苏德战争的背景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的爆发,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一个从中立到援华的发展过程。在这四年半中,美国对中国有同情,也有冷漠;对日本有斗争,也有妥协,但其总的趋势是一步步朝着援华制日的方向发展的。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发展过程中,1938年具有重要的开创性的意义。这一年中,美国对于日本的称霸野心、中国的战略地位及美国的远东战略的  相似文献   

18.
罗斯福在1905年和1906年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分别花了较长的篇幅谈美国排斥中国和日本移民问题,态度与拟要采取的措施却大不一样.对中国移民,他态度生硬、冷漠,强调要严格排斥劳工;对日本移民,他热情洋溢,说要采取一切措施加以保护.此种差异仅以罗斯福的种族主义思想加以解释是不够的.他对实力的崇信才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40—1941年两次印度支那危机与英美远东关系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0—1941年两次印度支那危机与英美远东关系的转变曹大友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英美两国在对付日本侵略扩张的问题上基本上是各行其是。英国竭力遵循对日妥协的方针,以保证其远东殖民地的继续存在;美国则执行一种“非纵容不抵抗”政策,防止日本过...  相似文献   

20.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开罗会议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询问蒋介石,战后如何处理琉球问题,蒋介石提议可由中美共管琉球。1945年,美军攻占琉球。根据《旧金山和约》,美国单独托管琉球,建立了大批军事基地。为了扶植日本,1971年6月17日,美国与日本签署了"归还冲绳协定"。1972年5月15日,美国将琉球交给日本管辖。在台湾的蒋介石政权认为,琉球不是日本的固有领土,琉球的主权属于琉球人民,多次发表声明,反对美国将琉球的行政管辖权交给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