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二尾蛱蝶     
正物种简介:大二尾蛱蝶两翅正面黑色,中域有一浅绿色大型宽带纹,两翅反面浅绿色,中域有一缀黑边的褐色弧纹,亚外缘还有一深褐色横纹,是一种优雅漂亮的蝶种,因前后翅斑纹酷似我国古代军事上常用的弓  相似文献   

2.
西藏潜穴虻     
<正>中文学名:西藏潜穴虻拉丁学名:Vermiophis tibetensis形态特征:体长约11毫米,前翅长约9毫米。头短宽,半球形;胸部粗大,背隆起,黑褐色,足细长,黄褐色;腹部狭长,具黄褐色条纹。生活习性:穴虻幼虫生活习性较为奇特,在岩石下方的尘土中做漏斗状穴,捕食掉入陷阱的蚂蚁等小虫。  相似文献   

3.
正清晨,我又走在这条山道上,这是一条羊肠小道,非常崎岖、陡峭,却是通往山坳的捷径。路旁就有昆虫出没,下面的山坳靠近水源,杂草丛生,更是昆虫的乐园。那里有形形色色的昆虫,其中最活跃的要数苎麻珍蝶。苎麻珍蝶,为鳞翅目珍蝶科昆虫。翅形狭长,飞行缓慢。翅展53-70mm。两翅褐黄色,外缘有灰黑色宽带,内有黄白色斑,亚外缘  相似文献   

4.
<正>枯叶蛱蝶在我国目前发现有三种,即枝叶蛱蝶、蓝带枯叶蛱蝶和指斑枯叶蝶。它们被人们誉为"拟态大师",它落在枯叶上不知骗过多少天敌,也不知骗过多少想一睹它真容的眼睛。它背面的斑纹多像一枚枯叶,从叶柄到叶脉都是那么逼真,有的翅膀上还长有霉斑。蝴蝶经过数亿年的进化,都有了一套隐身、吓敌之法。蝴蝶身上蕴藏着让人类无法估量的秘密,等待人们  相似文献   

5.
<正>漆棺画(见图1),北魏时期,1981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县西郊乡雷祖庙村一座夫妻合葬墓中,现藏宁夏固原博物馆。漆画绘制于男性棺具之上,棺具形制为前高宽、后低窄。盖为两面坡式,交角约有140度,前端呈圭形,前宽后窄。棺长180厘米,宽87厘米-105厘米。漆棺盖板、前档及左右侧板大部分漆画尚存,清晰可见,精美无比,乃北朝画迹的重大发现,也是同期高水平的绘画作品。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其为"国宝"。棺盖画面(见图2):边缘画有宽约7.5厘米的忍冬纹饰带,正中从顶端而下直通棺尾画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海峡两岸间文化交流,宣传蝴蝶基础知识,展示构图精巧,色彩美丽的蝴蝶标本,让广大观众得到美的享受。我们将台胞赠送的蝴蝶标本,经过再加工整理后,于1990至1991年举办了数次短期的蝴蝶展览。此蝶展共展出蝴蝶标本200余件,计148种,其中有凤蝶、粉蝶、蛱蝶、环蝶、斑蝶、眼蝶、灰蝶、喙蝶等11科的蝶类,同时也展示  相似文献   

7.
<正>冬天,在我国东北三省、内蒙东北部、河北、甘肃、新疆等地的树林里,活跃着一种灰色的大型伯劳,它就是这里的冬候鸟灰伯劳。灰伯劳体长24~27厘米,上体淡灰色,头部具很宽的黑色贯眼纹,两翅和尾黑色具白翅斑,下体、尾上覆羽和外侧羽尾白色。  相似文献   

8.
周方 《东南文化》2023,(4):92-98
汉末三国时期的优人群体中有“俳奴”与“俳儿”的区分,“俳奴”形貌亵狎,隐没于百戏群体之中;“俳儿”被豢养于内廷,还有专门的演出服饰。在朱然墓“宫闱宴乐图”漆案上“俳奴”与“刍人”同画面共存,说明俳优与侏儒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漆画中“俳奴”与“俳儿”的眼部描绘还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俳优群体为盲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美花山蚂蝗     
正学名:美花山蚂蝗(Desmodium callianthum Franch.)豆科山蚂蝗属下的多年生草本亚灌木。产于云南、四川、西藏等地。产地生境产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及西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山坡路旁、灌丛、林中、水沟边或河谷侧坡砾石堆上,海拔1700~3300米。形态特征灌木,高达2米。多分枝,幼枝具棱角,几无毛。叶为3小叶的复叶;托叶钻形,长约5毫米,宽l毫米,脱落;叶柄长1~3厘米,纤细,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纸质,卵状菱形或卵形,顶生小叶长1.3~4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尖,有  相似文献   

10.
故宫博物院珍藏一幅传为宋代赵昌所画的《写生蛱蝶图》,在这幅图上有元代书家冯子振题咏的诗句:“蚱蜢青青舴艋扶,草间消息未能无。尺绡何限春风意,约略滕王蛱蝶图。”诗中有两处需要略为解释一下:第一句“蚱蜢青青舴艋扶”,是形容画中的一隻蚱蜢爬在菜叶上面,它像乘在小舟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