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的酥油茶名声在外,好喝;西藏的甜茶就不大为人所知,却真的好喝。拉萨城里的甜茶馆一家挨一家,其数量之多,密度之高,恐为世界之最。在拉萨街头,或在长途班车上,我时常看到许多藏民提着或背着暖瓶,深以为怪。后来才明白,暖瓶里灌的就是热甜茶。在过林卡(藏民...  相似文献   

2.
漫话甜茶馆     
初到拉萨时,诧异于遍布大街小巷的甜茶馆。同样是藏族,也在藏区长大,但这以前却绝少喝过甜茶。在老家时,街上几乎看不到专以卖茶为业的茶馆,最多也就是三朋四友聚在某一人家品  相似文献   

3.
带着领略高原风光和了解这里人们生活习俗心情的远方客人,如果不走进藏人的家而在街上漫游的话,就会看到写有"××甜茶馆"的门口放满了自行车和摩托车,走进里头一看,黑乎乎的满是人,座无虚席。有的菜馆房屋小,门口摆放的凳子上也有人坐着喝甜茶。说来,甜茶不像酥油茶和青稞酒一样,发明权不属于藏人,它是一种外来的饮品,但藏族人早就把它纳入自己的生活中,使之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甜茶传入西藏的各种说法关于甜茶是怎样传入西藏的,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英国人入侵西藏时,将喝甜茶的习惯留在了西藏;也有的说这是受…  相似文献   

4.
西藏的甜茶     
“不敬青稞酒呀,不打酥油茶呀,也不献哈达……”这首六、七十年代唱遍中国大地的歌曲,把藏族最具特色的两种日常生活饮品介绍给了世人。好多人从这首歌了解西藏,了解这里的人们。从某种程度来说,青稞酒和酥油茶成了藏族的代名词。然而,带着领略高原风光和这里人们生活习俗心情的远方客人,如果不走进藏人的家而在街上漫游的话,就会看到在写有“某某甜茶馆”的门口自行车和摩托车满地排放。走进里头一看,满是黑呼呼的人,坐无虚席。有些房屋小的茶馆,门口摆放的凳子上也有人坐着喝甜茶。看到这么多人在一天任何时候都在喝甜茶的情景时,你心中也许会闪念这么个问题,是不是甜茶也是藏族的主要饮品之一?的确是这样。甜茶不象酥油茶和青稞酒那样,“发明专利”属于藏人,它是一种外来的饮品,但藏族人把它早已容纳为自己的生活中,使之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 据说过去甜茶在西藏没有象现在这样的广泛普及,更没有成为如今这样大众化的商业性饮品。它有它的深入、发展和普及的过程,下面介绍笔者所知道的甜茶的历史及现状。  相似文献   

5.
楚翘 《中国西藏》2015,(3):20-21
每逢睛日,太阳从布达拉宫顶上放出万丈光芒,整个拉萨城内是一片温暖祥和。悠闲自在的老人们身着古老的藏袍,转动着玛尼经筒,在八廓街上踱步或是去甜茶馆小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在旅途劳顿之余则喜欢到玛吉阿米、酸奶坊等这样地方坐下来,一边享受着拉萨的阳光,一边谈心情、聊文化,上一口甜茶和下一口酸奶之间,把时间留给了语言……  相似文献   

6.
八廓街街区纵横交错的街巷拐角处,总会有几个炸土豆条或土豆片的小摊,生意兴隆。不时还有背着背筐的藏族姑娘在大昭寺广场穿行在人群中,一边走、一边吃还一边吆喝着:“雪果!雪果!(土豆,藏语音译)”爱吃土豆的还是小姑娘多些。甜茶馆不仅是甜茶馆,大多还会放映录相,而放得最多的是《西游记》、《封神榜》和《济公》这些神怪片。小孩子总挤在甜茶馆外面,趴在窗户上往里瞧,我正想拍下他们,就听后面有人唱:“鞋儿破,帽儿破……”一回头,几个小孩子笑着看我。“我们藏族人没把孙悟空或济公活佛当成是虚构的,他们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东珠,我的一位藏族朋友这样说。  相似文献   

7.
塔杰 《中国西藏》2010,(1):58-59
夏天的拉萨,在甜茶馆外面,常常是几个男子围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着什么,还时不时地发出惋惜的叫声。走近一看,原来有两位年轻的小伙子在一方形木板桌旁盘腿而坐,两人一边品着香醇的甜茶,一边用手指弹击桌上的木制小圆片。  相似文献   

8.
“不敬青稞酒呀,不打酥油茶呀,也不献哈达……”这首六、七十年代唱遍中国大地的歌曲,把藏族最具特色的两种日常生活饮品介绍给了世人。好多人从这首歌了解西藏,了解这里的人们。从某种程度来说,青稞酒和酥油茶成了藏族的代名词。然而,带着领略高原风光和这里人们生活习俗心情的远方客人,如果不走进藏人的家而在街上漫游的话,就会看到在写有“某某甜茶馆”的门口自行车和摩托车满地排放。走进里头一看,满是黑呼呼的人,坐无虚席。有些房屋小的茶馆,门口摆放的凳子上也有人坐着喝甜茶。看到这么多人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藏》2000,(2):1-1
初春的拉萨,冬装还没有脱去,春已经蓬蓬勃勃地来了,就在刚刚过去的藏历年的饭桌上,在街头的甜茶馆里,在新朋好友的聚会中,拉萨人在谈什么?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吉韧是流行于藏族地区特有的木制娱乐用品。吉韧是印度语,属舶来品,据说是过去住在拉萨的克什米尔回族人带入西藏的。约40年代初流行于拉萨。吉韧传入西藏伊始在达官贵人和商人家庭流行,后逐渐在一般贫民家庭和甜茶馆流行。  相似文献   

11.
初春的拉萨,冬装还没有脱去,春已经蓬蓬勃勃地来了。就在刚刚过去的藏历年的饭桌上,在街头的甜茶馆里,在亲朋好友的聚会中,拉萨人在谈什么?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在西藏以外的一些地方,也有许多人在关注着那片世界上最高的土地,关心那里人们的生活,那里的文化,那里的信仰。他们在讨论些什么?随着全国对西藏的支援,西藏自身40年的建设和发展西藏已经步入现代社会、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成了近来藏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国内外学者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并做出各种研究报告和论文来。这些研究,不外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李盈盈  于祥 《旅游》2012,(2):84-87
有一种说法,一个城市茶馆的数量和它的节奏成反比,茶馆多,说明这个城市的人们愿意把一部分时间拿出来,品茶聊天消磨时光。游走苏州,大大小小的茶馆遍布大街小巷,自成一景。泡茶馆,苏州人谓之"孵"。单从字面上就可以意会,"孵茶"是一个需要花点时间才能办到的事。或许正是因为这里的人们喜爱喝茶,上苍才眷顾地把绿茶中的精品碧螺春洒在苏州。  相似文献   

13.
王笛 《史学月刊》2014,(4):85-96
从晚清到民国,茶馆都是成都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设施。1949年共产革命的胜利,不仅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改变,也造成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本文通过考察1950年代成都茶馆的衰落过程,来分析新生政权对待茶馆这类公共空间的态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政府怎样加强对小商业的控制,其政策怎样导致茶馆业走向衰落,但人们在1950年代仍然能进行茶馆生活。不过对共产党来说,休闲茶馆的存在,与建设现代工业城市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由于政府对茶馆这种公共空间的密切介入,市民利用这种空间的机会日益缩小。因此,茶馆的逐步衰落,与公共生活的缩小是同步发生的。  相似文献   

14.
赵旭 《丝绸之路》2012,(23):43-46
我终于又到了拉萨!这是我来到拉萨后的第一句感言.多少个日日夜夜,西藏是我梦牵魂绕的地方,我向往拉萨,向往布达拉宫,因为这里是无数佛教信徒的心灵圣地,是大千世界人们心中爱与善的永久天堂.那天,拉萨湛蓝的天空格外深远,天外有天,我眯着眼睛眺望着九天之外的红晕,望着明明灭灭的宇宙万千.我知道,到了西藏,万物生灵就成了沧海一粟,我寻寻觅觅,想在这碧海蓝天里寻找一丝白云,然而什么都没有,蓝蓝的天宇上只有闪烁的太阳和悠闲的雄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藏》2003,(2):76-77
拉萨甜茶馆内,藏族传统体育运动——“藏式台球”吉韧重新风靡。一对对拉萨人在一个个方型木板桌旁盘腿而坐,一边品尝香醇的青稞酒,一边用手指弹击桌上的木制棋球,当球进入桌洞,观战的人们发出啧啧赞叹。“玩一玩吉韧十年少呀!”60岁的米玛半开玩笑地说,吉韧是他的长寿“秘诀”。西藏吉韧大约已有300多年历史,如今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西藏每年都要举行高水平的吉韧比赛。  相似文献   

16.
旺堆  土登 《中国西藏》2004,(2):23-25
藏餐是人们对西藏及广大藏区菜点的统称,具体一点说,应该是以拉萨藏餐为代表的藏族餐饮的总称。藏式烹调的起源在很早很早以前,藏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当时人们的生活是十分简陋的,寒则息于洞里,热则巢于树上,过着茹毛饮血,挂树叶、衣毛皮的生  相似文献   

17.
陈嘉祥 《神州》2010,(4):59-63
四川人爱摆龙门阵,尤其喜欢摆四川的龙门阵。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好地方,所以四川的茶馆特别多,城里头,乡坝里,大街小巷都有茶馆。三五个人坐一果,每人面前摆一碗盖碗茶,嘴里磕着瓜子、花生,咂吧着叶子烟杆或水烟袋,就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地摆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在拉萨,近一段时期街谈巷议,茶馆酒吧,有一个热门话题,这就是股票,大家谈得津津有味,并乐此不疲。火爆的股市,为日光城拉萨增添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为此,我走访了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拉萨证券营业部副总经理邓灿、王启云先生,两位负责人都特别忙,不是来客人就是接电话,忙得不亦乐乎,在断断续续的采访中,我得知拉萨证券营业部成立于1994年1月10日,它的成立标志着股市正式进入西藏高原,同时也诞生了世界屋脊有史以来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股票,这个并不陌生的字眼,对拉萨人来说,还是很新鲜的。作为~种投资,开始涉足的…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生活和未来的希望,就像期待春天的到来一样。 三月,是拉萨春天到来的时候,虽然每日下午风都会卷着沙尘进入这个城市,给本该阳光明媚的地域带来短暂的阴霾。突如其来的小雪在城市中瞬间消融后,将含着轻微草木味道的湿润空气吹进夏扎大院中的每户居民房屋中。二楼阳台上的花朵绽放出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幸福……  相似文献   

20.
早就看到不少汉学家在著作中说“茶馆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这次和吕德文一起去都江堰,深刻地知道此话不假。在了解川西的茶馆之前,我就对传统英国乡村的小酒馆有所了解。那是混乱的象征,让人头疼。16世纪时由于英国酿酒业的发达,在英国各地城乡都开设有小酒馆供人们娱乐消遣。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