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藏事宝典     
《中国西藏》2008,(5):89-89
糌耙的做法和吃法糌粑在藏语中是"炒面"的意思,它的原料是青稞或豌豆,就是将青稞麦炒熟、磨细、不经过筛滤而成的炒面。糌粑是藏族人的主食,营养丰富、味香而耐饥饿。他们在吃糌粑时,先在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入茶水,放上炒好磨细的青稞面,然后用手将面与茶水搅拌在  相似文献   

2.
菠萝的自述     
正我是菠萝,穿着一身金黄铠甲,你摸一摸我的皮会感觉到有点刺痛。我长得像个胖娃娃,非常可爱。用水果刀切开我的果皮,露出新鲜黄嫩的果肉,你肯定忍不住想咬一口,但是不要着急,正确的吃法是:先用水果刀把我削成一片一片的,现在你还是不能急着吃,还要把我放在盐水里洗个澡,才能到你期待已久的"吃"这一步了。咬一口又酸又甜,非常好吃。我要提醒大家,菠萝虽然好吃,一次可不能吃太多呢。我们菠萝还有很多吃法:可以榨成菠萝汁,做  相似文献   

3.
虫草(二)     
(接上期)摩托车穿过喧闹的街道,来到一处僻静的院坝。帕尔楚背着褡裢,跟在格绒和一个穿着鲜红衣服的姑娘身后,来来回回转得帕尔楚头脑迷糊了,才来到一个小房子里。鲜红衣服指着过道里一条细细的沙发:"这里,一夜十元。",帕尔楚咧开嘴,露出半个门牙。坐了一会,帕尔楚问:"姑娘,你为什么不去放牧呢?!"鲜红衣服沉思了一会:"我已经不会放牧了,看到牛不敢靠近,挤牛奶也手生了,挼酥油也挼不好,也不想在风雨里淋着了。"女孩说着脸上浮起一丝笑容,帕尔楚却耷拉着脑袋,阴下脸。格绒钻到一个房间里,鲜红衣服有些羞涩地跟了进去。没过一会儿,格绒出来了,脱了  相似文献   

4.
正上世纪80年代,虽然中国大地已然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很多人还懵懵懂懂,特别是地处边远的西藏农村,日子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不一样。但查思一定是最早觉醒的那批人,离开贫瘠的土地,15、6岁就到拉萨闯荡天下。很多人在都市里迷惘甚至堕落,查思没有。他在拉萨一家小型综合企业里打工,老板提供茶水,自带糌粑,每天工作6个小时,工钱是每天  相似文献   

5.
拉萨是藏语音译,在汉文字面上看不出什么意义,但在藏语里有十分明确的意义。在有些介绍拉萨的文章里把拉萨译成了“圣地”、“佛地”。依我看来这些译法都没有准确地表达出“拉萨”一词的真正含义。要把“拉萨”一词的意思表达清楚,首先要把原文的意义吃透,这是翻译常识。在藏语中“拉”指的是神、佛,“萨”指的是地、地方。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名词,这个名词的准确意义应该是神佛所在的地方,那么神佛指的是哪个神佛呢?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需要追溯一千三百年前的历史了。 众所周知,公元七世纪的时候,吐蕃王朝第三十二代藏王松赞干布以他强大的实力兼并了临近的部落,从而  相似文献   

6.
呷通!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每天早上我都必须喝酥油茶吃糌粑,要不一整天都没劲。如果没有喝茶,吃其他的什么都不行!代替不了!”桑布医生说。藏族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喜欢喝茶的民族了,很多人特别是老人已经对茶养成了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宁可一日无食,也不可一日无茶”。“我们藏族有一句话:‘没有喝茶就等于没有吃饭’。我们藏语管喝茶叫‘呷通’,这个词有时也带有吃饭的意思”。生活在成都的藏族朋友格  相似文献   

7.
<正>"唐卡"原为藏语,可翻译为"卷轴画",是绘制在丝绸、绢面或布面上的一种绘画艺术,也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和宗教用品。"唐"在藏语里是"展示"的意思,就是要用"唐卡"这种艺术形式将壁画上的内容展示出来。唐卡作为特殊的宗教器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绘制过程相当复杂,要求也极高。绘制唐卡的过程本身也就是一种修行行为,在绘制过程中要求画师严格遵循教义中的规定。从其内容上看,不仅  相似文献   

8.
经营糌粑生意多年的罗布丹增对白朗糌粑的市场前景有着清醒的认识。糌粑是藏族人的主食,他们仍保持着藏族传统生活习惯,每天至少要食用糌粑一次。  相似文献   

9.
航空     
机场里的米其林 厌烦了飞机餐?别担心,机场里也有米其林餐厅。2011年11月24日香港著名餐厅阿鸿小吃在香港机场的阿鸿小吃分店开业。阿鸿小吃由资深名厨黎伟鸿(阿鸿)开设,是香港最具名气的横街食府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吴健梅 《旅游纵览》2016,(12):43-47
正西藏人喜欢把湖泊叫作"措"(也可称"错"),就像四川人喜欢把湖泊叫作"海子",所以,西藏到处是此措那措,比如常见的纳木错、巴松措等等。巴松措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面面积达6000多亩,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从八一镇过去大概2个小时,去拉萨的方向上区,门票是每人70元。我们抵达巴松措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2008,(11):75-75
10月11日,“金秋华夏名优小吃节”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兰路步行街如期举行。浙江绍兴臭豆腐、四川青城山腊肉、上海南翔小笼包等全国各具地方特色的名优小吃,不仅让兰州市民大饱口福,也领略到了各地厨师精湛的厨艺。特别是俄罗斯和泰国的小吃更是让食客们品尝到了地道的异域小吃。节会期间,  相似文献   

12.
移民马上就得走 1960年大饥荒时,我在山东济宁汶上离县城十八里的中学读书。家里父母领着两个妹妹每天连喝口地瓜面稀汤都难。因为饿,两个妹妹偷了好几把大马车上运往梁山的棉花种子,吃得上吐下泻差点丢命。二妹浮肿眼看危险,这时,黑龙江运来了成坨的糖渣,她们熬过来了。  相似文献   

13.
正毋庸讳言,大多数拉萨的物业管理公司服务并不到位。刑警出身的卓玛吉是吉之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她做事果敢,言出必行,却又对员工关怀备至,熟悉她的人暗地里都称她"铁娘子"。卓玛吉推崇"把对物的管理转化成对人的服务",她希望把公司打造成拉萨最好的物业管理公司之一。在住户出门前他们把垃圾收走,住户上班后开始打扫楼道、擦拭门窗;冬季来临,他们给树"穿衣",为水表盖上"被子",夏天时他  相似文献   

14.
古老的山西上党。是小米的故乡。当地吃小米有多种吃法,通常都知道和子饭、小米粥、小米干饭、炒小米.用米面与白面合在一起蒸的馍馍,却很少有人知道油钻沙小米饭的吃法。记得小时候,我就常吃这种饭,那时只不过把准备好的土豆块、红白萝卜块,先放在沙锅或铁锅里,加上水,把小米放进去用火蒸,快到蒸熟的时候,用筷子扎几个孔,倒一点植物油,搅拌起来,另外再加上大蒜、食盐.吃起来很有味道。把粒  相似文献   

15.
正每隔几天,家住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波林村的白玛加布就要去村里的糌粑加工厂工作。这家糌粑加工厂是2017年当地整合兴边富民资金和脱贫资金,投入176万元新建的。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加工厂,拥有糌粑加工所需的淘洗、碾磨等设备,专门生产糌粑。位于古格遗址脚下的波林村,距离扎达县城18公里。这里平均海拔  相似文献   

16.
书讯     
《中国西藏》2004,(4):80-80
《藏语语音史研究》作者江荻。该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藏语语音历史演变的专著,全书共分6章,分别阐述了藏语语音史研究的方法、藏族历史地理分布及政体变迁、藏语方言音系、藏语韵母及元音的发展、藏语声母及辅音的发展、藏语声调的产生与发展,并初步阐释了藏语语音史上一些特别的音类变化现象。该书还将境外的藏语西部方言(克什米尔——拉达克、桑噶尔、巴尔提、普里克)和南部方言(不丹的宗卡语)统筹考虑,突破了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将藏语仅划分为三大方言(卫藏、康巴、安多)的局限,可以更全而地了解藏语的各类演化现象。大32开,220千字,书号ISBN7-105-05255-4,定价18.00元。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7.
索穷 《中国西藏》2004,(1):18-20
家住拉萨市翁堆兴喀路某大院的曲珍阿妈今年60岁了,老人的生活非常有规律,多年来仍然保持着藏族传统的饮食习惯,每隔七八天她都要到大院门口的糌粑店里买上几斤优质的“古荣糌粑”拿回家享用。她说:“我年纪大了,不爱吃别的,就好这个!现在买糌粑可比过去方便多了。”目前拉萨城区约有20多家糌粑食品专卖店,经营青稞、豌豆等多种原料加工的糌粑食品,年销售量在120万斤左右,基本能满足拉萨市场的需求。在这20多家店面中,除拉萨市城关区粮食局门市部和白朗县嘎东糌粑专卖店等少数几家店铺,其余85%以上的店面是由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农民自行…  相似文献   

18.
收获下来的青稞经过晾筛、脱粒、炒熟等工序后,放入水磨磨成粉,就是藏族人的传统主食了。青稞作为藏族人的主要粮食,千百年来发展出非常多的制作加工方式。最有名的青稞制品或许就是糌粑了,但是还有耐突(青稞粥)、糌突(糌粑糊)等很多有名的藏式面点也是由青稞制成的。其中由青稞面调制烘烤而成的青稞饼,色泽金黄,香甜可口。  相似文献   

19.
喻起 《旅游纵览》2014,(7):56-59
<正>碧塔海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西北中甸县城东25公里处,处于横断山系的核心部位,是云南纬度最北、海拔最高的一个湿地类型保护区。保护区以碧塔海为中心,总面积约840平方公里。藏语称碧塔海为"碧塔德错"。"碧塔"意为牛毛毯,"德"为魔,"错"为海。碧塔海素被称为高原明珠,湖面海拔3538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藏语"碧塔"是指栎树成毡的地方。在碧塔海的四周,长满了遮天蔽日的古栋苍松。碧塔海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由四周山上流下的绢绢细流汇成,水清  相似文献   

20.
<正>蔡康永说:"带书,对旅行很重要!读书的美好时光,帮我们更深入世界,或更深入自己。"在旅途中,总有一些流动的时光可以用来阅读。那么,该带本什么样的书上路呢?定然不能太沉,出门前恨不得减下任何一克重量。最好也不要是新上架的热门小说,它们不是在出门的路上就被看完,就是总让你心里惦念,徒然把自己包在茧里。旅游类书籍也是最好不要,它们大多泛泛,很少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