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园史溯     
山西省政协大院的西园,原为“傅公祠”,即傅山先生的祠堂。时近百年,多有迁变。现仅留有祠堂小院、正厅和部分西墙半壁廊坊五间。1983年省政协拨款重修,5月开工,于1984年9月5日正式开放,并将现有小院更名为西园。一为纪念前人,二为政协委员、各界人士、离退休人员和机关职工的活动场所。小院正厅门首书有“傅公祠”三字门匾,为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原办公室主任、我省有名望的书法家田际康先生所书。傅山,明末清初医学家、思想家、书画家。字青竹,后改为青主,一字仁仲;另号公之它、啬庐、朱衣道人、石道人等。山西阳…  相似文献   

2.
苏区舞台与群众性革命文艺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工作需要,我曾多次到江西的几个红色苏区造访。每到一处,都发现有历经沧桑的古戏台悄然伫立于一隅。它们既与根据地强烈的政治气氛融为一体,又保持着自身独有的化意蕴。这些戏台有的雕梁画栋却又饰上革命的标志,如横峰葛源万年台,座落在红十军练兵的操场绿荫深处,砖石结构,台内有四柱托梁,驼峰式风火墙,彩凤装饰,台前石基却缀以三颗立体五角星。有的干脆由祠堂戏台改装而来,如万载县仙源戏台,  相似文献   

3.
山西晋城冶底村岱庙、王报村二郎庙保存的两处戏台,是现知仅存的金代戏台建筑实例。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这两处戏台建筑的布局、石作、木作及彩画做法特点进行初步总结,进而结合考古材料,讨论其与金代杂剧演出的关系,乃至对元代以后戏台建筑的影响,强调此类戏台建筑自身发展历史的特殊性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落成高晓星1995年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日,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在南京紫金山北麓的航空烈士公墓墓园内落成。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空军将士奋起抗敌,同入侵的日本航空队强盗殊死拼搏,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壮史剧。高志航...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守宛平县城(今属北京市丰台区)的中国守军开火,我守城部队奋起还击,从而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在历时二十多天的激烈战斗中,我爱国官兵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谱写了一曲嗌悲壮的战歌。卢沟桥事变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江西丰城发现元影青雕塑戏台式瓷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11月,江西省丰城县历史文物陈列室在文物收购店协助下,征集到一件元影青雕塑戏台式瓷枕。这是近年考古发现中少见的精美瓷器。枕略呈长方形。平板式枕面中腰微凹,四角稍削,面上饰两周平行阴线刻纹。枕身作雕塑彩棚戏台,四面各有演出场面。枕底  相似文献   

7.
宋金杂剧的流行以及城市中瓦舍勾栏的存在为中国戏曲的成熟提供了必要条件。元杂剧的诞生标志着一种独立的综合艺术门类站上了历史舞台。与此同时,以训练水军为初衷的宫廷水上演出活动也更具仪式性,更为繁复与斑斓。戏曲只出现在明代之后的水上演出活动中。而承载宫廷水上演乐的演出空间,多为水边戏台与舟船,具有独特的观演关系。清代的宫廷水上戏台,一直留存至今,对民间演剧演出形式影响深远。也为今天宫廷史、戏曲史、剧场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文献、文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由于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日军在4个多月的时间内即占领了东北三省.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从此,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民族危亡的关头,不甘屈辱的东北各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奋起抗敌,反日浪潮风起云涌,给进犯东北的日本侵略军以迎头痛击,大灭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谱写了一首悲壮的中华民族爱国战歌.本文仅将抗战之初东北各阶层人民反对日军入侵和伪政权建立活动简要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草塘大戏楼坐落于距贵州省瓮安县城十几公里的千年古邑——草塘镇,占地面积215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850平方米,进深48米,高26米,共四层,计26只翘角,重檐悬棚式结构。戏楼设有外部大戏台、内部小戏台、内部小看台、戏楼祠堂及两侧厢房,两侧外墙是由小青砖贴面而成的风火墙。整个戏楼的挂落、斜撑、雀替、花窗等组构件多达100多万件。2013年9月,被上海大世界基  相似文献   

10.
新祠堂,我的小学校文/齐子义栏目主持人:戈佑君新祠堂是对旧祠堂说的,它坐落在齐营的东南方,离我家最近,我在这里读完初小。听老人说,自从有了新祠堂,老祠堂便一日一日萧条,没人理会了;我只记得它一直是联保处,平时门紧闭着,如惩罚人,就是叫来“不规矩”的人...  相似文献   

11.
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单氏家族青铜器群座谈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月19日傍晚,陕西省杨家村一西周晚期窖藏出土青铜器27件,皆有铭文,最长者有372字,是建国以来发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中  相似文献   

12.
关于昆曲《十五贯》的讲话〔节录〕(一九五六年)周恩来[编者按]将近40年前,一出昆曲《十五贯》的编演轰动了全国。这里发表的是周恩来1956年4月19日在北京广和剧场看完《十五贯》演出后看望浙江省昆剧团同志们的讲话,和5月17日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召开的...  相似文献   

13.
靖边出土唐杨会石棺和墓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靖边出土唐杨会石棺和墓志郭延龄1991年6月24日,一批窃贼盗掘了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杨家村东陈梁山上的一座唐代墓葬,由于村民报案及时没有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这是一座具有重要考古研究价值的墓葬,其出土的主要文物有两件:一为石棺,一为墓志。石棺长250、...  相似文献   

14.
绛县石狮     
郭哲 《文史月刊》2003,(11):45-45
在山西绛县,到处都能见到石狮子,仅博物馆内就竖立了三十多对。这些石狮子,最早有汉唐雕刻的,以后各个时代雕刻的都保留了不少。这都为研究我国雕刻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石狮是威严、尊贵的象征,放在门口的用来守门壮威。一般在宫殿、庙宇、府第、衙门、祠堂、门前大都有陈列。用意是烘托气氛,以示威严。它既能表示王权的神圣,又可显示主人的身份,起护法、慑魔等作用。山西绛县原县衙门、步康将军府、横水探花府、西牛坞花大门、大吕裴氏祠堂、南柳泰山庙、董封戏台张上太阴寺、范村将军庙、东灌底景云宫等地,都陈列过不少石狮。放在茔…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遗产》2013,(5):10-19
古戏台大都修建在庙宇和祠堂里。造在庙宇里的戏台,面对大殿,中间隔个院子,普通人站在院子里看戏。院子两侧有厢楼,楼上是大户人家看戏的地方。演戏的日子,厢楼下摆满了小吃摊.热气腾腾,油香扑鼻。这个形制,历经一千多年并没有根本的变化。从明代后半叶起,经朝廷开禁,全国到处掀起来了兴建宗祠的热潮。拜祖宗和拜神道差不了多少,  相似文献   

16.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至宣统元年(1909年)七月,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期间,主持编修的大型政书<东三省政略>附图--光绪末年夹皮沟全境图中上戏台、下戏台位置有误,二者互换才为正确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付新 《沧桑》2012,(6):141-143
清乾隆时期经济繁荣,使得宫廷演戏在各方面也达到极盛。本文从宫廷戏剧演出机构,剧目体系以及戏台建筑、舞台技术、行头切末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乾隆时期宫廷演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会馆是各产业行帮的信息窗口,以及行帮集会、社交、寄居的场所,还是同乡商人在外埠的势力基地。会馆中人们的交往,能够联络乡里感情,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播,于是桂北会馆里搭建戏台以娱人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些会馆中的相关记载,成为广西戏曲研究的珍稀史料。桂北会馆碑刻凸现了当时当地戏曲生态:一是反映出戏台是会馆构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展现了会馆戏台演戏历来受到欢迎,曾在民众中引起轰动效应的情形;三是记录了会馆的戏曲演出是普遍存在并持续不断的。  相似文献   

19.
李氏宗祠,是泰宁城关李姓家族的祭祀祠堂,为李氏家族供奉祖宗牌位、春秋祭祀祖先及公众看戏、聚会的场所。该祠毗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东侧,座南朝北,修于清中期,面宽15余米,进深50余米,占地770多平方米,为封火墙护卫的木构架建筑,含门厅(戏台)、回廊、天井、祭拜亭、大厅、后厅和辅房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作追记□本刊记者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带着祖国人民的嘱咐,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大旗,威武雄壮地跨过鸭绿江,奔向战火纷飞的朝鲜前线。那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的周巍峙同志,一方面组织艺术局志愿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