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汉考古》2021,(4):32-40
为配合项目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淮南市博物馆对安徽省淮南市汤家孤堆两座战国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两座墓均为墓道东向的甲字形竖穴土坑木椁墓,一号墓为积炭墓,二号墓为有附属墓上建筑的积蚌墓。两座墓几乎都被盗掘一空,但结构基本完整,为夫妇异穴并葬墓。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特征,两座墓应为战国晚期楚墓。  相似文献   

2.
河北临城县城东10公里西镇村西北50米处,有一处北齐墓群,共有墓葬4座。南为1号墓,中为2号墓,西北为3号墓,东北为4号墓(图一)。1、2、4号墓1975年均有封土,3号墓封土早年即不复存在。1975年冬,当地在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挖去1号墓部分封土及2、4号墓全部封土。2号墓墓顶被压塌,后被生产队取砖拆毁。4号墓被挖及  相似文献   

3.
《文物》2017,(7)
1992年,襄阳市博物馆联合老河口市博物馆在发掘安岗一号墓的同时,又在其东侧勘探发现了一座土坑墓(编号M2)。随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二号墓进行了发掘。二号墓墓圹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南设墓道。葬具为单椁重棺,椁室分为头箱和棺箱两部分。随葬器物主要放置于头箱内,有铜器、木器、竹器、玉器及竹简等。经鉴定,墓主为女性。根据二号墓的墓葬规模、棺椁重数、随葬器物及其与一号墓的关系判断,二号墓属于战国中期晚段的典型楚墓,年代略早于一号墓,墓主等级应为下大夫一级,与一号墓应为夫妻异穴合葬墓。  相似文献   

4.
宝鸡市汉墓发现光和与永元年间朱书陶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1970年11月10日,宝鸡市五里庙发现汉墓两座,均早期被盗。两座墓并列,方向正东。南为1号墓,北为2号墓。两墓形制相同,2号墓仅出绿釉红陶鸡一件。现将1号墓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卧牛山墓地包括4座横穴式岩洞墓,属于西汉楚王(后)墓葬。其中二号墓和三号墓为中间有门道相通的夫妻同茔异穴合葬墓,形制上表现出从早期向后期过渡的特点。规模最大的二号墓为楚王墓,墓主人为第五代楚安王刘道,三号墓为其王后,一号墓则为后续王后的墓葬。另外,原认定的四号墓可能为第一个王后的暂厝墓,后用作明器车马陪葬坑。  相似文献   

6.
孟强 《东南文化》2003,(7):28-31
东洞山三号墓为横穴式崖洞墓,墓葬未最终完工,仅有墓道、甬道两部分,随葬品亦较少,通过发掘推断一号墓墓主为西汉中后期曾有谋反行为的楚王刘延寿,二、三号墓墓主先后成为其王后。  相似文献   

7.
1987年7月,大同市振华南街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工地发现一座唐墓。该墓发现时上部已被推土机毁掉,人骨架已暴露,只能判定其为土圹墓,墓底平面为长方形,墓长2.6、宽1米。棺木已朽,方向180°(图一)。骨架头  相似文献   

8.
一、未有梅州,先有杨、古、卜姓 在梅江区东郊乡东厢.有两座建于北宋初年的古墓,一为杨云岫墓,另一为定光古佛玉甲墓.均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志》载:“杨云岫墓位于梅州城区东郊东厢。宋代。杨云岫,南唐朝议大夫,是杨姓在梅州的始祖。墓为灰沙夯筑。墓碑刻墓主人姓名、出身及诰授。”  相似文献   

9.
南京象山东晋王丹虎墓和二、四号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物》1965,(10)
在南京北郊新民门外一公里余的象山(俗称人台山),我会继清理了一号墓即兴之夫妇墓以后,又在其东西两侧相继清理了两座东晋墓和一座南朝墓,共中三号墓为  相似文献   

10.
大云山江都王陵10号墓是江都王陵内最为重要的一座陪葬墓。通过文献资料的梳理与相关汉墓材料的对比研究可知,10号墓墓主人为文献记载中的淖姬。这一信息的确认将为西汉诸侯王陪葬墓的研究提供身份明确的墓葬资料,学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荆州市天星观二号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2月,荆州市观音垱镇天星观村北湖滩上暴露出一座古代墓葬,荆州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紧临1978年发掘的天星观一号墓,因此编为二号墓。二号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带墓道的木椁墓,葬具为二椁二棺,椁内分五室,曾经多次盗扰。墓中出土器物1199件,有铜器、漆木竹器、骨角器、玉石陶杂器、银器、丝麻织品、皮甲等。按用途可分为礼器、乐器、生活用具、兵器、车马器、工具、丧葬用器等。许多器物造型精美,还有一些器物属首次发现,也有的则与宗教、神话有关。根据墓中出土器物的组合与特征等,判定这座墓葬属战国中期,墓主人应是楚国的贵族。由于与天星观一号墓并列埋葬,且有许多共同点,也因二号墓与一号墓相比出土兵器极少,推测墓主有可能是一号墓墓主的夫人,即邸阳君番乘的夫人墓。  相似文献   

12.
王震 《东南文化》2023,(4):65-75
马王堆一号墓和三号墓共用同一封土,一号墓打破三号墓的墓道是表现夫妇合葬的一种特殊形式;两墓使用相同的丧葬模式,出有形制、大小、纹饰相同的器物以及普通生活用品,说明两墓主曾经长时间共同生活;从年龄鉴定结果上看,两墓主年龄相差可能不足10岁,说明两墓主可能为夫妻关系,而非以往认为的母子关系。马王堆一号墓和三号墓夫妇合葬墓的确认,既有助于理解三号墓的墓主身份,也可为高等级贵族的丧葬制度研究,以及解读其中蕴含历史信息提供了新视角,其意义具有广泛性。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为配合密新商场建设,郑州市文物工作队发掘了汉代画像空心砖室墓、小砖室墓各一座及一座汉代陶窑(图一),现简报于后。一、墓葬1.墓葬形制两墓位于商场中部,道路东侧的断崖下。南侧为空心砖墓,北侧为小砖墓。因两墓道向东伸入断崖,所以未进行发掘。两墓原编号为 M3,为了叙述方便,根据建材和形制的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甘肃合水县肖咀乡发现了一座唐代墓葬,经发掘,该墓为唐初右监门卫将军魏哲之墓。墓中出土一方墓志,明确记载了魏哲的生平等,是陇东地区正式发掘的唐墓,丰富了甘肃唐墓资料。  相似文献   

15.
河南安阳市殷墟郭家庄东南五号商代墓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11月,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郭家庄东南的一座商代贵族墓葬进行发掘。该墓为土坑竖穴墓,一椁一棺。墓内随葬品共计63件,有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骨器、蚌器和贝币。该墓的时代为殷墟文化第二期,墓主人是旅长或高级贵族。该墓是近年在殷墟外围地区发现的较重要的墓葬之一。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咸阳师院附中发掘了一座西晋墓,该墓形制为斜坡墓道土洞墓。共出土随葬器物26件,器物种类主要有陶器和铜器,其中一件镇墓瓶上有西晋"永兴"年号,可知该墓时代为西晋晚期。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58,(9)
山西省晋城发现明墓今年三月晋城小东关卫生院基建工地发现了一处明代梁姓的墓群。其中墓主为梁佩之的一座墓葬带有壁画,该墓分前后二室,前室是砖墓建筑,底部为正方形,顶部向内叠收成复斗藻井的墓顶,正中留方孔垒成天窗。内室3.40米见方,地下砌有甲字形棺床,墓顶为圆券形,内外门上均闲青石雕出门钉门环。墓内殉葬品有琉璃制的仆役、牛、马、驼车、轿、房屋、  相似文献   

18.
禹山41号墓是高句丽重要的积石石室壁画墓,以往学界对于该墓时代的推断分歧颇大。本文通过该墓与将军坟及其陪冢的形制对比,主室正壁壁画的时代特征,以及该墓出土遗物的类型学研究,将禹山41号墓的时代推定为5世纪后叶晚段,并根据这一结果,将高句丽墓制由积石墓向封土墓的过渡下限定为5世纪—5世纪末。  相似文献   

19.
山东嘉祥英山二号隋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6年5月,山东省嘉祥县满硐公社杨楼大队社员取土时,发现一座隋开皇四年(584年)墓。我所闻讯后,派人进行了清理。由于同年2月山东省博物馆在此墓附近发掘了一座编号为"英山一号"的隋墓,故将此墓编为"英山二号"。英山二号隋墓位于英山一号隋墓西南约12米处。墓系圆形单室砖券,穹形顶,白灰抹面,墓壁个别处隐约有壁画痕迹。墓室破坏严重,除发现少量陶片外,出土遗物仅有石门吏两件和石墓志一盒。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9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句容市寨花头村的6座土墩墓进行了发掘。其中D6为一墩一墓,年代约为西周早中期。D2属于一墩多墓,共发现27座墓葬、3座灰坑、1座房址、2个器物群,并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M22是D2的中心主墓,位于土墩中央。其余墓葬分布于土墩四周,呈向心结构环绕着中心主墓。D2的年代为春秋中期前后。D2的发现为研究江南土墩墓增添了重要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