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的记者与“青记”(“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简称),共同铸成了抗战的史诗卷册.但长时间里,却没有一行文字记录新闻人在这场抗战中做了什么. 在抗战爆发75周年的纪念日将临之时,著名新闻人范长江之子范苏苏依旧在与他的同道们致力于挖掘和保存那些默默无闻、却是最早记录历史之人的资料. 《卢沟桥到漳河》收集战地通讯10篇,跨度从1937年7月7日至1937年10月28日,是中国记者们最早发出的一批来自最前线的对于卢沟桥事变过程及其后进展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张宝林 《纵横》2010,(4):61-64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著名记者张宝林所著《各具生花笔一枝》一书。这本传记的主人公高集与高汾是一对新闻伉俪,张宝林是他们的女婿。高集与高汾自20世纪30年代末期便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活跃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高汾曾在郭沫若、夏衍直接领导下工作;她多次接受周恩来的指示,和高集一起,在国统区配合共产党进行抗战宣传;  相似文献   

3.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一直对陕北采取军事和新闻封锁,诋毁共产党的抗战功绩,中伤根据地党政军民关系。这反而引起了一些新闻记者特别是外国记者对共产党的浓厚兴趣。这些新闻记者多半既非共产党,也不是共产党的同情者。  相似文献   

4.
范长江,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每年的11月8日,即他创建"中国青年记者学会"的日子(1937年11月8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记者节";以他名字命名的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2005年成为我国新闻界最高奖项。在中国的新闻记者中,范长江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但在台儿庄大战期间,他和陆诒亲赴台儿庄战场采访的往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正浦熙修,1910年出生于江苏嘉定县(今属上海),是中国现代女新闻记者中的佼佼者。以其工作勤奋、文思敏捷著称新闻界,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在重庆和南京任《新民报》记者、采访部主任等职,为宣传中共坚持抗战和揭露国民党反动面目,写了大量的新闻和特写,被称为后方新闻界的"四大名旦"(即彭子冈、浦熙修、杨刚、戈扬)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浦熙修因一个人的情感而历经劫难,直至走到生命的尽头。这个人就是罗隆基。初识罗隆基  相似文献   

6.
张刃 《炎黄春秋》2014,(4):44-46
范长江是中国新闻记者的杰出代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之一。他参与创建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今中国记协前身)成立的日子(11月8日)被确定为中国记者节,可见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新闻报刊史上,有一份台湾义勇队在福建龙岩创办的抗日号角《台湾青年》报,它见证了一段海峡两岸共同抗战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青记”(中国青年记者学会)与“长江”(范长江)的名字是分不开的。 “青记”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抗战的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这个组织的主旨.就是为了团结一切爱国的青年记者.要求坚持抗战。要求政治民主;共同努力,唤起民众,争取全民族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9.
爱泼斯坦档案:爱泼斯坦,全名伊斯雷尔·爱泼斯坦(lsrael Epstein),国际著名记者、作家、著名国际问题和中国对外传播专家。1915年4月出生于波兰,1917年随父母移居中国,1931年在《京津泰晤士报》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37年起任美国合众社记者,1938年在香港参加宋庆龄创建的保卫中国同盟。抗战胜利后去美国,1951年回中国参与《中国建设》杂志创刊工作。1957年加入中国国籍,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全国政协常委《、今日中国》(原《中国建设》)名誉总编辑、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工业合…  相似文献   

10.
女记者彭子冈(1917—1988年),原名彭雪珍,中学时代即显露文采,成为当时的文学新秀之一。抗战爆发后,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大公报》任记者,是一位文字中极具见血肉性格的新闻斗土,有新闻界“四大名旦”之一之称。解放后她任《旅行家》杂志主编。1957年反右潮起,彭子冈蒙受沉冤,搁笔21年。本文记叙了她在反右运动前后的经历,比较典型地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份知识分子的遭遇。文章节选自彭子冈的儿子徐城北先生撰写的《女记者子冈》一文。  相似文献   

11.
在1937年11月到12月侵华日军进攻中国首都南京与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期间,日军主力第16师团两名法西斯青年军官向井明敏与野田毅对中国战俘与平民进行骇人听闻的所谓"百人斩"杀人比赛。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等报刊对这两名法西斯分子的疯狂行径,在短短十余天时间中,竟连续四次进行跟踪报道,把这两个杀人恶魔吹捧为"日本勇士",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个事例典型地说明了战时日本新闻传媒记者中的绝大多数人具备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一切思想特征与行为特征,是日本当局对中国实施武力征复与屠杀恐怖政策的宣传鼓动者。他们的战场报道宣扬日本的"侵略有理"与"屠杀有功",充满了法西斯的野蛮、霸道与无耻。  相似文献   

12.
1947年夏,有一批日本侨民和战俘从上海遣返日本。当时,国民政府第三方面军总司令部的管理日侨俘处长邹任之同意,由《改造日报》社派随访记者同船去东京;我就以记者身份搭乘美军运输舰,由上海直航日本横须贺港,再转乘火车到东京。目的是想设法采访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审判情况。  相似文献   

13.
日本将公开有关东京审判的文件据日本《每日新闻》1997年11月16日报道,日本外务省于15日决定,将在明年年初全面公开从1946年开始的为期5年的东京审判的有关文件,文件内容贯穿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期间的日本战犯的审理过程。虽然美...  相似文献   

14.
日本投降后,盟国在东京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判。中国作为东京审判的参与国,派出了法官与检察官,积极支持东京审判。无论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成立、法庭的审理,以及对日本战犯的最终判决,中国最重要的官方报纸《中央日报》均给予了高度关注。由于东京审判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央日报》的报道和评论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15.
徐东 《百年潮》2016,(4):36-38
正我的父亲——徐盈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风云一时的著名新闻记者中的一位,公开身份是《大公报》记者,他活跃在"战时大后方"重庆的新闻界、文化界、经济界及军政界。实际上,他早已参加了革命,直接受周恩来、董必武同志的领导。自1936年起,他开始给进步刊物投稿,因与"七君子"有来往,受到国民党当局的追捕。1937年,父亲作为《大公报》旅行记者,转战山东、山西等地抗日前线,报道抗战各个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前五十年以12月17日为校庆日,后五十年以5月4日为校庆日。大概因为五四运动发源于北大,北大也因五四运动而声誉大振,可惜有考据癖的胡适也没有把北大生日考证得很清楚,据陈平原考证,北大的真正生日是戊戌年11月18日,即公元1898年12月30日。北大二十七周年纪念时,鲁迅应北大学生会紧急征稿,写了一篇《我观北大》,提出北大的校格问题。“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今天有人把北大的校格概括为“独立”与“自由”、“自…  相似文献   

17.
1939年生活书店发行的《文艺战线》第六期上刊发了一则新书广告。文曰“齐同创作《新生代》出版。一部反映从‘12·9’到河·7’华北青年思想变动过程的长篇小说。”“12·9”学生运动是爱国青年所撞憬的革命运动,因而《新生代》成为抗战初期最热门的畅销书。笔者1951年在北京  相似文献   

18.
陆立之 《纵横》2011,(2):32-34
混入日本,东京审判有黑幕 1947年夏天在上海,最后一批日本侨民被遣送回国。我当时是《改造日报》的记者,随同几个日共地下党员混杂在人群中,搭乘邮轮到达了日本港口佐世保。上岸后,海关检疫站误认我也是"归来者",经过喷射消毒粉剂后,也发给我一件《欢迎归来,您辛苦了!》证件——凭此证件可免费乘火车到东京,膳食均免费。  相似文献   

19.
1946年,我在芝加哥大学教了6年书,按例当休假一年。这时,北大校长胡适先生聘请我去北大讲学,我于是将书籍带回国,想一去不复返。过去数年,为美国培育人才,总是有“奶奶抱孩子,是人家的”的感想。回国途中,船经日本,有一天停留,于是由横滨登陆,到东京联合国代表团,拜访吴文藻、谢冰心、王信忠、刘子健、徐中约等师友。我因为在芝大曾替某教授教远东史,包括日本。又每日订阅《纽约时报》及其他杂志一二种,  相似文献   

20.
正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提到抗战,多数媒体,甚至教课书中都是"经过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算起,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而很多学者、历史学家则认为,抗战不止8年,因为东北军民抗战经历14年,是从日本关东军制造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这期间,也是日本全面统治东北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