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湖北省戏曲学校:属中等戏曲艺术专业学校,1958年在汉剧演员进修班、戏曲身段训练班的基础上建校。第一届招收学员241人,其中汉剧60名。招收对象为11至14岁的小学生,学制6年。第一任校长黄振,副校长陈鹤峰、李慕白、阎恒凯。汉剧科专业老师有魏平原(一末)、吴楚臣(二净)、徐继声(三生)、刘顺娥(四旦)、冯小红(五丑)、高海山(六外)、万盏灯(八贴)、徐正奎(十杂)等。课程设置有政治、文化、专业(表演、音乐)、文艺史论四类课程,共21门。根据“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并举”的要求,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我国戏曲行当,人们常谓“生、旦、净、末、丑”。京剧中的“末”行久已被“生”行所替代。保留“末”行并成为一个主要行当的剧种,仅有汉剧、辰河戏、荆河戏、巴陵戏等,而其中唯汉剧“末”行成就最高。百年以来,可谓人才辈出。最名的应为被誉为“汉剧泰斗”的余洪元,其后还有胡双喜、刘炳南、魏平原、胡桂林、余春衡、王长顺、袁双林等。而至今仍被人称之为正宗汉剧名“末”的,无疑当首推贾振南先牛。  相似文献   

3.
明星们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做的是我们不敢做也没能力做的事,他们达成了我们隐秘的愿望,因此成了偶像90年代初,我十五六岁,在我们家乡小城的一中念高中。学校对面有一所戏校,四五十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少年男女被选出来,集中在那里学习戏曲。  相似文献   

4.
甄光俊 《世纪》2022,(6):83-87
<正>张世麟先生(1917-1996)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祖籍河北省文安县秦各庄,1957年加入天津京剧团,从此落户天津,至终。张世麟先生调入天津京剧团以后,正在戏校习艺的我,经常有机会观摩张先生演出;“文革”后期,张先生应邀辅导小百花剧团排戏,彼时我在该团艺术室任职,目睹张先生教戏的情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市政府为解决“文革”前6级以上戏曲艺术家的住房困难,在解放南路建造“科艺里”小区,竣工后张世麟分到三居室一套,我和研究所同事刘琦兄前往祝贺张先生乔迁之喜,此后在那里几次专访张先生;  相似文献   

5.
陈伯华是我国著名的汉剧表演艺术大师,也是我们大家所熟悉、尊敬的一位杰出女性.她生于20世纪初,一生几乎经历了整个世纪.她出身穷苦,贫困与苦难炼就了她坚韧的毅力、不屈的精神、倔犟的性格,伴之天赋的戏曲艺术的灵性和才华,使她15岁豆蔻年华时便脱颖而出,以汉剧“筱牡丹花”艺名蜚声剧坛,名噪武汉和湖北,为她日后中兴汉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陈伯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伯华,小名毛毛,艺名新化铁、小牡丹花,生于1919年,湖北汉阳人。陈幼时就喜爱戏曲,她母亲是汉剧迷,常带她到戏院看汉剧。1928年,傅心一倡议办汉剧训幼女学社,撷取新舞台之“新”和高台教化之“化”二字,取名“新化”科班,颇有新文化新思想之意义。陈伯华9岁考进了汉剧女科班,取名新化铁。科班按照天春长科班形式组成,班规学戏年限同旧科班一样。陈伯华天赋脱颖,百日登台就能演出《闹金阶》等两三出戏。科班因缺资未学满期散了班,陈将科班老师刘本玉接回家中专教,并为恩师养老送终。刘本玉是一位艺术高超的老师,他将毕生艺…  相似文献   

7.
汉剧琐谈     
(一)、被遗忘了的前辈名演员在汉剧的“一末”行当中,除了前辈演员余洪元外,还有与他齐名的蔡炳南.蔡炳南是刘炳南的老师,刘炳南以前叫小炳南,他在汉剧“一末”行中能占一席地位,就是他师承蔡炳南,学到了“蔡(炳南)派”汉剧“一末”技艺的结果.张花子是汉剧“三生”的鼻祖,他是一位全材的生角,他的嗓子有边、本、膛三音,吴天保就是他的高足.据已故的百岁以上的老汉剧行家说,汉剧“三生”除花子外,其余的演员都是边音好,本、膛二音不足.  相似文献   

8.
向国外传播     
汉调皮黄腔随着闽、粤的海外关系流传到了东南亚。特别是粤剧,从清末开始,除传到东南亚地区外,还传到了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地。闽、粤有三个唱皮黄腔的剧种,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据我1982年去闽西和粤东采访汉剧老艺人及有关业务研究人员(陈坤福、罗恒报、邓景舟、丘煌等同志)所得的资料来看,汉剧不仅在东南亚各国演出,还播下了汉剧的种子,并生根开花。早在光绪初年“荣天彩”班到泰国等处演出,受到了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清宣统初年,“老三多”班,是个大戏班,有百余演员,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国演…  相似文献   

9.
陈旭 《中华遗产》2009,(1):104-117
汉剧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是我国古老的四大戏曲唱腔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汉剧在发展的道路上却困难重重。汉剧衰落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辛酸往事?汉剧复兴之路又在何方?  相似文献   

10.
历史·现实·未来--汉剧的发展与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剧是一个具有300多年悠久历史,流行于武汉及湖北和全国部分地区(湖南、河南、广东、福建、陕西等)的戏曲剧种。清朝乾隆年间,汉调北上与徽班同台献艺,徽汉合流,逐步演化,为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作出了贡献,汉剧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京剧艺术中,有一个特殊的戏种,叫“红生戏”,特指勾红脸的老生扮演三国戏中的关羽。因此红生戏又叫“关老爷戏”或“老爷戏”。京剧为何独有以关羽~个人物为题材的戏?我遍查史书,追根溯源,以三国进而以关羽为戏曲故事内容的文艺作品,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而揭秘人,可谓北宋大文豪苏轼。  相似文献   

12.
怨恨公衙直指日寇──周信芳戏曲轶闻①《四进士》是京剧“麒派”老生代表剧目,早有口碑。30年代初,周信芳先生去河南信阳演出,打炮戏就是《四进士》。当地有不少京戏迷,知道宋士杰出场后有两句唱词是:“三杯酒把我的大事误了,看起来信阳州无有好人”,本打算到此...  相似文献   

13.
汉剧是湖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从明末清初至今,约有300余年的历史。汉剧原名《楚调》,亦称《二黄》、《汉调》。明清以来汉剧不仅成为湖北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还流行于广东、湖南、陕西、河南、福建等省的部分地  相似文献   

14.
京剧女艺人组班演出“髦儿戏”,在汉演出,轰动一时。20年代,被称为小京班的髦儿戏又到武汉来过几次,初次在怡园演出,后到老圃游艺场、新市场演出。髦儿戏有几家戏班子是很过硬的。姚家班是以青衣大王姚玉英为首的,曾在汉口红极一时。薛家班的薛兆莲(老生)、薛玉英(青衣)、薛玉霞(花旦)在武汉亨有盛名。三红家班的小月红(老生)、小香红(青衣)、小菊红(武旦),观众称她们是髦儿戏的小三红艺员。毛家班的毛剑培(青衣),其父毛韵珂(七盏灯)和毛韵秋(老生兼武生),不仅是男女合演,而是父女同台,曾轰动了武汉剧坛。接着…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心目中,艺术是高于一切的.我的艺术成就得到了社会承认,党和国家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曾是全国政协委员,是武汉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副主席. 1988年是我在汉剧舞台上辛勤耕耘的第六十个年头,10月21日,武汉市为我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党和政府率先在湖北省授予我“汉剧表演艺术大师”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6.
满族戏曲与戏曲家胡音一、满族戏剧(1)、朱春戏。朱春戏是满族传统民间戏剧,有的地方称“朱赤温”,融汇了民歌、说唱文学、倒喇(歌舞演唱)及“百戏”、散曲等精华为一体的戏曲表演艺术。关于“朱春戏”的源流,未见史书有明确记载和原始剧作。仅有几种传说。其一,...  相似文献   

17.
戏少.是当前一些中青年戏曲演员的一个“通病”。但是,不少戏曲前辈都不是这样。他们当中有不少是“戏包袱”(记戏多),有的还有“戏摺子”,任人“点戏”,“点啥唱啥”。川剧大师阳友鹤(1913-1984年)就是这样一位。  相似文献   

18.
有句俗话叫"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看汉剧就属于典型的看热闹。两次看汉剧,都是受汉剧院王荔邀请,理由都是一个,沈虹光老师来了,请市政府领导陪同。我并不分管文化,但汉剧大师陈伯华先生住在我对门,涉及汉剧发展的一些事,找我比较方便。近十多年陈伯华先生一直住在医院,先生有信一般通过女儿陈晓华转交给我。  相似文献   

19.
杨派老生范以程文图/陈道弘范以程在《甘露寺》中饰演乔玄不久前,江苏省京剧院举办"迎春优秀传统流派剧目展演",我应邀前去观摩。著名杨(宝森)派老生范以程的一出《空城计》艺惊四座,叫人如醉如痴。"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这一大段"西皮慢板"被他唱得婉转熨贴...  相似文献   

20.
1966年,我在武汉刚读完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没几天,学校就组织我们下乡劳动。在农村摘了半个月的棉花,一回到学校,才知学校已停课了。“文革”的风暴已席卷到了学校,学生们纷纷参加了红卫兵,然后到学校开介绍信,到全国各地去串连闹革命。因父亲新中国成立前曾开过一家小米店,我的家庭成分被划为“独劳”(独立劳动者),不属“红五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