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族是一个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土族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歌艺术,其民歌依其民族的习俗和传唱的现状可分为"家曲"和"野曲"两大类。家  相似文献   

2.
互助土族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平 《中国土族》2008,(1):20-22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土族民俗文化。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站在构建和谐互助的战略高度,以“建设彩虹家园,打造土族品牌,构建民俗文化特色县”为总体发展思路,着力发展土族民俗文化事业,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土族作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其服饰种类繁多,别具一格。互助地区土族服饰种类繁多,款式甚多,而且更注重色彩的搭配,本文就互助地区土族服饰的色彩文化、配色特点做一简要阐述。土族服饰文化是土族民俗文  相似文献   

4.
我叫张吉然,女,土族,今年57岁。2010年,我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服饰的代表性传承人。1956年,我出生在互助县东沟乡洛少村的一个土族家庭,洛少村是一个纯土族的行政村。20岁,我嫁到本村另一个自然村庄的一个土族家庭。我的婆婆在村里是一个颇有声望的裁剪能手,来到婆家后,看到婆婆为邻里乡亲裁剪、缝制衣服,慢慢地,我也对土族服饰产生了兴趣。因为我从小到大在一个纯土族的环境和氛围中劳动、生活、成长,经过日积月累,加上自己  相似文献   

5.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境内有土、汉、回、藏、蒙古等12个民族,其中土族是世居的主体少数民族.土族主要分布在五十、东山、东沟、丹麻等乡和威远镇一带.全县36万人口中,土族有8万多,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6.7%.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族》2001,(3):7
互县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6°30′——37°9′,东经101°46′——102°45′之间。总面积336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年平均气温3.4℃。县城威远镇距省会西宁市30公里,县辖21个乡(镇),境内聚居着汉、土、藏、回、蒙古等民族的36万各族人民,其中土族人口6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7.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具,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境内有土、汉、回、藏、蒙古等12个民族,其中土族是世居的主体少数民族。土族主要分布在五十、东山、东沟、丹麻等乡和威远镇一带。全县36万人口中,土族有8万多,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6.7%。 一、基础教育现状 互助县教育自解放以来有了很大发展。1985年,全县共有小学407所,其中完全小学230所,在校生48533人,其中少数民  相似文献   

8.
土族的婚俗堪称一部优美的歌舞剧,婚礼自始至终在欢乐的歌舞中进行。在这里,我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一下互助土族的婚姻习俗。1972年,16岁的我初中毕业,父亲觉得该给我说媳妇了。一天,全家人正在吃晚  相似文献   

9.
四、土族萨满宗教乐舞个案调查互助地区土族萨满宗教乐舞,最有特点的当属姚马村、东沟大庄村和丹麻松德村。这三个村的乐舞形态各有特色。例一:东沟姚马村。该村是一个土族聚居村,距县城5公里左右,村庙有两个大殿,正南朝北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7月27日,第四届青海省土族文学研讨会在素有"彩虹的故乡"之称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举行。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青海省作协、青海省土族研究会、青海省文联文学创作研究室、青海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等的六十余位  相似文献   

11.
七月的高原风光旖旎,七月的互助歌声动地。12月上午,近万名土族干部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喜气洋洋,相聚在中华土族园,欢度第十届土族安召纳顿节。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要求.互助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和国家六盘山片区重点扶贫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困难和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以"两新"目标和"三区"建设为动力,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开启绿色互助、开放互助、和谐互助建设的伟大实践,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土族作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其服饰种类繁多,别具一格,特色鲜明。如绚丽多姿、恰似彩虹的“花袖衫”;艳丽夺目、线条流畅、巧夺天工的刺绣饰物;典雅美观的“恰绕”和鲜艳别致的“扭达”等。互助地区土族民族服饰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具有很高的民族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距省会西宁市32公里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国家4A级景观区,也是我国惟一的土族自治县。关于土族的族源问题,众说纷纭。其中主要有:一说以古代吐谷浑人为主体,融合元代蒙古驻军,逐渐形成为现在的土族。另一说以古代阴山白鞑靼人为主体,后来融合了元代蒙古驻军逐渐繁衍发展成现在的土族。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和史料依据。因此,土族人自称“蒙  相似文献   

15.
互助土族是青海省的农业以。要实现新世纪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立足县情,围绕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收这三大目标,制定符合互助实际的工作思路。面对西部开发,发展互助经济有诸多优势和潜力。从外部环境讲,其有利条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为互助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周边各地经济交流沟通日益密切,有利于打破互助自然经济的封闭格局;互助东接平安,西临大通,民门公路穿境而过,今后随着平安至西宁高速公路的建成,必将为互助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  相似文献   

16.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在原始民族中间存在着一套决定两性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的规矩.”①婚姻作为最重要的人生礼仪之一,受到家庭、家族和社会的关注.由于时代和地区的不同,婚姻形态、婚姻礼仪在传承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各个民族的婚姻有着各自的特色.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省互助县境内居住着汉、藏、土、回等民族,其中汉族和土族占多数.各民族在长期的大杂居、小聚居中,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相互摄取、相互影响,多元合一,又和而不同.汉族和土族的婚嫁习俗呈现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自2000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以来,已有十年的发展历程,互助旅游业在这十年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10年5月份被命名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相似文献   

18.
互助赋     
张翔 《中国土族》2009,(1):20-21
混沌始开,山崩地裂;西海升腾,祁连崛起。滔滔大河,自昆仑之墟一泻千里,九曲回肠凿积石巴涓涓湟水,从王母神话逶迤缱绻,造化吩咐拓谷地。故此地也,远古神话熠熠,羌人游弋,长弩铁骊,牧歌洋溢;今者物华人杰,民风淳朴,家园和睦,神采飞扬。名曰:互助土族之乡。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方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也是土族儿女魂牵梦绕的故乡,犹如青藏高原上的颗遗珠,被历史的烟尘掠过,在磨砺的年轮中更加美丽无限。这里,就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  相似文献   

20.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建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经历届县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横向比,经济社会依然落后,困难和问题较多。仅就“三农”问题来讲就有如下困难和问题:农业结构调整刚刚起步,处在低水平、低层次阶段,加之受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结构调整的回旋余地不大。设施农业发展滞后,防灾抗灾的能力弱,农业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优势不明显,附加值不高,农业整体效益较差。农村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