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史月刊》2013,(9):58-58
科举考试规矩很多,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 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便可以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了。因为会试的考场设在京城,故有“进京赶考”一说。通过会试的考生,称为“贡士”,获得参加最后、也是最高级考试廷试的资格。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推迟殿试原因考辨金林祥光绪十六年(1890年),24岁的蔡元培,偕好友徐维则进京参加会试。当年会试是光绪皇帝亲政恩科,试题为“子贡曰夫子之文章至惟恐有闻”。结果,蔡元培中了第八十一名贡士。清代科举考试,会试中式者为贡士,还需经殿试,赐出身后方为...  相似文献   

3.
美浓称土地公为“伯公”,称土地公庙为“伯公下”,在庄头庄尾随处可见。根据笔者田野实察约有380座。它们一般坐落在住家的附近,早晚到伯公下上香奉茶成了每个家中长者每天必作的事。家中有婚丧喜庆、子弟赴考、当兵、求职,都得到伯公坛前礼敬,祈求平安顺利。“伯公”是对祖父兄长之称谓,  相似文献   

4.
耿承山 《旅游》2003,(4):46-47
会馆起源汉代.当时仅为进京朝觐的外地官员临时居宿。明清会馆的兴起源于科举会考。每到大比之年赴京赶考的士子很多,客店趁机提高房价.狠宰各地举子.即使伴随举子来京贩卖文具的商人.也付不起昂贵房租。各地举子商人希望初次来京就能找到住处,并得到同乡的照顾.于是各省、府甚至大一点的县纷纷在京集资建会馆。由于清朝不许汉人住内城的规定.所以会馆大都在  相似文献   

5.
盛京上三旗包衣佐领所属粮庄群体,指盛京地区清帝所属包衣佐领下大粮庄内以耕地纳粮为业的包衣旗人。学界现今对顺康年间盛京地区的社会状况缺乏深入研究,本文根据康熙朝《黑图档》等满文档案资料,对康熙三十年之前盛京粮庄初建之时粮庄群体的来源、分布、构成及管理情况进行研究,以期通过相关问题的探讨,对顺康年间盛京地区粮庄群体社会状况有所展现。  相似文献   

6.
林巖 《中华文史论丛》2012,(4):123-152,388
隨着科舉制度在宋代的定型與完善,大量讀書人投身考試來獲取功名,但是進京趕考的費用卻構成一筆沉重的負擔。那些貧寒士子往往通過借貸、干謁,甚至是典賣田產的方式來籌措旅費。有鑑於此,政府通過公券、鹿鳴宴、貢士莊等形式給予進京赴考的舉子以某種程度的資助,尤其在南宋末期的江西地區,貢士莊的設立有常規化的趨向。與此同時,舉子們也自發地以"義約"這種經濟互助組織形式來籌集赴考費用,舉子間的"義約"不僅分佈地區廣,而且構成形式也相當多樣化。  相似文献   

7.
汤炳正 《文史天地》2003,(12):44-48
以饱吮传统旧文化乳汁的我,竟然就读于北京民国大学的新闻系(当时全国大学设新闻系者极少),原因虽然复杂,但人们所常有的所谓“逆反心理”,也许是主要因素。可是,要说这时我已决定彻底抛弃了旧我,又谈何容易。在考大学之前,我曾忙于补习中学课程;而进了大学的门,这些又都弃如蔽屣。我听新闻系的课,倒很专心;但传统文化,仍给我以极大诱惑。因此,我这一段求学生活,可以说是矛盾百出,也可以说是斑斓多彩。初到北京,我住在宣武门外的“山东会馆”,房屋虽老旧,但不付房租。无怪旧时代举子进京考试,多住会馆,宣武门一带,各省会馆极多。有龚自珍住…  相似文献   

8.
书信撷趣     
书信往来乃平常之事,然而,别具一格的书信蕴含着写信人的睿智与智慧,读之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现介绍笔者收集的数例,供读者朋友赏析。无字信古时有个书生的妻子收到进京赴考丈夫的信,拆开见里面只有一张白纸。她若有所悟给丈夫回了封信:“碧纱窗下启缄封,一纸从头彻底空。知汝欲归情意切,相思尽在不言中”。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数字信有个嗜酒如命的人,常狂饮酩酊大醉,醉即胡言乱语,寻衅闹事。一天,他收到了他外甥的一封来信,信纸上除了数字外没有别的字。信上写的是:“99:8179,7954。76229,84…  相似文献   

9.
秦州二骏     
薛林荣 《丝绸之路》2004,(10):13-15
那时候,大清像一个垂暮的老人,没有了秋风扫落叶的霸气。慈禧这个怪诞的执政使中国晚清历史笼罩在一片迷乱的恐慌中,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尚处于筹划之中,十八省的1300多名举子还没有踏上进京会试的公车。  相似文献   

10.
国民政府一二两届立法院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民   《民国档案》2000,(2):65-70
立法院作为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于1928年10月议设。其时国民党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训政时期将“以党治国”,建立五院制的国民政府来行使“治权”。以立法院的组织形式来规划国家法律体系,既源于孙中山的理论构想,也是国民党在新形势下统治国家的一种尝试。至全面抗战爆发,共产生过四届立法院,前两届与后两届在委员数量及构成上有较大差别。限于篇幅,本文重点在对第一、二届立法院构成人员进行一些量化分析,以期深化对立法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05年8月6日,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首场“十一五”规划市民建言会以“北京如何解决人口压力问题”为题听取市民意见。“限制入口,敞开出口”、“阻断一部分外来人员,对进京人口发放暂入许可证”、“提高生活成本,抬高进京门槛”……部分与会代表如此不约而同地提出“外来人员准入”意见和观点。每次提出人口膨胀城市压力,限制外来人员的提议总成为会议的焦点,当然也就迎来反对者的疑问——人口膨胀难道都是外来人口惹的祸?  相似文献   

12.
《大清律》规定:“(科举考试)考试官同考官,及应试举子,有交通、嘱托、贿买、关节等弊,问实斩决。”  相似文献   

13.
当代教育业已开始摆脱了以往那种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单一的构成形式,而正日益趋向于多层次、多方位、多要素的结构形式,形成了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足鼎立”的大教育系统.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来看待作为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的博物馆教育,才可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清醒的认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探讨作为整个教育发展战略一部分的博物馆教育才有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莫辉 《钱币博览》2001,(2):46-46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钱币学会组织小型钱币专题展览,要求有大家出展品捧场。整理杂物中翻到数年前用几十元买得一枚背有跑马的崇祯通宝(“跑马崇祯”)。中国古代铸币钱背处有些有字,如制造地、钱重或币值等,动物纹样并不常见。而这枚“跑马崇祯”却是如此与众不同,特别是这些“构成要素”又偏偏正合日后“闯王”李自成进京、明皇朝就此覆灭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的会馆,兴起于明,盛于清。大致分为试馆、行馆和仪馆三类。行馆,是为了同乡协调同行业商务活动的需要而设立的。仪馆,主要是为同乡旅京死亡者,暂时停放灵柩用。而试馆,顾名思义是每三年一次的京城会试,为各省举子旅居备考之用。据史载,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科举考试终止,先后在北京举行科考201科,各地进京应试的举子达120多万人次。每逢考期,试馆就人满。所以,三馆之中,试馆最多,占了会馆的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16.
王致和,安徽省仙源县举子,在清康熙八年进京考试名落孙山,欲归故里,又苦于路费无着,只好留京等下科再考。幼时曾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维持生计,便在所住的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的“安徽会馆”内,用手推的小拐磨,每日磨十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叫卖。 有一次,做好的豆腐没卖出去,剩下许多,又时值仲夏,怎么办?他猛然想起家乡有时用豆腐制成酱豆腐,但不晓得具体做法。于是,他试着将豆腐切成小块,加盐及花椒封在坛里,一直没有管它。秋凉之后,他才想起这些豆腐块来,刚打开坛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再仔细一看,豆腐块已呈灰绿色。他好奇地入口品尝,…  相似文献   

17.
200多年以前,由于汉调北上,徽班(四位负责人中有湖北罗田的余三胜)进京而形成了京剧。从此,京剧在全国有三个主要区域:京津地区,沪宁地区,武汉地区。京津演员的南下,沪宁演员的西上。加之以下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汉:“关派”艺术的创始人关肃霜与华华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生和成长在武汉;赵燕侠学艺也在武汉;  相似文献   

18.
辛亥这一年     
《文史月刊》2011,(8):41-4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国人要自强救闲。朝廷开明的官员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忧国忧民的举子们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到后来,报界、知识界、有实力的在野士绅,甚至一些王公亲贵结成共识,西太后也决定效法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了。  相似文献   

19.
黄土塬上黄土窑徐志贤黄土窑,即窑洞,是利用生土的特性创造的一种居室。同时也是建筑艺术和旅游事业待开发的的荒原窑,是在人工掘成的崖上,由靠地面部分纵向挖成的洞。和盖房相比较,“崖”就是屋架。“崖”的组合,叫“庄”或“庄子”、“庄基”、“院庄”。“庄”的...  相似文献   

20.
正十二年(1734),雷允上即创办该中药店的主人。据《吴县志》记载:雷允上,原名雷大升,号南山,字允上,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祖籍江西南昌,明代中叶移居苏州。雷允上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工诗善琴,喜爱医药典籍。成年后两次进京赴考不就,于是弃儒就医。20岁曾拜苏州名医王晋山’(子接)习医,与叶天士同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