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汉时期,汉廷先后分封八百余个侯国,对于这些侯国的地理分布特征,向来不甚明了。通过《汉书·地理志》及《汉书》相关侯表,可以复原汉成帝元延三年的侯国地理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西汉末年的侯国分布存在显著地域特征。三辅、边郡、王国地区均无侯国分布。侯国只分布在内郡范围内,且空间分布极不均衡。汉末侯国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推恩令、广关、京畿拓展等地域控制策略的执行紧密相关,同时也反映出汉代政治地域观念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松柏一号墓35号木牍与西汉南郡属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松柏一号墓35号木牍所载汉武帝初年南郡"免老"、"新傅"、"罷癃"等3个统计簿,对研究西汉南郡政区地理具有重要价值。结合其它文献进行研究,可以就西汉南郡属县(包括道和侯国)的变动情况得出几点认识:江陵、巫、宜成、秭归、临沮、夷陵、州陵、夷道、中庐、邔等10个县、道、侯国,均与西汉朝相始终,且当一直属南郡;孱陵、索、下隽、竟陵、安陆、沙羡、轪等7个县、侯国,西汉前期应属南郡,之后分别转属他郡或他国;销、显陵、醴阳等3个县,当分别于西汉前期或后期废置,废置前均应属南郡;便侯国约于文帝时由长沙国迁入南郡,武帝元鼎五年国除,改置编县;枝江、当阳、郢、鄀等4个秦置县,西汉初或均废置,武帝初年以后又都复置,且属南郡;高成、华容、襄阳等3个县、侯国,均当为武帝初年以后新置,属南郡;西陵县,西汉时或从未属南郡。  相似文献   

3.
马孟龙 《历史研究》2023,(2):58-78+220
西汉初年的列侯制度继承自秦,列侯属军功食邑贵族,仅有“食邑”而无“侯国”。汉文帝二年始创侯国制度,列侯在封地拥有朝廷官制、宫禁宿卫、军队、宗庙与社稷,彻底摆脱军功贵族身分,正式跻身“诸侯”之列。这是西汉军功爵制、封建制度的重要变革。汉文帝名义上提升列侯身分地位,实质是借“诸侯治民”原则,让列侯前往侯国就封,从而瓦解盘踞长安的功臣集团。随着侯国制度的推行,功臣前往封地居住,受到朝廷严密监控,丧失干预朝政的实力,逐渐淡出中枢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4.
馬孟龍 《中华文史论丛》2012,(1):205-226,397
西漢元鼎年間的"廣關"政策,是武帝爲拓展關西地域範圍而采取的重要舉措。爲配合"廣關"的實行,漢王朝對拓展地域內的行政構建進行一系列調整。本文通過對西漢河東地區侯國分佈狀況的考察,指出元鼎年間河東地區侯國分佈存在劇烈變動。此變動與"廣關"直接相關。"廣關"政策實行後,河東地區的侯國被集中遷出。而河東不封置侯國的局面一直延續到西漢末年。  相似文献   

5.
新近公布的荆州纪南松柏汉墓35号木牍是研究西汉南郡政区地理的重要材料,同时木牍文书所涉侯国也反映出汉代侯国制度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结合传世文献及考古材料,着重分析木牍文书所涉轪侯国、襄平侯中庐、便侯国相关问题,提出轪侯国地望可明确在今河南光山县境;汉初轪侯国地处中央直辖区域,并不在淮南国境内;西汉早期衡山郡北界在大别山一线,景帝以后衡山国始有大别山以北地;木牍文书中襄平侯中庐这一特殊书写格式实为西汉侯国别邑制度的反映;而文书中的南郡便侯国是侯国迁徙后的结果,已非初封所在。  相似文献   

6.
《西汉侯国地理(修订本)》在充分整理、吸收、辨别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汉侯国地理问题展开了全面的探讨。该书重视对侯国地望和沿革的细致考证和梳理,强调对侯国地理分布特征的归纳,同时将侯国问题置于宏大的政治史背景下进行理解,得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是有关西汉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7.
襄阳地区汉代分属南阳郡、南郡统辖,南阳郡属县中西汉设酂、舂陵、筑阳、阴、山都、蔡阳、邓、朝阳县(侯国),东汉分蔡阳县设襄乡县。本文主要依据考古资料对文献所记襄阳地区汉代南阳郡属县县治进行了初步梳理和考证,其中舂陵、筑阳、蔡阳、邓、襄乡五县(侯国)基本与历史文献和历史地理学者研究观点相同,而酂、阴、山都、朝阳四县(侯国)则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传统观点以为西汉汁防侯国即《汉书·地理志》广汉郡汁方县,约在今四川什邡市南.此说法不仅与史籍记载多有抵牾,同时也不符合汉代侯国地理分布的规律.结合出土文献及传世文献的记载,汁防侯国当与居延汉简所见“西邡”、“东邡”有关,其地望约在今山东单县、金乡县一带.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刘彻执政53年间,继承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完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疆域及文化格局的形成。在他发兵平定南越之后,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宣布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从此加强了西汉王朝在南中国地区的直接统治力度。...  相似文献   

10.
黄娟 《华夏考古》2020,(4):95-101,107
西汉早期铸钱主要实行令民放铸的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当时国内各地的铸钱生产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通过文献梳理,理清了西汉早期铸钱管理的三个阶段;进而结合考古材料,对各地铸钱生产的工艺特点和社会背景进行了考察,探讨了西汉早期政府逐步控制铸币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武帝元鼎三年,将函谷关东移约三百里。过去多认为这是由于楼船将军杨仆因耻居关外而请求武帝移关。本文从秦朝至西汉初年国家地域控制变迁角度,论述汉武帝时期向东推延函谷关这一事件的政治和军事地理意义,指出实际上汉武帝这次迁移函谷关,是对汉朝地域政策与大关中布防方略的大调整,所做调整,并不仅限于函谷关一处,时人称之为"广关",其本质用意是增益拓广关中的范围。在汉武帝元鼎三年"广关"之后,大关中区域北部的东界,由以临晋关为标志的黄河一线,向东推进至太行山一线;中部区域的东界,由旧函谷关,向东推进至新函谷关;南部区域的东界,由四川盆地东南缘,向东南推进至柱蒲关、进桑关一线的滇桂、黔桂间山地。通过增大关中区域的范围,特别是函谷关的东移和太行山以东地区划入关中,大大增强了朝廷依托关中以控制关东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效力。  相似文献   

12.
西汉东海郡所辖戚县、建陵、东安侯国地望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东海郡所辖戚县及建陵、东安二侯国地望历来众说纷纭,通过对史料和各家之说的梳理,本文认为戚县地望在今临沂市,鲁王子刘遂之建陵侯国地望在今枣庄市峄城区,东安侯国地望在今枣庄市山亭区。  相似文献   

13.
徐良 《南方文物》2023,(2):77-88
通过类型学分析,可将南昌地区两汉墓葬分为六期,即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至新莽、东汉早期、东汉中期、东汉晚期。其主要包含本地、中原两京、两湖、江东、岭南及域外等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汇集于南昌地区,不断交流、融合,构成了丰富而复杂的南昌汉代文化面貌。此外,南昌汉墓各类文化因素的演变,与汉武帝经略南地、海昏侯国对当地的经营与开发、两汉时期的移民活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秋风楼     
<正>秋风楼位于万荣县后土祠正殿后,因楼上藏汉武帝刘彻《秋风辞》碑而得名。汉武帝刘彻曾5次巡幸河东,元鼎四年(前113年),刘彻祭祀后土庙时,正值晚秋,在汾河舟中欢宴群臣,慷慨高歌,写下"秋风辞"。秋风楼创建年代不详,因黄河淹没,曾于清代康熙、同治年间重  相似文献   

15.
关于汉代的食封制度,论者着重讨论的是西汉的情况,对东汉则很少涉及。本文就东汉时期封国食邑制度,提出一些粗浅看法,期望引起深入探讨。 一 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即诸侯王和列侯的分封。东汉继续实行西汉以来的分封诸侯王制度。建武元年七月,宗室刘茂自号“厌新将军”,率众降,封为中山王。这是东汉分封诸侯王的开始。以后,光武帝及东汉诸帝陆续分封皇子及宗室贵族为王,共有五十人(不包括绍封)。光武帝时二十一人,明帝时八人,章帝时  相似文献   

16.
《尹湾汉墓简牍》中有关郡县侯国吏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其领 《史学月刊》2005,(11):16-20
《尹湾汉墓简牍》面世后,许多学者就西汉地方吏制问题发表了不少有益的见解,但对侯国吏员的设置论及者甚少。探讨侯国的不同类属,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不同侯国的吏员设置和隶属关系是不同的。东海郡所辖侯国多属宣、成二帝时所封之王子侯国。王子侯国的吏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行政系统,一为家务系统。侯国的吏员同时接受朝廷和郡府的双重管辖。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万荣县宝鼎乡庙前村,汉代属名的汾阴县雎上之地。西汉元鼎元年(前116),汉武帝定这里祭后土。元鼎四年(前113),武帝首次来汾阴雎上祭后土,并建立后土祠,史称“汾阴后土祠”。汾阴后土祠,即现在的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万荣后土庙,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徐闻二桥村汉代遗址与汉代徐闻港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勇 《岭南文史》2000,(4):34-38
徐闻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的南端,“三面环海,汊港纷岐,又无崇山峻岭,扼塞要害。”徐闻“谓其地迫海,涛声震荡,曰是安得徐徐而闻乎,此徐闻所由名也。”徐闻县,春秋战国时代属楚国百越,秦汉之际属南越国,西汉元鼎六年置徐闻县,属合浦郡管辖。汉代徐闻港的史料来历始见于《汉书&;#183;地理  相似文献   

19.
地处川西南边陲的凉山地区,历史悠久,远在距今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秦统一巴蜀后,便在凉山一带推行郡县制度,司马相如指出过“邛、笮、冉(马龙)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由于秦朝短促,郡县制度没能巩固下来,“至汉兴而罢”。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汉武帝以蜀人司马相如为中郎将“通灵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首开西南边疆。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越西郡,开通了祖国内地与西南边陲的重要交通孔道,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货币发展史上,西汉也算是铸造钱币较多,变化频繁的一个时期。从汉初至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币制统一的八十余年间,先后更迭币制九次,颁行钱币八种。探研当时市面流通的主要钱币及其钱范特征,对进一步了解冶炼铸造技术在钱币铸造中的应用,以及钱币铸造与处于封建社会初期的西汉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等等,当会有所裨益。一西汉的主要钱币及铸币范模表现出的特征,大致可分两个发展阶段。前期:汉兴至武帝初年。据《史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