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三十年代闻一多先生《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开创了研究巫山神女的先河,成为后世学者对该神话进一步考察的出发点,但闻先生认为巫山神女即为楚之先妣,是楚的高禖神,这一观点的科学性还有待商榷。本文从楚之先妣问题,祀高禖与生殖崇拜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巫山神女不是楚民族的先妣;楚王幸神女的故事和祀高禖没有关系,所谓的"巫山云雨"并非生殖崇拜的反映。中国神话学的研究应摒弃神话历史化的影响,尊重神话的本来意义。  相似文献   

2.
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女神男人"模式占据绝大多数。这一现象首先是由汉魏六朝民间女神崇拜的状况决定的,人神祠庙信仰构造的神女世界仿照现实社会制定了"女有所归"原则,神女大都要经过婚姻的试炼才能获得独立神格,同时,巫者特别是女巫群体在女神主导特点的形成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汉魏六朝小说的作者队伍是一个单一性别的男性群体,这导致了小说创作中男性视角的确立。男性文人在小说创作中继承了"神女赋"等确立的"神女"文学传统,并进一步以男性本位塑造小说中的"神女"形象,加固了"神女"小说及"神女"文学的模式化。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素以迷人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瞿塘之挺拔俊秀、巫峡之云蒸霞蔚、西陵之烟波浩荡,一齐奔来眼底,应接不暇;而今高峡出平湖,神女益骄矜,更令人心驰神逸。 长江三峡的迷人景色,同传奇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留下无穷的韵味,使游客悦目舒心。三峡中的人文景观、旷世传说,以三国古迹八阵演兵和白帝托孤最为动人心弦。  相似文献   

4.
巫山县欲造"中国恋城" 位于重庆市东部的巫山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县内不仅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还有以神女峰为代表的巫山"三台八景十二峰"等景点群。最近,该县在一份旅游规划中提出,巫山县要以著名的长江巫峡神女峰传说为依托,在三峡库区腹心打造“中国恋城”,复建高唐观、阳台等古迹,重塑神女塑像,使“中国恋城”成为恋情基地和蜜月基地。  相似文献   

5.
胡守爲 《中华文史论丛》2012,(4):359-372,394
神女成公智瓊的傳說,始於魏晉年間,因其事寫成《神女賦》及記錄其事爲傳記者是誰,文獻有不同的記載,本文探究故事的本源及其演變。傳說流行之後,人們又將婦女畫眉以及梅花加上智瓊的名字,本文試勾稽其源流。神話在民間的衍變,此亦一例。  相似文献   

6.
正妈祖也称"娘妈""娘娘""神女""灵女""灵惠夫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妈相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之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信仰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将"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三十七个褒奖"相传妈祖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她原名林默娘,生于五代宋初,是福建  相似文献   

7.
张美丽  任义国 《沧桑》2010,(4):42-43,100
传说是民众的集体记忆,是信仰的显性表征和"思想史"的一部分。作为关公的出生地,运城当地民间流传着大量的关公传说。笔者将这些传说分为关公诞生传说、斩恶霸传说、显灵传说和风物传说。本文从民俗学视角,对传说的类型及其传说得以流传的动力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叶茂盛 《江淮文史》2022,(4):126-133
<正>在霍山城西五公里的淠河东岸处,自观美亭向西北眺望,有一尊神女长眠在天地之间。她头枕西南,脚抵淠河,秀发如瀑,沉静而眠。这就是霍山最为知名的天然地标——“睡美人”。在霍山,关于睡美人有这样一个传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由南郡向东到灊(潜)邑,庐江郡太守率民众至城西灊河岸边的殷家槽坊村恭迎圣驾,酿酒女子奉美酒献汉武帝,汉武帝饮后大悦,高声称赞:好酒!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登封箕山一带有关许由的传说很多,关于许由传说令我们感触最深的便是他淡泊名利的精神。本文通过对许由传说进行简单分类,进而分析传说的主要特点和其中所蕴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张洁 《丝绸之路》2004,(2):4-13
一位诗人曾经说,黄河是太阳和月亮降下的神女。神女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发源,一路奔腾东下,在甘肃南部展身躯,舒广袖,划出了第一道优美的曲线,留下了著名的“九曲黄河第一弯”。长达433公里的黄河首曲围抱着一片绿色的高地,它就是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11.
研究汉代服饰,最主要的材料来源分为两个部分,即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本文从文献资料的角度来出发,定位于以描写女性为主题的《神女赋》来见证汉代服饰至今仍留存的美。  相似文献   

12.
罗吴颖 《神州》2011,(17):3
自屈原、宋玉以来,一系列以神女追寻为题的辞赋,连同赋写情、色的相关作品,形成中国辞赋史上极为重要的"神女论述"传统。在不同时代下,男性书写者策略性地展示出他们在政治、情欲上的对应姿态。换言之,成为同是男性的君臣双方,彼此交涉对应的身份筹码;作者如何出场,君王如何观看,性别的模拟与转换,刻画出政治场中的角力网络。  相似文献   

13.
罗吴颖 《神州》2011,(8):3-3
自屈原、宋玉以来,一系列以神女追寻为题的辞赋,连同赋写情、色的相关作品,形成中国辞赋史上极为重要的“神女论述”传统。在不同时代下,男性书写者策略性地展示出他们在政治、情欲上的对应姿态。换言之,成为同是男性的君臣双方,彼此交涉对应的身份筹码;作者如何出场,君王如何观看,性别的模拟与转换,刻画出政治场中的角力网络。  相似文献   

14.
魏泉 《民俗研究》2012,(2):126-135
基于近十年来收集的中国大学校园流传的都市传说个案,作者试图对此类传说做一总体的描述和分析。基于真实性程度,本文将众多个案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确有其人其事的传说,有其事无其人的传说和凭空编造的鬼故事。与布鲁范德考察的美国同类情况相比,这些传说勾勒了每况愈下的校风和学风。校园传说是大学生活草根活力的重要来源,也是透视社会风气变迁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5.
由于缺乏翔实的资料记载,梁祝传说传入壮族地区的准确年代难以判定,但综合考察该传说在内地与壮族地区的流播情况、文本内容以及壮族地区和内地的具体联系等因素,本文认为,梁祝传说进入壮族地区的时间最早只可上溯至南宋末年,传说在壮族地区的大规模流传应该在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6.
八仙传说在我国家喻户晓,流传广泛。其影响已不再局限于传说本身,而是上升到了文化的层面。本文从八仙个体的起源与传说切入,逐渐探析八仙如何由分散的个体上升为整体,最终生成为一种固定的文化现象得以广泛长久地流传。  相似文献   

17.
杜俊芳 《沧桑》2008,(1):47-48
在中国广阔的农村中,传统的乡村庙会仍是村民的日常事件之一,围绕着庙会有一系列鲜活的传说,这些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村民的思想。本文主要通过对明清时期襄汾县龙澍峪华佗庙会相关传说的分析,得出乡村庙会传说是村民对其生活空间的一种想象与建构,是村民对自己村落历史的群体记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异端的世界     
全能神女基督、灵灵教教主,他们如何从普通人走上神坛?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组织网络?邪教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象山蓬莱山位于象山县城西北,相传徐福一行留此"掘井筑观",因此而得名。徐福在象山"隐迹"期间,足迹遍及象山半岛各地,留下的遗踪和民间传说十分丰富。这些民间传说于2008年被收录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搜集了象山民间传说20余篇,对其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大致分为东渡与起航传说、遗迹传说、地名传说,风物传说和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弄玉、紫玉传说所蕴含历史价值的相似处作出分析,认为它们的历史“远景”是上古公女丧葬中的人殉制度。同时,本文亦辨析了在两则传说文本定型的过程中,后代所融入的文化元素:神鬼观念和墓葬风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