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雪里红 《收藏家》2005,(4):19-26
攒盘,俗称拼盘,也称全盘。始于明万历晚期,康乾兴起,嘉道流行,而民窑尤盛。从文意上看,“攒”是移动之意,对盘而言应是“能移动之盘”。《说文解字》曰:“攒,聚也。”所以,攒盘是由多个盛装物品的盘子组合起来的礼器。先为大盘,后民间次以小盘,渐次而组合在一起,始成攒盘。这既合礼数,又能达意。故俗语曰“先人的肚,后人的嘴”。这样,礼数在时间的演变中渐渐淡去。而盛装物品的攒盘则保留下来,逐渐成为节令、婚、丧、嫁、娶等重要节日款待宾客的重要礼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  相似文献   

2.
国宝档案     
《文史月刊》2013,(6):F0003-F0003
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大长:22厘米小长:15.8厘米直径:50厘米所处时期:清康熙攒盘由内外两层共十二件大小盘组成葵花式样。盘折沿,浅腹,平底,圈足。盘内五彩绘花卉蝴蝶纹,沿面红彩"卍"字锦地描金团寿字,盘外壁红彩八吉祥纹,并描金篆书  相似文献   

3.
南宋帝陵攒宫的形制独数一帜,由于其遗迹无存,故历来都以南宋周必大《思陵录》为主要研究依据。本文作者据此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南宋各帝陵攒宫的相对方位、攒宫选址的风水理念、攒宫的构成要素与下宫的方位、上宫和下宫的形制及规模等,进行了再次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此外,通过比较研究,作者又阐述了南宋攒宫与北宋帝陵的营陵理念和陵寝规制一脉相承的关系,并进而指出南宋攒宫的形制和新出现的构成要素对明陵的形制布局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萧县萧窑遗址群位于萧县东南部,本次调查了白土镇窑、欧盘窑、夏村窑和前圩子窑四个窑址。主要产品有碗、盏、罐、壶、高足盘、盘、三叉支托、窑棒和垫圈。釉色主要有青釉、黄釉、黑釉、白釉、白釉褐彩等。萧窑始烧于隋代,终烧于元代。  相似文献   

5.
关于盘古神话的原型,历来众说纷纭。主张盘古是盘瓠转音说,自清代学苏时学《爻山笔话》始,经夏曾佑、顾颉刚、范澜至袁珂,多从语音之转来论证,常任侠在《沙坪霸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一中更进一步说:“伏羲与盘瓠为双声,伏羲疱牺盘古盘瓠,声训可通,殆属一词。”这些论证都是从小学的角度来考虑,没有从神话内容所反映的深层意义上挖掘,证据稍嫌不足。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就群舒青铜器的装饰与铸造、用器制度与葬俗、铭文特征等三方面展开论述。文章认为这批青铜器喜用立体装饰,纹饰较简洁,同时追求器表的光洁;其用鼎方式较特殊,以对鼎与单件牺鼎的组合为主,牺鼎被认为是盛装肉汤的容器;有铭青铜器数量较少,以单个族徽式铭文为主,所见多字铭文内容与格式与中原地区基本一致。总体看,群舒青铜器特征与中原青铜器趋同,但地方特征明显,并在纹饰、制作技术、铭文等方面保留了若干春秋之前青铜器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城”字,始见于西周铜器铭文,字形作(班簋)(散盘)等,从成声,与《说文》籀文同。其形构已极为繁复,它的形成自然应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字的形符  相似文献   

8.
西大庄盘、匜出土时现场其他信息缺失,故未同西大庄M1资料一同发表。本文着重从此二器的造型、铸造工艺入手,认为其东夷文化属性较明确,盘匜组合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功用。其中西大庄盘独特的造型与装饰,赋予了它超出盥洗器本身的内涵,成为贵族赏玩的艺术品。它的这一属性或为解读其他装饰特殊、工艺精湛青铜器背后的功能和文化内涵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张洁 《收藏家》2007,(3):11-16
明式家具中柜子也是极具特色的器物。这件黄花梨圆角柜(图16)通体光素无饰,柜帽四角攒边打槽装板,柜门及三面柜板均攒框落堂镶板。两门对开,中部  相似文献   

10.
青铜匜是先秦时期重要的青铜礼器之一。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在对发掘出土和传世的铜匜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根据铜匜的演变发展规律将其划分为八期,即西周中期至战国晚期。匜最早的形制很接近兽形,因此当时匜如同牲尊、觥等器一样,大概是对动物造型的模仿。随着沃盥之礼的逐渐崩坏,在一些墓葬中也发现缶匜、鉴匜、洗匜的组合,盘匜组合数量不对等、有盘无匜、有匜无盘的现象。战国早期青铜匜趋向于衰落,战国中晚期多出现平底无鋬匜,且容积量变小,从形制、功能上越来越接近瓢,最终将流作柄,像瓢一样使用。  相似文献   

11.
季友泉 《东方收藏》2023,(9):133-135
<正>聚沫攒珠是陶瓷釉面结构产生的结晶肌理,但在千年不灭窑火中所获肉眼可见的聚沫攒珠效果,却是偶然得之,具有高度的不可控性。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资源,做到具有可控性、主观性,从而创作出肉眼可见的聚沫攒珠釉面观赏效果,是笔者对龙泉窑釉色的深入研究与不懈追求。龙泉窑极具单色釉陶瓷特色,从两晋至今,随着越窑、宋代官窑、  相似文献   

12.
眼界     
《南方人物周刊》2014,(7):16-21
2月27日,身着盛装的舞者在维也纳国家歌剧舞会上翩翩起舞。维也纳歌剧院舞会始于1935年,于每年狂欢节假期的最后一个周四举行,与维也纳新音乐会和西班牙马术学校盛装表演并称为奥地利三大国宝。  相似文献   

13.
家住广州海珠区的张老师去年从单位退休。很早开始就为孩子前途盘算的两口子,用攒下的钱把独生女儿送去了加拿大留学,自此,张老师的退休生活变得有点孤单,远在大洋彼岸的女儿成了她心头的一大牵挂。  相似文献   

14.
南宋绍兴攒宫位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皇陵只是有待奉迁的攒宫,规制相对简约,元兵占领临安后又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在历代皇陵的著录和研究中一直是薄弱环节,甚至诸陵的位次也出现了异说。本文对南宋至清代的有关文献记载进行甄别梳理,结合其他相关资料探讨南宋诸攒宫的位次。  相似文献   

15.
释“攒蚖”     
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以下简称《通释》)·释容体》篇有“攒蚖、专颙、巑岏、攒玩”条,解释为: 缩手缩脚、没精打采、倒霉的样子。又《释情貌》篇有“攒沅、囋唸”条,解释为: 奸猾的意思。(同上,216页) 《通释》已经证明了“攒蚖”等四个词是同源词,“攒沅”等两个词是同源词。我以为,上述两组共六个词都是同源词,只是在不同的场合,词义有所转移、枝分而已。这两组词中,除了“专颙”和“囋唸”(“颙”字和“唸”字都属于韵转)之外,其余都是迭韵联绵词或准迭韵联绵词。“颙”字中古音韵尾为,“唸”字的韵尾为[-m],其余各字的韵尾为[-n]。  相似文献   

16.
唐三彩云鹤宝相花三足盘席彦昭唐三彩是我国陶瓷史上一朵瑰丽的花朵。就考古资料看,它始见于唐高宗年代,开元朝达到极盛期,除作为唐统治者随葬明器外,并作为商品远销到日本、朝鲜、埃及、伊朗等国。自五十年代初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等地发现其烧造遗址后,唐三彩...  相似文献   

17.
现存于故宫博物院及其他国内外博物馆的明崇祯"甲戌春孟赵府造用"款龙纹盘,为崇祯时期王府用瓷之标准纪年器,其盘心龙纹样貌异于其他时代,为崇祯一朝瓷器所仅见.作者结合相关史料分析,此类盘应为晚明赵王朱慈(懒)向景德镇民窑定烧,部分盘心龙纹之画样或源自《程氏墨苑》与《方氏墨谱》二书.  相似文献   

18.
湖北盘龙城遗址群商代墓葬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刚 《四川文物》2005,(3):27-34
本通过对盘龙城遗址群商代墓葬出土器物的形制分析,结合随葬器物组合,把这些墓葬分为四期。通过对这批墓葬的等级划分和化因素分析,从而讨论了其人群构成及其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孟文庆)第九届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于9月24日上午隆重开幕。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33个表演团体以及国内8个省市自治区的民间表演团体,共计2500多人,参加了在朝外大街举行的盛装行进表演。朝外大街地处北京 CBD 中心区,在这里举行盛装行进表演活动,是向海内外充分展示当代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崭新形象。整个盛装行进表演由三个板块组成,即:"锻炼乐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17,(11)
正伍氏兴隆家具·传承明韵清风床顶素混面,圆角攒边。挂檐、围子、门罩均以短材攒接四簇云纹,复以十字连缀,玲珑齐整。挂檐下装牙条,浮雕"暗八仙"。门罩三扇拼成,其余三面为矮围子。围子及门罩下加横枨,下以短柱为隔,嵌填绦环板,皆浮雕螭龙纹,宛然生动。床面攒框装板,面下高束腰,浮雕花乌纹,造型隽美。壶门式牙条宽大,浮雕草龙纹,衬以缘边蜿蜓勾饰之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