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文学的人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性是文学实际存在的一种社会属性。“文学的人民性”这个特定概念是用来说明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的。从这个概念质的规定性以及文学的社会功能来看,它的生命力应该是永存的,它的意义应该得到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Ray Cashman 《Folklore》2013,124(2):191-215
As a symbolic figure in Irish folklore and popular literature, the outlaw embodies folk morality in conflict with the self-interest and inequity of the state. In the aftermath of British colonisation, the Irish outlaw is represented as more than a criminal. He provides a hero through whom ordinary Irishmen and women can vicariously enjoy brief victories, and imagine their collective dignity in the midst of political defeat and its consequences. Legends, ballads and chapbooks portraying the outlaw are the products of hard-pressed people representing themselves to themselves, reflecting on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contemplating issues of morality and justice.  相似文献   

3.
4.
日本大众文学是日本“近代”“民族国家”确立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近代”大众文学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大正末年到昭和十年(1935),作家多将时代背景设置在幕府禾期至明治初期,实质是通过文学的方式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大日本帝国”的历史的再发现;第二时期,昭和十年至1945年战败,作家大多表达了作为“大日本帝国”国民一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体现了日本知识阶层的“国民化”,这一时期的《宫本武藏》更被认为是日本国民自我的确认之作。然而,从战时的《宫本武藏》到2010年时代小说《天地明察》的畅销,我们仍能透视出内在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6.
吴晓铃先生与《俗文学》周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是首先将现代江族学吴晓铃先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四种《俗学》周刊中,对俗学研究情况进行全面介绍的论述,并将相关的献资料收集,加以整理,旨在为满族研究和民族化史的研究及中国俗学研究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扬 《文献》1998,(2):118-128
处于黄海两岸的朝鲜半岛和中国大地的人民在文化上的频繁交往及相互影响,源远流长,俗文学方面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9.
10.
凉州地区自古以来是一个多种文化交融汇聚的地方,不同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本文就凉州一带的特殊民间禁忌加以分析,以此认识凉州民俗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河伯>的祭主是黄河之神,作品描述的是以女妻河的场面.起源于夏代的<九歌>,为夏启依据楚地音乐制作而成,后成为夏朝乐舞,其或有祭河之歌.夏桀被流放后至"苍梧之野",使本为南音的<九歌>更广泛地流播于民间.楚庄王曾祭黄河,必用乐舞,<河伯>当是祭河之乐,此不必列入楚祀典,当流传于楚.屈原整理民歌,将之收入<九歌>.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J'ai passé toute ma jeunesse à opposer en moi deux parties de moi, qui peutětre ne demandaient pas mieux que de s'entendre. Par amour du combat, j'imaginais des luttes et je divisais ma nature.

—André Gide, Journal (1893)  相似文献   

13.
14.
叶涛 《民俗研究》2001,(4):68-75
山东大学文学院的关德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俗文学、敦煌学与满学研究专家。先生1920年7月生于北京,满族,先生的父亲是一位清贫的中学教师。艰苦的生活,严格的家教,培养了他倔犟坚毅的性格,养成了一种勤奋好学的精神。1939年先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就读于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在大学学习期间,正是三十年代中国俗文学史学科创建的初期,先生受郑振铎、钱杏邨(阿英)、赵景深等著名学者的影响,开始了对俗文学的研读。他善于继承前人的业绩,而又勇于开拓创新,四十年代之后接连发表文章,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大学毕业以后,先生先后任北京中国佛教学院讲师、沈阳博物院档案编整处满文档案翻译组组长、上海佛学院教授、上海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副教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师。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学是20世纪日本文坛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形态,因此日本学界对其理论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论争不断。本文从其中的一个问题即产生的源流出发,在梳理日本大众文学源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大众文学与日本的“近代”、“文学”等概念确立的内在关联。日本近代社会促成了大众文学的发生,而大众文学也起到了塑造日本国民精神与素质的重要作用;日本文学的近代性孕育于大众文学,而大众文学也承载了日本近代文学独特的生命力。至少在源流上,在日本是不存在大众文学与纯文学的界限之分的,二者的对峙图式只是其发生的一种建构而已。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戏剧对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加华 《清史研究》2005,5(3):79-84
义和团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戏剧的影响,正是戏剧为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创造了一种社会“叙述背景”。一方面,义和团在穿着、神主、话语、行为等许多方面都是模仿戏剧舞台演出;另一方面,戏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之所以会如此,原因就在于当时华北地区戏剧的分外流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社会风俗文化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耿超 《南方文物》2009,(4):83-86,91
甲骨刻辞显示,殷商时期,贵族妇女拥有较高的政治权力与地位,她们可以直接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管理,对此学者多有文章述及,本文主要从性别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王妇领兵”等现象,来探讨殷商政治领域中的性别差异,并进一步剖析性别差异形成之根源与影响,错误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