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Folklore》2013,124(1):339-351
  相似文献   

2.
3.
骑兵的定界和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严格、科学高度言 ,对中外某些辞书等骑兵定界提出三点修正意见。我国骑兵起源 ,分两个层面。其一 ,从北方游牧民族的骑马———骑射———骑兵系列文化切入 ,早在公元前 13~ 12世纪就完成三段式的演进过程。这是游牧文化、狩猎文化和军事文化紧密结合的产物 ,是北方游牧民族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其二 ,中原农业民族骑兵 ,除自身发展趋势外 ,一定程度受到前者的影响。各类资料似乎可证明 ,早在商朝出现了骑兵。  相似文献   

4.
5.
巫的原始及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巫就是那些装神弄鬼、骗人钱财的家伙,其活动纯属迷信,该当在清除之列。对这些家伙,人们俗称为“巫婆神汉”,口气中饱含着嘲讽。这样认识巫,大致不差,但需要指出的是,今天的巫只是巫的末流,在上古之时,巫可不是这么一副落魄相,借用阿Q的...  相似文献   

6.
高句丽山城是高句丽民族典型的物质遗存,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学术界对于山城的分布状况、基本特征等业已有所掌握,研究工作也逐步向纵深发展。然而关于山城的起源问题仍处于讨论探索阶段,本文欲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此分析梳理探讨,以求教于方家。陈大为在《辽宁  相似文献   

7.
论冷战的历史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玮 《世界历史》2002,(2):2-10
1990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巴黎正式宣布冷战结束。而关于冷战的讨论并没有随之完结,事实上,只有当人们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梦魇中醒来之时,才有可能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重新认识其历史全貌,并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历史定位。本文就冷战的历史根源问题谈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cer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raham Lincoln's natural right argument against slavery and contemporary Darwinian biology. It is frequently supposed that the latter undermines the former. I argue to the contrary that natural right has been rediscovered independently by modern Darwinian biology, and that it largely confirms Lincoln's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相似文献   

9.
鹊尾式长柄香炉的实物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同时在佛教的石窟造像和壁画等载体中,也存在较多使用此器的图像,南朝墓葬的壁画中也有少量发现。南北朝时期新出现的这种长柄香炉,经与域外同类器物相比较,基本没有发现受到外来影响的迹象,反而在器物造型、工艺、内涵等方面与中国固有同类器物有种种关联,因此,这种器物应当是本土发明创造的。  相似文献   

10.
佛教产生于婆罗门教之后,它们之间自然有其历史渊源。本文从“无常”、“无我”与“轮回”论证它们的历史关系,从“无”与“有”的辩证法论证它们的哲学体系,从一些概念的继承和演变看两教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1.
李强 《收藏家》2009,(6):78-84
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史上,金属胎珐琅制品还属于最年轻的工艺美术门类。它大约13世纪末叶,由阿拉伯国家传人中国。之初,被称作“大食窑器”、“鬼国窑器”和“佛郎嵌”(《格古要论·窑器论》)。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土壤上,这种以金属为胎,填敷珐琅釉料烧制而成的作品,很快融汇了民族的传统风格,形成了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种金属胎珐琅制品,多采用红铜制胎,这是由于红铜入窑高温后不易变形的缘故。传世珐琅制品中亦有用黄金为胎者,其釉料显色比较鲜亮,有的作品只在轮廓线内填敷珐琅釉料,轮廓线外则显露金地,可谓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2.
13.
14.
论县制起源的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制是很古老的制度,而县制的起源颇有争议,本文系统总结了历代关于县制起源时间的说法,认为县制当起源于西周时期,并且提出确定县制的起源不应当仅仅从县字的出现入手,而应当从性质上讨论.  相似文献   

15.
H. A. Rose 《Folklore》2013,124(3):302-303
Jubilee Congress of the Folk-Lore Society; Papers and Transactions. (24 Papers.) William Glaisher, Ltd., 1930. Pp. 319- 8?" x 5 5/16". 5 pl., 2 text ill. 21s.  相似文献   

16.
曾子作为一代儒学大师,身后留下著作并传诸于世.西汉戴德将<曾子>书整理成至少十篇后编入<大戴礼记>;刘向将<曾子>书整理为"十八篇",并记入<别录>,亦即<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曾子>十八篇"."<曾子>十八篇"至迟在南朝、隋之际就亡佚了.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曾子十篇"具有非常宝贵的学术价值,是曾子研究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刘鹏 《世界历史》2020,(1):43-58,I0003,I0004
在13世纪中期,因为地方司法治理不力,英国臣民向王室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压力。与此同时,为了扩大管辖范围,罗马教廷和巴黎高等法院也向英国王室发起有力的主权挑战。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被迫开展司法改革,以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进而加强其统治权威。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允许臣民向议会呈递请愿。在当时,议会请愿的主要内容是寻求司法公正和祈求王室恩惠。它的推行,一方面加强了王权,另一方面维护了民权,由此受到普遍的欢迎和支持。正是在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议会请愿获得了初步发展,成为议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英国议会请愿制的成形。最后要指出的是:议会请愿的起源,深受英国君臣之间实力对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整个欧亚草原为视角,对比资料相对丰富且具有代表性的内蒙古东南部、萨彦-阿尔泰地区和黑海北岸三个地区畜牧向游牧转变期的材料,对早期游牧起源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研究表明,公元前8世纪以前这三个地区都存在自身特色明显、畜牧业发达的遗存,但其中只有萨彦-阿尔泰地区可能已经转变成游牧经济,而内蒙古东南部和黑海地区在同时期可能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游牧社会。欧亚草原地区各地早期游牧的起源不是同步的,也不是一条直线发展的,最早的游牧很有可能出现在远离发达农业文明且畜牧业发达的草原地带,而与发达农业文明毗邻且与之关系密切的地区游牧则产生的晚一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新石器时代各区系文化出土的陶作了序列排比及类型分析,指出陶可分实足与袋足两类,它们各自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途径,实足起源于海岱文化区,袋足起源于太湖文化区;纠正了以往一般认为袋足由实足发展而来的看法。这对于确立良渚文化的时空框架,理清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以及良渚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杰姆斯·布朗  潘艳  陈虹 《南方文物》2011,(1):177-184,173,176
长期以来,陶器、磨光石器和农业起源一直被视为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而对这些发明产生的原因大多被归因于人类智慧的创造或技术的累进。19世纪的极端传播论者甚至认为,全世界陶器是来自埃及的单一发明。虽然这种起源观在世界各地大量独立发明的考古证据面前已经不堪一驳,但是对其为何会在世界各地独立起源则一直缺乏令人信服的探讨和解释。布朗的这篇文章从史前人类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陶器出现前后容器技术的变化和发展,认为随着食物资源的变化所导致的加工、储藏、炊煮需求加大,使得陶器在生产和用途上成为比其他容器更具优势的选择。而且,随着定居生活的开始,陶器生产作为妇女家务的一部分,与其他容器生产相比,也具有时间安排灵活和省时省力的优点。由于维生方式的变化(日趋定居)、食物资源特点(种子、坚果和贝类)和加工技术上的优点,最后使得陶器在全世界成为农业社会的不二选择。因此,对陶器起源的原因应该从社会的经济和适应层面去了解。我国一些全新世早期的遗址如湖南的八十垱、玉蟾岩和浙江的上山、小黄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很早的陶器,但是并没有成熟农业的迹象。特别是跨湖桥陶器制作的精致程度令一些学者怀疑其年代测定的古老性。因此,我们应当跳出传统思维的文化累进窠臼,尝试从这些遗址的维生方式和经济过程来探讨陶器起源和发展的原因。而布朗的这篇文章可望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个比较合适的视角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