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燧考     
阳燧考范文谦(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周礼·秋官司氏》载:“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郑注:“夫遂,阳遂也者,以其日者太阳之精取火于日,故名阳遂,取火于木为木遂者也。”阳燧,又称金燧,青铜质凹面镜。把凹镜对着太阳,其光线被凹镜反射后,就会会聚一点,...  相似文献   

2.
上郡阳周县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泊 《文博》2006,(1):56-60
秦汉时期,阳周曾是上郡所属的一个县治,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个阳周县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悬念和谜团。秦大将军蒙恬奉始皇帝之令修造了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最终却被二世胡亥囚禁于阳周,加害于阳周。汉武帝北巡曾在阳周城南的桥山之脉祭祀黄帝。在两汉之间它突然神秘消失,而在北魏时又被重新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了历史文献中有关秦汉要阳县治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的记载,与实地调查的凤山镇土城子遗址及周边山川、河流、长城、烽燧等的分布一一对应,对秦汉时期要阳故城的具体方位进行了论证,确定河北丰宁县凤山镇土城子遗址即是秦汉要阳故城城址。  相似文献   

4.
久雨初晴.艳阳天气,从福州市区乘汽车越过闽江大桥.到达南台岛南端的乌龙江边,有一个山明水秀的乡村.这就是近代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严复的故乡阳岐村。在阳岐人口处东边的公路上,  相似文献   

5.
扶风美阳发现商周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底,扶风法门公社美阳大队第三生产队,发现一批青铜器,随即送公社转交县文化馆保存。事后,我馆派人进行了解,这些铜器可能是一个墓葬中出土的。铜器共八件,其中礼器五件,生产工具三件。鼎一件。通高20.4、口径16.2、腹围49.5、腹深11.2厘米。直耳,柱足,深腹,  相似文献   

6.
以大理作为多民族文化交融之地为背景,结合佛教法典梵汉对音规律及古汉语音韵研究,文章从语源、语义、语音三方面论证了南诏古城地名"阳苴咩"是一个由梵语、孟高棉语等多种民族语言混合的地名,其释义为"缅桂花城"。这不仅与前人关于南诏又称"鹤拓"、"妙香国"等名称的解释相呼应,也与大理历史发展及民族文化传说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7.
明He阳王朱公镗墓.位于西安市南郊瓦胡同村东100米.于1994年5月村民取土时发现。可惜该墓早年被盗.取土时又遭破坏。以致墓葬形制及随葬物品不详。  相似文献   

8.
明郃阳惠恭王朱公镗墓志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明郃阳惠恭王朱公镗墓志考@秦造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西河郡美稷县是汉代北疆地区的战略要地,也是东汉使匈奴中郎将治所。一般认为纳林村古城为汉代美稷故城,作者则提出内蒙古准格尔旗暖水乡榆树壕古城实为美稷县故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据《魏书》、《北史》的相关史料及以往在大同城东出土的北魏常山王家族成员墓志,对新见北魏《城阳宣王墓志》"讳忠字仙德"之墓主人的拓跋宗室姓氏、在朝官爵声望及其祖辈的历史功绩作了较为详尽的考释。于志文可资证史者,如其祖其父的官爵、墓主本人的履历和结衔、"养疾于高柳"、"薨于外第"后皇帝的格外眷顾等,逐条加以考述。于志文可资补史者,如拓跋忠的卒岁享年及以此推知的生年卒地,拓跋忠妻司马妙玉的出身及拓跋宗室与南来司马氏的联姻,25年后司马氏北归代都平城祔葬的特例及其夫重葬的情况,拓跋忠"白登阳阿"葬地的确切位置以及此地时属京畿永固县的珍贵史料等,尤其予以关注。本文还将《拓跋忠墓志》的形制及书法与同期诸多墓志进行比对,指出:志作碑形志石为平城特有,而其书风则属于魏碑北邙体中以方笔为主的一类,既未脱尽北魏早期即平城时期铭刻书的遗风,又初具魏楷铭刻体的基本特征,堪称魏碑书迹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1.
12.
于春雷 《文博》2008,(3):92-96
2007年,陕西省明长城资源调查队在府谷县调查时,得到一块石碑,上面详细记述了当时墩上的制度、人员与器物名称及其数量.碑文内容丰富,传递给我们关于当时长城防卫的大量信息.与唯一同类的另一块"深沟儿墩碑"相比,内容更为详瞻,为研究明代军事史和长城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钟华 《南方文物》2013,(3):77-82
瓷器山明代瓷窑址位于景德镇市西南21公里处丽阳乡彭家村瓷器山的西坡,南侧即为昌江。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5年7~11月,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结果表明该窑址所揭示的遗迹和遗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葫芦形窑炉从形制上介于明初和明中期同类窑炉之间,从窑炉演变序列上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青花瓷标本的年代为明代早期宣德至天顺时期,涵盖了陶瓷界所说的"空白期";白釉、仿龙泉釉、哥釉、紫金釉等瓷器标本的发现,丰富了学界对明代早期景德镇地区瓷器釉色品种的认识,说明在同一窑场内器物的器类与造型并不因釉色的不同而有差异,这对于陶瓷考古进行类型学研究具有提示作用。由于该窑址的重要性,被评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7-0219-1-219]。本文在对该窑址出土器物标本的制作工艺、青花纹样、釉色以及窑炉的形制分析的基础上,并参考相关资料,对其时代特征作一详尽考证,希望能帮助大家在认识该窑址的内涵上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阳燧     
文化部文物管理局送来青铜质凹面镜三件,要我从它的形状及镜面的曲率半径等方面来判断它是否为古代取火的阳燧。这三件青铜镜是上海市文物仓库所收到的。据文物仓库(?)的鉴定,这三件都是宋代物。每件上都编有收藏的号码,我现在就按着它的编号  相似文献   

15.
阳明洞     
《文史天地》2010,(9):F0004-F0004
阳明洞 明正德元年(1506),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当权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今贵阳市修文县)驿丞。正德三年,忍辱莅任。先居城北一山洞,后迁城东一山洞(后世称阳明洞),并在此修养悟道、开坛讲学,西南学风兴盛,“知行合一”思想在此大成,“阳明洞”因此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16.
文雅渭阳     
王琪 《丝绸之路》2011,(23):44-46
沿着渭河的堤岸,牵着时光的影子,在氤氲的油菜花香里,我轻轻地走进渭阳古镇(隶属甘肃省甘谷县)。这座被时光烟雨浸润了千年的小镇,虽然没有锦绣江南的玲珑雅致,也没有北国大镇的富丽堂皇,但它却有着灿烂的人文历史、浓郁的风土人情、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雅致的翰墨清香。它处在遥远的黄土高原,以渭河古道的沧桑为底蕴,又以缇群山脉的忠厚为背景,朴实却有韵味,古朴而又文雅。这里流淌过远古汉简温润的墨迹,闪烁过隋唐凤壶鸣春的绚丽,响彻过西域古道悠悠的驼铃。而今,它依然绽放着文化的风雅之花,吹拂着清澈的郁郁文风,呈现着淡雅的人文气质。  相似文献   

17.
修文阳明洞     
正修文县城东有龙冈山,又名栖霞山,山腰有一洞名为"东洞",因明代大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在这里悟道讲学而得名"阳明洞"。今人习惯上将龙冈山叫作"阳明洞",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明洞进深约20米,高约3米,可容百余人,三通见光。洞门额上有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彝族)题刻"阳明先生遗爱处"7个大字;右侧有明罗汝芳题刻"阳明别洞";左侧有清知县庞霖题刻"奇境"两个大字。洞外是长12米、宽9米青石院坝,  相似文献   

18.
《美芹十论》是辛弃疾最重要的一篇政治军事论文,对研究辛弃疾的政治倾向和军事思想,或对研究隆兴和议前后战与和的消长态势,都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文献.然而,《十论》的作年却至今仍是一个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历来凡有三说:其一是《宋史·辛弃疾传》在记载辛弃疾乾道六年召对延和殿一事时,连带书及“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似乎《美芹十论》就是此时奏上朝廷的.《宋史》的辛传叙事杂乱无章,前后史实多颠倒舛错,不足为据,所以,对于这种说法,人们向来不加重视.其二是明初黄淮、杨士奇编辑的《历代名臣奏议》收录了《美芹十论》,文前有“宋孝宗时建康府通判辛弃疾进”13字,其后唐顺之的《荆川先生右编》也如此标著,实即本之《名臣奏议》.其三是清人辛启泰辑录的《稼轩集抄存》,在《十论》题上冠以“乾道乙酉进”(即乾道元年,1165年)5字,其所编《稼轩先生年谱》便也将《十论》系于乾道元年.  相似文献   

19.
正阳和城是明长城遗址之一,所在位置是今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的县城。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北方雄镇、军事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史有"京畿肩背""神京门户"之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阳和卫,卫所即今阳和城所在地。清初改"阳和卫"为"阳高卫",雍正三年(1725)改为阳高县,属大同府。《三云筹俎考》记载:"阳和城(洪武三十一年砖建,万历三十年重修)本城  相似文献   

20.
镜中元阳     
元阳县地处哀牢山南部,是云南 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 个颇有名气的山区县。境内世居着哈尼、彝、傣、苗、瑶、壮、汉七种民族。古朴典雅的山村,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元阳县景观以林海梯田、云雾、民族风情为特征。这里,原始森林茫茫珍稀植物荟萃,立体气候万千。生物区系明显。尤其是 36万亩梯田层层入云霄,不是画卷胜似画卷。“元阳梯田甲天下”的赞誉,是到过元阳的中外游客的共识。 元阳县境内36万多亩梯田遍布山山岭岭。其气势之磅礴,面积之广阔堪称世界一绝。日出时,红霞满天,云雾滚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