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家教探秘     
时下,说家教已成为一个新兴职业毫不为过,不仅大学生们时常在路边举起“家教”的招牌,一些在职或已退休的教师也开始提供家教服务,连职介中心都开始把介绍家教当作自己的一项服务内容。对成千上万的家长们来说,为孩子请家教似乎成了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必由之路。但是,家长们对家教究竟了解多少?为了帮助家长们较全面地认识家教,我们特发此篇,同时亦希望读者朋友能提出您对家教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2.
2006年度南京市高考状元朱冰,在老师的眼里,她是一个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在妈妈的眼里,她是一个不用大人烦心、认真听话的好孩子。朱冰的成功,与其所受的良好家教密不可分,那就是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朱冰的成功,更是对重智商、轻情商这一传统家教模式的颠覆。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儿子记住自己是庄稼人的后代,爱自己的故土,李肇星夫妇为儿子取名为禾禾。 2001年,李禾禾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2004年,他又被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录取。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女士表示,她这一生颇感欣慰的是成就了两个比较出色的男人,一个是丈夫李肇星,另一个就是她引以为荣的儿子李禾禾。秦女士介绍了他们夫妇俩培养儿子的11堂家教课。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信任的语气孩子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星星,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  相似文献   

5.
一、傅家生个“孙猴子” 傅柏翠原名秀中.字克飞.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出生于福建上杭县蛟洋乡的一个工商业地主家庭,下巴长有一颗旺痣。父亲经营一家酒厂,有趣的是自傅柏翠哇哇落地那天起,酒厂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白花花的银子就像流水般往家门口涌来。算命先生说:恭喜恭喜。这孩子是财神爷转世,有大富大贵之命。于是父亲花双倍的束修。早早的把孩子送到乡里一家私塾斋里去。当时有钱人家的子弟经常有被土匪绑票的危险。父亲便开始教儿子学习客家拳。16岁时他到福州读书。一个星期日,看见两个日本浪人在调戏一个中国妇女。他怒火中烧,飞步上前。左手一挥,打中一个浪人的眼睛.接着豹子跳涧猛回头,  相似文献   

6.
正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家教老师的观察笔记,讲述了60多个孩子的真实教育故事,探讨什么是好的教育,教师和家长如何面对这一代孩子。作者从家教老师的特殊视角,以卧底精神和文学手法,揭秘新一代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真实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现  相似文献   

7.
求学 走出大山 山西省壶关县紫团山,一个太行大峡谷里的奇峰险岭,自古乃兵家苦争死战之地,曹操曾在《苦寒行》中吟此地行路之艰难,景象之凄凉,地情之苦寒。由于地况甚苦,这里,文化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近乎文化的荒漠。 1951年,一个男孩降生在紫团山里一个在县级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山村,父亲给他取名秦海轩。虽然身居深山,远离大海,却给儿子取了一个带海字的名字,这寄托着父亲一个高远的希冀,一个走出大山的渴望。 一个世代务农的农家子弟,既无高官做依托,又无金钱为后盾,走出大山难于上青天。于是,秦海轩从小就走上了发奋读书的路。…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你们好! 我非常喜欢你们的《好家长》杂志,是一位忠实读者。贵刊的《家长学校》《我与父母》《成功家教》,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栏目,其中很多文章让我感动,让我受益。在此,我也想跟您交流一下我的家教经验。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是一位既喜欢参加文体等社会活动又喜欢安静独处的极热爱生活的“女孩”,其实我已是一个十三岁男孩的母亲了。初为人母时兴奋地渴望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好最美的图画,没想到孩子生性冷漠、暴躁,真的让我头痛。孩子的父亲缺乏家庭责任感,所有的难题都要由我一个人来考虑解决,沉思过后我开始为心爱的儿子设计并实施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一点一滴地教他真、教他善、教他美,教他成为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孩子。在整个过程中,只要是有益的活动,我都陪他玩;有益的书,我都让他读;有益的广播电视节目,我都让他听、看;只要能启发他的话,我都跟他说,努力地纠正他的缺点,放大他的优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全家人共同参与教育为特征的“联合家教”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认同。然而,在这种联合家教过程中,父亲与母亲,分别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很值得研究的。综观眼下众多的家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分工”现象,即父亲与母亲,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脸谱”:一个演“红脸”,负责从严管教、规范孩子的言行,具体实施处罚,以树立威信,让孩子害怕;另一个则唱“白脸”,负责周旋调停,中介说情,让孩子感到家的安全、温馨和亲情。现实生活中,这种“分工”可能是故意而为,也有可能是在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殊不知,这种家教分工并不科学,往往利少弊多:  相似文献   

10.
孟依依 《人物》2018,(1):168-169
P:你是如何开始童书写作的? H:在我开始写作时,我的两个孩子刚上小学,我所写作的很大一部分故事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事件上的。作者需尊重自己的读者,所以我决定在内心深处保留一个5岁的孩子,并且尝试通过他的眼睛去看世界。写作童书是从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开始的。当你坐在一群孩子面前给他们讲故事时,  相似文献   

11.
陈水扁这个家族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他家穷,穷没什么可非议的,但他家穷得没文化……赵家、陈家家教都不行,这种家庭教出来的孩子,不稀奇。他们现在借着国家力量搜罗大量的财富,用亲缘组织形成利益小集团,谋个人私利有个叫托克维尔的法国人就指出,美国这个制度一定会犯一个毛病,就是庸俗化、平民化之后的品质低下,到最后一定是哗众取宠的人得到权力。这个话,今天应验了。但是当时托克维尔没有看到的一点是国家的权力大到今天这个地步  相似文献   

12.
为孩子请家教,当家长的责无旁贷,但这方面的选择余地很大,家长如何把握才能选到一个最适合孩子的家教呢?请看下面几招: 选择范围:从“大一、大二”的学生中选择。才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其特点是对初中、高中的课程记忆犹新,知识不老化,中考、高考的成功经验尚未过时;另外,这阶段的大学生一般还没涉及到恋爱、就业等容易分心的事,这时辅导孩子精力容易集中一些。考察能力:家教要具备一定的表达、讲解能力。他是不是师范学生或是不是名牌大学学生都不重要,关键是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很好地讲授给孩子。  相似文献   

13.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从小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高,特聪明,精力旺盛,擅交际,学习成绩好,在学校表现特别突出。这是美国耶鲁大学在连续进行了12年的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耶鲁大学工作人员对研究对象从出生起到十几岁进行连续不断的考察,结果发现不管这些孩子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里,只要他们从小是由爸爸带大的,那么他们的智商就要高于平均水平。研究人员认为,那些反社会传统而选择在家照顾孩子的爸爸们比起一般的妈妈来说更富有教育孩子的激情。罗伯特·佩里在他的第一个女儿罗萨莉出生  相似文献   

14.
联合家教是让几个有相同或相近年龄孩子的家庭联合起来,让孩子们定期到家长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家庭中去学习知识、技能,由这位家长担当起家教的重任。换言之,联合家教是一种家长自发组织的家教联合体。  相似文献   

15.
家长们都很关心孩子的智商、情商,希望他们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值得关注的还有“玩商”,也就是孩子对玩耍的参与及收获。不知您是否关注过孩子的“玩商”?彤彤妈妈在彤彤出生不久,就辞职在家里一心一意照看她。为了将女儿培养成一个才女,妈妈给彤彤制定了周详的培养计划。彤彤才5岁,妈妈就已经给她报了绘画、英语、钢琴、舞蹈、游泳等特长班。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里,彤彤的特长教育就开始了,就算是星期天也不例外。看着同龄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彤彤真是羡慕极了,渐渐地彤彤对上特长班没有了兴趣,整日一副无精打采的样…  相似文献   

16.
孙丽萍 《神州》2012,(6):340-341
任何一个孩子有他的奇思妙想,我们要做好孩子的引路人,但我们不能再用自己的思维来限制孩子了,让孩子展开翅膀,尽情的飞吧!相信他们创造出美丽的天空。  相似文献   

17.
卢科 《文史天地》2006,(1):11-15
一个没有亲子却收养了4个孩子的父亲,一个信奉天主教却固执地结了两次婚的教徒,一个年近60却最吸引女性的政治家,一个走到了政途顶峰的可口可乐公司的推销员,他就是福克斯,结束了墨西哥长达71年一党执政的现任总统。  相似文献   

18.
李红 《神州》2012,(35):102
设计意图:课间,听着两个孩子的对话:一个说:"我爸爸有一辆红色的奇瑞Q Q"。另一个说":我妈妈也有.一辆红色的奇瑞Q Q,我爸爸还有一辆宝石蓝的保时捷"。更有一个不屑一顾地说:"有什么了不起!它会飞吗?我长大了,要买一辆彩虹色会飞的  相似文献   

19.
在很早以前,阿欲布山脚下住着一户农民,夫妻两人都快四十岁了,还没有个孩子,干活和闲聊都在唠叨:“要是有个孩子就好啦!”说起来也巧,他俩刚满四十岁的那一年,生了一个孩子,两口子喜欢得了不得,就请隔壁的老大爷给孩子起个名字。老大爷抱着孩子,左看看右瞧瞧,孩子生得挺壮实,双目炯炯,眉清目秀,圆圆的脸,平平的额,看上去又诚实又威武,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阿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阿  相似文献   

20.
孙儒僴 《丝绸之路》2013,(20):19-19
段院长在我们眼里,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一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6~1971年。这25年间,他吃了很多苦,是忍辱负重的25年,也是大出成绩的25年。虽然没有担任领导职务,但是这个时期,实际上是他带领着大家画画,美术工作都是他在主持,因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大约从1956~1957年起,我们开始搞大规模的美术临摹工作,到了1959年,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大庆,我们办了一个很大的展览。这个大展的临摹作品大多是段先生带领大家临摹出来的。那一批临摹品质量很高,一直到现在,举办各种展览几乎都离不开那一批临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