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晋杰 《纵横》2010,(3):4-7
(一)享誉国内外的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周恩来和他们都有交往。梅兰芳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是在1917年。当时,周恩来还是天津南开学校的学生,一名业余话剧演员,一次到北京演出,梅兰芳曾去看过。  相似文献   

2.
正说起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许多人都知道他在京剧艺术上的深厚造诣。但是,梅兰芳和电影还有着一段不解之缘。梅兰芳在年轻时就是一个电影迷。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我国京剧名演员谭鑫培表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断。这一年,梅兰芳已经开始登台演出,并逐渐成了一位颇有名气的戏剧演员。梅兰芳是电影院的常客,他看电影不仅为了娱乐,而且注重从电影表演艺术中汲取营养。后来,梅兰芳萌发了拍电影的念头,他想,电影演员可以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表演,而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名人家事     
辛人 《神州民俗》2006,(12):38-39
梅兰芳与牵牛花 京剧大师梅兰芳从没睡懒觉的习惯。但谁也不会想到,他的这一习惯,竟和他家种的牵牛花有关。原来,梅兰芳观察到,牵牛花的开花时间很早,为了和牵牛花来个“比赛”,他一起床就要去看一下牵牛花开了没有,如果没有,他的脸上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相似文献   

4.
一美籍华人书法家王方宇,有一次回国向艺术界的同仁讲演,第一句话就说:“我是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但我又是曹禺舞台上的‘北京人’”。有着中西方文化熏陶的王方宇,其祖上是专门供应清宫春夏秋冬各色帘子的商人,京城人称“帘子王”。后来皇帝没了,“帘子王”家也败落了,但还可以卖古玩、字画维持生计。王方宇生于1913年,从小喜欢京剧。他18岁那年,看梅兰芳演出,一个人溜到后台去看化妆,竟和梅兰芳聊起天来。王方宇中学读的是教会学校,因为爱好书画,他在著名艺术教育家王云阶办的书画传习所学习。王云阶见他性格活泼,指导…  相似文献   

5.
吴金江 《世界》2005,(8):17-20
坐在梅葆玖先生面前,你会感到一种兴奋与舒适、一种放松和随意。这并不是因为他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之子,也不因为他是全国政协委员、梅兰芳京剧团团长、领衔主演、京剧梅派艺术传人、北京梅兰芳基金会会长;他自身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精神气质,以及从骨子里透出的豪爽与淡泊、稳健与儒雅,通过眉梢和眼角不经  相似文献   

6.
汪春耀 《世纪》2020,(1):95-95
我是个京剧爱好者。近日,我读到《世纪》2019年第四期刊载《我在恩师梅兰芳家学戏的日子》一文,文中有沈飞德所摄的"梅兰芳纪念馆"(原梅兰芳故居)的三帧照片,颇有亲切感,令我记起52年前的1967年7月初,我曾到去过那里的往事。那时是"文革"初期,梅兰芳故居为"军管"的一所院宅。  相似文献   

7.
1926年秋,年轻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地摊上买了一幅有题字“出于污泥而不染,绿叶碧水映红斑”的《水墨荷花》画。卖画的摊主是一位年约30岁的俊秀女人,这人就是当年的北京名媛小风仙。梅兰芳买了她的画,却不认得其人。  相似文献   

8.
<正>京剧来自徽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不仅受到清代宫廷的青睐,在民间也广受欢迎,流传范围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传唱度极高,被誉为国粹。2010年,京剧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代,京剧一直都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初次来访的外国人很多会慕名去看一场京剧,"看戏"成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堂必修课。遗憾的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流行快餐  相似文献   

9.
30年代流行一句话:“听戏要听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足球还远非像今天这样受人关注的60年前,一个足球运动员能与誉震环宇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并列,足见其球技高超、深受  相似文献   

10.
谓君 《华夏地理》2004,(7):36-67
200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诞辰100周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10周年.2004年6月13日,前门大碗茶戏楼开业两周年纪念,却在准备搬走;同在前门的当年北京外城最早的戏院--广和楼也是门可罗雀.  相似文献   

11.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号鲁卫,我国著名足球运动员。1905年9月18日出生于香港,祖籍为广东省梅州五华县的粤籍客家人。20世纪20年代,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旧中国,一位足球明星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超乎寻常。据统计,李惠堂在各种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诞辰100周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10周年,2004年6月13日,前门大碗茶戏楼开业两周年纪念.却在准备搬走;同在前门的当年北京外城最早的戏院——广和楼也是门可罗雀.只有京剧的票友.还活跃在京城的几个角落里……  相似文献   

13.
北京香山有不少名人陵墓。香山碧云寺有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衣冠冢,香山脚下有京剧大师梅兰芳、马连良的墓,梁启超的墓。在卧佛寺樱桃沟还有一座近代学人、诗人、词家冒鹤亭的衣冠冢。  相似文献   

14.
正京剧大师梅兰芳与京剧名角孟小冬的一段感情经历,曾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1927年,就在梅兰芳和孟小冬结婚不久,随着几声枪响,发生了一桩震惊京城的"血案",梅兰芳险些被孟小冬的戏迷所绑架,虽然化险为夷,但事后梅孟的婚姻便被打裂了一道缝隙。这起梅兰芳侥幸躲过的绑架案耐人寻味。狂热戏迷梨园世家出身的孟小冬,自小受家庭熏陶喜爱唱戏。她9岁开蒙,12岁在无锡正式挂牌公演,旋即走红;后成为京剧著名老生  相似文献   

15.
梅兰芳原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京剧世家,是中国京剧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表演艺术大师。2008年12月,导演陈凯歌拍摄的电影《梅兰芳》首次将梅兰芳的形象搬上了银幕,梅兰芳所铸就的传奇人生再次回到人们眼前。也许很多人对梅兰芳真实的情感生活不甚了解,更不知晓都有哪些女性曾经步人过这位艺术大师的情感世界?他们之间到底经历过怎样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南开才子,留学法国,中外公认的美男子,同时在国民党中也享有很高声誉。梅兰芳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以旦角表演而成梅派,年逾六十尚能粉墨登场,迷倒整个民国的女人。据说有人为看他的《太真外传》,搞得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于1894年10月22日生于江苏泰州,成长于北京,后迁上海定居。他出身梨园世家,一生演了四百多出京剧,  相似文献   

18.
陆其国 《百年潮》2013,(2):62-63
吴清源是著名的围棋大师,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两位在各自领域创造奇迹的大师初次会晤,却一见如故,交谈甚愉,无论对棋道还是对京剧艺术,两人都有许多共鸣之处。  相似文献   

19.
刘喜奎(1894-1964),女,京剧、河北梆子的著名演员。刘喜奎当时曾与鲜灵芝和金玉兰并称为“女伶三杰”。民国初年,在京津两地,她的戏场场爆满,票价竟然一时盖过了谭鑫培。在梨园界,一度传出了“男有梅兰芳,女有刘喜奎”的佳话。刘喜奎十来岁已是誉满全国的红角儿。北京戏园的老板们也纷纷慕名而来,请刘喜奎到北京演出。于是,刘喜奎来到了北京。此时的北京,  相似文献   

20.
刘嵩岜 《纵横》2009,(2):59-63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居,一般均指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原1号),实际这里仅是梅兰芳的晚年寓所。该处原为晚清庆王府的马厩,民国时曾为禁烟总局办事机构,后一度成为军人住宅,此院共有房37间,解放后曾作为招待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