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云华 《攀登》2002,21(5):15-19
“入世”给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主要是:要求尽快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解决许多地方存在的党委直接干预具体经济事务的问题;要求党尽快实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由主要依靠政策治理到主要依靠法治的转变;要求党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法方式,既加快发展民主的进程,又保证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针对这些影响和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诸平 《攀登》2005,24(5):60-62
领导者应树立以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为内容的新领导观.牢固树立这样的新领导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是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唐萍 《攀登》2003,22(6):16-20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是党的十六大作为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所提出的重大课题。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任务,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使党的领导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多杰热旦 《攀登》2005,24(3):68-70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对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努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这既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屈晓伟 《攀登》2006,25(6):75-8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执政理论。这一执政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其执政方式不仅会引起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的深刻变革,而且将对我国依法行政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位志 《攀登》2008,27(1):102-105
执政党的领导力与其执政能力一样关系到党的兴衰。按照领导力提升的要求,党的领导方式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进行相应调整。为此,必须以新的途径注重发挥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必须将党的领导重心放在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推动改革上,必须在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基础上集聚党执政的人才力量。  相似文献   

7.
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党的执政方式的调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臧乃康 《攀登》2002,21(3):1-5
经济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对执政党原有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中国共产党要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局及其所提供的发展空间、政治资源出发,努力探索执政党的执政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进行党的执政方式的调适以实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重新设计和配置政治权力体系;按照政治现代化要求强化政党的执政功能;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实行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8.
胡杰 《攀登》2001,20(7):121-123
能否有效地实现党的领导,关键在于党是否善于领导;而党是否善于领导,关键取决于党的执政方式的变革。在新形势下,党的执政方式的变革要以正确实施党的领导、依法治党、端正党和人民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以从严治党、树立正确的行政伦理观、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胡杰 《攀登》2001,20(Z1):121-123
能否有效地实现党的亮在新形势下,党的执政方式的变革要以正确实施党的领导、依法治党、端正党和人民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以从严治党、树立正确的行政伦理观、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加强干部监督,是建立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环节,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条件,事关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这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摆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多维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凯 《攀登》2004,23(4):23-27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科学内涵需要从执政行为、执政过程、执政能力、执政理念、执政意识、执政制度、执政原则、政治现代化、法治现代化等多维层面和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制度和执政理念的创新,它必须遵循自己的基本原则,必须把握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党的领导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党管干部"原则是实现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建立和完善公务员体制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在公务员体制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党管干部"原则的实现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在公务员体制下,通过划分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可以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了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近年来,海外学者从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执政理念、执政策略、执政战略等维度剖析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坚持立足国情,选择适合中国的执政策略;坚持继承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他国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依法治国;等等.系统研究海外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智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关切点,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奇迹"的奥秘.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党的十八大要求,我党需要全面加强建设执政能力,加强各层党组织尤其是机关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确保在新形势下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从党的路线方针中得到具体体现。对于党中央的重要思想,要做到全面贯彻落实,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指导要求,使党的领导水平以及执政水平都能得到较大提升,特别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要突破传统的领导方法与执政方式,为党的工作增添新的活力。要以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切实的工作目标,做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相结合,切实的做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5.
肖剑 《沧桑》2012,(6):49-51
依法执政,这是任何现代政党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但把依法执政与党的领导有机地统一起来,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必须遵循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标志着我们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应当认识到,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一条不可动摇的相本原则。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之间是统一的、技辅相成的。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实行依法治区方略党的领导是通过方针政策、思想工作、组级工作等渠道实现的。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形成了主要依靠政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决策科学化民主…  相似文献   

17.
《攀登》2017,(6)
一个政党要想长期执政,就必须有稳固的执政基础。陈云作为中共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他强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学习马列著作,理论联系实际和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搞好党风建设。学习和研究陈云关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思想,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玮 《攀登》2005,24(2):106-108
在新的历史务件下,党必须完善自己的执政方式.执政方式可以有多种,但总少不了“依法执政”这个既传统又普遍的政党执政方式。党只有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严格按照法律规范和程序规范去执政,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特别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用"五个以"明确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工作布局和指导思想.第"五个以"就是"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攀登》2016,(1)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要求,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障,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法治国是完善党的领导的根本途径,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执政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