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巍强 《旅游》2000,(7):32-32
作者简介:1969年上山下乡去云南,然后当兵、当工人。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后,考上北京钢铁学院(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1985年去美国读研究生,5年读了2个硕士学位: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1994年被一家美国公司录用派到中国工作,1996年到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工作,任中国区总经理。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思想传统中,"地方"观念的产生来自资本主义"空间"扩张的冲击。出于对扩张性"空间"营造可见性"差异"的反对,现象学通过"还原"而呈现出人之具体实践的时间整体性特征,由此时间观念的改变而产生了与扩张性"空间"不同的"空间"观念,即"地方"。现象学之后,西方人文地理学将"地方"观念发扬光大,但产生了"地方"意义来自差异性"建构"还是"根著"于人之存在体验的分歧。海德格尔及其思想同道认为,"地方"的意义来自于"建构"与"根著"的合题。"地方"的本义是人借助于"物"实现"差异性聚集",由此"聚集"而实现一种"整体"性,在此"整体"性的庇护中人"能栖居",由此"能栖居"而获得"地方"体验。海德格尔的"地方"观念同时包含危险,他所指认的"物"本身的非现实性使"差异性聚集"有成为"差异性游荡"的倾向,由此会产生虚无主义的"游荡的地方"。后结构主义阵营的部分思想家发展了"游荡的地方"的地方观念,索亚、德·塞图等人则在将"地方"观的建构引向现实博弈的意义上提出了值得关注的"地方"思想。  相似文献   

3.
在德国,一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称为长星期六。这天,各个大小商店全营业,称为特殊的星期六。 在一个长星期六,我约了一位朋友去了几家商店。身在异国他乡,空闲时逛逛商店,看看那些整洁干净、香味四溢的店貌也是一种享受。当我们走到一家商店门口时,突然从背后传来一个叫声:“先生,你好,请看  相似文献   

4.
熊蕾 《中国西藏》2004,(3):45-46
谁也没有想到,75公里的路汽车竟走了两个多小时。但是,当美国规划协会的秘书长终于到达深藏在长江上游通天河边大山中的这个藏族村庄时,他的眼睛亮了。 “我简直无法相信,在这么遥远的地方竟会有规划得这么好的一个村庄,”中文名字叫苏解放的这位美国规划专家说。 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所在的结古镇到这个村庄的土路险峻崎  相似文献   

5.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history is a symbol of originality of Chinese ancestors both in its conception and project mode. It is still working well and benefit Chengdu Plain nowadays while other comparabl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of the same or later age have vanished and been forgotten. More than just a world-famous cultural heritage, it show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it also reveals us how to solve problems i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uch as the constantly silt up of the dams, the exhaustion of the energy and the crisis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system. The inspirations it gives us range from technology to humanities, from economy to various aspects in social life. In a word,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demonstrates the wisdom and creativity of Chinese people and has a universal significance despite the change of time and space. Translated by Li Dan from Shijie wenhua de dongya shijiao: quanqiuhua jincheng zhong de dongfang wenming 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 全球化进程中的东方文明 (East Asia’s view on world culture: East civiliz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Beijing: Beijing daxue chubanshe, 2007, 127–141.  相似文献   

6.
变动中的家与地方:一个关联性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熙明  封丹 《人文地理》2016,31(4):9-16
家与地方的关系是地方性研究中的关键性命题。人本主义地理学认为地方根植是家的根本属性,批判地理学则从社会建构的角度阐释家与地方的动态关联。在全球化和灾害影响下,家与地方的联结方式不断变动,呈现出异常丰富的多样性。本文从理论脉络入手,对全球化进程中因绅士化引起的家的置换,无家可归与家在他乡,以及离散者的漂移之家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灾民自我调适行为和灾后重建计划的实施方面,讨论了灾害影响下家的重构与认同问题。相关学科和国际研究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为国内社会文化地理学对家的探索创造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周施廷 《史学集刊》2020,(2):93-104
自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首次提出彼特拉克是"第一个现代人"后,引发学术界关于彼特拉克是"现代人"抑或中世纪人的激烈争论。身处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新旧交替以及"现代人"与旧有传统矛盾的历史时期,作为文艺复兴之父的彼特拉克首当其冲地经历了这场巨变。在经历青年、中年和老年的三场觉醒后,彼特拉克意识到自己需要摆脱过去与未来之纠缠,在新旧的断裂带中寻找突破时间限制的夹缝,让自己的作品在时间的洪流中保持永恒的鲜活。  相似文献   

8.
1992年6月的一天,我背着自己简便的行李,从德国的波恩城乘火车来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作了次小小的自费旅游。 快到阿姆斯特丹火车站时,车窗外边是一片黑呼呼的建筑群。火车进站了,无情地把我抛在阿姆斯特丹火车站的一群不同肤色的人群中间,火车就继续向前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温州辖区内陆续发现了一批又一批印制有戏曲人物、传奇故事的瓦当。这些瓦当除部分从明清古建筑遗址挖掘到外,还有相当数量至今残留在晚清旧民居及古宗祠、庙宇、戏台、路亭等建筑物檐头。  相似文献   

10.
《华夏人文地理》2014,(4):204-204
习惯性地,我对作家描述的历史保持瞀惕。但是阿来的《瞻对》我读不到三分之一就忘记了应有的警惕。随着他的叙述一路读了下去。在阿来的叙述里。历史与现实时时交汇,也不知是历史不停地投射在现实,还是现实不断地在重复历史。现实中的某些事情不仅是历史重现,更多是历史的因果!弄清了历史,才能明白现实。历史总是发人深省。而现实中的人们却总是忘记历史。  相似文献   

11.
芬文 《中国土族》2002,(3):54-55
每当走进世界屋脊藏族文化的历史殿堂,学者都说她绚丽辉煌,研习者都感到博大精深,旅游者则认为神秘奇幻。追寻藏文化的源流,笔者深深感到那些在藏族史书上被称为“译师”的学者,为构建光耀华夏的藏文化殿堂建立了赫赫功绩。  相似文献   

12.
贾沧斌 《旅游》2012,(2):48-53
千百年来,一条由北向南滔滔流淌的义乌江,在佛堂古镇的老市基口转了一个弯,又自东向西而去。于是在老市基口的左右两边,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港口码头。从港口码头顺水而下到兰溪,可以逆衢江而上,直达赣东的婺源、玉山、广丰等县;到建德,可以逆新安江而上直达皖南的歙县、屯溪、休宁等县;再顺富春江而下,还可以经杭州转入大运河,直通苏州、扬州等等沿岸各地。  相似文献   

13.
土登 《中国西藏》2004,(3):32-32
第一个参加国际维和工作的藏族警察旦增,今年39岁,为西藏拉萨市公安干警。2000年、2002年两次受公安部派遣到东帝汶执行联合国维和工作。期间他充分展示了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被联和国授予“维和勋章”,并被当地警察总部授予“杰出贡献勋章”。  相似文献   

14.
1936年4月,红四方面军总部护卫连从炉霍进驻甘孜县城。当时,甘孜地区属西康省,西邻金沙江,有直通西藏的大道,水陆交通方便。甘孜城内有大喇嘛寺,当地居民多为藏民,由土司头人统治。在红军到来之前,甘孜城常有四川军阀刘辉的部队驻扎,另外还有不少四川内  相似文献   

15.
艾少伟  周文凤  罗冰  田金超 《人文地理》2020,35(1):28-35,122
在城市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空间形态及功能的重大改变,需通过地方重构以维系少数民族地方特色及文化传承。开封善义堂回族社区案例研究发现,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的地方形成以及地方认同建构,依赖于自身独特的居住环境及文化传统。少数民族社区由聚居转变为散居的地方变迁,对居民的地方感知及地方归属感具有重要影响。集中代表地方意义的独特空间,有助于地方及认同的重构。城市少数民族社区中被赋予特殊意义的空间,对地方的建构及文化的传承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宁张公路由西宁向北33公里,到达著名的老爷山脚下,沿着桥阴路向东不远,美丽富饶的朔北藏族乡代同庄就坐落在山脚下,这里是通往大通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的必经之地。几百年来,这里生活着勤劳善良的藏族人民,他们淳朴友善,能歌善舞,和其他民族一道相濡以沫,共同生活,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7.
朱艳 《黑龙江史志》2013,(13):301-301
我国经济法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逐步完善,取了巨大的成果。但是,也沉淀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从我国经济法的成就、本土性、普适性对我国经济法研究做出自己的见解,对我国经济法的发展中的困惑做出反思。  相似文献   

18.
张旭鹏 《史学月刊》2006,1(5):79-86,93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的有益视角,它有利于揭示现代性充满矛盾和悖论的一面,促使人们加强对现代性的反思并发掘其尚未释放的理性潜能,从而实现现代性的重建。就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者而言,他们对现代性的批判过多地集中于剖析其“西化”本质,忽视了现代性的某些普遍内涵,使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局限于中西对立的二元视野。客观地评价中国的现代性,就应当突破上述理论框架,认识到现代性中所包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张力,同时借鉴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作用,努力实现现代性的解放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一是山的雄奇和水的柔美造就了南门峡。同样也可以说,这山这水就这样造就了它们自己,在一个叫南门峡的地方。山,属于达坂山,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环抱着青稞、小麦、大豆、油菜和土门或砖门的庄廓,也将牛哞羊咩鸡鸣与热炕里氤氲着的炕烟味环抱在胸间。在山的皱褶里,有了泉水,有了人烟,也就有了绵延不绝的生命的历史。从西到东,一个个村庄静静躺在山的怀抱里,花石头沟、磨尔沟、老虎沟、阳坡庄、西山根、北沟脑、卷槽等一个个散发泥土味的名字,就像老人们为儿女取的小名一样亲切。最绝的还是这山,在南门峡的中心地带——却藏寺一带聚在一起,形成…  相似文献   

20.
江帆 《民俗研究》2023,(3):97-103+159
本土故事是依附特定区域的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产生并承传的,具有“在地”“在场”的可感性。本土故事以其保留的原生地场景,为我们提供了“别一种”感知地方、建构知识、思想与智慧的可能。与通识意义上的现代叙事比较,本土故事的价值与魅力在于能够导引我们进入具体的生活世界,进而从故事中的“地方”镜像发现“故事里的中国”,建立起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文化链接。随着新的地缘文化审视与研究的展开,对本土故事的概念及其内涵应重新审视并理性认知,基于这一视域,本土故事或可再次将“地方”照亮,成为理解“地方”乃至现代中国的切入点,而“故事里的中国”也将成为极富现代意味的“时尚”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