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画像“金乌负日”图象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时期,美术上有一种常见的神话题材:太阳由一只乌背驮着飞行,一般称“金乌负日”(图一,1、2).关于太阳与乌的说法有多种变体,如,一说太阳本身就是乌;一说日中有乌(黑乌、金乌)(图二).而乌的造型也多不一样,有的与现实乌鸦相似,有的又近似凤鸟;有的是三足,有的又二足(二足者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之帛画).之后还产生出“后羿射日”的故事来(图三).关于太阳的运行还有“六龙御日”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以后,中国人民的反日浪潮以此为触发点日益高涨。中国人的日本观,也开始成为部分日本学者、研究者关心和注意的对象。然而,当时日本学界不少"中国通"只是以自己熟知的中国古代文献来解释两国间的现实问题。七.七事变以后,随着日军的全面侵华,更多的日本学者、研究者开始投身于"宣扬国威"的热潮之中。顺应这一学术研究为政治服务的潮流,实藤惠秀受青年研究者佐藤三郎相关研究的启发,提出了"攻日论"这一说法,现存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的《惠秀文存》,既是解明"攻日论"之说如何提出这一问题的关键性资料,而且也是反映实藤惠秀坦诚对待"非友好"历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农历丁酉年,是我国民间传统生肖纪年的鸡年。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飞禽,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人类朝夕相处,忠诚地献出自己的一切,赢得"德禽"的美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饲养鸡的国家之一,考古发现中国人驯化原鸡为家鸡至少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湖北京山县出土的陶鸡,经测定就是五千年以前的作品。殷商甲骨文中也有鸡的象形文字。古人认为鸡是上天降临人间的吉祥物,赞誉其为"金鸡"。传说中美丽的金鸡在太阳里居住,鸡鸣  相似文献   

4.
<正>从地图上看,中国就像是一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雄鸡。鸡与我们炎黄子孙和谐共处数千年,其历史典故与风物习俗,伴着诗书画印之记载源远流长。特别是"鸡""吉"谐音之吉兆,金鸡报晓的雄鸡更被视为中国民间文化中赞誉有加的吉祥物。美猴辞旧岁,金鸡唱新春。丁酉鸡年即至,话题自然转到鸡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5.
自汉代以降,历代学者多认为西周时期存在诸侯入为王官的情况,这种说法直到今天一直相沿不衰。但笔者在对相关文献和金文进行梳理后发现,在西周时期,我们并未见到畿外称侯者入为王官的情况,过去学者所称之"畿内诸侯"实际上都是畿内大族代表或王畿周边封邦之君。诸侯入为王官的说法既与文献和金文记载不符,也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的初衷相悖。  相似文献   

6.
关于甲午黄海海战北洋海军失利原因的解释,传统观点有所谓缺乏炮弹之说,在社会和学术界都有很大影响.此说主要出自当时几个来华西人,即泰莱、赫德、汉纳根等人的相关说法.但笔者认为,此说大可怀疑,难以成立,是对失利原因的一种错误解释.  相似文献   

7.
陈于柱 《敦煌学辑刊》2011,3(3):117-122
武威西夏二号墓出土鸡、犬木板画,系中国古代墓葬中的冥器"金鸡"和"玉犬"。古代丧葬文化中的金鸡玉犬信仰至迟在南朝时期既已形成。因鸡、犬在人间生活中具有司时和警备的功能,从而能够以冥器的形式进入墓葬,为亡者"知天时"和"知人来",确保墓主魂魄安宁。与金鸡玉犬信仰伴随的鸣吠日等丧葬择吉时日,乃是古人认为唯有在这些特定的时间里从事丧事活动,方能实现人、鬼隔绝的效应。武威西夏二号墓彩绘木板画"金鸡"、"玉犬",正是这一历史文脉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关于商朝的帝王数 ,传世文献中有三十一王、三十王、二十九王和二十七王几种不同说法 ;依据出土文献 ,也有二十九王、三十一王之别。本文依据前哲时贤的研究成果 ,认为如果以孔子所言三十王作为商朝帝王数的基准 ,三十一王之说与太甲两次即位有关 ,并不是计算太子丁在内 ;二十九王说与文王受命之说有关 ;二十七王说与计算“用岁”、文王受命之说有关。三十一王、三十王、二十九王、二十七王诸说之间 ,有可能是计算方法不同 ,并不互相排斥。  相似文献   

9.
明代信国公汤和"沿海筑城"问题在明代文献及其以后撰著的明代史料中有不少分歧。对于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有五种说法,但只有其中一种是正确的,这就是洪武十九年二月以后到洪武二十年十一月之间。汤和所筑城池分布在"浙东西沿海"之地,不少明清文献所谓汤和在沿海所修筑城池分布于"登莱至浙江"沿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这一错误来源于郑晓等的错误认识,以后诸多文献承袭此说,遂一错再错。汤和所筑城池包括新建、修葺、扩建、改建等形式,五十九城是个实数。  相似文献   

10.
僧伽是入唐弘法时间较长的外来胡僧,考诸史籍,他不是南天竺人,而是西域何国人,即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人。僧伽被唐中宗尊为"国师",备受推崇,并被唐中宗及其以后的帝王们极力拥戴,究其原因,盖与是时观音崇拜的社会风气有密切关系。号称"观音之化身"的僧伽"化唐土五十三载",随着观音崇拜的盛行,渐渐成为唐宋时期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侧面反映了佛教的世俗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11.
从汉代起,我国就开始了古书的注释工作。比较重要的古书,前人都相继做过整理注释,为我们今天整理古籍留下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今人注释古书,一般都要参考古人的旧注,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此,先辈学者曾有过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充分的重视。 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章太炎曾经指出,诠释旧文,不宜离已有之训诂而臆造新解。清人皮锡瑞也说过:“说经必宗古义,义愈近古,愈可信据,故唐宋以后之说,不如汉人之说,东汉以后之说,又不如汉初人之说。至于说出春秋以前,以经证经,尤为颠扑不破”。(《经学通论·诗经》) 一般来说,距离古书的写作时代越近,注者对古书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名物制度以及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修辞手法等  相似文献   

12.
日神崇拜是世界早期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原始宗教活动,中国古代的先民也曾崇拜日神,《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社茫茫。”玄鸟在古代神话中又称为乌,负载太阳运行周天,《山海经·大荒东经》云:“汤谷之上有若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传说中乌有三足,《淮南子·精神》云:“日中有踆乌。”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王充《论衡·说日》云:“日中有三  相似文献   

13.
北魏北齐的冕旒服章:经学背景与制度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时期出现了古礼复兴运动,其时王朝祭服深受《周礼》六冕古礼影响,为此而卷入了经学纠葛;南北朝各政权的祭服安排,还经常考虑文化竞争的需要。北魏诸臣助祭冕服,是三公衮冕八章,太常冕六章;北齐诸臣助祭冕服,是三公八章八旒、章目自山龙而下,九卿六章六旒、章目自藻火而下。这种章旒等级安排,与梁陈、与北周都不相同。汉晋以来,对《周礼》诸臣冕旒等级曾出现过两种解释,一种是郑玄之说,根据"以爵不以命数"的原则来确定诸臣章旒之数;一种以《毛传》和魏晋冕制为代表,根据"各视其命之数"的原则来确定诸臣章旒,但章旒不用偶数。那么北魏北齐章旒都用偶数,就是其特殊之处。对"十二章"的章目内容,东汉永平冕制有一种处理,郑玄另有一种说法。梁陈、北周用郑玄说,而北魏北齐十二章的章目又与二者有异,来自对《伪孔传》的另行解释。本文用"特色寻求"和"新政心态"解释北魏北齐的冕制创新;进而指出隋唐冕制上承北周,不采北魏北齐,这对"隋唐制度不采北周"的看法是一条新的反证。  相似文献   

14.
正金沙人,生活在距今约两三千年前。那是个金石为开美的意识开始觉醒的新时代。大约是在冬季,雨冷风寒,一群初民开始迁徙,跋涉至北纬30°41',东经104°空间,从地图上来看,那里是成都平原的金沙村。这一群人有福啊,这里不仅有太阳,还是个有金有玉的地方。遗址出土了一件金箔"太阳神鸟",它的结构之完美,工艺之精致,寓意之神圣,联想之辽阔,诉求之美好,使考古人不得不认定它就是金沙人的精神北斗、灵魂的重心、生活的图腾了。  相似文献   

15.
尚秉和根据<焦氏易林>的有关说法和语音通假之例及爻位说,将<周易·明夷>六五爻辞中的"箕子"释为"孩子"并以为所指为纣;惠栋曾据汉人赵宾此"箕子当作荄茲"的说法来印证孟喜的卦气说.综合考察<明夷>卦爻辞和<彖><象>二传的文义及文献相关记载,这些说法皆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竹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已有文献记载,但鼎盛期则在明代中期以后。在明代竹刻名家“嘉定三朱”——朱鹤、朱缨、朱稚征祖孙三代人之后,吴之璠被誉为清初嘉定竹刻的第一高手。一、文献记载清嘉庆时金元钰在《竹人录》中称:“(吴)之瑶,字鲁珍,号东海道人,所制薄地阳文,最为工绝。今流传人物花鸟笔筒及行草秘阁,秀媚遒劲,为识者所珍。天津马令素挹其名,延为上客,后马令去官,有殉知之契,从之偕往,遂不知所终。”民国初年褚德彝在《竹刻脞语》中曾  相似文献   

17.
敦煌文献中的"大户"与"小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传世文献与敦煌文献中关于"大户"、"小户"记载的考察,认为唐五代的"大户"是指地方的豪强或大族人户,一般聚族合户,人多势众;"小户"指平民百姓,一般人口较少,比较贫穷。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的"大户"有可能已逐渐向宋初的"官户"演变,即唐宋之际"大户"向"官户"的演变,地处西北边陲的敦煌比内地要早。它也说明,归义军历史对探讨唐宋之际的历史变革亦有一定借鉴或启发。  相似文献   

18.
“净上宗”机庭——庐山东林寺,自慧远开基以来,名闻遐迩。现今东南亚一带流传的“东南稽首,献心庐岳。”就是对它的最好评价。唐宋以后,随着佛教在国内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加之“净上”教义,是以一种极简单的念佛方法,仙妇孺黔首都可以学佛修行,到达西方“净上”之地。东林寺便成了虔诚膜拜者的向往之地,东晋向朝时,成为我国南方的佛学中心,也是我国两大佛学研习中心之一。历代文人骚客、名士贤达为具纷纷投咏,留下了无数诗章词赋。随着东林寺声名不断远扬,关于祖师慧远的传说、遗闻也随之愈烈。具中最为著名的是“虎溪三笑”之说。  相似文献   

19.
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从八个方面论述了唐宋之间的种种变化,指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但对该说的实证基础进行追问表明,其所依托的史实基础并不坚实。其关于"贵族政治"和"君主独裁"的界定是建立在对六朝隋唐时期贵族政治角色的夸大和对宋以后臣宰职能过于贬低的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指出,其关于唐代科举考试内容存在误判,忽略了唐代科举制为寒庶之士打开仕进之门的作用,不适当地强调了王安石变法后科举考试改革的作用;其关于唐宋朋党性质变化的判断,缺乏充分的史实根据,并存在对唐代牛李党争的牵强理解甚至误判,对宋以后朋党性质的解释也缺乏逻辑上的一贯性。  相似文献   

20.
“簋”(粤语读guei^2鬼),原指古代放置食物之器皿。其形状或方或圆,有木制的、竹制的、陶制的和铜制的几种。原是古代贵族用做食器或祭器.后来流传到民间,故粤语中便有“九大簋”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