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不同文化间的权利关系,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翻译提供了重要研究视角,其中三种代表性文化翻译策略包括韦努蒂提出的"抵抗式翻译"、巴西的"食人主义"以及霍米·巴巴"杂合"与"第三空间"的文化翻译思想,这三种文化翻译策略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交流提供了不同的考虑视角。综合地对比研究这三种极具特色的文化翻译策略,结合中国文化英译的实际情况,探寻其对中国文化英译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和·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道"是南京博物院2015—2016年的跨年大展。展览不仅通过文物本身、文物对比以及文物组合的关系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道",同时,在第三单元"和和美美"中,又布置了"吉祥"、"和美"、"喜庆"、"福气"四个小单元,寄托了对观众的美好祝福。其中"福气"单元为全家福互动体验区。展厅  相似文献   

3.
论近代中国从“轻日”到“师日”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社会对日本的认识经历了"轻日"和"师日"两个阶段.初期,以日本吸收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为主流,中国仍然视日本为"蛮夷之邦",国民存在浓厚的"轻日"趋向.甲午战争之后,由于中国战败,导致对日本的认识发生根本的变化,中国由"轻日"向"师日"转变.明确提出"以日为师"的思想的当首推黄遵宪;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将"以日为师"思想理论化、系统化,并加以广泛宣传,使之成为全国性的行动和时代潮流.这种观念上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4.
日韩现代管理思想中的儒家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日本和韩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日本和韩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文化,日韩现代企业的权威管理模式,恰恰是通过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扬弃以及与西方文化的对接,从而形成了日韩现代管理思想。在日本和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在其崛起的进程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必须要提高认识,保护东亚地区的“原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5.
日本住友家业源于婿养子从生父家带到妻家,此后十七代都以男性单子传承为主轴,其间有过养子、婿养子继承。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住友家的这一继承模式是日本家业传承的典型模式,与中国传统的"诸子均分"以及家产、秘方、绝技"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婿"的社会风俗,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系统梳理住友家业历代的传承情况,旨在从中探寻日本人的家业理念,以此为研究中日文化的同人提供一个反观中日家族企业文化差异的新视角。同时,对中国家业走出"富不过三代",改变传统的继承观念与习俗也许有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治国理念,其思想根源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内涵丰富,其具有的"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国和谐思想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承继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铭  徐传武 《民俗研究》2010,(2):104-113
"七七"丧俗是中国传统丧葬风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源头,应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数字七的崇拜和由之而来的儒家的"七虞之礼"。另外,渊源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道教的"七七"奠和佛教的"七七"斋对该丧俗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影响。三者之间相互融会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而又影响深远的"七七"丧俗。  相似文献   

8.
段西蓉 《神州》2011,(26):16-17
在中国古代,"三"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人行礼要三让、三揖,服丧要三年为期,礼乐要一倡而三叹……"三"字的突出显示了一种文化心态,这种心态一直作用于中国的哲学与宗教,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哲学精神,"和合"、"圆融",调和、完整、包容而生生不息。而中国植根于农业的人文情蕴和"天人合一"贯穿始终的观念深深影响了这一哲学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正《晚清时期老外的"国学"情结》自1807年英国人马礼逊来到中国后,来华的西方人络绎不绝,他们往往背负外交、经商抑或宗教使命,其中不乏长袍马褂久居甚至老死中国者。他们身上表现出长期耳濡目染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国学"情结。第一,人名多附庸中国传统文化。美国汉学家Samuel Wels Williams,中文名字为卫三畏。"三畏",不仅与他的英文名Samuel音相近,而且  相似文献   

10.
文献记载的中国七夕早在日本奈良时代传至日本,作为宫廷的惯例,以"展示丝织品和诗宴"的形式直到平安时代。中国民间传承的七夕竹竿晾衣曝晒与愿丝乞巧,在日本庶民文化渐起的室町时代骤然以"竹竿悬挂五色绢丝乞巧"的形式大量出现,至江户时代青竹"笹"代替竹竿进入七夕,五色绢丝换成五色"短册",并参与"七夕送"的活动,是庶民文化的重大转折。日本的"七夕祭"因为神道和佛教因素的渗入,从而真正具备了"祭祀"的意义。而完成宫廷乞巧风雅向民间祭祀转变的标志,就是青竹"笹"代替竹竿悬挂五色"短册"的出现。"笹"是日本既尊重传统又迎合时代变化的七夕文化标志,它保留了来自中国七夕文化的主体"竹",也结合了本土文化"青竹",承载着日本七夕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寄托着日本人对生活的无限美好愿望与期盼。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和日本传统文化均有三根支柱:儒佛道。不同的是,中国的道是道教,日本的道是神道。神道也称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对日本文化有深刻影响。被称为"中国知日第一人"的戴季陶,在《日本论》一书中写道:"表面上,日本最盛的宗教是佛教,而骨子里日本人普遍信仰的是神道。"但是,神道也是在与外来思想文化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全盘西化"论,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潮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全盘肯定西方价值取向为特征的文化思潮,它反映了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对西方文化模式的推崇与选择。其主要代表人物为胡适、陈序经,二者主张"全盘西化"论的主要目的是为打击封建复古倒退文化思潮,这在当时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因其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全盘西化"论最终演变为一种激进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自成体系,博大而精深。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王朝时代后,儒学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然而在儒学文化体系中,封建的纲常伦理却是其核心,这致使中国的思想文化死气沉沉,科技文化墨守成规,便也渐渐落伍于世界文化之林。但在近代饱受西方文化欺凌的同时,却也正同时承受"反哺之恩",使得中国的近现代文化呈现一种不一样的特色—这就是我们后来所接触的"西学东渐",并且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呈现着不同特色的新文化对旧的陈腐落伍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这也就儒学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支配统治地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在"西学东渐"影响下的独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2月14日至15日,由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与传统文化研究院与香港孔子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国际研讨会”在香港理工大学会议厅举行。一如过去三届,研讨会的宗旨是为促进我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使其系统更趋完善,发展更为长远。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地的35名学者,就文献的厘订与流传等有关古文献与传统文化研究的诸多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切磋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从本质上认识和区分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文中把真正的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称为应然的中国特色。第二部分为"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的形成",其中一是与党的领导.二是与传统文化,三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部分为"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体系与文物法律体系"。第四部分为"坚持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与实践,推动文物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镇花祭、道飨祭和疫神祭是日本古代国家神祇祭祀体系中的与疫病有关的祭祀。本文主要是分析这三个祭祀中蕴含的与疫病有关的鬼神观念。镇花祭体现了日本传统的"神作祟"观念,道飨祭是一个混合了中日两种文化因素的祭祀,一方面其思想依据是鬼魅、特别是中国的疫鬼观念;另一方面,道飨祭对于鬼魅的态度并非中国式的暴力威胁,而依然采取日本原有对待神的恭敬态度。疫神祭中的"疫神"则是把中国的疫鬼改造为日本式的"神",纳入日本原有的神祇信仰的话语体系。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疫病祭祀的角度对三个祭祀进行整体把握,发现道飨祭和疫神祭的鬼神观念均来源于中国的"疫鬼",以及日本原有的"神"观念对中国的"疫鬼"观念的改造,从而形成国家的神道祭祀中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共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嗜好。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日本文学 ,都不例外。但是 ,文学所反映出的民族嗜好 ,都不是在一瞬间突然形成的 ,而是在一个民族漫长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风土中逐渐形成的。一、中国古代文学的“政治性格”文学研究家们经常指出 ,中国文学有着很强的政治性。反之 ,文学的“超政治性”却被视为日本文学的传统性格之一。中国文学是政治性很强的文学 ,这是中国文学自古以来的一种传统 ,一种性格 ,这种传统和性格至今仍然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定…  相似文献   

18.
第一,渤海横向传到日本的"渤海乐"是足以代表渤海国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其对渤海而言,则称之为"本国乐"或"本国之乐";其在他国(如日本)而言,则被称为"渤海乐"。第二,渤海纵向传给其后裔女真的"渤海乐"仍然是足以代表其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与横向传入日本的"渤海乐"性质相同;第三,南宋时期由金朝传入中原内地的"渤海乐"还是足以代表渤海国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其性质仍然未变。第四,从"渤海乐"的最早出处——日本六国史的第二部即《续日本纪》相关史料的考察,到中国正史《金史》、《宋史》中相关史料的检索,目前尚未发现足以对"渤海乐"性质产生怀疑的任何史料,更没有发现"渤海乐"就是"高丽乐"的任何证据。  相似文献   

19.
胡晓 《神州》2013,(6):8-9
渡边淳一作为日本当代"大众文学"作家,在日本几乎被认为是一种"读后即弃"的一次性文化消费品。然而,若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发现在渡边淳一的这种日本当代"大众文学"中也深深地反映了日本文学中传统中的爱情与死亡伴生的现象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死亡意识"、"死亡美学"等,可见日本传统文学对日本现当代文学的深远影响。本文试从死亡美学角度对渡边淳一《樱花树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2011年8月19日~21日",文化上‘早期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这次会议是为开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研究"而召开,是第一个关于文化上"早期中国"问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