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苏州商业发达,“市廛鳞列,商品麇集,集中山海所产之珍奇,外国所通之贷贝,四方往来,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经世文编<补卷)》)。此言不虚,史载苏州之外地货有各省青蓝布匹(《雍正朱批谕旨》42册)浙江杭州的绣品(《吴阊钱江会馆碑记》,江苏人民出版社《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1981。以下简称《碑刻集》);湖州蚕茧(《农  相似文献   

2.
郑颖 《神州》2014,(9):10-10
明清以来,苏州民间信仰十分兴盛。笔者考察《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中与此相关的碑刻资料来得出苏州民间信仰的特点,它主要表现为具有浓郁的商业气息、明显的正统性规范性、注重实用的功利性,还有许多神灵都与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1957年春,当我在苏州调查明清碑刻的时候,为了寻找西园后面葛仙翁庙附近的“钟表公所”而访问了饮马桥钟表修配生产合作社的朱云笙先生.由是我结识了王宽良、成霭生、严镕甫、易道德、张庚生、曹于兰等造钟匠师,并通过现场观察、个别访问和开座谈会的方法,开始对苏州造钟业的  相似文献   

4.
碑刻是我国古代记载史实、传播和保存文化的特殊社会文化载体,本文对苏州碑刻的介绍正是要突出其重要的史料、艺术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苏州历代书法名家如灿烂群星,各领风骚,从六朝的陆机、张融,唐代的陆柬之、陆彦远、沈传师、张旭,直到明代的宋克、祝枝山、文征明、王宠,书法造诣都很深,尤其是明代的沈周、唐寅、文嘉、钱谷、陆治、刘钰、邵弥等名家,开创了我国吴门书家艺术风格及书法艺术上帖学的新局面。清代的汪士宏、何(火单)、吴大澂、俞曲园等名家也给苏州留下了不少珍贵的书法文化遗产。他们的墨迹有相当部分是以碑刻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根据近年来的调查,苏州现存的碑刻有三千块以上,为了收集保管好这批珍贵的文物。苏州市特在苏州文庙成立苏州碑刻博物馆。现择要介绍该馆所藏名碑。  相似文献   

6.
邹亮 《江苏地方志》2023,(4):41-44+76
<正>《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收录了常熟洞泾桥(又名陈埭桥,在今常熟市张桥镇东北)邹氏10块碑刻文字,成碑时间为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光绪二年(1876)。10块碑刻分别是邹鸣鹤撰《常熟邹氏义田记》(道光二十四年)、李兆洛撰《华西邹君记》(道光年间)、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郑和首下西洋六百周年前夕,笔者专程赴苏州采集有关郑和苏州后裔情况的资料,在苏州石路太平坊29号拜访了苏州市伊斯兰教协会马宏仁会长、马更生副会长。在说明来意后,两位老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嵌入墙中的七、八块碑刻引起了我浓厚兴趣。苏州伊斯兰教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大都集中在闾门一带,这些碑刻是从六家清真寺毁坏后集中保护在太平坊清真寺。  相似文献   

8.
南宋《平江图》碑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即宋代苏州文庙旧址内,它与《天文图》碑、《地理图》碑、《帝王绍运图》碑合称“苏州文庙四大宋碑”,在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称为“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平江图》碑刻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是苏州城(当时为平江府治所)的一幅石刻平面图,由郡守李寿朋主持  相似文献   

9.
倪浩文 《江苏地方志》2023,(3):42-45+47
<正>苏州自古崇文重教,办校历史昉自春秋,现存原地办校之学府可上溯至北宋。菁莪棫朴,弦歌不辍,非特诞生了巍巍名校,培养了跻跻名人,也留下了陛陛校园碑刻。据笔者统计,苏州方今存有碑刻或拓片之校园(含曾经办学之所)共180余处,其中碑刻或拓片尚在校园原址的有126处。在校园中,存世的碑刻总量达1300多方。碑毁而存拓片者,去重后数量在400多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从韵文的角度,讨论《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的若干校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朱明寺大德塔碑,近年出土于苏州虎丘塔塔基填土层.出土时碑石已残,缺失下段(见拓片).残碑长0.41、宽0.45、厚0.14米.现存碑文共17行,88字,但除“朱明寺大德塔”、“大历四年(769)”、“宝历元年(825)”等字外,绝大都分碑文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经考证,该碑是目前苏州历史上最早的碑刻实物,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与碑刻实物价值.朱明寺大德塔碑的出土,填补了苏州历史上唐塔的空白,并为我们研究唐代苏州朱明寺大德塔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碑刻是对中国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文化的记录,也是对古代文法技艺及书法艺术的展示,可以将其看作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露天碑刻类文物本身处于室外环境下,因受自然环境风化以及人为扰动的影响,容易出现损坏,保护难度较大,文物展示的效果也相对较差。文章从露天碑刻类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出发,结合苏州文庙四大平定碑的保存现状,对露天碑刻类文物保护与展示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郑永华 《华夏考古》2011,(4):120-130
苏州原妙智庵内新发现了两块姚广孝碑刻,碑中所记载的有关姚广孝四则原始资料,虽已见于文献记载,但作为碑刻却是首次发现。刻碑很可能是明初宣德元年前后由其嗣子姚继统一摹刻而成的,具有独特的文物考古价值与史料意义。  相似文献   

14.
顾俊  李昊摄影 《山茶》2009,(2):34-45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纪念苏州建城2500周年之际,苏州就有过一次颇具全民意识的文化寻根和文化反思热潮,以碑刻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为代表的一大批吴越文化主题博物馆,差不多都在这一时期兴建。保护古城、延续文脉,这个命题在此之前从未被提到过如此高度。  相似文献   

15.
苏州府约束踹匠碑系研究清代前期苏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碑刻.康熙四十年(1701)刻石,碑长1.83、宽0.99、厚0.24米,青石质地,字体为楷书.现存碑文共31行,行81字.全文记录于下:苏州府约束踹匠碑康熙四十年江南苏州府正堂加三级石,为公叩宪  相似文献   

16.
碑刻资料保留了地方官署管理民间经济活动的大量记录,客观地反映了地方官对待民间经济活动的态度与行为。晚清江南地区地方官署在对民间经济活动的管理中着力构建市场秩序、保障市场运行,体现了积极发展工商业经济、规范民间日常经济活动的努力,呼应了晚清政府对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整。但是,在规范市场行为的同时,地方政府继续维护牙行的垄断利益,屈从于行规、业规等民间习惯法,维护旧式行会的权威性。这些矛盾做法,构成晚清时期经济管理活动中新旧共存的过渡特色,导致了政策与执行之间的落差。  相似文献   

17.
商事裁判与商会——论晚清苏州商事纠纷的调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事裁判与商会——论晚清苏州商事纠纷的调处马敏随着近代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业社会转型,大量的商事纠纷逐渐构成为城镇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商会档案为我们研究这些纷纭的商事纠纷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本文拟利用晚清苏州商会档案中大量的商会...  相似文献   

18.
追溯历史,苏州、旧古就在阊胥两门河道赛龙舟,那时的端午节,男女老幼倾城出游,看舟楫如鱼鳞,逛热闹龙舟市。苏州划龙舟的兴盛与其地理和经济环境不无关系。苏州是水城,操船熟练者随处可见,要组织参与者很容易;此外,清朝时期,苏州工商业发达,行业商会在端午时节出资组建自己的队伍参赛,还提供工艺品、时令食品等作为奖励,自然引得壮汉青年们一试身手。  相似文献   

19.
姑苏锡箔业     
锡箔是一种祭祀死者的用品。苏州百姓在祭祀先人的日子里,特别是清明节期间,有烧锡箔的习俗。许多香客、特别是老年妇女香客去寺庙烧香,也往往喜欢烧锡箔。由此,锡箔业应运而生。苏州的锡箔业始于清代成丰、同治年间。在此之前,仅有土纸业、蜡烛业兼营锡箔,自杭州至苏州往返贩运、后来,杭州的一些锡箔商见有利可图,就直接来苏州开店经营。  相似文献   

20.
康永萍  李俊义 《满族研究》2023,(1):37-44+66
辽宁北镇庙内现存元明清三代碑刻共56通,其中元代碑刻12通、明代碑刻15通、清代碑刻29通。庙内碑刻多数记祭祀之经过,此外还涉及封山、修庙、游山等诗文、纪事,为还原与解读元明清三代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且宝贵的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通过实地调查北镇庙现存元明清碑刻,现场拍摄原碑及拓片,集中说明庙内现存碑刻信息,遵照原碑,比对众方志所著录的北镇庙碑文,集中汇校,查缺补漏,尊是黜非,继而探析碑文之意,发掘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