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蔡国的始封者为周武王弟叔度。《史记·管蔡世家》裴骃《集解》引《世本》云叔度受封“居上蔡”,即今河南上蔡县。后世沿承此说,将上蔡县作为蔡国的始封地。《尚书·蔡仲之命》孔《传》云:“(蔡)叔(度)之所封,圻内之蔡。”古时方千里为“一圻”,今河南上蔡距西周王畿遥远,不当为“圻内”。孔《传》虽未明确指出蔡叔度所居之蔡在何处,但显然不会是今河南上蔡。《通志·都邑略》云:“蔡本畿内之地,  相似文献   

2.
史载,周武王克商后,封召公于燕,建立燕国,至燕王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年)被秦所灭,前后历八九百年,亦整整地经历了西周、东周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战争比较频繁、斗争比较激烈的时代。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初“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但至“懿王之时,王室遂衰。”《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云:及至厉王,“是后或力政,强乘弱,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伯,诸侯恣行,淫侈不轨,贼臣篡子滋起矣。”周武王兴师时,犹有八百诸侯不期而会于盟津,自武王克商后…  相似文献   

3.
刘禄山 《收藏家》2010,(3):3-10
公元前11世纪,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大封诸侯,以拱卫姬周中央。周武王子成王即位后,将位于今山西南部的河、汾之东的故国“唐”地封给胞弟叔虞。叔虞过世后,其子燮父改国号“唐”为“晋”。晋国与鲁、卫等国一样,为宗周的最亲近的宗亲国。  相似文献   

4.
蓟是古燕国的都城,今天的北京。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尧帝的后裔于蓟,封周宗室召奭于北燕。”(《史记·周本纪》)。燕国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宗国都城记》),地址在今天的河北蓟县一带。因“蓟微燕盛”,燕侯并吞了蓟侯的土地,就以蓟作为燕国的统治中心了。据推测,蓟城即在今天北京广安门以北和白云观之南一带。燕国是周武王所封的主要诸侯国之一,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它受封之年(公元前十一世纪)起,到灭于秦(公元前222年),共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燕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正是由小到大,由弱  相似文献   

5.
《陈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中最有特色的国风之一。它以哀艳的情歌和神秘浪漫的巫舞著称于周代。《陈风》的这一鲜明特色,班固的《汉书·地理志》早已指明: 陈诗曰:“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又曰:“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此其风也。陈国这种能歌善舞的风尚习俗是怎样形成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陈国的历史情况、地理环境与社会背景中去加以探讨。一、陈国巫风的昌盛与周武王封胡公于陈“使祀虞帝”有关。《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郑国的子产曾提及陈国的历史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指周武王),我先  相似文献   

6.
中国姓氏 ,各有起源 ,我们认为宋氏起源于河南商丘。西周初年 ,周封微子启于宋 (今河南商丘 ) ,称宋公 ,建立宋国 ,宋人以国为姓 ,为宋氏之始 ,传续至今 ,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西周初年 ,武庚联合管叔、蔡叔发动叛乱 ,周公旦率部东征 ,再次克商 ,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在武王灭商时 ,“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 ,肉袒面缚 ,左牵羊 ,右把茅 ,膝行而前以告”① 。因此武王乃释罪微子 ,封微子于宋 ,建立宋国 ,让其继续祭祀先祖 ,安抚商朝遗民 ,这应该是可信的 ,史籍多有记载。《史记·周本纪》云 :“成王少 ,周初定天下 ,周公恐诸侯畔周 ,公乃摄行政当…  相似文献   

7.
古蜀文化与彝族杨甫旺一《华阳国志·蜀志》说:“蜀之为国,肇之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史记·五帝本纪》则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有士德之瑞,故黄帝。……...  相似文献   

8.
“朱方”辩     
朱方,春秋时曾一度是吴邑。在《左传》中,“朱方”这一地名出现过三次。其一,《左传·襄公廿八年》记载:齐庆封奔吴,“吴句馀予之朱方,聚其族焉而居之,富于其旧。”其二,《左传·昭公四年》云:“秋七月,楚子以诸候伐吴”。“使屈申围朱方,八月甲申克之。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其三,《左传·昭公四年》曰:“冬,吴伐楚,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史记》则载五次。《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曰:楚灵王三年“夏,合诸侯宋地,盟。伐吴朱方,诛庆封。冬,报我,取三城。”《史记·吴太伯世家》云:“王余祭三年,齐相  相似文献   

9.
<正> 易水左右是天鼋族高辛氏子唐尧故地。唐尧是黄帝曾孙帝(?)高辛氏子,史家因并称帝(?)、帝尧所处时代为“诰、尧之时”。”《大戴礼记·五帝法》记孔子说:帝(?)为玄嚣之孙,(虫乔)极之子也,曰高辛”,帝尧是“高辛氏之子也,曰放勋”,与《尚书·尧典》:“帝尧曰放勋”相合。《史记·五帝本记》:“帝(?)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帝(?)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可证帝尧是黄帝天鼋氏族商高辛氏之后,本姓姬氏,《帝王世纪:帝俈高辛,姬姓也”可证。帝尧既为高辛氏子亦当为姬姓。《路史·后纪》:“帝尧陶唐氏·姬姓。”注:“尧姓姬,缶于帝(?)”。虽《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以“尧母(广尤)都,盖天帝之女,寄伊长(亻入)家,年二十无夫…赤龙与庆都合而生尧”。《隶释·帝尧碑》、《咸阳灵台碑》等都有此说,皇甫谧因说:“尧姓伊祁氏”,“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於伊长(亻入)之家,故以所居为姓也”。  相似文献   

10.
淮夷探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淮夷族源考关于淮夷的起源,目前大体有三种观点.1.淮夷属东夷,起源于今山东地区.2.是鸟夷的一支,起源于今河北燕山一带.3.是淮河流域的土著居民.笔者认为,以第一种说法较为合理,但必须予以进一步深入的论证.某些成说,还需修正.淮夷的淮,甲骨文作”佳”,金文也多作“佳.《说文》:“佳,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可知,淮夷应该是以某些短尾鸟为图腾的部落集团,属于东方的鸟夷.《路史·国名纪》据《世本》定淮夷嬴姓,为少昊之后.少昊氏正是鸟夷集团的祖先.相传少昊氏“以鸟名官”,《左传》昭公十七年说少昊氏多以“鸟”名氏,另有“五雉、“九扈”,“五鸠”等以鸟为图腾的族氏.其中的“祝鸠氏”即淮夷、“佳”又作“(隹鸟)”,郝懿行《尔雅义疏》云:“祝鸠、佳,其声相转,(鸟隹)借作佳”.《说文》:“(鸟隹),祝鸠也”.《逸周书·王会解》有“祝淮  相似文献   

11.
《汉书·地理志下》云 :“信都国 ,景帝二年为广川国 ,宣帝三年复故。”这条史料有误。查《史记》、《汉书》高祖时事 ,信都时为地名 ,而非郡名 ①、国名。《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张耳“得赵歇 ,立为赵王 ,居信都”。《集解》徐广曰 :“后项羽改 (信都 )为襄国。”《汉书·张耳陈余传》 :赵歇为赵王 ,“居信都”。张晏曰 :“信都 ,襄国也。”项羽“分赵立耳为常山王 ,治信都 ,信都更名襄国”。立九个月 ,降汉。汉四年 ,封张耳为赵王 ,王襄国 (即前信都 ) ,次年薨。子敖立 ,九年 ,废为宣平侯。汉元年 (公元前 2 0 6年 ) ,项羽以梁楚地九郡…  相似文献   

12.
《沧桑》1993,(1)
古代山西地区从西周到春秋时代600余年属于晋国领土。晋国是周王朝重要的同姓诸侯国,其开国君主叔虞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成王即位后将叔虞封于唐国,故称唐叔虞。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改国号为晋,从此开始称作晋国。叔虞当时是怎样被封在晋国的?史书上有这样两种神奇而有趣的传说故事:一是说叔虞母怀胎后,天神曾托梦给武王:“我要你生儿子名叫‘虞’,将来作唐国君主。”叔虞降生后,其手纹果然组成个“虞”字。二是说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有一次和他弟  相似文献   

13.
据《史记·三代世表》正义 :“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黄帝与子昌意娶蜀山氏女 ,生帝喾 ,立 ,封其支庶于蜀 ,历虞夏商。周衰 ,先称王者蚕丛 ,国破 ,子孙居姚、等处。”“姚” ,即今云南姚安 ,在元谋的西南。“” ,即今四川西昌。又据《尚书·牧誓》记载 ,参加周武王伐纣的有八国 ,即庸、蜀、羌、、徽、卢、彭、濮。武王灭殷后不到30年 ,成王大会诸侯于洛邑 ,蜀、氐、羌、巴、濮、夷西南诸族皆与会……这些记载虽有神话色彩 ,但反映出蜀人的发端是很早的 ,与中原的民族一样古老。同时也表明 ,蜀虽远在西南边陲 ,但与中原各民族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文物世界》1999,(3):24-25
晋词,初名唐叔虞词,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周武王灭殷7年以后,因病去世。他的长子诵继位,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幼,便由其叔父旦代行天子的职权,史称“周公摄政”。  相似文献   

15.
前几年使用的中学历史课本上只写有“公元前221年秦灭亡六国,统一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没有提过东周灭亡的情况。现在的《中国历史》第一册第53页增添了“公元前256年,秦灭了东周”一句,查阅《教学参考书》只得到“周王朝结束的时间,史学界说法不一,有的以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国,周赧王死去作为东周王朝结束的年代:有的以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国作为东周王朝灭亡的年代。课本采取了第一说”的结论。那么,东周到底是怎样灭亡的呢? 要了解东周王朝的灭亡经过,必须先弄清“西周国”和“东周国”的来历。这“西周国”和“东  相似文献   

16.
霍国考     
霍人,真姓,起于山西霍山,历夏商,逐渐与东夷族文化相融合,而含有鸟图腾的痕迹。到夏末,霍人已有一部分南迁于安徽霍山,成为商朝的属国,周初,地入于东夷族之潜国。而留居山西霍山的一部分霍人,到周武王灭商后,霍侯因助商人抵抗周军,便被周武王所禽。于是,周武王便封第八弟叔处于霍,为侯爵。不久,周成王继位,霍叔处与兄蔡叔度、管叔鲜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反叛,但很快被周公旦所平定。霍叔处被废,而以其子继位为霍侯。到春秋初年,被晋献公所灭。而姬姓霍国有一支随周昭王南征荆楚、淮夷,与随、唐、蓼、应诸国的一支移封于南方。霍人又在今河南霍阳立国,约在春秋时,与应国同被楚国所并。楚于是迁一些霍国遗民于今湖北房县、竹山的霍水、霍山。而安徽的霍山、霍邱亦纳入楚国的版图。  相似文献   

17.
自汉之后,学者对《考工记》“匠人营国”一节文字的含义颇多歧见与争议。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东汉经学家郑司农辑录、郑玄注释的严重错误所导致。汉武帝时少府考工官依据西周遗文编选而成的《考工记》,约在两汉之交散佚。郑司农把《考工记》佚文及不属于《考工记》的“营国”佚文合并增入《周礼》后,“营国”制度受到郑玄等历代学者的错误解读。“营国”的对象不是郑玄所指的周王城,而是指西周时代的诸侯大国。“國”字是西周中期分封制度定型时创制并用作诸侯国专称的。“建国”的含义等同于“封国”,“营国”即指在分封的诸侯国内进行城郭、食邑等营造活动。城“方九里、旁三门”的含义不是指方形城的边长九里、每边三门,而是指城墙的周长九里、城门三张。“九里之城”与“百里之国”“三里之宫”结合,构成西周时期诸侯大国地域、都城、宫殿三层次的礼制格局和尺度。西周王城的周长为“方十二里”。“营国”制度不是传统认识上的周王城规划,而是西周王朝为诸侯大国制定的国土空间规划,可称之为“周诸侯国规划模式”。这种规划模式的思想与原则,能够反映西周时代中国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所达到的科学与艺术高度。东汉之后,已经异化的“营国”思想,对北魏洛阳、隋唐长安与...  相似文献   

18.
随州文峰塔一号墓所存留的部分资料、尤其是编钟铭文的内容十分重要,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资料表明,该墓墓主即器铭所见的曾侯與,其时代约在公元前480年左右的春秋末年,可与早年曾侯乙墓的出土材料互证。铭文记载曾侯與自称"余稷之玄孙"、"伯适上庸(用),左右文武,……。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此淮夷,临有江夏。"不仅与早年季氏梁出土戈铭曾穆侯之子又称"周王孙"的资料相呼应,又与叶家山M111所见"犺作烈考南公宝尊彝"的器铭相关联,说明叶家山墓地所代表的西周曾国与东周曾国一脉相承,为周王室支系所封,属姬姓小宗。器铭"伯适"、"南公",当曾国始封之君,表明曾国应是成王时期被封于南土,以镇抚淮夷,统领江夏,与文献所载周初分封齐、鲁、燕于东土、北土,藩屏王室的情形类似。钟铭有关曾侯复楚的记叙,与文献所载公元前506吴师入郢、楚昭王奔随的史实相印证,对解析学术界长期关注的曾、随之谜具有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版《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邕管·贵州》有“乌浒之俗:男女同川而浴;生首子食之;云宜弟,取妻美让兄;相习以鼻饮”。其中将分号标在“云宜弟”之前,则“宜弟”乃“取妻美让兄”之谓.这种理解,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宜弟”究竟为何义?《墨子·节葬下第二十五》云:“昔者越之东,有(车亥)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子,谓之宜弟.”《墨子·鲁问第四十九》云:“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子墨子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后汉书》卷116《南蛮列传》载:“(交址)西有(口敢)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取妻美则让其兄.今为乌浒人是也.”  相似文献   

20.
丹阳地名见诸史书者不一,有吴境之丹阳,有楚境之丹阳。《汉书·地理志》丹阳郡丹阳县下注有“楚之先熊绎所封,十八世,文王徙郢。”按《汉志》之说不确,熊绎所封,当为楚之丹阳城。《元和郡县图志阙卷逸文》卷一归州丹阳城条载,“在县七东里,楚之旧都也,周武王封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