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大钊是近代著名的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者。他对中国史学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不仅体现在他创立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中国史学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体系,还在于他首先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历史研究,为后人作了示范。对于后者,一些论著虽然提及,但论述尚欠充分。笔者认为,仅就李大钊对中国古史的研究而言,至少有三方面:即对远古为“黄金时代”说的批判,对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探讨,和对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问题的论述等等,为与其同时代的史家所不及,对创立科学的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史分期讨论与中国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30年代到现在,对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已经历过近70年的历程,并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李祖德先生撰写的《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综述》(以下简称《综述》,载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河南人民出版...  相似文献   

3.
王秀丽 《神州》2012,(6):315-315
美术课是我国目前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普通中学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新学期伊始,我想对初中美术教学谈谈我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4.
近读古史,发现郭沫若在古史研究中有明显的三点失误。现罗列如下,敬乞海内外专家明察。一、古代有无“三年之丧”制?郭沫若在《释祖批》中说:“《尚书·帝典》‘帝(放勋)乃组落,百姓如丧者批三载’,不独首姓字古无有,三年之丧古无有……亦可知《帝典》诸篇为孔门所伪托。”(《郭沫若全集·考古篇1》第20-21页)郭氏否定“三年之丧”是错误的,请看《竹书纪年》的帝尧、帝舜和夏代纪年(见附表)。1.从尧、舜、禹的继承来看,尧死于公元前2046年,舜继位于2042年,舜死于公元前1993年·禹继位于公元前1989年,皆有“三年之丧”,…  相似文献   

5.
篇目即志书的纲目、目录,旧志称之为“门类”,它是志书的框架,是体例的重要体现,也是体例内容的具体化。因此篇目是志书的统帅,居志书“领袖”地位。续志的断限正是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急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续志篇目的增减,结构的改造,方法的更新,要在充分总结前志的基础上进行。首届新志的篇目设置基本上是科学实  相似文献   

6.
在廊坊博物馆建成开馆前夕,作者从博物馆应准确定位,立足于本地特色,做好文物征集、研究等基础工作,有效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等方面,谈了廊坊博物馆建设的三点构想,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研究作用,避免出现开馆时热闹,很快就门庭冷落的尴尬境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白宗军 《丝绸之路》2014,(14):72-74
中西文化的入路不同,所以中国哲学有别于西方哲学,其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就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可从两方面进行讨论:从为学(知识)层面言,包括传统研究法和中西对比研究法;从为道层面言,指实践工夫论。  相似文献   

8.
柳玲玲 《丝绸之路》2009,(24):115-116
农村新课程改革以来,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使新课改在农村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是当务之急。要依据农村教育实际情况开展课改调研,加大培训力度,突现农村特色,转变学校职能,确立目标责任制,以适应农村教育发展需要,更好地为农村教育服务,达到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安翠香 《丝绸之路》2012,(8):119-120
高校后勤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各项事业开展的前提与保障。后勤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意识的创新与否,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与稳定。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是否同西方一样,也经过了奴隶制阶段,这是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的中心议题。对此,郭沫若以他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首次作了肯定的回答,从而引起了激烈的论战。在此,郭沫若是以古希腊罗马的“典型的奴隶社会”作为参照,来论证中国的奴隶社会的,其理论视角是奴隶社会的一般特征,而反对者也同样是由此立论进行反驳的。因此,忽视中国历史的特殊性就构成了双方共同的理论特征,这一缺陷一直延续到四十年代。  相似文献   

11.
12.
前几年,许多人都在谈论“史学危机”,现在对“危机”的这种担心似乎是过去了。有些朋友向我说起,史学研究看来还得多做切实的工作,我很赞成这个话。所谓切实,并不是不讲理论,不要宏观,而是要反对空疏。有一次在《文史》杂志的座谈会上,我曾提到明代学风空疏,值得引以为戒。清初几位大家提倡朴学、实学,正是力矫其弊。当然后来有些人只尚考据,不及义理,又走到另一极端去了。我们追求的切实,应当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一世纪中国古史研究面对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史迄今未能在一系列主要和重要问题上建立起公认的解释的基础 ,为此新世纪的古史研究需要有突破性的进展。其主要内容是 :(1 )在现代研究的水准上寻求建立真正合理和科学的古史史料学基本理论 ;(2 )寻求建立成熟的解释性工作的基础和提高其水准 ;(3)依课题的要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合理的跨学科研究并寻求建立合理的规范。在可能形成的新范式下的中国古史研究将是有坚实的史料学依据的 ,是有深刻说明力和思想性的 ,是因为具有多学科方法的合理支持而真正科学的。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象征,历来属于高雅文化的范畴。在我国,从西方移植的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的出现,也仅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自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不仅数量增加,且种类增多,规模扩大,分布广泛,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博物馆体系。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疑古风气是传统的疑古辨伪思想与“五四”以来的民主与科学思潮相结合的产物。以疑古著称的“古史辨”派在打破传统迷信、清除封建史学影响方面为中国现代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和历史上任何一种学术与学派一样,它又带有自身的局限。“古史辨”派的学术成就与局限在其古史研究方法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古史辨”学者提出的辨伪结论是否可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运用的研究方法是否正确。从这种意义上说,分析“古史辨”派研究方法的得失,是准确估价该学派学术成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秦汉史研究,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作为断代史的整体性研究,还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领域的专题考察;无论是社会史的复兴,还是新的简牍资料的发掘与研究,都有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相对实证研究的繁荣,理论方法论研究方面则显得有些孱弱和苍白,人们有意无意地疏远了那些宏观性课题,弱化了学术探讨的思辨理性;而这些,则又反过来制约了实证研究的纵深化发展,有些问题的探讨显然已经形成难以突破的瓶颈。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以三十年秦汉史研究的理论反思为题向学界征稿,以期唤起学界的理论兴趣,启发人们的宏观性思考,推动秦汉史研究步入一个新的繁荣期。本期先行发表几位学者的思考成果,并诚挚邀请更多的学人参与进来。是为盼!  相似文献   

17.
一、王国维在古史研究上的贡献“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种疑古学风,这种学风,发展成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古史辨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和古史辨派的学风相反,不是怀疑中国古代史,而是利用出土的甲骨、金文证明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古史记载而说明其可信者是王国维先生。王国维是利用甲骨、金文解释中国古代史的创始人。这种方法,现在来看是平常的而且是应当的,但在当时来说,这是新奇的事。我们看一看和王国维同时的权威、经学  相似文献   

18.
古史传说与古代政治文化密切关联,不同的政体诉求引发了不同的古帝模式,联盟、分封政体对应于方位帝模式,大一统政体对应于线性模式;不同的族群认同产生了不同传说组合的中心人物,如商代的帝俊、周代的黄帝、汉代的伏羲;不同的天下观对应不同的方位帝的构成。整个古史传说的流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早期中国方位帝系统的变迁、传统中国线性系统的变迁以及从方位帝系统向线性系统的变迁。线性模式是以方位帝模式为基础创造的,五帝六人是连接两者的关键。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处理的只是线性系统的变迁问题,本身也不能反映线性系统流变的本质。层累说的核心,即时代愈后、古史期愈长,只是对线性系统流变的现象描述,其本质是传说被不同族群不断重新表述,与真实的古史人物之先后无涉,真伪更毋庸论。疑古者以儒家经典作为早期传说古史期的材料基础,也不可靠。对于传说中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混淆的现象,需要对传说所属的文化系统作具体分析。走出疑古应该成为当今古代文明研究的新起点,但疑古运动对一些观念的打破,则应该继承。  相似文献   

19.
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攻击,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清末官制改革始于1901年,持续至1911年清朝灭亡,是清末新政和立宪活动的中心内容之一。在此时期,清政府对传统的选官制度做了大量的改革和调整,由此对官制改革的结局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对此作以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王凌 《清史研究》2006,(2):107-110
我对清史的兴趣多以十八世纪为中心,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就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