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莲英自9岁入宫当差,到暮年出宫养老,在宫中度过了55个不同凡响的岁月。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同、光年间,权欲熏心的慈禧太后,前后三次“垂帘听政”,独揽朝纲国政,统治中国长达47年之久。一生诡计多端的李莲英,紧紧依靠慈禧太后,为其出谋划策,效尽犬马之劳,极尽阿谀谄媚之能事,因而取得了慈禧太后的宠信。李莲英从迎合慈禧太后取得宠信到协助慈禧太后出谋划策,参与朝政,而进一步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垂爱,终于成为清末一代权监。  相似文献   

2.
许多人都以为,慈禧太后是天下第一女人,她不仅执掌了整个大清王朝的命运,而且身边又有那么多伺候她奉承她的人,于是人们猜想慈禧太后的宫中生活一定非常满足。然而,近读叶赫那拉·根正著的《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孙口述实录》一书,方知慈禧  相似文献   

3.
正当光绪帝离开颐和园返回宫中时,颐和园内出现了重大事件,这就是慈禧太后决定回西苑。  相似文献   

4.
清朝自顺治帝入关定鼎北京以来,沿袭明制,吸收融合汉文化,皇家均爱听戏并盛行于宫中。雍正、乾隆年间,国势强盛,文化繁荣,宫廷戏曲演出频繁。虽道咸以来,国势下滑,但国衰而戏不衰。同光两朝,很多王公贵族都痴迷京剧,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更是个嗜戏如命的“戏迷”。  相似文献   

5.
1861年,咸丰帝忧病而死,年仅6岁的载淳继位。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慈安、慈禧两位太后共同“垂帘听政”。为挽救统治危机,同治时期(1862年—1874年)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自强新政”,史称“同治新政”。总理衙门的设立,是“同治新政”的重要措施奕是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的  相似文献   

6.
洛阳“郭氏正骨”传世六代,子弟三千,驰名海内外。慈禧太后曾连夸“好好好”,毛泽东勉励其带徒弟,李先念拍案称神医。嗬!就连美国名医也自叹不如道:“中国绝技,西法不敢望!”我慕名采访成文,以飨读者。慈禧太后连夸“好好好”清乾隆嘉庆年间,与洛阳毗邻的平乐村...  相似文献   

7.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慈禧太后早已撤帘归政。照理说,慈禧太后与中日甲午战争不应该有什么关系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慈禧太后不仅与中日甲午战争有关,而且在某些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极大的影响。本文仅就慈禧后修颐和园,慈禧太后六旬庆典,慈禧太后对中日甲午战争的态度三个问题作一些考察。长期以来,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影响了海军的建设,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此说的代表人物,就是康有为。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写道:“时西后以游乐为事,目光绪九年经营海军,筹款三千万,所…  相似文献   

8.
慈禧太后的一生有许多谜,她的出生地究竟在什么地方?就是这众多的谜中的一个。关于慈槽太后的出生地,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右人说,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曾经作过徽宁池太适的道员,因此,慈禧太后是“生长南中”。①有人说,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曾经作过山西归绥道的道员,驻地在归化城(令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当地有一种口传、呼市新城落民街,就是慈禧太后的出生地。②有人说,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曾任甘肃布政使衙门的笔贴式,住兰州八旗会馆以南的马坊门,即今永昌路门牌179号院落。慈禧太后就“生于乃父驻防兰州之时”。③有人说…  相似文献   

9.
明朝的太监权利过大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清朝入住中原后,吸取明朝教训,从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到嘉庆、道光帝几乎各个皇帝当政时都对宫中太监严格管理,并制定了详尽的太监管理制度.清末,安德海和李莲英虽然深得慈禧太后的宠爱但是也没能过多干涉朝政.总的来说,清朝与其他朝代相比,太监较少有为非作乱者.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05,(5)
清代历朝帝王尊奉喇嘛教,宫中设有专门管理藏传佛教活动的机构“中正殿念经处”。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宫中佛事活动形成固定制度,并载入会典,成为清代典章制度中的重要一项。在宫中收藏的藏传佛教法器,分为宫中造办处制作和西藏地区进贡物两大类,他们在制作风格上存在一些区别。清王朝时西藏地区的宗教头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喇嘛,每两年轮流向朝廷进贡物品,每次供品中都有法器。西藏地区进贡的法器,就  相似文献   

11.
《故宫博物院院刊》一九八一年第三期裁《魏忠贤乱政和客氏》一文,其中谈到“对食”问题,有一段较详的说明: 按宫中惯例,宦官们都要轮流在乾清宫值班,但不许太监在宫中做饭,所以值班者只好带冷饭。宫中女婢,皆有“爨室自炊”,因此太监们都托她们代温饭食,故称为“对食者”,或称“菜户”。客氏原与魏朝为“对食”。其后魏忠贤与客氏相私。“一  相似文献   

12.
王恩收 《文史月刊》2009,(10):74-74
在许多演绎清朝末期的电视连续剧里,慈禧太后常被称作“老佛爷”。这很奇怪,慈禧太后是女的,为什么称她为“老佛爷”呢?  相似文献   

13.
慈禧太后,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朝末年,她统治着同治、光绪两个皇帝两个时代的政事。 自从鸦片战争割地赔款以后,英政府仍不甘心,借清政府腐败无能之机,联合美、德、法、俄、日、意、奥帝国主义国家,向我国进攻。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七月攻陷天津,八月攻克北京。慈禧太后惊惶失措,带领光绪皇帝和亲贵大臣,仓惶向西安逃跑。  相似文献   

14.
正袁世凯是慈禧太后在李鸿章之后最为信赖的汉大臣,在慈禧太后最后几年掌握着相当的权力,对当时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作出过重要贡献。当然他也得罪过不少人,多年来弹劾他的奏章一直不断。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对袁世凯信任有加,所以,袁世凯并没有因受到弹劾而受到任何处罚,反而步步高升。但是,1908年下半年,随着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相继去世,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反对袁世凯的潜流一直不断,在慈禧太后活着的  相似文献   

15.
胡忠良 《中华遗产》2008,(9):158-160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上了一道奏折.请求慈禧太后“训政”,于是慈禧发动了戊戌政变,导致了变法的失败。关于这份奏折的出笼.人们怀疑它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太后党的一个阴谋。  相似文献   

16.
唐建华 《文史春秋》2010,(11):64-64
自诩“章疯子”的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一生率性,口无遮拦,逮谁骂谁。1903年,他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掘》上撰文痛批清王朝腐败,大骂光绪皇帝为“载泄小丑,不辨麦菽”,与慈禧太后同为“汉族公仇”,从而彻底得罪了清朝廷和“老佛爷”慈禧太后,按大清律例,他此举无疑惹出了“灭族”大祸。可令人惊奇的是,章太炎虽然罪该“株连九族”,最后却只蹲了3年大牢。实在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17.
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选宫女,武则天因“美容止”而被召入宫中,立为才人。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按例出家为尼,居长安感业寺。后唐高宗把武则天接回宫中,封为昭仪。到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1901年11月29日是慈禧太后66岁生日。虽然中国人贺寿有十年一大庆五年一小庆的惯例,但慈禧老佛爷认为66岁应了"六六大顺"之说,应大操大办一番。这样一来,朝廷里的大大小小的马屁精便绞尽脑汁、争先恐后地向慈禧太后进献各式贺礼。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了在贺礼上压倒群僚,他别出心裁地花重金从美国购进一辆图利亚"牌小汽车献给慈禧太后。要知道,  相似文献   

19.
德龄公主(1886—1944),美籍华人女作家,满族。她是清朝外交使臣裕庚之女,在日本、法国生活多年,精通多国语言。1903年德龄随父亲回国,成为慈禧第一女侍官,深得慈禧宠信。两年后,她离开皇宫,最终选择在异国用文字讲述清宫的那些人、那些事。德龄公主自述:“回视宫中两年跟太后一起的生活,仍然使我神往,这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最有为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文史天地》2002,(11):32-32
据清代史料,玄烨对明朝宫廷侈糜之风,对崇祯皇帝,很不以为然。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与大学士谈明季史事,谕日:“明朝费用甚奢,兴作亦广,其宫中脂粉钱四十万两,供应银数百万两,宫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今则宫中不过四五百人而已。明季宫中用马口柴、红螺炭,日以数千万斤计,俱取诸昌平等州县,今此柴仅天坛焚燎用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