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唐代时册封了一个地方政权——"渤海国",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和强大被誉为"海东盛国"。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中占着重要的篇章。关于渤海国的民族构成是复杂多样的,关于其主体民族的构成中外学者一直存在着争议,但通过多方面资料考察和考古勘探,其主体民族应是靺鞨无疑,确切的说应是粟末靺鞨。除其主体民族之外渤海国的民族成分构成还有其他的靺鞨部落以及其他民族成员。其民族构成绝不是单一的民族成分。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今天,劳动、生息在祖国境内共有五十多个民族,它们之间相互交往已有悠久的历史了。但在古代,边境地区少数族是在“中国”之内还是在“中国”之外?秦汉以后,少数族统治者所建立的“国”是“中国”之内与汉族王朝并存的政权还是“外国”?这些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在论述这些问题时,着眼点又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论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就空间范围来说,应以今天的中国疆域版图为准。这种看法,似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它无异是将历史上“中国”疆域和今天的中国疆域划了等号,也无异认为中国的疆域自古至今都是一成不变。另一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外部环境等多种原因,中英两国在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在政治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从而导致了两国在民族国家建立后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外部环境等多种原因,中英两国在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在政治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从而导致了两国在民族国家建立后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物》1979,(5)
河北平山中山国墓葬、遗物的发掘出土,是我国考古工作的又一重要收获。它对战国历史、地理、文字的研究都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文物》1979年1期发表的《墓葬发掘简报》和三篇论文,对于中山国历史、民族与文化、铜器铭文和考释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考察和分析研究,不少问题已获解决。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商讨。本文特就关涉中山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根本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6.
民族融合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北魏统一以前十六国时期的汉化是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胡入驻中原的同时,其自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开始了封建化。十六国时期民族的汉化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统治,甚至为后来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以往人们只注重了这一时期的战争动乱,却对少数民族自身的汉化进程论述甚少。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根据中日两国领导人之间达成的共识和两国外交部间达成的实施框架,中日两国各10位学者组成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就中日历史问题进行研究。2009年12月,委员会宣布第一阶段研究工作结束,并公布了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由中日两国学者就共同确定的题目而分别撰写的论文构成。人们一般认为:历史问题是影响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但什么是历史问题?历史认识的分歧点在哪里?历史认识的分歧是否可以解决?如何寻找解决历史认识分歧的方法?许多问题需要历史研究者予以回答。而此次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则是回答上述问题的一次尝试,或者说迈出了解决中日历史问题的第一步。本刊拟分两期约请各界学者对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及其研究报告以笔谈的形式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8.
魏振国 《沧桑》2014,(1):42-44
民族融合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北魏统一以前十六国时期的汉化是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胡入驻中原的同时,其自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开始了封建化。十六国时期民族的汉化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统治,甚至为后来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以往人们只注重了这一时期的战争动乱,却对少数民族自身的汉化进程论述甚少。  相似文献   

9.
张研 《神州》2013,(7):176-176
中日两国地理位置贴近,日语的语言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极深,这为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工作带来优势。然而,中日两国毕竟有不同的国情、民族传统等等,故而在翻译过程中也更应考虑到其特殊性。语用顺应理论提倡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刻板僵化,而是将多方面因素列入到考虑范畴,例如国家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等因素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翻译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合理性。翻译工作者不仅应具备较大的词汇量和扎实的翻译基本功,还要具备灵活的主观能动性和敏捷的思维。  相似文献   

10.
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是某种人的活动,还是某种制度或结构,各个民族历史进程的大相异趣是起因于劳动者物质力量发展上的差异,还是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环境不同?各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否就是各个民族历史发展或缓或速的终极原因?这些,是历史研究,特别是比较史学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都涉及到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决定环境,还是环境决定人。  相似文献   

11.
“一家两国”和“一国两制”是历史上的问题,而且“一国两制”也是个现实问题。“一家两国”是封建割据的产物,就民族政权发展的层次来说,“一家两国”又是统一的中国以前的产物。历史上的“一国两制”和今天实行的“一国两制”有本质的区别,不  相似文献   

12.
钓鱼岛,这个中日两国一直关注的地方,时下的中日两国外交的焦点,其历史与主权到底如何划分?日本为何对它痴恋若狂?日本提出对它“拥有主权”,根据是什么? 钓鱼岛,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岛屿,由于它的军事和经济价值有了“新大陆”式的发现,以及日本对它野心勃勃,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的历史,本身就是日本侵略中国、掠夺中国领土的一个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观认为,民族问题是属于上层建筑的政治问题。 我国的民族问题一直是关系着祖国的统一和主权,关系着安定和发展,同时也关系着各民族本身的存亡昌盛。编纂新的民族史是历史赋于新一代修志工作者的使命。对于设县较晚的鄯善县来说,有无必要写出民族史专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从鄯善的历史和现状而论,没有编纂民族史专著的必要。但是,在《鄯善县志》设民族篇,并编好该篇则是一项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凡 《世界历史》2005,1(6):35-4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苏“北方领土”问题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因素:首先是两国历史上长期争夺演变的结果,其不仅使两国在民族心理上相互仇视,而且使之更加复杂化;其次是美国对“北方领土”问题政策的转化是造成该问题形成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法西斯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在两国恢复关系正常化谈判中,日本仍无法实现领土返还要求,最后选择暂时搁置对策,致使出现了至今没有解决的领土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物是历史的、民族的文化遗产,是社会文明和民族精神的物化载体,保护文物是我们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保护文物,实际是保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是对历史的负责。  相似文献   

16.
历史哲学谈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有过农业哲学、人生哲学、法律哲学、民族哲学、行动哲学等,其中较多的是历史哲学。这个复合词是怎么在中国发展的?我们研究史学的时候,何以有必要注意历史的哲学问题?学习这个历史哲学有什么基本的内容?中国人如何运用历史哲学?等等。本文企图将自己的体验作点介绍,并就正于方家门前。  相似文献   

17.
傣族是云南省人口众多的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傣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傣族文化。为了更好地清理、继承和发展傣族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将于一九八一年九月在昆明召丌开傣族文学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傣族地区的赞哈、歌手、民间艺人、作家,我省和全国的傣族文学研究工作者、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工作者参加。会议将研讨:傣族的社会发展与傣族文学的关系;歌手在傣族文学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蒋佳妮 《神州》2012,(35):32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传播和发展都离不开媒体。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阶段,传统文化将如何的传播?在新媒体艺术环境中,传统文化的传播又会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这都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入手,来阐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以来,民族问题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本文着重探讨如何理解国家主权原则层面上的民族问题,指出依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法,民族自决权的实现主要限于非殖民化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而不是支持已经建立的多民族国家内的少数民族分离运动。文章指出,虽然中国等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实际上与国际惯例和国际法是一致的,但西方国家与中国等国有关民族问题的争议仍然存在,其主要原因是不同性质的国家(后现代国家、现代国家、后殖民国家)在与国家主权相关的一系列观念认识上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20.
历史之眼     
正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有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其大意是说历史对于一个民族国家的兴衰极为重要,如果要瓦解、消灭一国之存在,首先要去除其历史,那么,随之而来的则会导致民族认同、国家观念的消解和散失。由此,我们很容易会想到列宁说过的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旦忘却了历史,就等于背叛自己、背叛国家、背叛民族。所以,铭记历史,于人于己于国,既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