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奇台出土发现的古钱币中,内地铸造的钱币远比新疆本地铸造的钱币多,秦、汉、魏晋、唐、五代、宋、金、西夏、元、明、清等朝代的钱币都有,尤其是内地铸造的清代的钱币,更是俯拾即是。这些内地铸造的古钱币中,不乏稀少的币品。2006年冬,笔者从奇台泉友处意外地发现了两枚比较少见的唐宋时期的古钱币,惜这两枚钱币均索价太高,笔者未能将其收入箧中,只索得钱图及相关数据。兹分别介绍如下,与同好共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姜宝莲 《文博》2004,(3):84-87
五株钱的铸造始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在这一时期,为了防止盗铸者摩钱取镕,五株钱的形制不仅采取了内方外圆的形制,而且又进一步周廓其质,出现了规范整齐的“赤仄(侧)”钱,这样就必须改进钱币的铸造技术,采用面范、背范均有钱模,并且相互对合的合范铸钱工艺,而范是浇铸钱币正面的范体,背范是  相似文献   

3.
奇台县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邻木垒县,西接吉木萨尔县,南隔天山与吐鲁番地区相望,北与富蕴县、精河县相连,东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奇台曾经出土过数以吨计的古钱币,且80%以上为内地铸造的钱币,新疆本地铸造的钱币不多。奇台流通使用的钱币主要是内地制钱,发现的古钱币数量大、种类多、时间跨度长,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珍稀性等特点,是研究奇台地方历史乃至新疆历史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4.
与汉代铸钱相关的遗物中,铸钱夹砂陶背范出土数量最多,是由泥质面层与夹砂背层组成。为了揭示铸钱夹砂陶背范的制作工艺并探讨陶范多次使用的可能性及夹砂层的作用,对陕西西安窝头寨汉代铸钱遗址出土的铸钱夹砂陶背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泥质面层采用细泥料制作,其作用是保证所铸造的金属钱币具有优良的表面质量;夹砂背层是在制范泥料中掺杂了较多的肉眼可见的砂砾,其作用是提高陶范的机械性能,减小陶范受热后的变形,有利于它与金属范合范铸钱。铸钱夹砂陶背范的制作过程是:先制作夹砂层,然后在夹砂层上制作细泥层,在细泥层上印制钱币的背郭型腔,与金属范组成铸型铸造钱币。证实夹砂层可以重复使用,当泥质面层损坏后可以除掉表面的细泥层或直接在原型腔面上另加一层细泥重新制作背郭型腔,再次进行钱币的铸造,夹砂层可以一直使用到被损坏为止,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铸钱效率。  相似文献   

5.
新莽钱币,制作精美,有“钱绝”之称,历来为钱币学者及收藏家所称道。在新莽钱币中,有一种合背钱,研究者不多,所谓“合背钱”,顾名思义,就是同一枚钱币的两面都是正面的,好像两枚钱币的背合在一起,所以叫作“合背钱”(图一)。这种钱币,以新莽时  相似文献   

6.
铜钱砸出来的朝代 一枚“大宋通宝”,背刻“当拾”二字,价值15万元以上;一枚“崇宁通宝”,字体清瘦刚劲,是宋徽宗赵佶的御笔,最便宜的却只需几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千年前的宋朝人留下了大把的钱币,今天在收藏市场里流转着。翻开一本古钱币目录,宋代标签下有拉拉杂杂数百种之多。而无论到哪个旧货市场卖古钱币的小摊上,  相似文献   

7.
一部帮助西方人收藏中国古钱币的新作现已问世。丁福保于1940年出版的《历代古钱图说》收有古钱币2 749枚。该书已被小乔治·A·费希尔(George A·Fisher,Jr·)改编。这是为了使不懂中文的西方收藏者能够使用它,因为原书用的是中文。费希尔译出了丁氏《图说》中所有钱币的名称和上面的币铭,给每一枚钱币加了号码,并注明铸行年代及所知的铸地。他译出了该书1940年钱币的价格,并加上了原文中相应的注释。他还注明了某些原书拓片上不大清晰的钱币背文。  相似文献   

8.
新疆某部宣传干事李常宝是个古币收藏爱好者。他收藏的古钱币,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时在新疆库车使用的西汉五铢钱,直到新疆和平解放在新疆铸造的最后一枚1949年银币,共约5000余枚新疆古钱币。一枚钱币就是一段历史,李常宝收藏的这些古钱币,按照历史的顺序绵延2000余年,用铁的实物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困不可分割领土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六年二月,在山东兰陵北部城子遗址正东300米处,修路工程中发现一处钱币窖藏。这批钱币装在一个灰色陶瓮里,距地表1.2米,出土时陶瓮已破碎。钱币大部分迭粘在一起,并有麻绳穿串痕迹。经初步整理,这批古钱币共重160公斤,约34,000多枚。其铸造  相似文献   

10.
《神州民俗》2007,(1):58-58
尊敬的专家:你好!我是一名古钱币爱好者。以下钱币在收集中遇到问题,特请教尊敬的专家就钱币的真伪予以鉴定,及其目前市场价位予以说明。谢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州市博物馆在唐镇、殷店、淮河、吴山、万店、何店等地征集到不少古钱币,总数达500多公斤。这批钱币有些是农民捐献的,有些是从基层供销社废品收购部里拣选出来的。特别是从基层供销社废品收购部拣选出来的钱币为最多,品种最丰富。现将拣选出来的标本按征集钱币的地点及铸造时代的早晚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年底笔者在山东青岛的古玩市场从一位经营古钱币的好友手中购得一枚奇特的行书折二版的元祐通宝(插三下),此钱是从山东诸城附近2008年大量出土的宋代钱币中挑选出来的,同坑还出土了一枚乾道背“正”篆书版。  相似文献   

13.
<正>铜钱为古代铜制辅币,俗称"铜钱",一般是指秦汉以后的各种方孔圆钱,其铸造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初。中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铜钱是古代钱币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流通和使用,主要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屡见刊登 发现中国珍罕古钱币的报导,称这些古钱币 在同一钱文中有数种字体,在所有中国古钱 书籍资料中找不到其范例,是新发现的珍稀 钱币。例如:几年前《羊城晚报》曾报导肇 庆一位钱币收藏者发现一枚“治平圣宝”钱 (图1),是中国北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 1067年)铸造的,是首次发现特别珍稀的 古钱币;《收藏》杂志2000年第11期刊登 了一篇“三体淳熙元宝小平钱”一文(图 2),文中称该钱是“一枚稀见的南宋淳熙元 宝小平钱,为历代钱谱所未记,该钱文字由 真、草、隶三种书体构成,又因元字结构特 殊,民间俗称‘结…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钱币的国家之一,在数千年的钱币发展史上,古钱币与民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这样说,中国古钱币从它诞生之日起直到它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民俗文化一直伴随始终。早在新石器时代,海贝就因具有民俗文化特征而被选作实物货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金属货币产生以后,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我从一钱币杂志上,读到一篇关于大清乾隆通宝小平钱中有所谓"常平式"钱的报道,就感到我国古钱币研究上确有些地方存在着似是而非,定论令人难以折服的观点。今就宝苏局乾隆通宝小平钱币这类常平式钱,谈几点看法。现在古钱币书籍,资料上部载有不少文字、拓片,都明确证实,清乾隆年间,江苏省的宝苏局、浙江省宝浙局都铸造过一种"常平钱",并注明所谓"常平钱"的标准是:大阔缘、钱稍大、铜质精、无流铜、铭文字大。我认为这种标准欠妥。纵观乾隆钱币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17.
彭山出土的宋代钱币窖藏,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全国罕见.该钱币窖藏出土铜钱约400千克.经清理,钱币年代上限为汉半两,下限为宋元通宝.唐开元通宝所占比例最大,发现有出谱品等,特别是发现非常罕见的前蜀永平元宝、背永钱,为研究古钱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韩兵 《钱币博览》2002,(3):42-44
中国是世界四大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古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商周以来,历经31300余年,遗存丰富,品类繁多。伴之而来,以钱币实物为收藏、研究对象的活动便应运而生。近年来,对古钱币收集、研究日渐增多,市场上一些传世稀少的古钱币价格不断飞涨。然而在丰厚利润的驱动下,各地不少“钱商”以种种手段伪造古钱中的大名誉品、珍品,以牟取暴利。  相似文献   

19.
宝苏局在咸丰四年(1854年)开始铸造当百咸丰大钱,钱为“咸丰元宝”。当百“咸丰元宝”版别繁多,有钩咸、撇咸、断笔咸、长直咸和短直咸等。钱局在制币过程中,由于钱局员工不小心而移动印模,就造成错范钱,如合背、合面钱等。当然合背、合面钱也有可能是员工用真钱作模而戏作的钱币。  相似文献   

20.
李燕 《新疆钱币》2010,(2):57-57
2010年4月7日,哈密地区钱币学会得到消息,在哈密市闹市区发现了一批古钱币,哈密钱币学会及时派员赶赴哈密地区博物馆了解本次出土的古钱币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