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早期读过田汉先生的剧本和诗词,且有幸与田汉先生有一段短暂交往,看《国歌》,回忆田汉先生的音容笑貌,仿如昨日。  相似文献   

2.
田汉先生的一首佚诗劳造多年前,我曾听到几位耆宿津津乐道田汉先生的一首诗。诗曰:亚公痛哭辞漓水,闻道蔚湘更可伤。此去越城林壑险,好凭三户赶豺狼。田汉此诗是赠给李瑞熙的。关于诗的本事,其大略是:1944年,侵华日军作垂死挣扎,为打通中国大陆南北交通线,以...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的田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田汉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开始投身文艺活动,他怀着强烈的民族的和社会的责任感,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用文艺的武器为中国人民争取自由和解放的伟大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相似文献   

4.
田汉先生有不少令人景仰的头衔:国歌歌词作者,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和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等。1954年3、4月,田汉先生参加了“全国人民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第三』总分团”,由北京来到西南边睡——昆明。当时,我奉西南行政委员会文艺处派遣,由山城重庆乘飞机赶赴昆明,到第三总分团报到,有幸在田汉先生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这真是一件令我终身难忘的事。我的主要任务是,为一部1953年苏联新出影…  相似文献   

5.
黄钟 《江淮文史》2003,(3):119-126
故人双鲤是耶非,念我南征久未归;策杖几回驾白鹭,读书常是恋春晖。潮来差免蛟龙得,风起时看虎豹飞;各有天涯髀肉感,长驱何日突重围。右侧是上面这首七律条幅的影件,是我国著名戏剧家、中国现代影剧的奠基人、中国地方戏曲改革的开拓者、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诗人田汉的手迹。这条幅是赠给谁的呢?影印件上看得分明是“步萧先生惠存”。田汉是戏剧界泰斗、文坛名人,妇孺皆知,而知道“步萧先生”的人就屈指可数了。幸而笔者与步萧先生隔墙而居,且又与老人之子情同莫逆,能将田汉先生不为人知的诗文写作和毁失始末,以及为保存这件手迹…  相似文献   

6.
1992年10月,因基本建设的需要,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修水黄庭坚纪念馆对位于东津水淹区域内的程坊乡黎星村委古塅村窑塅古文化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7.
1995年12月28日,我应上海市文联和上海戏剧家协会邀请,由贵州高原来沪参加田汉铜像揭幕典礼,心情的激动是难以言表的。特别在揭幕时,我一听到《义勇军进行曲》,仿佛又把我带到了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的硝烟之中。田汉先生从抗日战争起,就是我们抗敌演剧队的领导人之一;同时在戏剧方面,也是我们的尊师。更确切地说:我们就是在《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乐声中,和在《扬子江暴风雨》、《丽人行》、《再会吧!香港》等力作中,受到启迪成长起来的文艺战士。几天来,无论在座谈会上,还是在老战友之间的交谈中,无不对田汉先生终身为…  相似文献   

8.
《田汉全集》补遗赵铭彝田汉先生古典文学功底甚深,随意挥洒,都成美妙小品、全集中没有收录的还多,他的学生朋友处保存了一些。我处还有一份抄录下来的小简,是他在1941年为湖北大捷而在桂林发起中秋团圆会时,发出的请贴,是巴金、欧阳予情和他联署的,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1968年严冬,国歌的词作田汉先生含冤病逝。在北京301医院的病房里,他的遗物只有一副眼镜和几件衣服。临终前,身边竟没有一个亲人在场,事后才通知他的儿子田大畏,而这位27岁的年轻人却吓得连骨灰都不敢去取,因为通报消息对田汉的判词是:“罪大恶极!”尽管“革”之初,田大畏迫于政治高压也参与过对父亲的批判,但仍被视为“田汉的孝子贤孙”而受人白眼。  相似文献   

10.
1944年的冬天,抗日战争进入第6个年头,当时日寇逼近桂林。田汉先生和很多文艺界作家、剧人日夜逃难、徒步跋涉千里,自桂林、柳州、宜山、独山、来到山城贵阳。1945年元月初旬,大雪纷飞,寒气袭人。田汉先生寄寓于贵阳市大十字附近的一座破败的大庙里,空敞的庙堂挂满了银色的蜘蛛网,地上的灰尘和垃圾发出霉味,蚂蚁到处爬。难友们自己动手打扫清洁,不到半天,庙堂就被打扫干净。再用芦席间隔成十几间小房,这才安顿下来。但这样的住所,上面通风,四壁透气,难蔽阵阵寒气。田汉先生所住小房内,仅有一方小桌,二方小凳,一张木架床铺的是竹篾席,一床薄…  相似文献   

11.
父亲戴不凡是1952年调北京参加戏曲改革工作的,此前在杭州《当代日报》工作。关于他调京工作的原因,戏剧界通行的说法是,戴不凡因写了批评田汉《金钵记》的文章,田汉先生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才华,对戏曲研究也很在行,便把他从杭州调到北京工作。现在,许多研究田汉的专著以及纪念田汉的文章均沿用此说。但这些说法都不准确。我父亲1943年21岁时就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在浙江的《兰溪导报》、《浙西日报》、《东南日报》等多家报馆做编辑或主编副刊。由于兴趣所致,编报之余,从事古典小说戏曲研究。建国初期,在杭州《当代日报》工…  相似文献   

12.
蔡醒民先生的祖父——抗日名将蔡廷锴将军,当年率领十九路军奋勇杀敌的事迹,被聂耳、田汉作为素材,创作成《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相似文献   

13.
下放1968年严冬,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先生含冤病逝。在北京301医院的病房里,他的遗物只有一副眼镜和几件衣服。临终前,身边竟没有一个亲人在场,事后才通知他的儿子田大畏,而这位27岁的年轻人却吓得连骨灰都不敢去取,因为通报消息者对田汉的判词是:“罪大恶极!”尽管“文革”之初,田大畏迫于政治高压也参与过对父亲的批判,但仍被视为“田汉的孝子贤孙”而受人白眼。第二年秋天,田大畏辞别患有脑中风、半身不遂的母亲安娥,下放到咸宁干校,当了一名“五七”战士。  相似文献   

14.
下放 1968年严冬,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先生含冤病逝.在北京301医院的病房里,他的遗物只有一副眼镜和几件衣服.临终前,身边竟没有一个亲人在场,事后才通知他的儿子田大畏,而这位27岁的年轻人却吓得连骨灰都不敢去取,因为通报消息者对田汉的判词是:"罪大恶极!"尽管"文革"之初,田大畏迫于政治高压也参与过对父亲的批判,但仍被视为"田汉的孝子贤孙"而受人白眼.第二年秋天,田大畏辞别患有脑中风、半身不遂的母亲安娥,下放到咸宁干校,当了一名"五七"战士.  相似文献   

15.
澄清史实这个题目实在不是一个新鲜的题目了。此前 ,已有不少权威人士围绕这一话题撰文。文中在缅怀田汉先生对戏剧事业的杰出贡献 ,赞扬他襟怀坦白 ,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和爱惜人才的同时 ,大都列举了他和我父亲戴不凡之间的一件往事 :即 5 0年代初 ,田汉对批评自己作品《金钵记》的外地一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戴不凡非但不嫉恨 ,反而将其调京工作 ,加以重用和培养。戴不凡也不负其厚望 ,调京后在田老领导下 ,发挥其所长 ,在戏曲研究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些文章以阳翰笙伯伯《深深地怀念田汉同志》一文 ① 影响最大。文…  相似文献   

16.
上海的田汉故居和南国社旧址———田汉在打浦桥日晖里的时候□丁景唐上海原法租界金神父路日晖里41号(今瑞金二路409弄内),是田汉1927年冬至1930年秋的寓所,也是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正式成立后的社址。田汉1922年9、10月间偕妻子易漱瑜从日本归国以...  相似文献   

17.
“田家莂”简共计田家人名近2000个,且全是单名,其中有很多同姓同名者。田家单名问题实际上涉及两汉三国时期起名趣向的演变,而与书写便利与否无关。简中的同丘、同姓同名、同性别者,无论其身份是否相同.都存在属于不同人物的情况。此外,当时长沙郡民有一些反映历史时代特征、社会生活状况以及周围生态环境的起名趣向.还有一些田家人名则蕴含着有关道教、避讳等方面的某些信息。  相似文献   

18.
葛妍 《黑龙江史志》2011,(14):31-32
历史上哈尔滨香坊区域的称呼比较多,如“田家烧锅”、“老哈尔滨”、“上号”、“香坊”等。“田家烧锅”是香坊区域出现较早的称呼。相传大约在1805年(嘉庆十年),田保辉兄弟6人从山东省登州府黄县松林田家庄逃荒到吉林省榆树县田家屯投亲谋生,不久田保辉、田炳辉兄弟2人来到哈尔滨香坊区域的东部开荒种地。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四年秋,日本侵略者将魔爪继续伸向中国西南.在这种形势下,寓居在桂林的田汉,同四维儿童剧团一起,跋山涉水,扭转各地,出桂林,经独山,过都匀,走贵阳。十二月下旬,田汉一行抵达贵阳,进驻贵州日报社内。田汉在为时三月的艰苦逃难生活中,他又抓紧时间组织人们为抗日宣传出力。一九四五年初,贵阳人民时常可以在街头巷尾看见田汉忙碌的身影。为了宣传抗战,田汉亲自辅导四维儿童剧团排演他的剧作《江汉渔歌》、《新雁门关》、《汉忠记》、《武松与潘金莲》。这些剧作饱含着浓厚的爱国意识,是很好的抗日宣传剧目。在田汉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高敏 《史学月刊》2000,(6):34-41
《嘉禾四年吏民田家莂》中的内容反映出嘉禾四年吏民田家莉中的“州吏”具有不同于其他租田的五大特征,在与五年田家莂的比较中,“州吏”的情况发生了许多变化,即“州吏”在嘉禾四年为特殊租田的优异身份在五年消失了,而与其他租田趋于同化。嘉禾五年“库吏”、“仓吏”人数的增加反映出嘉禾五年有加强仓库管理的举措。嘉禾五年的改革,使租佃制度得到发展,租佃土地的地区扩大、租佃数量增加、仓库的管理也大为加强,田家莂书写的错误率大大降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