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氏父子主政东北期间,为稳定东北局势、安定东北边防以及对外实行武力扩张,先后投入巨额资金,创办以东三省兵工厂、东北航空工厂为代表的一系列军工企业。与国内其他军工企业相比,东北的军事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发展速度快,很快便后来居上,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这些企业具有种类多、规模大、覆盖广、设备优、技术新、产能高等多种特点。尤其是张学良主政后,将部分军工企业转向民用,开创我国工业近代化建设的多项第一,成为民族工业的领跑者。东北军事工业的发展为东北地区带来先进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速了东北城市近代化进程,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方未艾  方朔 《纵横》2008,(2):18-21
开学典礼第一次听张学良训话张学良将军是我在第十期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校长,他早期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我在第六期东北陆军军士教导队、第九期东北陆军讲武堂候补生队  相似文献   

3.
从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以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为首的奉系当局着力推动东北铁路交通的自主化,初步形成了东北自建铁路体系,使东北成为中国铁路自主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这些自建铁路的建设与运营改变了东北的交通运输格局,改善了东北部分地区农、林、矿等各类资源和物产的流通困境,促进了东北的资源开发,形成了新的铁路经济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也对东北的移民开发与社会治理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所谓“满蒙铁路悬案交涉”,是指日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完成“经营满洲”扩大铁路权限同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就满蒙铁路权益问题所进行的有关路权外交。关于“满蒙铁路悬案”的交涉,一直贯穿于张氏父子主政东北的始终,在张氏父子对日关系中占有重要的一页。探究张氏父子与“满  相似文献   

5.
东北易帜后,国民党东北党权的归属,成为奉系能否独控东北政权的关键。国民党在东北存在着"官党"与"秘党"的双重面相。一方面,为保东北政权,奉系致力于争夺国民党东北党务领导权,使国民党成为奉系的"官党"。另一方面,对于国民党在东北的"秘党",奉系实行打击和排斥政策,企图把东北的国民党完全纳入其领导的轨道。在与国民党不断争夺东北党权的同时,奉系一步步走上了国民党化的道路。但由于利益的非一致性,使得奉系并没有真正地融入国民党。  相似文献   

6.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在中国和西方两种教育文化的碰撞、融合的背景下创办的,本文试图从云南陆军讲武堂雄厚的师资力量、开放的招生条件、严格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四个现代性因素入手,分析云南陆军讲武堂军事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张作相与北洋军阀"东北王"张作霖,同姓不同宗,只是名字上的巧合,却两次结拜,在20多年的患难与共中成为一对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铁哥们儿。张作相尽心竭力辅佐张氏父子两代,这样过命的交情在民国的军阀中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8.
1905年,日俄战后,东北情势艰危异常。为挽救东北,清政府命徐世昌率北洋势力进入东北。两年间,东北地方政府采取了组建新式编制军队、建立近代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边务巩固国防等一系列措施,对三省军事进行了全面改革。凡所举措,虽然推动了东北近代军事和教育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日俄的侵略,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东北地区军事上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
晓晓 《文史月刊》2006,(11):10-19
民国乱世,各派系军阀拥兵自重,抢夺地盘国柄,随着城头大王旗变换,连同他们的军队如走马灯般时现时逝,这些军阀成为历史舞台上的匆匆过客。其中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经营的东北军,经历了兴衰风雨40年,对民国的初期、中期起了极大的影响。绿林加巡防营起家,雄踞东北全境,不甘偏安一  相似文献   

10.
1936年,张学良率领东北军在陕北“剿共”。当时,我在中共中央警备营任政委。营部驻在离延安只有7.5公里的安寨乡,距东北军的驻地不足10公里。  相似文献   

11.
黄强  蒋义  张克 《文史春秋》2011,(10):58-62
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周保中,原名奚李元,白族人,1902年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县湾桥村。周保中早在1917年15岁时就投军云南“护国军”教导营,参加蔡锷讨伐袁世凯的“护法战争”。1924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他毅然投身革命,1925年在黄埔军校任区队长。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参加北伐,先后任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在林伯渠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革命失败。  相似文献   

12.
孟醒 《文史精华》2013,(2):9-14,1
对于新中国的建立,东北的胜利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但这其中有一个战略上的转变,就是由最初的和平接收、独占东北到军事决战的转变。这一战略转变的最突出标志,就是东北局书记人选的变化,即由政治上强的彭真为首,转而为军事上强的林彪为首。  相似文献   

13.
银冈书院是东北第一书院,也是东北最具特色的书院。中国古代书院的基本特征是民办书院。在东北只有银冈书院保留了这一特征—它是一所完全由私人创建的书院。这在东北教育史上是极为珍贵的。清代教育是中国教育史的重要时期,先后经历了清初的沉寂、清初的发展、清末的变革期。而清代东北的教育,大体上与全国是同步的。地处辽北一隅的银冈书院亲历了激烈的教育变革。在东北率先开办小学堂,进而成为现代教育机关。本文作者将就"银冈书院—清代东北教育史的缩影"这一论点进行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自古弱国无外交,至今亦然。抗日战争末期苏联出兵东北所提条件,今天读来仍不免叫人齿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相似文献   

15.
伪满时期,东北编修了大量地方志,作为伪满文献之一,这些地方志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由于受到殖民政策的影响,出于服务伪满统治的需要,当时东北的地方志均站在日伪的立场上进行编修,体例和内容带有鲜明的殖民烙印,这严重影响了地方志编修的纪实性。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地方志编修观念也在更新,贯彻反映在编修实践中,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地方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伪满时期,东北编修了大量地方志,作为伪满文献之一,这些地方志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由于受到殖民政策的影响,出于服务伪满统治的需要,当时东北的地方志均站在日伪的立场上进行编修,体例和内容带有鲜明的殖民烙印,这严重影响了地方志编修的纪实性。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地方志编修观念也在更新,贯彻反映在编修实践中,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地方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名将辈出的云南陆军讲武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当时,晚清编练新军,计划在全国编三十六镇(师),其中第十九镇建于云南。新军编练亟需新型军官,清政府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作出统一的规定:“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经向清廷奏准,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校址设在昆明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占地7万余平方米。1909年(宣统元年)8月15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高尔…  相似文献   

18.
一、东北军的全盛时期 “九一八”事变以前,经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惨淡经营的东北军,势力非常强大,曾一度出现可与南方各路军阀争雄的鼎盛局面,势力威慑苏、直、鲁、皖、热、绥、察等境。1929年冬张学良东北易帜后,将老帅张作霖死前所留给他的七个军(即:万福麟的第九军、高维岳的第十军、于珍的第十一军、赵恩臻的第十二军、汲金纯的第十五军、胡毓坤的第十六军和荣臻的第十七军,以及邹作华的炮兵军)进行了改编,取消原军制,将所有东北军按蒋介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张作霖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典礼上致辞。由于张作霖不擅演说,参谋们便拟好一篇讲稿,请他背熟了去讲。  相似文献   

20.
皇姑屯事件后,奉系实力受损,退回关外.累年征战,东北社会经济衰弱,民生凋敝.至1929年初,以奉票为本位的金融体系难以为继,张学良初掌政权,亟待稳定金融商贸秩序,并逐步寻求改革币制之道.为此,东北当局先期发行四行联合准备库券以适应市面对现洋兑换券的需求,继而颁布奉票维持办法,遏止其跌落态势.而后设法充实准备金,在大量发行新本位币的同时逐步回收奉票,以建立新的货币体系.在此期间,战事走向、人事布局与内外政治形势的演变均对改革进程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张学良则根据局势变化不断调适政策,终借中原大战之机,进兵关内,促南京方面兑现承诺,从而基本达成币制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