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云南大学的历史地理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学术传统。早在新中国建立以前,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教授已开展中国西南边疆史地研究工作。新中国建立后,方国瑜教授与尤中教授、朱惠荣教授在云南大学继续从事历史地理的教学与科研。在负责《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南部分编绘工作的同时,方国瑜教授主编了大型丛书《云南史料丛刊》,完成了《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等经典之作。尤中教授成果众多,代表作有《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云南地方沿革  相似文献   

2.
宋辽金时期是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中国史、民族史、边疆史等研究领域都占有重要位置,为中外学术界所关注。前不久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宋辽金时期民族史》一书,就是这一时期民族史研究的一项新成果。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推...  相似文献   

3.
云南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区,明代时期更是在中国矿业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云南矿业进入到规模化开发阶段,尤其是银、铜为代表。上世纪初开始,史学界就关注到明代矿业开发问题,而云南矿业研究也是被重点研究的领域。以取得的众多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矿政和矿税两大领域。近年来,研究开始向个案研究、社会史角度倾斜。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6日至10月11日在云南大学召开.会议期间,代表们主要围绕当代中国民族史学的任务、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历代中央王朝的民族政策评价以及加强对近代和当代民族史的研究等三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不少代表认为解放后30多年民族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近10年来民族史的研究最繁荣。出版的少数民族专史、古代民族史、地区民族史、少数民族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宗教史等共200余部,发表论文1万多篇。此外,近年来出版的中国通史、专史、大百科全书、各类辞书、教科书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民族史的内容,反映了民族史研究的新  相似文献   

5.
1949年底,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出版《云南史地辑要》一书。由方国瑜、凌纯声、陈一得、张凤岐、罗常培、张席、张印堂、何塘、杨、于乃义等著名学者撰写,包括云南沿革、部族、气象、边务、语言、地质史、地形、矿产、农村、文献共十篇,基本上涵盖了云南史地研究的主要内容,时人评论其"学近专门,事不蹈虚"。由于种种原因,该书从出版之日起即陷入"湮没"无闻的境地。本文初步探讨了该书的出版及"湮没"、内容与作者,认为它是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云南史地研究的首次学术总结,在云南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方国瑜先生是中国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开拓者。他和林超民教授合著的《〈马可波罗行纪〉云南史地丛考》独辟蹊径,以翔实的材料证明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云南与东南亚,为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证据提供了有力的、必不可少的补充;在元初云南政区、元代云南交通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推进了元代云南史地的研究;表现出了清晰的学术传承轨迹和亲密无间的师生情谊,勘称学林佳话。  相似文献   

7.
中共丽江市委和市政府给了机会,参加“方国瑜先生故居开馆庆典暨方国瑜先生与民族文化研讨会”,表示衷心感谢!方国瑜先生是我的老学长,也是我的老师辈。方先生193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我毕业于1952年,是老学长。他跟我的老师白寿彝先生是同一辈人,是我的老师辈。白先生和方先生曾同在云南大学教书,多有交往。我曾多次听到白先生谈到方先生,钦佩他对云南民族史、地方史研究所做的贡献。方国瑜先生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尤专注于云南民族史、地方史的研究,著述宏丰,贡献巨大,有口皆碑,被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他是云南的…  相似文献   

8.
回鹘宗教研究不仅是宗教史研究的重点问题,而且也是民族史研究和敦煌学、吐鲁番学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十年尺度为标准,就学术界有关回鹘宗教问题研究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做了粗略地回顾。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9.
回鹘宗教研究不仅是宗教史研究的重点问题,而且也是民族史研究和敦煌学、吐鲁番学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十年尺度为标准,就学术界有关回鹘宗教问题研究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做了粗略地回顾。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的进展和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边疆民族史在中国史研究中是一个牵涉面颇广的交叉型的学术领域,既涉及到清代边疆(包括海疆与陆疆)、边政研究,又包含蒙古学、藏学、满学、维吾尔学、敦煌学、中亚学等专门领域成果,还有南方诸民族研究、跨境民族研究等等,远非笔者一个人的能力所能把握.因此,为了方便,本文将相关研究成果区分为中国疆域形成及相关问题、东北地区与满族、北方地区与蒙古、西北地区各族、西藏与藏族五个部分加以评论,限于篇幅,重点将放在北方边疆民族地区、各族别史和族际关系史上,时间上则主要限于2006-2007年间发表的成果,部分研究论著适当向前追溯.缺漏、疏误之处,敬请大家教正.  相似文献   

11.
方国瑜教授不仅被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而且也被誉为“史家之典范,方志之楷模”。他从事地方志工作近8年,收集整理大量地方史料,主编和编纂多部地方志。地方志成果是他学术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志的研究以及从事地方志工作,极大地推动其学术成果,而其他学术成果又成为对地方志的补充和延伸。他的一生对地方志作出重大贡献。他编纂地方志的经验和成果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认真学习借鉴,其座右铭“不淹没前人,要胜过前人”,更是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民族史的研究与其他学科一样,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们认为民族史深入研究中还存在着值得思考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应该是继续深入细致地进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调查。因此,我们想就这一关键问题谈一点看法。 启示 中国民族史史学会1983年4月成立以后,民族史的研究和学术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老一辈民族史学者精神焕发,中青年民族史工作者奋力向上,民族史研究的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表现在:无论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族别史,还是各地区的民族史,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史以及民族关系史的研究都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推动边疆民族历史与考古研究的发展,黑龙江省文物博物馆学会和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主办召开了“黑龙江古代民族起源和早期鲜卑文化问题”学术讨论会。达次会议是一次关于地区民族史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唐嘉弘教授从事民族史研究和先秦史教学40年,是我国在民族史、先秦史这个领域一位有成就的学者。最近,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国古代民族研究》一书。全书精选了他的28篇论文(其中有5篇是他和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教授合写的),约40万字。这是我国民族史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史学界曾长期忽视汉民族史的研究。该书作者高路加先生作为民族史专业研究人员,一贯主张民族史研究应包括对汉民族的研究,认为“以姓氏宗族为单位,不失为汉民族史研究的一条可行途径和一个新角度”。并亲自投入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方国瑜先生是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自 1 93 4年秋开始收集资料 ,到 1 984年《彝族史稿》公开出版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 ,方先生“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在资料的搜集、整理 ,族别史研究的理论指导 ,彝族史研究的框架体系 ,彝族史上的重大问题如族源、叟人、爨部、乌蛮、南诏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为彝族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方先生提出的理论体系和对重大问题的讨论 ,在中国民族史研究上 ,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彬 《丝绸之路》2011,(10):41-43
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翻译家向达先生一生严谨治学,勤于著述。其治史领域广泛,尤精于中西交通史和敦煌学,主持史料编纂,致力奠基敦煌研究,且旁及考古学、目录学、版本学、民族史、南诏史、佛教美术史。其为人诚直,性格率爽,保有"学统",不屈时势,实为有良知之知识分子。本文试以学术、处世为两大主线展开论述:学术方面以向达治史领域为延展依据;处世方面,从性格入手,略述人际关系、家国情怀下的向达。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和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于2004年11月14—17日在著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江苏、上海、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台湾等省市以及美国、日本的7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并就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热烈的讨论。1.百越史研究的学术史与方法论。蒋炳钊《百年回眸——20世纪百越民族史研究概述》、王文光《百越民族史整体研究述论》、吴小平《文化结构理论在考古学上的应用》是这方…  相似文献   

19.
<正>吕振羽先生(1900—1980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一生著述宏富,治学广博,涉及到中国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民族史、近代史、通史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不少具有首创意义的学术成果,为20世纪中国学术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学术文化遗产。为了继承和总结这一笔学术文化遗产,2014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煌煌十大册的《吕振羽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几乎收录了迄今所能收集到的吕振羽的存世著述,包括已刊和未刊的论著、教学讲义、政论、札记、诗集、日记、书  相似文献   

20.
藏族是我国众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据1978年的统计,人口约345万,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几个省区,其中主要聚居西藏高原。藏族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民族文化中高度发展和古老而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一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从很早就形成了专门的领域,即“藏学”研究。在有关藏族民族史的研究中,有许多讨论藏族起源问题,并一向存在诸多见解。据有些学者的归纳,大致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