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蓝勇明末清初的四川战乱造成四川人口大量耗损,土旷人稀,经济凋弊,以致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大量外省移民进入四川地区。元明清时期云贵地区设立行省后,大量汉族移民通过屯田、经商、戍边等方式进入云南、贵州地区,改...  相似文献   

2.
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蓝勇清代四川地区土著和移民问题,是清代历史研究中较重要的问题。清初四川究竟存有多少土著?土著存留多少有无地域差异?究竟有多少移民进入四川?各省移民的具体比例怎样?各省移民进入四川后的分布有无地域差异?均是需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清前期闽粤移民四川数量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前期闽粤移民四川这一历史现象,已为历史学界所关注。近年来,笔者发表了《清代四川的广东移民会馆》和《清代四川的广东移民经济活动》①等拙文,探讨了广东移民在四川的社会组织和经济活动。认为清代广东移民以群体为结构的社会组织──移民会馆数量在200所以上,分布在四川的85个府州厅县中,占清代四川府州厅县的50%以上。广东移民的农业生产活动,使四川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四川商业性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广东移民丰富多彩的工商业经济活动,更是推动了四川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清前期四川的闽粤移民会馆的建…  相似文献   

4.
清代福建移民在四川分布考──兼补罗香林四川客家人说刘正刚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在明末清初因屡遭战乱之洗劫,造成其人口极度下降,社会经济严重瘫痪。“蜀省荐罹惨劫之后,民无遗类,地尽抛荒”①。这是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在全面巡视四川各地后发出的哀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清代陕西人口史研究取得进展,已有若干论著面世①,但关于这些原始人口数字本身的正误等问题,却鲜有论及。另一方面,在明清中国人口史专著中,研究者着眼于宏观上的总体把握,故对于清代的陕西人口亦只是偶有论及。②本文以陕西旧方志中的人口资料及其他相关记载为主要依据,吸收前贤的研究成果,结合清代前中期人丁户口登记的演变,对陕西各地方志中户口数字的真伪误漏作一具体评析。其重要性在于:这是一切期以利用该类资料进行人口研究的基本前提。一、顺治至康熙五十年众所周知,赋役的征收量与田地人丁数量密切有关。田有盈…  相似文献   

6.
清前期的四川是一个移民大省,又是一个移民会馆数量极大的省,拥有丰富多彩的移民文化资源,历经二三百年的巴蜀大地,移民会馆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现今会馆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十分重要。蜀中陕西会馆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为其中之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河北在我国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考古表明,远在四五十万年前,境内已有人类生活。大约在四千多年前,华夏人文初祖炎、黄二帝就带领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并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河北素有发达的文化、农业和手工业,也是人口密集地区。但在明朝初期,河北却成了今山西、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四川、河南、陕西以及内蒙等省份移民的入籍之地。这一历史现象,是如何造成、移民对河北究竟有什么历史作用呢?笔者根据有关史料和全国地名普查的第一手资料,对这一历史现象进…  相似文献   

8.
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问题蓝勇明末清初四川战乱酷烈,有称“三百年江山自此残破”。战乱以后四川人口耗损,社会残破,经济凋弊,田里荒芜,其残破景象的记载不绝于史籍。清代大量的地方志对于这个时期的记载多是人口“靡有子遗”、“人烟断绝”。以往记载清初四川人口...  相似文献   

9.
清嘉庆元年,在湖北、四川、陕西边境大巴山脉周围地区,西连终南山脉一带,爆发了以白莲教徒为主体的农民抗清反霸起义。王聪儿、姚之富率领的襄阳义军,是这次起义的中坚。由此掀起了一场延续九年,波及鄂、川、豫、陕、甘五省的农民战争。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这次农民战争爆发于嘉庆元年,其根源却在乾隆年间。嘉庆即位之后,乾隆仍以“训政”名义和太上星身份继续执掌军国重务三年,直到去世前夕。所以面对当时的纷乱局势,这位太上是不能不承认:“兹政事有缺,昏朕之过,非皇帝之过。”①乾隆帝统治后期陶…  相似文献   

10.
清代前中期陕甘地区的人口西迁是在清朝势力不断向西北推进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西迁人口主要有官方移民、民间自发移民和绿营兵丁及其眷属三种类型组成,官方组织陕甘人口西迁的主要动力先后经历过三次大的转折,因时而异的移民管理体系为移民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至嘉庆末,迁入安西地区的陕甘移民及其后裔约10万人,迁入新疆地区的陕甘移民及其后裔可能接近或超过55万人,其中大约有六成左右的西迁人口不在官方户口统计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清代乾隆年间,朝廷除在京师设立宝泉、宝源两局外,又先后创立及规复直隶、山西、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十四个省的铸钱局,铜政是保证清政府货币铸造和流通的大政,省局是清政府铸钱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各省局需铜数量  相似文献   

12.
据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记录》一书记载,清代从顺治三年(1646)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被历代皇帝钦点的状元共114名。按籍贯划分,江苏省最多,共49名;而奉天、河南、陕西、内蒙、四川五省最少,各仅1名。  相似文献   

13.
清初移民四川与啯噜的产生和蔓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清政府鼓励在川境垦荒以及大规模地向四川移民。然而,在四川这个新的移垦区域中,社会整合与人口快速增长不相适应,社会控制机制未能很好地建立起来,对大量的移民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制约。移民中的棍徒、游手无赖之徒与本地流氓恶少相互勾串融合,产生了一种异姓结拜的松散组织——啯噜。啯噜的产生和蔓延,与清初不加限制地向四川移民,与四川这个未趋整合的移垦社会的社会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稀少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稀少是战争、瘟、疫和自然灾害共同作用的结果;否定了湖北麻城孝感乡是湖广填四川重要驿站一说。也否定了隆昌杨氏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的口头传说,得出了隆昌杨氏来自湖南武冈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5.
清代台湾的人口增长与土地开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台湾的人口增长与土地开垦马波张瑞清一荷据时代(1624—1661)的人口与垦辟荷据时代台湾的人口由荷兰人、高山族人和汉族移民构成。荷兰人数最少,1660年前后,军民共计2600多人。荷兰文献《被忽视的福摩萨》①一书,收有1654年3月10日台湾长...  相似文献   

16.
读《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辛德勇“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两句清代流行的民谚,形象地描述了明清两代中国南部自东徂西的一次大规模移民活动。这次移民,是改变我国人口地理格局的大事件,需要给以详细、具体的论证。前不久出版的张国雄所著《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  相似文献   

17.
利用府州县志、《赋役全书》、人丁题本以及民数谷数奏折,本文分析了清代四川三部省志所载人口数字的来龙去脉,揭示了清代四川人口统计制度以"户"为核心的特点,并对文本中"户"的不同术语作了解释和分类。  相似文献   

18.
<正>毕沅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其早期仕途通达,宦迹遍及陕西、河南、湖北、山东。毕沅终其一生,宦迹所至,极重视方志的编修。编修方志本是官方行为,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清代初期至中叶的“湖广境四川”,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流民迁徒活动之一。在它开始的时候,作为民间自发的谋求生计方式与政府恢复社会生产的政策相结合,这一活动曾经使凋敝的川省经济迅速得到复苏。但是,当它继续发展到清代中叶,由于在川省出现了严重的人多地少的矛盾,由此又导致了严重的流民问题。本文试图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代档案等有关史料,分析该活动对清代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的影响、发展及其结果。一、“湖广填四川”的源起及其人员构成“湖广”一般指湖南、湖北二省。“湖广填四川”这一活动是指湖南、湖…  相似文献   

20.
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新著面世由区域史家孙晓芬编著的《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一书 ( 31万字 ) ,近日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首部全面系统反映四川境内的客家人的历史与现状、社会与文化的专著。该书与 1 997年三次印刷畅销的《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同为该作者的移民系列力著。该书涵盖清前期从客家祖地岭南入蜀的客家人及其后裔 (四川俗称“土广东”) ,自 2 0世纪 30年代以来半个世纪从国内和海外人蜀的客家人和客属归侨 ,作者力求从历史学、客家学、社会学、方言、建筑、民俗、人物和艺文等多角度来体现 ,史论结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