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红的《呼兰河传》第五章中,“团圆媳妇”、“跳大神”、愚昧的民众们以及古老的生死观都是造成小团圆媳妇之死的因素,文章在叙述这一悲剧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出一幅独特而多彩的民俗风土画。  相似文献   

2.
中秋节是亲朋团圆庆贺的日子,尤其在外的游子,往往会在中秋节赶回家乡,与亲人共聚天伦。“南海Ⅰ号”这一艘远洋商船,如同宋代外出的游子,历经800多年的风雨,又回到了我们身边。本文结合“南海I号”有关的历史文物,述说宋代中秋有趣的民俗节庆。中秋节的源流中秋节,也有“八月会”“秋节”“八月节”等名称,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  相似文献   

3.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化事象(即事物和现象),是区别该民族与他民族、这个社会群体与那个社会群体的重要依据之一。”民俗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种类,我国学把一般的民俗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游艺民俗和信仰民俗四类。信仰民俗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某种观念、意识、主张的极度信服与尊重,并以此作为自己思维和行为的准则”的习俗,即对某种“事象”的崇拜习俗。民俗具有传承性,同时又有变异姓,信仰民俗也不例外。但无论其怎样变化,都会留下一些痕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考  相似文献   

4.
过年吃饺子     
过年吃饺子○石柱国饺子,是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传统食品。尤其是北方人,习惯于过年包饺子。民间俗话说:“岁岁平安年夜饭,家家团圆吃饺子。”这一传统民俗,历经千年之久,一直盛行不衰。饺子史话民间有一传说:古时,一位叫苏巧生的御厨技艺高超。有一年,腊月二十九...  相似文献   

5.
赵焕军 《神州》2011,(19):1
喜迎中秋庆团圆,欢乐笑语万里传。桂枝明月祝福贺,音好花开成佳缘。俗话说,月圆人团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悄然而至,皓月当空、对酒举杯、亲朋好友畅饮欢歌,人间美事,兴许不过如此。这个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团圆节,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  相似文献   

6.
《神州》2006,(2)
千年遥望的梦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昔是何年。”低吟着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我们思绪不由得飘向了广阔无垠的长空,飘向了离我们最近、而又有神秘色彩的天体——月球。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一直把月球视为神秘的天国,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把登月比作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对民俗特性的分析侧重其作为民众创造、享用、传承的结果即“俗”的一面,却并未体现这一创造的过程,“俗”与“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未解决。高丙中对民俗的概念做了生发,他引入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扩大了民俗外延,更是对民与俗之间关系的一种阐释?在此基础上,刘铁梁进一步提出了“标志性文化统领式”的民俗志书写模式:事实上,身体是民俗学规训的首要对象,更是民俗传承的主要途径,身体性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民俗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8.
《神州民俗》2006,(4):F0002-F0002
不知人们还记得否?“化大革命”的时候,民俗被列入到“封资修”的黑三类加以残酷鞭挞的历史。什么叫民俗?那时人们还真的叫不上来,只知道民俗就是坏东西,所以要打倒。今天的人们除了对当时的愚昧感到可笑之外,殊不知现在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知民俗为何物的人。这些人在生活中动辄给民俗扣上“低级化”、“封建迷信”的帽子予以歧视与排斥!  相似文献   

9.
我是在1975年12月22日,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光辉”指示发表7周年纪念日,到山区农村“插队”务农的。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冬至”。在潮汕地区,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在用糯米粉“搓圆”,用甜甜的糖水煮出一锅锅汤圆,寄托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美好企盼。但是,正是这一天,我带着初涉世者的惶惑的心绪,带着客观上被家庭放弃、主观上为家庭牺牲的复杂而忧伤的心清,尽可能地显得从容、自信地离开了家。  相似文献   

10.
王霄冰  陈科锦 《民俗研究》2022,(6):94-107+155-156
“民俗志”就其文本形式、记述内容和功能而言,具有浓郁的中国本土特色。中国古代不仅有“民俗志”的概念,而且有着悠久的民俗书写传统。古代的民俗记录大体上可分为史志类和笔记类两大体例。前者以方志民俗志为代表,其特点是范式化的写作和作者的隐身;后者则以文人笔记为主,其中“我”的在场、深刻的主观感受性和平民视角,都与现代民俗志的理念不谋而合。随着20世纪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又形成了史志民俗志、科学民俗志和传播民俗志三种类型。民俗学界对民俗志书写范式的反思与新型民俗志的写作实践,不仅是对当前民俗学学术理念的回应,还显示出了回归中国本土民俗志诗学传统的迹象。  相似文献   

11.
一、民俗、民俗学的概念和内容民俗 ,即民间风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①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 ,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 ,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在中国 ,“民俗”一词很早就已出现 ,如《礼记·缁衣》“故君民者 ,章好以示民俗”② ,《史记·孙叔敖传》“楚民俗 ,好庳车”③ ,《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 ,化民俗”④ 等等。而其开始在学术界的使用 ,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被周作人先生首先从日本介绍过来。此后时而用“风俗” ,时而用“民俗” ,直到19 …  相似文献   

12.
赏月佳联     
月到中秋分外明。古往今来,我国许多文人墨客中秋赏月,留下了不少佳联,而今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四川巫峡瑶台有一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万山山秀秀非常。”此联不但描写每月特别是八月的月色,勾画每个山和千万个山的景致,而且“月”字和“山”字重叠出现五次,“明”字和“秀”字也重现三次,用此叠字描写景观,工整自然,别具景观,工整自然,别具特色。相传粤东才子宋湘,中秋之夜,仰望天上明月,吟得一句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抓住了月到十五便团圆的特点。但他冥思苦想,拟不出相…  相似文献   

13.
民俗词语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振兰 《民俗研究》2004,(3):133-139
民俗词语即负载民俗事象的词语,也包括了少部分兼表民俗事象的词语。前者如“春节”“端午节”“踏青”“踩生”“抓周”“赶庙会”“耍龙灯”“烧周年”等,后者如“红布”“红枣”“栗子”“桃枝”等。它们是民俗事象的语言符号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老粗”优越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文 《民俗研究》2001,(1):150-153
某H看电视连续剧,剧中一匪首斥其军师云:“你们读书人,就是婆婆妈妈的,什么他妈的事情也干不成。”听了这句话,不由心有所动。电视剧中匪首的这句话,明显地表现出一种鄙视读书人,以没知识、没文化为荣的“老粗”优越意识。这种观念或意识,其实是一种民俗心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钱币》2008,(1):76-76
2007年7月,由国内外中国民俗钱币研究者、收藏者和爱好者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民俗钱币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学会”成立的目的和宗旨是为了进一步扩大民俗钱币的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对民俗钱币爱好者的收藏、研究提供正确引导及系统服务;“学会”将致力于更加深入地挖掘民俗钱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通过组织国际、国内民俗钱币研讨会、交流会,通过网络、刊物等多种媒介平台不断推动民俗钱币收藏事业的发展,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中国民俗钱币学会”成立  相似文献   

16.
浅谈民俗文物的特征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是历史的产物 ,它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因而 ,民俗学被称之为“历史之学”。许多物质的、精神的文化事象 ,都总汇到民俗之中 ,所以研究历史不能不研究民俗。目前 ,在我国民俗学研究上 ,大体有两个途径 ,“一个是理论民俗学 ,一个是应用民俗学。理论民俗学侧重理论规律的研究和学科体系的建设。应用民俗学则方面较广 ,重在实际的应用 ,有实际的效益。”① 而作为一个民俗类型的博物馆 ,研究民俗不能不研究民俗文物 ,研究民俗文物离不开对民俗文物的调查、搜集、分类、研究、整理 ,所以侧重点要放在对物即民俗文物的研究上 ,以民俗文…  相似文献   

17.
元宵、七夕、中秋……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有关月神的节日,其中,元宵,又是保留了最纯粹民族精魂的民俗,值得我们去触摸它的生命底蕴。月圆“一年明月打头圆”,元宵节既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是春节结束的庆祝之日,在中华民族的节庆民俗生活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最早的元宵节起源于秦汉年间,秦末已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可见元宵节是从“敬神送年”这一民族风俗演变而来的。汉代,刘恒平息吕氏家族叛乱,恰巧是在正月十五日。刘恒为了庆祝胜利,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一时间,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彩灯布满了大街小巷。相传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开始有了街头放灯的习惯,从那时开始,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被称之为“灯节”。唐代玄宗时,每逢正月十五就在宫廷中用绢丝扎成二十节、高150丈的灯楼,上面悬挂珠玉金银穗坠,铮铮有声。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渐渐南移,元宵节的中原文化色彩之中日益融入了长江以南的许多民间文化元素,特别在今天的江苏地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风情。到了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规定从正月初八挂灯,到正月十七收灯。当时王侯封地都扎制万盏“鳌山灯”,唯独南京在午门前扎制规模更加宏大的“鳌山万岁灯”,数万盏灯彩叠为山形,另有数百伶...  相似文献   

18.
吕微 《民俗研究》2013,(3):18-3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并行地发生了两场后来彼此相遇的“后现代事件”,其一是发生于民间社会的“民俗复兴”,其二是发生在民间文学一民俗学界的“范式转换”,当二者终于因民间文学一民俗学的“田野研究”而直接照面,它们各自最初并不明确的实践意义就通过双方的对话而逐渐显现出来,即:“民俗复兴”是世界范围内的后现代语境中,普通民众借助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化差异性的承认而不自觉地表达的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普遍性要求;而民间文学一民俗学学科的“范式转换”则并非仅仅是后现代知识氛围中马林诺夫斯基式的从文本研究到语境研究的认识方法论转型,同时也是从对“个体的人”的遮蔽到对“人的自由”之祛蔽的必然性论证,因而是自觉地践行的先验论即实践目的论转向。由此“民俗复兴”与民间文学一民俗学“范式转换”之间共同的实践目的(意义),就合逻辑地推导出“公民社会”的“古典理想”这一“未完成的现代性方案”(哈贝马斯),而康德启蒙哲学的“自由”理念(作为判断力范型),则为“民俗复兴”在实践上的合法性,以及“民俗复兴”(作为经验事实)与“公民社会”(作为先验理想)之间的先天综合在理论上的合理性,提供了辩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变革阶段,伴随着新兴地主级阶的崛起,在文化学术与政治思想领域诱发了进步与保守的激烈论争,出现了我国文化史上少有的“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诸子对殷周以来的“天”、“神”、“德”、“礼”、“孝”等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中,或多或少地引证了当时的民俗事象,或隐或现地阐发了各自的民俗见解,并注意到民俗在敬神祭鬼及人事、政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政  王娟 《丝绸之路》2009,(18):60-61
欧阳修诗歌中有许多对民俗现象的描写,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特点很强的风习俗信,给他的作品增添了许多风采与蕴涵。作为诗家的欧阳修,他的民俗描写很显然并非简单地“观风”或“采风”,而往往与其创作之“思”密切联系着。也就是说,很多民俗事象是随着他的诗歌创作“感兴”而被带入作品的,这种“带入”自然渗透着诗家的主观意绪。本文即从诗人主观内涵与所写民俗现象之关系的角度进行梳理,以求教于诗学与民俗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