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面向全国文博工作者和社会文物爱好者,欢迎国内外同仁和社会各界文物研究者、爱好者不吝指教,踊跃赐稿、订阅。《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系文物科学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以文物管理学为中心,旨在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理论建设。刊物遵循实践—理论—实践规律,重视实践经验总结,并使之升华为理论,再指导实践,对当前文物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动态、新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与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提倡研究与应用协调发展,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经验。《中国文物科学研究》设有诸多专题栏目,其主要有:《文物学说》,论述文物工作理念、政策、方针和体制、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面向全国文博工作者和社会文物爱好者,欢迎国内外同仁和社会各界文物研究者、爱好者不吝指教,踊跃赐稿、订阅。《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系文物科学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以文物管理学为中心,旨在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理论建设。刊物遵循实践—理论—实践规律,重视实践经验总结,并使之升华为理论,再指导实践,对当前文物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动态、新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与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提倡研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作为传媒之海的一叶扁舟,随着新年伊始而悄然起动了第八个年头的新航程。值此新年新展望之际,作为编辑人员,在检视过去,盘点得失的同时,更对刊物的前景充满新的期待,对广大读者、作者寄予新的诉求。《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七年多的路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四年春,我接到一份寄赠的刊物。折封一看,原来是新出版的《四川文物》。略一翻阅,立即为其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印刷所吸引。自此以后,我即成为该刊忠实读者。除了自己阅读,还经常以之分赠国际友人。岁月如流,转瞬又是两年,现在这份刊物已成为祖国社会科学百花园中的一棵异葩,顺利地度过了它的幼苗阶段,而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茁壮成长,欣欣向荣。两年以来,《四川文物》已出七期,共发表文章(包括简讯在内)二百零七篇,其内容包括学术论文、发掘报告、文物鉴赏、革命史迹、民族学资料、文物保护单位介绍、文博知识、国外动态、考古著作翻译等等。有时还根据需要,组织专题,如《诸葛亮与蜀汉》、《万源保卫战》等。可谓内容丰富,照顾周全。刊物编者在办刊宗旨中曾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系当今全国唯一的文物学科和文物科技的综合性学术性期刊。《中国文物科学研究》,遵循实践一理论一实践规律,重视实践经验总结,并使之升华为理论,再指导实践;对当前文物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动态、新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与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重视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系当今全国唯一的文物学科和文物科技的综合性学术性期刊。《中国文物科学研究》,遵循实践一理论一实践规律,重视实践经验总结,并使之升华为理论,再指导实践;对当前文物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动态、新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与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重视  相似文献   

7.
《文物》从同读者见面到现在,整整出了三百期了。一个刊物能够出到三百期,总是一件可以高兴的事。它至少说明:这个刊物是社会所需要的,是有它存在的价值的。翻一翻各期《文物》,可以看到:它的主要内容是刊登文物考古方面的新资料和研究文章。这是它的基本特色。大家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有数的文明古国之一,地上地下的历史文物极为丰富。近年来,由于广大文  相似文献   

8.
来信摘编     
《文物》1993,(12)
★《文物》月刊创刊以来,在宣传介绍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文物系统的主要刊物。办好这个刊物十分重要,建议如下: 1.考古简报要突出材料新,内容重要,文物丰富,使之与一般刊物有别。 2.设置文博、考古理论方法的专题讨论栏目,这对提高刊物的整体水平十分有益。此外,还可逐一介绍国外文物考古概况,这也是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 3.如条件许可的话,能否在份量上再加重一些,使刊物的容量增大。 4.《文物考古信息》栏目,实际上是文  相似文献   

9.
展示四川文物工作的窗口 ,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20 0 0年底 ,我和李昭和先生到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洽谈四川文物外展时 ,在他们的资料室 ,看到许多世界各国的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的刊物 ,其中有《四川文物》。在国外看到我们的《四川文物》 ,倍感亲切和欣慰。加拿大朋友告诉我 ,《四川文物》办得很有特色 ,每期他们都认真拜读 ,闻后格外高兴。四川是中国的文物大省之一 ,近十余年来 ,四川的文物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四川文物》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四川文物的概况 ,通报了四川考古的重大发现 ,展示了四川博物馆工作和文物保护的新成…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月31日,是《文物》月刊出刊500期纪念日。在这个喜庆的日子到来时,我愿意代表国家文物局,向文物出版社和《文物》编辑部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我更愿意以一个老读者的身分,向几十年来给我诸多教益和帮助的《文物》月刊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一个刊物能够出刊500期,这本身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文物》月刊自创刊之日起,就具有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和非凡的感染力,不仅一直为我国历史、文物、考古界  相似文献   

11.
弹指之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中国文物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杂志已经期满六周年,在文物界,在文物理论、科技领域,在广大文物工作者中间站住了脚跟,获得了认同,开辟了一方独具特色的文物科研期刊园地,并结出了芬芳的果实。据知,这个成果十分的来之不易,为开办这个刊物,中国文物学会的同仁们为之多方求助,费  相似文献   

12.
《苏联对女真文化的研究》(载《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第4期),是我根据1977年及其以前苏联发表的有关资料编写的。许多该收的内容,当时尚无缘得见,因此无从介绍最近十年来苏联研究女真人历史文化遗存的成就和动态。近蒙董果良、宋嗣喜老师不吝馈赠新资料,为尽快向学术界提供国际  相似文献   

13.
经常阅读《文物》、《考古》两种刊物,知道全国各地不断有新的重要发见,理论研究水平亦在不断提高,从这里经常得到新的启发。兹将阅读中对于《文物》月刊发表的两篇文章的几点意见写出,和原作者商量,不一定对。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4):F0003-F0003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系国家文物局主管,由中国文化遗产研容院、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文物学科和文物保护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年发行4期,每季末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刊物号CN11—5285/K,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SN1674—9677。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敦煌写本S.2053v文献为中心,比堪其他《籯金》写卷,及其他敦煌写本类书,得出S.2053v为唐朝李若立编撰《籯金》抄本,且此本收录条目约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所收条目史籍阙载;二、收录条目人物虽然记载于史籍,但是没有相应的事例;三,人物事例见载于史籍,但内容改编后与原意完全不同;四,事例基本出自史籍,但改编较大;五,与体例不符不应当引入事例附注内容;六,敦煌写本类书之间虽然文字出入较大,但是内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4,(2):F0003-F0003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系国家文物局主管,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文物学科和文物保护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年发行4期,每季末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刊物号CN11-5285/K,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SN1674—9677。  相似文献   

17.
《四川文物》和《成都文物》是四川文博战线的两家兄弟刊物。为交流办刊经验,探讨如何在新时期办好文物刊物,两家编辑部于3月16日在风景秀丽的龙泉驿,联合召开了作者编者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省文化厅、成都市文化局、省文管会、市文管会、四川大学、省社科院、省博物馆、成都出版社等单位的作者代表,以及两编辑部的全体同志。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为当今全国唯一的文物学科理论和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刊物。每期内容分学科论坛和文保科技两大版块。两者"和而不同",共生共荣,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理论建设和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学会共同主办,为当今全国唯一的文物学科理论和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刊物。每期内容分学科论坛和文保科技两大版块。两者"和而不同",共生共荣,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理论建设和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学会共同主办,为当今全国唯一的文物学科理论和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刊物。每期内容分学科论坛和文保科技两大版块。两者"和而不同",共生共荣,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