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平乐 《风景名胜》2021,(1):0365-0365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可分为两种类型 : 一是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区域及参与者提供的生态补偿,二是由生态环境破坏者提供由其破坏活动产生的生态损失的补偿。补偿形式有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金两种。补偿标准:对于第二种类型,可按林草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实际破坏的面积或实际恢复费用缴纳。(1)损坏林草的,按损坏面积每平方米 0.5 ~ 1.0 元的标准征收(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按照被损坏设施的实施价值予以补偿。宜以面积 ( 如梯田、水平阶、淤地坝等 ) 计算的,按损坏面积每平方米 1 ~ 1.4 元的标准征收。(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和林草措施综合配套面积的,按损坏面积每平方米 1.4元的标准征收。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同时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融合渗透,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可延续性.水土流失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水土保持的一个重难点工作,文章以此为研究切入点,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中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性的基础上,从机构职责的划分、明确水土保持监测机构性质、打造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制度、加快水土保持监...  相似文献   

3.
神农架旅游生态补偿实施系统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勇  胡孝平 《人文地理》2010,25(6):120-124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逐步关注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问题。旅游生态补偿作为一种调节生态环保各利益主体间关系的一种有效工具,在平衡生态产品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神农架实施旅游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典型意义的基础上,从旅游生态补偿的主客体、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旅游生态补偿方式以及旅游生态补偿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构建了神农架旅游生态补偿的实施系统。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神农架旅游生态补偿的运行提供科学指导,提升神农架旅游生态补偿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魏岭  赵亚男  张传玺 《区域治理》2022,(12):55-57,61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是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思路,本文探讨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内涵、治理现状及技术体系,研究分析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明确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增强水土保持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5.
<正>1998年汛期,由于嫩江流域的几条支流发生特大洪水,导致松嫩干流水位持续居高,江河横溢,泛滥成灾。洪水,给黑龙江省造成极大损失,也引起人们深刻的反省。通过考察,分析洪涝灾害成因,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土保持在防洪减灾中的重大作用。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不容忽视的防洪和减少泥沙淤积江河的根本措施。所谓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解析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生态修复的基本内涵和实施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其次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生态修复技术、获取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总结,最后从加强生态修复宣传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激励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适度放牧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充分发挥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7.
杨佳睿 《神州》2020,(1):244-245
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建设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保障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健康,同时还能够打造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样板,为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提供借鉴。所以本文在探讨祁连山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在健全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监管机制、合理规划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服务于国家公园建设和生态环境恢复。  相似文献   

8.
吕志祥 《攀登》2013,32(4):77-82
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补偿的重点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西北地区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三赢"。这不仅使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建设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且对调整当地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落后观念、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生态依然非常脆弱,生态补偿工作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赵青娟 《攀登》2008,27(6):137-140
生态补偿是运用经济手段实现资源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青海的生态环境在我国乃至亚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对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补偿措施并不完善。对此,本文就生态补偿的含义和功能、建立青海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必要性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慧琳 《人文地理》2002,17(6):20-23
本文以贵阳等九座城市为例,从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两方面,探讨贵州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协调人地矛盾的主要对策。全文分为以下三大部分:首先探讨城市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贵州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特"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表现在水土资源贫乏,平地少又很分散,地形封闭,旱涝和地貌灾害频繁等。第二论述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煤烟性空气污染,水体有机污染和交通噪声污染为主。SO2的污染极为严重,酸雨污染,城市河段及湖(库)污染普遍存在;4/5的城市交通噪声超过国家标准;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严重。最后提出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得到恢复,并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流域各地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机遇,围绕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条件的目标,启动了全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新成效和成功的新经验。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黄河逐渐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相似文献   

12.
石丽丽 《区域治理》2022,(10):84-87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其中,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急需通过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管理来强化水土保持效果,推动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水土流失问题,对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价值进行了探讨,并进一...  相似文献   

13.
吴迪  陈志琼 《神州》2013,(16):251-252
本文以工业设计发展现状为背景,在实践研究中引入了新生态设计概念,从需求设计到体验设计,从设计本身到面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型设计研究,探讨了新生态理念下的产品设计实施原则与战略,从而明确了新生态环境下企业发展趋势与设计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及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生态补偿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这些探讨,可为三江源区的生态补偿与政策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攀登》2017,(3)
西北地区不仅是中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以及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但是西北地区的生态又非常脆弱,急需恢复与补偿。近年来,西北地区的生态补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改善。但西北地区的生态补偿及其法律机制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探究生态补偿法理基础和基本原则,对重构或完善西北地区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价值测算与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区在我国乃至世界占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随着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作为该项目十大工程之一的生态移民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在推进生态移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显现。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理清并建立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价值测算与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石丽丽 《区域治理》2022,(13):110-113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生态环境逐渐受到破坏,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社会各界对于生态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在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需关注水土保持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基层水土保持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对此,本文首先对水土保持工作内容和重要性进...  相似文献   

18.
生态扶贫是指从改变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使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扶贫方式。本文分别通过梳理生态扶贫理论发展源流和政策发展源流,论证在生态扶贫中生态补偿制度、环境规划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充分发挥生态扶贫兼顾环境保护和精准脱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张璐  曲桐  赵航宇 《神州》2013,(4):253-25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它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经济发展又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保证。阜新作为辽西北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曾是享誉盛名的“煤都”,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和长时间、高强度的掠夺式开发,造成大量土地荒废和矿产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的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到居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矿产资源型城市在凭借资源优势获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矿竭城衰”的难题。要整治和改善矿产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摆脱“矿竭城衰”的厄运,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构建全面的生态补偿机制成了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由于对生态补偿这一问题的研究尚不深入,缺乏统领性的上位阶的法律制度,各个法律之间欠缺协调,以致不能有效的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不仅是出于对其自身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未雨绸缪和防患于未然。因此,完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在分析湿地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提出了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的实施对策。作者强调,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为基础,以湿地生态旅游产品为龙头,以生态旅游市场为依托,体现生态教育功能,关注社区利益,重视生态环境保育和生态补偿,通过适度开发促进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