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宁  王鑫 《风景名胜》2020,(1):0137-0138
通过阐述对“生态学”及“生态文明”的理解,指出公园城市“生态”的内涵并非片面的植树造林和提高绿化面积,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生态学,而是符合生态规律前提下的文明发展,即生态文明。并从建设模式、建设过程、生产方式及其生态信仰几个角度提出对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生态建设的建议及想法,希望能对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追求质量越来越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规模也不断变大,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园景观的合理性对城市建设有很多大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的意义。本文结合柳州市中心的柳侯公园改造实际案例,分析了公园景观现存的问题并提出改造意见。  相似文献   

3.
张腾 《风景名胜》2020,(2):0339-0339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主要部分,也是市民平时在外活动的重要空间,更是城市生态循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城市综合性公园是其中一种类型。因此,本文旨在从生态的角度对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设计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邬登悦 《风景名胜》2021,(6):0124-0124,012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承担着城市的安全、游憩、生态、文化等多元功能。文章旨在研究绩溪县绿地系统规划积极,其响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要求,提出“公园城市”的规划编制方法,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定量化、定型化、定位化研究,确定县城绿地系统格局与指标体系,关注区域绿地的规划建设,重视公园绿地及其他各类绿地建设的人本关怀,满足市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李嘉宁 《风景名胜》2020,(3):0042-0043
城市滨水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人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承担着供给排水、生态调节、景观营造、康养休闲的功能。由于早期建设和改造时期的设计经验欠缺以及历经多年后服务设施的老化等原因,城市滨水公园的功能性和服务性日益消减,早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城市滨水公园的整体环境架构急需更新。“海绵城市”是城市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全新的机制,对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和整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此背景,以营口市辽河公园典型的带状滨水公园为例,采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审视其现存问题,并结合生态功能和服务职能的关联性,形成合理的优化建议,旨在为我国北方城市滨水公园的改造优化提供参考,形成模范。  相似文献   

6.
许方慧 《风景名胜》2021,(4):0264-0265,0267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对政治稳定、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湿地公园是具有湿地生态功能的城市公园,是一个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系统。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是扬州市区的首个湿地公园,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扬州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七大发出“弘扬中华文化.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号召。2007年6月11日,《城市文化北京宣言》化建设的倡议。神家园的建设.提出对城市进行文城市文化、市民精更多体现在公园的建设中。成都自解放以来,60年公园建设成绩斐然,对城市文化建设的贡献巨大。附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慧芬 《风景名胜》2021,(5):0073-0073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亟须解决的城市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拥堵、公共空间不足等。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将“公园城市”理念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对“公园城市”概念的分析解读,讨论运用这一理论进行城市设计和开发需要考虑的要素,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为其他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下水道排水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空间的一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间在地下的延伸,具有自然和人文双重生态空间意义。民国中后期,近代西安下水道排水系统的修建,引发了城市生态环境的转变。本文通过对民国西安下水道排水系统建设与发展的分析,力求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与下水道相关的人文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因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城市近代转型,从而实现探讨西安下水道排水系统与城市社会生态之间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常冰玉 《风景名胜》2020,(3):0026-0026
社区公园作为一个城市当中人们进行休闲、娱乐等重要活动区域,是最贴近当地居住者日常生活的处所。伴随着我国现当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日益繁忙之后特别渴望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和交往空间,这就促使社区公园景观在建设和发展上引起了广大设计者的关注。社区公园除了与居民息息相关,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功能性和主体性特点,在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基础之上,赋予城市社区公园景观健康化、健康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此,本文以“浅析居民行为方式对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的影响”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不断提升社区公园景观的设计品质。  相似文献   

11.
杨珊珊  李帅 《风景名胜》2021,(1):0074-0075
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主导地位和引领功能。绿色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的绿色城镇体系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绿色空间、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建筑和绿色乡村五大要素的逐项分析,旨在对绿色城镇体系的规划与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游览观赏活动的重要场所。基于此,文章从生态、传统和现代三种角度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为更好地营建城市湿地公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婷 《风景名胜》2020,(2):0051-0051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滨水景观中“海绵城市”概念的设计:首先,简要阐述了“海绵城市”概念的构建原因、措施以及在当前环境框架下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并简要总结了将“海绵城市”概念应用于滨水公园的设计方法;其次,通过具体的工程实践——白洋湖景观设计,具体探讨了如何在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中贯彻“海绵城市”概念的设计要求。第三,通过白洋湖景观设计的实践经验,总结白洋湖景观设计中的难点,并结合“海绵城市”的概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公园景观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唐政杰 《风景名胜》2021,(7):0074-0075
在当前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开展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新形势下,以绿色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开展景观设计工作已成为主流思潮,让城市融入公园,让公园涵养城市,不仅有利于促进现代城市的生态发展,也有利于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极其重要一环,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在提高风景园林质量的基础上,为“城市生态发展安全”提供了绿色生态屏障,本文分析了植物在园林中的主要功能和配置原则,并对风景园林的植物配置和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潘淼  魏静宇 《风景名胜》2021,(2):0070-0070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建设数量,许多大型湿地公园也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并且低位逐渐增强。西溪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面积约10平方公里,属“杭州三西”之一。无论是湿地规模还是公园建设水平都是在城市次生湿地中罕见的。本文主要对西溪湿地公园的立意、主题、布局、要素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来为今后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涛 《风景名胜》2020,(2):0036-0036,0038
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建设中,要进一步引入原生态环境景观的概念。为响应“公园城市”建设,城市公园设计需要更加强调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让城市景观与自然发展融为一体,让自然成为城市景观的核心,通过发挥自然环境的生态改善功能,更好地平衡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生态价值转换”为核心理念构建新场景,为市民提供更宜人的居住环境,从而让生态价值转换为经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城市的中心地带,有一座水泽亭廊,古树参天,鸟语花香的公园,那真是市民绝伦的福气。在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今天,也一定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理想环境。曾经座落在贵阳市中心大十字西面,中山西路与公园路交汇处,现省教育厅、原贵阳市委办公处那一片地,就是一个贵阳的城市中心公园,名日“梦草公园”。  相似文献   

18.
申玉铭  张云 《人文地理》2006,21(3):19-23,103
基于城市化与生态化两大子系统,从人口与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水平、生态压力、生态抗逆能力六个层面,构建生态城市建设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991-2002年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能力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张奕 《风景名胜》2021,(1):0072-0072
湖泊型湿地是湖泊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系统综合体,是地表水平衡的调节器,也是动植物栖息和居民亲近自然的重要生态空间,湖泊型湿地公园生态规划与设计对维持湖区生态系统平衡和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策略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邓化义 《旅游》2000,(7):39
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和“国家先进园林城市”等国家级荣誉之后,三亚凭借一流的环境质量,又摘取了首批“国家生态示范区”称号,成为海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去年初以来,三亚市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带动环境建设、环境建设推动经济建设”这一思路,瞄准旅游度假,生态示范城市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