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莉丽 《神州》2020,(1):272-27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码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逐渐被运用到媒体中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媒体融合的发展。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新闻传播的方式更多样化,途径更多元化,内容也更丰富,同时新闻的受众人群也更广泛,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实效性也得到了有效凸显。  相似文献   

2.
温柔柔  刘红英 《风景名胜》2020,(1):0022-0022
唐朝统一后使得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展,一系列的开放包容的政治政策使得唐朝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汇中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氛围之下的唐朝女性服饰亦随之变得更具开放性和多元化,在女性服装历史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与唐代服饰的结合更利于服饰文化保存和传播,数字媒体传播具有互动性、整合性、多样性等特点更为生动展现其内涵魅力加持,于民族文化发扬传承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乔芳 《神州》2012,(11):214-214
数字摄影短短的几十年发展迅速,在数字和传统并进的时代下,数字摄影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想要进一步了解数字摄影就要对传统摄影有一定的把握。掌握传统摄影和数字摄影的区别,利用数字摄影的特点进行摄影创作。  相似文献   

4.
陈瑶 《文史月刊》2012,(8):232-233
本文从约翰逊博士的《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从效果研究的微观和宏观角度对电视在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影响进行阐述。通过总结西方学者和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对中国与印度乡村社会电视传播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电视在促使乡村社会信息平等分配、社会关系重构、观念改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削弱了影响社会变迁的许多结构性障碍;另一方面,就电视所带来的消费主义观念、对传统文化的颠覆和大量农民进城打工等问题来看,电视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社会紧张。  相似文献   

5.
李红霞 《神州》2013,(7):241-241
媒体是社会环境的检测者和守护者,是先进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遗憾的是,当下新闻报道逐渐娱乐化,且有加深之势。花边新闻、凶杀暴力、物质拜金等低俗内容充斥媒体,其"社会良知"的形象已严重受损。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必须反思,在自律与他律的约束下,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促使新闻媒体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永宁  黄佳睿 《东方收藏》2023,(12):119-121
在社会多元化发展及全球化的影响下,地域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不断受到冲击的同时,也受到其他制约因素的深刻影响,一些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对此,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统工艺的传承,通过建立博物馆、认定传承人、拍摄纪录片等形式传播和保护传统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与此同时,相关的传承保护工作还可跟随当下潮流更进一步。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元宇宙的兴起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文章旨在从数字媒体领域出发,探讨少数民族文化通过元宇宙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性,希望通过以此达成保护传承赫哲族民族文化的愿景,并对未来元宇宙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变迁的现代化趋势和社会主义模式,使布朗山布朗族传统社会文化的变迁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国家和政府行为,而非现代化影响的自我发展结果.这种国家主导下的计划性变迁,是布朗山布朗族50年来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因.它在导致布朗族社会文化发生变迁的同时,也由于缺乏对布朗族传统文化的足够了解而使其变迁的计划和目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摄影,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摄影功能的日趋完善,新闻图片更具有时效性、可观性和吸引力。时代呼唤摄影家提供更多新闻摄影作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新闻摄影也需要有更广阔的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才能,为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谢颖 《风景名胜》2020,(2):0022-0022
在数字传媒背景下,数字出版物体现了时代特征,也展示出数字化技术的优势。“非遗”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将数字出版传播技术融入文化遗产传播中,不仅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契机和机遇,还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创新发展。基于此,文章将探索数字出版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影响,分析文化遗产创新传播对策,推动数字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数字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博物馆为实现新时期博物馆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博物馆教育项目与数字媒体技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数字媒体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并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对其教育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能对我国数字媒体语境下的博物馆教育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闽都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传统内核和丰富的时代内涵。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对接、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稳定的区域合作环境,为闽都文化海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数字媒体的不可控性和文化异质性等挑战。在此背景下,通过整合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多元文化传播平台以及创新传播模式等方式探索闽都文化实现海外传播的路径,有助于推动闽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塑造和构建海内外华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周坤 《文物天地》2023,(8):123-126
文物摄影是推动博物馆文化传播、艺术创新以及知识科普的强有力途径之一在多媒体广泛发展的背景下,藏品作为博物馆的核心所在,文物照片成为大众了解博物馆内容、获取博物馆知识的最直接途径,文物摄影也成为博物馆展示自身特点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多媒体蓬勃发展背景下,文物摄影工作者面临新形势,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翠  史启新 《神州》2011,(23):27-28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国现存的媒体状态,理所当然地也改变了媒体宣传的传播方式和策略。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利用新媒体这一媒体平台,传播芜湖铁画文化的必要性,和新媒体传播传统芜湖铁画文化的传播特征,探讨了针对此种传播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翠  史启新 《神州》2011,(10):27-28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国现存的媒体状态,理所当然地也改变了媒体宣传的传播方式和策略。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利用新媒体这一媒体平台,传播芜湖铁画文化的必要性,和新媒体传播传统芜湖铁画文化的传播特征,探讨了针对此种传播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段传亮 《攀登》2011,30(3):26-30
新兴媒体的发展,在丰富信息传播渠道、拓宽传播广度和深度、提高领导效能的同时,也以其强大的功能深刻改变着舆论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环境的更加复杂化,给党的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和党的执政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影响。认清当前执政的舆论环境、了解新兴媒体的强大功能、把握新兴媒体传播规律、掌握新兴媒体的操作技术,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敬楠 《神州》2020,(4):288-288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视广播领域的发展也日新月异,随之而出的“融媒体”更是代表新时代媒体发展的方向,融媒体是指将广播、电视、报纸等具有互补性的媒体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的新型媒体。这种新型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信息的传播与接收方式发生了改变,且传统媒体中的电视播音主持相较于新媒体也受到了挑战,危机感也不断增强。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新时代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者应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养,电视新闻节目应如何创新,审核也应严格,确保在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能够快速抢占舆论制高点,发挥主流媒体的价值导向,传递社会正能量保证节目的真实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江苏地方志》2015,(3):64-65
<正>面对地方志文化传播方式的单一,受众面不够广等现实问题,江阴市史志办公室紧紧围绕地方志工作传播历史文化、弘扬优良传统、凝聚社会共识的目标定位,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着力打造快速、高效、便捷、经济、互动的地方志文化宣传新平台——《江阴纪事》公众微信,为该市地方志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活力。全新的理念迎接新的挑战当今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兴自媒体的迅速崛起,促使国民阅读习惯已经发生根本转  相似文献   

18.
李双 《旅游纵览》2011,(3):155-155
<正>1.数字媒体与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而媒体不但是文化传播的介质和载体,它本身还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信息时代,数字媒体已经显现出它在媒体领域、产业领域以及文化构建领域的勃勃生机。1.1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  相似文献   

19.
徐铭琦 《旅游纵览》2021,(2):137-139
锡剧作为常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却不高,锡剧的发展过程和剧目表现对常州地域风俗人文有一定的记录作用.为了传播与传承锡剧文化,本文通过对锡剧中的服饰、脸谱和布景进行分析,与如今发展正好的文创产业相结合,将锡剧元素应用到文创产品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动锡剧发展的作用,对常州地域文化和风俗人文也有一定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朱廉 《旅游纵览》2022,(19):38-4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新时期人们的需求也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得以体现,在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精神文化需求增多。在当前社会历史时期,丰富的文化需求影响下,发挥旅游文化有效传播的作用,还应该在景区的设立中,强化景区讲解员的有效培养模式。而在景区讲解员培养体系设计中,要充分了解新时期的文化传播目标,在文化传承的内涵中,构筑多样化的培训体系。本文分析加强旅游文化有效传播下景区讲解员有效培养体系,了解景区文化传播的意义,同时结合具体的目标体系构建途径,制定相应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