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保障老年人口享有积极与健康的生活质量,提升其幸福感和满意度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论文基于问卷抽样调查数据,以合肥市为研究案例地,从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入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重点厘清客观建成环境、主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市老年人对社区居住满意程度为比较满意,但不同个体属性的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具有明显差异,户籍、性别等特征老年人的群体差异最突出,家庭结构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2)主观建成环境要素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81),社区治安情况、美观程度、交通通达性与社区娱乐设施等感知特征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但客观建成环境要素总体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呈弱负相关性。(3)社区邻里交往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在综合考虑主客观建成环境要素、社会交往等因素后,除性别和户籍、学历和收入外,部分个体特征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2.
魏伟平 《风景名胜》2021,(5):0319-0319
现在居家养老的家庭比较多,那么在这种养老模式下,普通的集合住宅是老年人居住的主要选择,目前普通集合住宅的居住生活环境和对老年人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多的集合住宅不符合老年人的居住要求,无论是在居住的安全上,还是居住的舒适性上,还存在着比较大的欠缺。虽然普通集合住宅的适老化改造建设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是未来普通集合住宅的适老化改造和新建普通集合住宅的适老化设计还是需要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不断的探究和推进的。本文以武汉市秦园居小区为例,小区建造使用时间距今已有 15 年,这个时期的小区从使用状况中反映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迁居对单位老年人日常生活社会网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鹏飞  柴彦威 《人文地理》2013,28(3):78-84,6
社会网络对于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与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满意度等多个维度。本文以单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观察、追踪研究、结构访谈、案例剖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对比迁居前后单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状态,分析迁居后单位老年人应对新居住空间与原有社会交往空间分离下的日常活动与交往模式的调整与变化,重点剖析迁居老年人与原单位社区之间的互动,进而归纳迁居对单位老年人社会网络的影响机制,并从老年人迁居与社会交往的互动关系的角度提出相关的老龄政策。  相似文献   

4.
社会总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前进,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理论,社会的发展使得老年人养老居住模式也将有更多的选择。适合老年人的理想养老居住模式和建筑空间环境要靠全社会的努力,建筑师当然责无旁贷,但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投资者对养老居住模式的正确判断同样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5.
徐敬真  李昕 《风景名胜》2020,(3):0211-0211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进步。现如今我国社会人口发展的趋势逐渐接近老龄化。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养老模式及老年人居住方式进行分析,进一步讨论城市规划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具体措施,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郁浩艳 《风景名胜》2020,(1):0048-0048,0051
当今,伴随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越发重视,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国家工程,被写入了党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阶段,人们对生态建设的的意义、重要性有了更加全面且深入的认知,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现今居住环境提出了更多且更加严格的要求。住宅原有的单纯居住功能已较难满足现代居住需要,人们开始向往大自然,崇尚生态型的居住环境,至此,生态园林居住环境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本文将围绕现代居住小区生态景观与功能需求进行展开讨论,并对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设计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针对无人照顾的“空巢老人”立法,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对于违反规定者,老人可以诉诸法律施以惩诫。  相似文献   

8.
《旅游》1998,(5)
老人春游话保健春游对健康大有益处,但老年人春天旅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防止意外: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渐衰,外出游览与年轻人不同,行动宜谨慎小心,坐车、乘船、登山均需精心安排,最好有人照料随行。历险要适可而止。游兴高时,应以不觉疲劳为原则,以防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西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对西安市老年人锻炼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老年人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健康长寿,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锻炼时一般会选择一些运动强度比较小、简单易行,娱乐性较高,对抗性和技术性较弱的运动项目。对于锻炼环境还需要加强,尤其是需要更多免费的室内锻炼场馆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我国老年人口的特点和不同历史阶段下居住区模式的不同,研究了三类城市居住区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收入及家庭居住模式对老年人活动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的影响,总结老年人生活现状及相关问题,对现存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李康康  杨东峰 《人文地理》2021,36(5):111-120
针对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关系研究中,较少定量刻画其与社会、心理要素交互作用的不足,本文构建了三者交互影响下的体力活动关系模型。研究发现:①老年人体力活动参与率整体不高,性别与家庭结构差异在活动表现形式上存在不同。②活动意向未能有效触发老年人体力活动,自我效能感是其重要参考因素;建成环境、社会资本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由直接或间接通过自我效能感中介完成,心理健康作用则未显现。③家庭结构存在调节作用,建成环境单一要素对空巢老人体力活动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其对与子女共同居住老年人影响稳健。④社会资本是建成环境发挥空间干预老年人体力活动作用的重要前提;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更应采应取组合式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西方城市居住行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学英  崔璨  徐伟 《人文地理》2020,35(5):8-17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住房市场化转型使中国拥有了一个相对独特的住房制度环境,对城市空间结构、居民居住状况和民生福祉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央政府明确强调需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而这需要对城市居民微观居住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居住行为作为城市地理学的重要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虽不断涌现,但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和实证研究总结。本文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刻画了居住行为研究热点的演化,从居住迁移、住房产权获得、住房生涯三方面对西方相关研究进展和前沿进行评述,并进一步梳理了居住行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以深化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解;在总结中西方差异的基础上,对中国现有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现有住房政策,分别从理论、内容、数据和方法三个方面对未来中国居住行为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引起学术界对居住行为的关注,为推动中国居住行为研究理论构建、理解社会空间重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0月1日,国家建设部和民政部颁布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该定了老年人居住住宅设计必须符合此类人群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兼顾到为老年群体提供舒适、方便、人性化的住宅环境。21世纪,我国所有的建筑设计工作中,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二十年来,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大城市的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研究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建立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北京就业-居住空间关系进行多尺度分析,在界定就业中心和居住中心的基础上,评价北京都市区的就业与居住平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就业-居住分离是当今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田亮 《环球人物》2013,(19):68-70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7月1日开始实施的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中,加入了这条规定。"常回家看看"入法,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不少人质疑这是"法律代替了道德",不具有可操作性。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肖金明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这并不是它第一次受  相似文献   

16.
廖亦彩 《神州》2011,(1):50-51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形成了具有现代社会思潮的艺术设计特有的设计语言情节;日用瓷设计中语言情节的产生与形成;日用陶瓷设计语言中的语言特征与人情感调动时紧密相关的。反映时代文化要求的设计语言,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物质基础不断提升的要求,——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生理机能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心理机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对北京市三个典型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社区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运用模糊评价法,对老年人的社区满意度进行案例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对社区社会环境较为满意,而对社区服务设施等社区物质环境不满;老年人更关注住房条件,而对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关注较少。老年人特别重视的因子满意度不高,可能是导致社区满意度的综合模糊结果偏低的原因。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交叉表分析,从个人属性、家庭结构和所在社区类型等三个层面探讨社区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发现年龄低、学历高、收入高、与孙辈同住的老年人以及旧城平房社区中老年人社区满意度较高。老年人的社区满意度,将成为测度城市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空气污染的环境公正研究在国际上受到较多关注,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相关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使用2010年河北省人口普查和空气质量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描述性统计以及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对基于乡镇街道层面的空气污染和死亡人数的空间分布、社会分布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空气污染和死亡人数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乡镇街道层面,河北省的婴儿(1岁及以下)、老年人(60岁及以上)、失业者和省外农村流动人口更多地居住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婴儿、老年人、使用固体燃料或住房无洗澡设施的家庭户聚集的乡镇街道其死亡人数较多;空气污染与死亡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旨在促进对中国环境公正与健康不平等的理解和认识,为发展更为公平、有效的环境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广州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居住迁移是家庭居住消费的空间调整过程,也是城市重构的基础动力,是西方地理学、规划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2001年和2005年在广州市进行的家庭住房问卷调查结果,文章分析了居住迁移空间特征、方向特征以及居住迁移方向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市居住迁移空间以就近迁移为主,在同一行政区范围内和邻近行政区间的迁移比重非常高,但从阶段演化来看,就近迁移有弱化趋势。迁移方向以老城区内和外围区内的迁移为主,其次为以老城区向外围区迁移。住房产权、家庭生命周期、家庭收入和迁移时间对居住迁移方向的影响显著,居住郊区化与住房自置率提高有关;单位房和房管局房建设是郊区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交通是我国老年人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公交移动性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从季节和空间双重维度分析老年人公交移动性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入理解老年人出行行为机制。利用公交刷卡数据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季节时空因子对老年人公交移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不同季节中空间因子对老年人移动频率、移动半径和移动熵的解释力和显著性存在明显差异,对老年人移动性影响机制的分析应考虑时空变化的双重影响;②不同空间因子之间以及季节与空间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显著增强对老年人移动性空间分异的解释力,考虑多个因素的协同效应对深入理解老年人行为有一定帮助。研究试图拓宽老年人移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为老年宜居城市建设和城市移动性规划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