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问     
《南方人物周刊》2012,(1):26-26
12月21日,国土资源部公布《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修订草案)》。该草案规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协商未能就处置方式达成一致的,土地闲置满1年的,经批准后可按土地出让或者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缴土地闲置费;未动工开发建设,土地闲置满2年,经批准后可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尽管治理多年,闲置土地为何依旧大量出现?新草案能否真正肃清土地闲置?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  相似文献   

2.
任耘  张鑫 《旅游纵览》2022,(19):71-74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特色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以成都市旅游特色镇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成都市旅游特色镇主要有“健康+旅游”“非遗+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四种发展模式,提炼出开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基于问题导向进一步提出完善旅游管理体系、健全旅游治理体系、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创建旅游服务体系、构建旅游营销体系五大优化路径,以期助力成都市实现旅游特色镇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场大规模的城市基层社会改造运动,街道民主改革运动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性要素的形成起着直接的催生作用。开封在这场运动中,通过政权形式的重新设置与基层干部的重新选择,促使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生成;通过思想动员、走群众路线等工作方式的运用,促使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基本工作方式的确立;通过加强政府与民众的联系以及民众自身的团结,促使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关系的改进;通过肃清封建残余势力,促使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环境的改善。随着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关系、治理环境等基础性要素逐渐形成,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开始摆脱“前解放”状态而逐步走上现代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4.
章雨晴  甄峰  恩予 《人文地理》2016,31(6):95-101
中国目前已进入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尽管如此,土地资源特别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仍然很突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也一直是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一般集中在宏观和中观尺度,难以反映各微观经济主体土地利用状况等深层次问题。本文以张家港市为例,从微观层面对市域范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地集约性进行评价,提出基于企业综合效益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借助ArcGIS工具进行空间匹配,为更清晰地理解和判断城市土地集约使用状况,指导城市工业布局优化、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邵泽义 《攀登》2023,(4):84-89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基层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受到理念思维滞后、支撑要素缺位和模式创新乏力等限囿性要素的影响,基层社会治理的困境尤为突出,并集中表征为治理理念、治理能力和治理模式等基本向度。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关照主要体现在群众需求的多元化、现实问题的复杂化和社会风险的随机化三个方面。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构建的诉求表达是实现一体化的组织体系、协同化的制度体系、融合化的技术体系、互动性的动力体系和共生性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刘涛 《风景名胜》2021,(1):0218-0218
在“新常态”下,我国的城市发展应侧重于革新治理模式,同时促进城市化改造进程,优化转型路径。本文在“新常态”的框架中探讨城市更新治理的创新模式,在对城市治理创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转型路径进行探讨,并根据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计划,探索城市管理现代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社区作为国家治理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当前社会治理的主战场。随着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社区治理向低成本、快捷、高效的自治模式转变,优化社区治理结构是社区治理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在网络化治理背景下,以温州社区建设为例,剖析温州现阶段社区构建模式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优化的路径,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刘桂奇 《历史地理研究》2023,(4):60-72+148-149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自治章程》,确立了基层自治区划“城镇乡制”。中国基层区划建置自此打破秦汉以来的“类复式政区格局”,进入制式统一、功能完全的“乡镇制”发展期,但“城镇乡制”在各地的初期实践并未完全遵循刚性规定。在基层团练盛行的广东地区,其基层自治区划多以“县—区”为架构而非《城镇乡自治章程》确定的“县—城、镇、乡”体系,且“区”的分划配置实则源自当地基层团防区划“团”。这种现代基层自治区划源出基层团练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在于兼具治安防卫、行政管理和准自治功能的基层团练型政区契合当时基层自治区划的建置要求,也能满足当时广东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9.
“公交便达”模式应成为地区性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主流。“公交便达”模式的应用优化了城市的空间布局,提升了城市的空间效率及土地利用价值,减少了交通通勤时间,增加了城市生态效益,优化了资源利用效益,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幸福度指数。“公交便达”模式在使用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到城市地块的可达性,多方位因素的协调以及建设目标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王子辉 《旅游纵览》2022,(24):101-104
近年来,具有近距离、短行程、高频率、慢休闲、高品质特征的“微旅游”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中,“微旅游”市场迅速兴起。与传统旅游、度假模式不同,“微旅游”以本地、近郊和周边为主要游览区域,激发了城市内旅游资源的再次开发,对城市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研究、拓展旅游方式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基于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涵,深度调查河南省郑州市“微旅游”资源基础,结合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结果,提炼出郑州城市“微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影响郑州城市“微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包括郑州城市配套交通不够完善、城市居民对“微旅游”资源同质化严重、“微旅游”宣传方式较为局限以及郑州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并提出资源开发优化策略,旨在对郑州现有城市“微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为形成符合当下新要求的郑州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促成郑州市“微旅游”系统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尹红群  张敏 《安徽史学》2022,(5):161-168
“戴红袖章的街道大妈”体现了城市街道治理的“赋性别化”特点,原本居家的家庭妇女卷入公共参与,成为翻身的劳动妇女、治街如治家的女性积极分子。“戴红袖章的街道大妈”并非基层权力角色,而是一个街道治理形象。这一形象建构是国家与妇联组织围绕“中心工作”的共谋和共建,是诉苦机制和同构机制的结合,也有传统性别角色的嵌入。在街道治理实践中,国家权力在城市进一步扎下根来,妇联组织回归“娘家”定位。“戴红袖章的街道大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杨海红 《沧桑》2013,(5):56-59
清末状元张謇在南通以纺织实业为基础,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博物馆建设,开设了十多项全国“第一”,进行了“一城三镇”的城市规划,营造了田园式城市栖居氛围。其业绩、声誉及历史遗迹是南通旅游开发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发展以张謇为中心的南通旅游,实质上就是实业文化的旅游,是开展“四个一”即“一山一水一人一城”为主题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3.
龚国 《区域治理》2022,(13):209-212
"停车难"问题的成因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有限性与基层群众停车需求之间的客观矛盾."停车难"问题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和城市形象.以党建工作为统领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能够拓展党建工作功能、推动党建工作创新以及评估党建工作实效.以党建工作为统领,能够为"停车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邓媛媛  刘宇恒  谢秋 《旅游纵览》2022,(24):121-123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活力。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盘活农村闲置资源、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传承和保护优秀的乡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文将农业文化遗产地优先纳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因此,探究农业文化遗产地空间分异规律、价值重构,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布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开展。文章依据浙江各地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历史演进将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分为9大农业文化遗产区,分析浙江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异,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价值重构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璐  曲桐  赵航宇 《神州》2013,(4):253-25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它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经济发展又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保证。阜新作为辽西北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曾是享誉盛名的“煤都”,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和长时间、高强度的掠夺式开发,造成大量土地荒废和矿产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的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到居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矿产资源型城市在凭借资源优势获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矿竭城衰”的难题。要整治和改善矿产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摆脱“矿竭城衰”的厄运,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构建全面的生态补偿机制成了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由于对生态补偿这一问题的研究尚不深入,缺乏统领性的上位阶的法律制度,各个法律之间欠缺协调,以致不能有效的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不仅是出于对其自身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未雨绸缪和防患于未然。因此,完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两种“田面田”与浙江的“二五减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产权中不同性质的永佃权问题需要做具体研究。从1927年后浙江省推行二五减租实践过程看,尽管浙江各地区大都存在土地所有权被分为“田底”与“田面”的情况,即所谓的“一田二主”现象,但是,由于土地来源不同,“田面田”的性质亦有不同,既有欠租撤佃的“相对的田面田”,也有欠租也不可撤佃的“公认的田面田”。由于两种“田面田”的地租率不同,所以,在政府推动的减租过程中,拥有“相对的田面田”的田主积极推动“二五减租”,而“公认的田面田”主则反对“二五减租”。后者成为浙江“二五减租”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7.
肖波  黄晶莹 《东南文化》2023,(2):143-149
博物馆夜间开放是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业态。我国博物馆夜间开放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和兴起期三个发展阶段。夜间开放有利于博物馆优化观众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社会影响、加强合作交流、提升服务效能等,但也面临安全、资金、人力、设施、内容等多重困境。因此,未来博物馆夜间开放,可在宏观层面为文化资源转化注入新动能,在中观层面为公众参与夜间活动营造新环境,在微观层面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探索新经验。通过系列组合措施,构建“三位一体”文化治理机制,从而实现博物馆夜间开放“规范化—常态化—精品化”递进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桓俊卿 《区域治理》2022,(12):58-61
居民自治单元下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治理改革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创新和优化城市社区的治理及改革,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资本,构建完善的公共空间,激发居民组织的参与度,促使居民自主地行动起来,同时政府也要在这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完善相关制度,优化相关的制度框架体系,促使城市社区治理工作规范化开展.本文综述了居民自治单元下沉视...  相似文献   

19.
周萌  王昶  董哲 《区域治理》2022,(1):9-12
当前,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各类信息异构数据分析与挖掘、整合与共享建设城市治理数据安全可信监管体系,并基于大数据云平台打造智慧服务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高的技术支持和决策方法.本文首先深入剖析了北京城市治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其次从数据智能、区块链角度,就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建德人”就劳动、生活在浙江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到了新石器时代,浙江经历了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等几个年代上基本衔接的发展阶段.浙江于越立国之前自然和社会环境,为浙江地方文化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当时的文化形式主要有浙江先民口头创作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