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出去看世界想法日益强烈,这一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旅游方式的推陈出新.线下旅游受交通、时间、资金、突发事件等因素制约,图文语音、虚拟现实、视频直播等线上旅游方式层出不穷.“v享云游”旅游模式在目前的线上旅游方式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在旅游景区设置“V享云游机器人”,弥补了其他线上旅游方式“被动性和非...  相似文献   

2.
王晓雨 《旅游纵览》2022,(13):177-179
安徽省安庆市地处浩浩长江之畔,有形的长江航线在这里架起一座无形的文化长廊。这里旅游资源尤其丰富,但由于知名度较小、媒体宣传力度较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当地旅游业发展较为缓慢。云旅游作为新型旅游模式,可以刺激当地旅游业拓展消费市场,促使其转型升级。基于此,本文将首先介绍云旅游的概念和发展现状,之后总结安庆特色旅游资源概况,针对安庆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云旅游助力安庆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旨在借助云旅游助力安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支持、行业自救、公众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云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云旅游”的发展拓展了旅游发展空间,推动旅游业态的重组,影响游客消费习惯,形成新的产业方向,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等应该做好资源的调配工作,通过不断改进“云旅游”的发展路径,丰富“云旅游”内容和形式,助力“云旅游”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薛晨璐  靳诚  徐菁 《人文地理》2023,(6):182-190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旅游业受到巨大冲击。本文基于2019至2021年第二季度的百度搜索指数,构建三个阶段的国内旅游网络关注矩阵,探索疫情发生前后旅游网络关注格局变化,分析疫情对旅游网络关注的影响路径:疫情发生后,(1)旅游网络关注规模大幅下降,远距离与跨省流动倾向减小。随着防疫工作常态化,规模有所回升。旅游网络关注格局仍保持东南高规模主导核心、西北低规模边缘地区,核心边缘间联系减弱。(2)旅游网络关注矩阵密度大幅下降、地区集群性增强,大部分地区保持原有旅游地功能。(3)新冠疫情通过安全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两条路径直接冲击与间接调整旅游网络关注格局。  相似文献   

5.
杨金华  章锦河  储光 《人文地理》2021,36(3):167-174
新冠疫情背景下,如何改善居民周边出游质量及生活品质,增强旅游幸福感是亟待回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对衡阳居民本地出游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旅游品质感知的现状,结果表明:衡阳旅游品质感知处于中等水平;旅游品质感知存在人口统计差异,其中已婚居民、居住时间长的居民对本地旅游品质评价更高;旅游时间、旅游功能、旅游满意度三个方面对主...  相似文献   

6.
安传艳  李同昇  芮旸 《人文地理》2019,34(5):142-148
以往学术界对旅游产业和旅游行为的空间认知,多从物质空间视角出发而忽视了其社会属性,导致在产业自身发展受限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和生态问题。本文借助社会空间思想对全域旅游进行文本解读认为:全域旅游在物质空间上从“景区”拓展到“全域”;在抽象空间上结合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旅游活动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特征强调社会关联性;在社会实践中将物质和抽象空间统一于社区居民的生活空间中,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因此,全域旅游从社会空间视角定位我国旅游发展问题,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空间公正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作为最终落脚点和价值诉求,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指导性,而且还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空间人本价值和社会公正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8.
“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旅游方式。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包括旅游者感知等5个方面共22个问题的调查问卷,通过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第一,大学生对“云旅游”的感知评价中,对信息感知和价值感知的评价较高,对条件感知的评价最低;第二,大学生旅游者认为现阶段“云旅游”形式还较为单一,节省时间和金钱是选择“云旅游”的主要原因,继而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旅游民俗文化空间的筛选与旅游价值分析——以陕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瑞  陈锋仪 《人文地理》2009,24(5):122-125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体验旅游,已经成为新的旅游消费时尚。作为民俗旅游的基础,民俗文化密集地区个性化空间的筛选就成为指导这种旅游方式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在旅游民俗文化空间选择的原则、标准、价值等方面,学术界尚未进行深入研究,这造成我国许多民俗旅游资源发达地区在开发过程中缺乏理论的指导,出现了盲目性开发的严重问题。本文在依托相关文化空间理论和2005年以来对陕西民俗旅游资源深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民俗文化空间筛选的原则与标准,并据此对陕西旅游民俗文化空间进行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10.
新冠疫情留下了深刻的集体记忆.抗击疫情的事件、人物、器具、场所、文献等,形成了特定的灾难记忆与文化空间,值得保存、纪念、展示和反思.灾难记忆可通过空间形式来存储和再现,并对记忆进行提炼和延伸,形成特定的灾难型纪念空间,诸如用博物馆再现抗疫篇章、用文化空间再造抗疫地标、用文化符号致敬抗疫英雄、用名录表达对逝者的敬重等.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刺激-有机体-反应(Stimuli-Organism-Response,S-O-R)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云旅游平台的特性对消费者参与意愿的影响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云旅游平台的知名度、安全性、易用性、信息质量和人才专业性5个特性对消费者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台易用性、平台信息质量均正向影响临场感;平台人才专业性不影响临场感;平台知名度、平台易用性、平台信息质量、平台人才专业性正向影响消费者享乐型感知价值;平台安全性对消费者享乐型感知价值影响不显著;临场感、享乐型感知价值正向影响消费者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旅游行为的旅游目的地空间层次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  陈婷 《人文地理》2009,24(6):107-110
关于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研究比较丰富,视点主要在于经济与地理空间。但是,旅游业是市场导向非常明显的行业,从旅游行为角度研究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层次更具有现实意义,对指导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管理更具有操作性。本论文从旅游行为导向、管理方便性角度,融入社区理念,提出了新的旅游目的地解读,将其划分为三个空间层次,即游览服务区、社区服务区和社会服务区,并分析了它的空间层次结构关系和主要要素。论文最后从规范管理角度提出管理层次与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谈群 《旅游纵览》2022,(14):1-4
旅游经济和旅游景点是旅游产业的核心构成,也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本文运用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最邻近指数等分析湖南省旅游经济差异和景点空间结构,为优化产业布局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2010—2020年湖南省旅游总收入增速稳定,2014年后旅游经济差异较为明显,基尼系数与加权变异系数变动趋势不完全一致;湖南省A级旅游景区整体空间结构类型为均匀型,岳阳市和张家界市旅游景点类型为凝聚型;全省A级景区密度分化明显,长沙市旅游景点密度最高。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加强旅游空间合作、完善景点基础设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民的收入在旅游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我国的旅游业也快速发展。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博的国家,基于各地的基础设施、地理环境等原因,各地旅游业发展极其不平衡,本文通过对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提出旅游经济存在空间差异的原因及平衡旅游经济空间分布差异的对策,促使我国的旅游经济在各地全面发展,协调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借助ArcGIS技术,结合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2000年以来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均旅游收入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2000年~2011年的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互动关联模式以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整体上呈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局部上则长期表现出高高相聚和低低相聚的两极分化格局;邻接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着关联互动,使得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不断演变并出现新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张红 《人文地理》2000,15(2):56-57,14
通过对北京、上海、西安等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抽样调查资料和多年统计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境外游客入境旅游流空间分布的规律性特征,为旅游热点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选用1998~2009年数据研究了中国省域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中国省域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空间集聚性;旅游创新不仅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还通过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区域的旅游经济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说明应充分重视创新在旅游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旅游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扩大旅游创新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9.
20.
国内旅游现象空间分异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述国内关于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国内旅游地理学关于旅游现象空间分异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和旅游地、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流、旅游地本身等旅游产业发展投入要素方面入手的,对于旅游发展的区域效果方面的研究显得有些不足。在与国外该领域研究进展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和研究的趋势,作者提倡国内旅游地理学应加强旅游影响空间分异研究。阐述了旅游影响空间分异研究的意义以及基本内容,希望藉此促进我国旅游地理学乃至旅游学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