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北京吃食琐谈○冯庆生月盛斋乃京中老店,知者甚多。我要说我小时候是那里的常客,一准让人笑得喷出饭来。可这是真事。旧时每到夏天儿,月盛斋便做起烧羊肉。北京人夏天爱吃面条,烧羊肉就是冲这口来的。烧羊肉拌凉面是那时京中的至味,好吃但不便宜,《道咸杂记》称其...  相似文献   

2.
父曰ama阿妈(体统人家),爸爸(下级人家),系清语。妈无定字。此语在当面称时用之,下级人家多呼爸爸(音罢罢)。 母曰eniye额娘(体统人家),奶奶(普通人家),妈(下级人家)。额娘原系清语额捏之误。 祖父mafa马法(不常用),爷爷(普通人家)。 祖母mama妈妈(此只书面用之,无当面称呼者。然旗户雇用仆妇不呼某妈,而呼某姐,职事之故。) 旗人谓祖母曰“妈妈”,汉族呼祖母曰“奶奶”,相差一辈。 曾祖父、曾祖母统称老祖儿。分言之曰:祖儿爷爷、祖儿太太。 高祖父、高祖母统称太老祖儿。分言之  相似文献   

3.
【病文展台】亲情■江苏江都新月文学社杨杰小时候,爸爸妈妈都到外地打工,我只好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对我十分关心。(开篇交代我与爷爷生活的缘由。)农忙时,爷爷为了照顾我,又不耽误农活,就用一块棉布做成  相似文献   

4.
邓小虹 《世纪》2023,(5):57-61
<正>我印象中的三伯伯一家我的爷爷、奶奶一共养育了六个儿女,四个男孩,两个女孩。父亲邓拓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有一位比他年长10岁的三哥叫邓叔群,我们从小叫他三伯伯。童年时代我家住在城里,三伯伯家住在中关村科学院宿舍被称为“特楼”的一座灰砖楼房里,当时那里集中居住了一批为我国现代科学各学科奠基的第一代科学家。平日两家人走动不多,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是谷城伯伯一百周年诞辰,也是伯伯离开我们将近两年的时候,记忆又一次把我带入了清晰的昨天。他老人家生前对我的关怀、教诲和勉励的情景,一幕一幕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1994年夏天我到上海出差期间,公事之余每天都随伯母一同去医院探视病中的伯伯。当时,他老人家腰间挂着一个盛胆汁的塑料口袋,可精神尚好,仍很健谈,像过去一样事事关心,问这问那;思维清晰而敏捷。对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来说实属不易。我在沪期间,正值江泽民主席刚去探望他老人家不久,伯伯向我介绍了一  相似文献   

6.
她说:"看到温爷爷,我就想起了我的爷爷。特别是听到温爷爷说政府要管我们的生活、管我们读书时,我就忍不住哭了。"  相似文献   

7.
正我和爷爷是好朋友,小时候睡觉,爷孙总是合盖一床被,聊不多一会儿,快吹灯睡觉了,爷爷就让我喊嫂子要吃的,然后,"朋友俩"趴到炕沿上吃凉面、谝闲传。私塾不办了,师生的情谊没有断,逢年过节,总有学生提上吃货孝敬先生,泡儿油糕、蜂蜜凉粽子,还有烧鸡、腊汁肉,这些吃货都成了爷爷和我炕边上丰美的宵夜。我跟爷爷吃尽了家常便饭和风味小吃,爷爷和大嫂培养了我的口味,这口味具有巨大的排他性,到老不变,  相似文献   

8.
正岁月如流,屈指一算,萧乾伯伯,也就是我从儿时起称呼的"饼干伯伯",离开我们竟有20个年头了,我也成了78岁的老妪了,但儿时的记忆犹新,一切恍如昨日。"饼干伯伯"的由来第一次见到萧乾伯伯是在我5岁的时候。当时他任上海《大公报》社评委员兼复旦大学教授,住在江湾一座日式小平房里。我父亲辛笛(九叶派诗人)与萧伯伯的友谊是建立在年青时的投  相似文献   

9.
正记得在那条小胡同口,我和二哥看到它孤独地躺着,似乎没有朋友,就去逗了逗它,还拿东西给它吃,结果它就跟我们回了家。我们看到它时,它骨瘦如柴,身上也有好几处伤。来到我家后,它在我和二哥的精心照顾下,伤好了,却不肯走了。我和二哥也为难了,因为我们不能违抗妈妈的命令,不过好在它和伯伯、伯母、爷爷  相似文献   

10.
今年12月22日是王炳南伯伯逝世15周年的日子,在我的记忆中,王炳南伯伯是和蔼的长者,是我的忘年交。我认识王炳南伯伯是在1971年4月4日,当时我和哥哥一起随父亲到江西上高县外交部“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我们父子三人被安排在一间九平方米的房子中,张灿明夫妇、焦若愚夫妇就住在我们的隔壁。父亲带我熟悉环境,走到住所旁的一片小树林时,我看到有三个人迎面走来,父亲惊喜地小声告诉我:我是王炳南。父亲和炳南伯伯同时紧走几步,炳南伯伯一把拉住我父亲的手,大声说:“希禄同志,你好吗?我好想你,我想你会来的。”“王部长,你好,裕云同志好吗?”炳…  相似文献   

11.
拔菜秧     
正大家都知道,我们吃的穿的都是靠农民伯伯辛勤劳动得来的,大家也一定会认为农活干起来非常简单,可事实并不是如你想象的那样。这个星期天,我就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下。那天,我到了老家就去了田里想参加劳动。奶奶见我回来了,很是高兴,一听到我想干活,就乐呵呵地建议我去拔油菜秧。拔油菜,就是把油菜的秧苗从地里先拔出来,然后给奶奶再栽到大田里,到来年就能收获油菜籽了。我提着铲子来到爷爷身旁,他正在忙着拔菜秧。我蹲下来,忽然,发现了一棵大油菜  相似文献   

12.
<正> 七月廿三日 召见赖清键。丰伸泰请训,见。引见四十五人,内有王公承袭,广忠遗折。 云南粮道授陈燦。广忠照都统赐恤。电皖抚,黄呈祥速赴滇任。 七月廿四日 召见方培恺。 驾幸西苑。崑、孙两中堂,鹿、瞿两军机均赏西苑门肩舆,御前大臣(肃王)善、马玉崑、姜桂题均赏西苑门骑马。 七月廿五日 召见庆王、载功。 瑞洵请假三个月赴新疆就医。崇文门监督派庆王、荣中堂。  相似文献   

13.
(一)章钰,字式之,别署坚孟、茗理、蛰存、负翁、晦翁、长孺、曙戒学人、老式、北池逸老、霜根老人等。室名永思堂、崇礼堂、不斗斋、算鹤量鲸室、四当斋、听鹃僦舍等。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生,1937年卒,享年七十三岁。先世居福建(自南安移浦城),后迁浙江(自杭州移诸暨)。高祖章何德,经商至江苏,卜居苏州,占籍长洲县(今并入苏州市)。曾祖明芳。祖国彪。父瑞澂,开设存诚堂药店,用林则徐戒鸦片烟方,制为丸药出售。后为塾师,设馆授徒。母刘氏。  相似文献   

14.
我出生在一个满族家庭,一小儿跟着爷爷、太太(祖母)长大。刚出生那会儿,家里生活已经很困难了。1949年太太过世后,我和五妹金蔼琬商量:“咱走吧,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参军报国去。”就这样,我们参了军。  相似文献   

15.
中华老字号,究竟魅力何在?百余年的流金岁月,百余年的沧桑故事,自然是他们的最好诠释.北京的同仁堂、六必居、月盛斋、张一元、吴裕泰、王致和;天津的狗不理、达仁堂;上海的恒源祥、沈大成、五芳斋,老正兴,杭州的张小泉、楼外楼,广州的陶陶居,江西的五粮液,四川的五粮液,贵州的茅台等等,在老字号的发展历程背后,我们既可以看到属于个体、家族的悲欢离合,又可以看到一个品牌的传承与创新,凋敝与消亡.老字号,不仅见证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更沉淀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最深刻、最美好的群体记忆.  相似文献   

16.
我认识聂力已经半个世纪多了。同班小学毕业,同班中学毕业,一起赴苏留学,一起回国分配到国防科委老五院,同在国防科研战线上(她在最上层,我在最基层)干到了退休。对我来讲,她是我相处最长相知最深的大姐,对她来讲,恐怕我也是她最老的朋友了。我一生中命运之转折,几乎都与聂伯伯、聂力有关,若用老话说,很托聂家的福,他们对我有大恩大德。可惜我从来没回报过什么。现在老人们都已辞世,每每想起,心中不免黯然,所以就想写点什么,特别是少年时代晋察冀度过的三年,以铭记聂力大姐对我的情谊。与她初次见面是1946年春,那时我在…  相似文献   

17.
正一、苏区时期1932年冬天,共产国际派我回国。因为我是秘密学习无线电的,就叫我去中央苏区,不到别的苏区去。共产国际的命令,是谁也不能违抗的。一路上花了半年,才走到瑞金。到中央局后见到了管交通的邓大姐。她在总书记博古的办公室的外面办公,担任中央的秘书长。罗迈(李维汉)原来是我的老上级,见到我很高兴。我向罗迈和博古提出不干无线电,他们两个同意了。凯丰当时是少共中央局书记,要我到  相似文献   

18.
周铮 《收藏家》2002,(4):45-47
手卷纵27厘米、横625厘米,题签“黄石斋先生书倪文正墓志铭”、“(磊)斋珍藏,长乐黄葆钺”,下钤白文篆书“黄葆钺印”。引首题“苍天为正”四大字,下署“甲子岁(民国十三年)岁暮磊斋属,孝胥”。钤三印,均篆书,朱文一印为“海藏楼”,白文二印为“郑苏堪”、“孝胥”。拖尾有乾隆癸酉(十八年)冬月沈德潜题跋,钤三印,均篆书,朱文二印为“御赐吴下老诗翁”、“沈德潜印”,白文一印为“归愚”。  相似文献   

19.
顾久  刘奕 《贵阳文史》2011,(6):29-31
说起来,我们一家四代人都毕业于贵阳一中,爷爷、父亲、叔叔、我还有女儿。我爷爷和父亲读一中时,那时候还不叫贵阳一中,叫南明中学。爷爷顾定基(音)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今年我们编了一本辛亥革命的史料,上面提到了贵州宪政派,名单里面就有颐定基。据说爷爷从南明中学毕业后就靠自学高等数学,后来在贵阳教高等数学,大概他是第一人。我父亲从南明中学毕业后读了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动物研究院研究鱼类学,后来抗战爆发打断了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3月5日,是我的伯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接到《百年潮》杂志的约稿,我却不知从何下笔,正好赶上电视剧《海棠依旧》刚刚播出不久,大家对剧中的情节印象还很深刻。我想,何不顺着这部剧的内容和思路,补充一些剧中没能讲到、讲全的细节呢?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从小经常随父母到西花厅看望伯伯周恩来和伯母邓颖超,但那时年龄小,就知道到处玩儿,很少听大人们谈话,等到长大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