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一直把读大学的那几年称之为我的"诗歌年代"。20世纪80年代初,我就读的是苏北的一所师专中文系。那是一座偏僻而又简陋的学校。可能和文学当时在社会上很风行有关,就在那样的校园里,却有着众多的诗歌爱好者,这当中也包括了我。我们组织诗社,油印诗刊,举办朗诵,"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诗歌的气息",一位诗人在回忆录中对当时校园的描述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2.
如今,校园里正流行着一种时尚:同学之间相互起绰号。原本一些美好的中性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竟成了某人的绰号。可我认为:校园是一个讲究文明礼仪的环境,若每次见面彼此喊对方绰号,同学会怎么想?难道他们还会再和一个整天喊他们绰号的人亲近吗?他们还会对学校保持一种纯真美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我的老爸虽然已是一位行政干部,但他的刻苦学习精神却让我望尘莫及,佩服之至,快40岁的老爸真的是个爱学习的人。你看他吃饭时,饭桌上总要摆一张报纸或一本杂志,一边吃一边看,从我记事起就是这样。听老爸说他这习惯已经养成20多年了,从上初中起,喜欢看书的他就边吃边看,直到现在还是这样。因为看书太入迷,他常常会闹一些笑话。有一次,妈妈在做饭时忘记了放盐,我和妈妈发现了这个问题,都往饭里放了盐再吃,可是爸爸因为把心操在看报上,竟然没有尝出没有盐,还是像往常一样津津有味地吃着看着,妈妈故意问他:今天的饭是不是太咸了?可爸爸却说;不咸…  相似文献   

4.
大约是2000年,我上大学期间,某一天.文艺理论课老师讲的是“新历史主义”,用此理论分析了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课后,我找了书来读,很受触动。接着,我在我们中文系的系报上写了一篇《在“吃”的世界里》,尝试着用“新历史主义”写一写中国人吃饭的历史。我在那篇文章里提到了1961年死于饥饿的曾祖母。  相似文献   

5.
生日聚会     
正烈日炎炎的夏天,想必每个人都要进空调房,一边吃着冷饮,一边看着电视。可是今天,我们在太阳地玩了一个上午,都不觉得热,反而觉得十分清凉,因为今天是一位同学的生日,我们要为他过生日。他带着我们来到池塘边玩耍,我们一群同学一边欣赏着夏天池塘的美景,一边捉着蜻蜓。今天的小寿星魏刘正弯着腰,帮大家采已经成熟的莲蓬,有一些女生看着正在随风摆动的荷花、荷叶,仿佛自己也变成荷花伴着微风,在亭子里翩翩起舞;而我们这一群顽皮的男生,正在  相似文献   

6.
段子文 《纵横》2010,(8):35-37
郭汝瑰将军与我的祖父辈亲属多人有同学、同事之谊,是我的长辈。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陈赓之子陈知键任重庆警备副司令时,与郭汝瑰常相往来。陈知键曾对郭汝瑰说:“解放战争时我还小,当时在家谈到共产党能不能取得胜利时,就听我爸说:‘我们肯定能胜利的,他(指国民党)的国防部里有我们的人。’  相似文献   

7.
同学间变了味的“帮助”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帮助人而又谋求回报,是非常不高尚的行为。但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人将市场经济里等价交换的理念运用到了人际关系之中。这种现象在校园里就客观存在着。小刚读初二,有一次他问一名成绩优秀的同学一道数学题,同学并不是立刻帮他讲解,而是带着诡异的表情对他说:“放学后要请客哦!”小刚虽然有些吃惊,还是答应了。可  相似文献   

8.
我还是见过一些名人的。读大学时,有天和同学去逛家乐福,在收银台遇到苏童。同学很激动,说要去跟他讨论一下《妻妾成群》,但是苏童的推车里堆了两只酱鸭,还有个硕大的猪蹄,我们都不知道怎样在猪蹄面前开口谈文学,只好算了。还有一次是  相似文献   

9.
正开家长会了!我们都很开心,因为就快开学了。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也伴随着来了。那天,我忍不住还是去了学校,想听听老师都讲些什么。我躲在一根柱子后面安静地听着,可万万没想到,竟有一个对于我们如同厄运般的消息:我们最尊敬、最亲爱的老师,胡老师,将不教我们了!我心里很难受,分别的滋味太难承受了。顿时,我跑到了同学家,将这个厄运般的消  相似文献   

10.
三年前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妻女欣喜有了属于三个人的家,因为妻子和女儿邀请各自的朋友同学到家玩时喜欢说:我们家是二号楼三单元二楼。然而说到家,我一说就说的是离县城二十多公里,坐落在叫泽林的一条山沟沟里的那座黄土小院。 两居室的单元房比泥抹的农家小院有它的方便和舒适,我努力与这钢筋做架红砖做墙的建筑物进行着感情上的沟通,比如我用一些花草打扮它,在各个房  相似文献   

11.
有得必有失     
话题:一次尴尬的表扬一天,某班有一位同学在校园里拾到15元钱主动交给了失主,老师利用班会课表扬了他拾金不昧的好思想, 并让他当众说说为什么要拾金不昧,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可没想到该同学却首先问老师:"老师,我说真话呢, 还是说假话?"老师不禁一愕,"当然是说真话喽。"他犹豫了一下,说:"老师,当时我是这样想的,我爸爸曾经教过我,如果拾到很多钱的话,就拿回家;如果捡到的钱不多, 就交给老师,让老师表扬。我想这15元钱不算多,于是就交给您了。"……作为家长,你对该父亲如此教育孩子有什么意见或看法?  相似文献   

12.
校园惊雷1955年,我正在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的前身)经济系读大二。暑假,同学们大都回家与父母团聚。所剩几个南方籍的同学离家远,路费高,只好留在学校度假。因此,宿舍里冷冷清请。我半天看书半天玩。有一天,我随便翻阅一下新到的杂志,翻到《长江文艺》上有一篇文章《声讨江西省文联的胡风分子———刘振辉》,大吃一惊。这个刘振辉,是我在江西省南昌市心远中学读书期间,也就是1949年初所发展的地下党员。怎么一下子变成了胡风分子?在那个年代,人们信奉的是“无事不可对党言”的信条。虽然我当时并不是共产党员但仍然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由于无法忍受的饥饿。城市里死亡的人数日益增多。为争夺食物,在每幢房屋里都有暴力发生,即使是那些最亲密的家庭也争斗纷起,拳脚相加,抢夺最后一丁点食物。人们对临死的人已不再怜悯。那些狂热地与罗马作对的人在死尸身上搜索着,希望能找到些什么。饥饿驱使人们变得象一群疯狗,他们挥舞着短剑在街头横冲直撞,一次次地闯进任何一幢住宅里行凶抢劫——虽然结果经常是一无所获。饥饿还驱迫人们啃噬任何可以吃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嚼不动的鱼     
1977年秋天,我高中毕业,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下放到了湘西南的邵阳新宁县双罗大队农场,成了千百万知青中的一员.我下放的那个大队,老乡的生活很艰苦.因为刘姓居多,于是有一大半的人叫刘有油、刘有粮、刘有盐……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每餐能有米饭吃,炒菜时能多放点油盐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大队农场,知青加各小队抽调来的老场员一共15人,管理着20多亩水稻田和50多亩旱田.当时我每月的生活费是3元钱,一个月难得打一次牙祭.由于肚子里缺少油水,吃饭便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5.
爱情麻辣烫     
此时的G先生,正在台北出差吃着日料,而我在北京的家里喝着小米粥,听着胎教音乐,孩子在肚子里踢得正欢。当年跟G先生谈恋爱时,总去吃路边的麻辣烫。宽大的顶棚,几十种串,一桶桶麻酱和蒜汁儿。每次我早早吃完,就去帮店主倒麻酱,等着他慢慢吃。后来,我们吃过很多地方,无论是贵的还是便宜的,总忘不了那冒着热气的麻辣烫,好  相似文献   

16.
当下决心要带着孩子去非洲的时候,我的确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父母、亲戚没有一个赞同,连朋友也拐着弯说那里好像是充满了饥饿和疾病,我们去的话也会和电视里看到的那样,住在草棚子里。但是,我知道女儿太需要父爱了,她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在我和先生长达两年的分居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到哪里我们都应该给她完整的父母之爱,因为我们  相似文献   

17.
刘奕 《贵阳文史》2012,(2):14-16
"我今天反思,当年一起进入大学的那批人的思想里,有一半仍然留在毛泽东时代,有一半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那代人有一种普遍的集体主义情怀,都富于理想、充满激情。每个人的生命都和国家联系在了一起,每个人都认为我们能够在"文化大革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中国,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Chris 《世界》2011,(1):162-169
Ready To Start是伦敦现场的开场曲,当时第二首歌唱的是什么我也记着:Keep The Car Running。那首歌在O2 Arena里响彻时,我几乎泪奔了.因为在英国初冬几十年不遇的低温和大雪中,我们和MINI Cooper一起,Keep Running过很久很久。  相似文献   

19.
西北春来迟。当校园里开得春花烂漫时,已是暮春时节。这时学校里传来要游春的消息。统战部通知我,次晨有车去游兴隆山。我便跟着去了。车到中途,我就下车。我非为游春来,是受人之托,去寻找一个人的下落。这事,已经依靠学校统战部的帮助,作过调查。知道此人已去世整整半个世纪,原来葬在焦家湾,后来那里兴建工厂,墓地迁走了,据说迁到桃树坪。我这次搭便车来这里,就是为了踏勘此事,指望着能找到死者的墓地,也好写信告慰他的亲友,从此墓前也好有人祭扫。不幸得很,我第一次去便扑了个空,墓区的管理人员星期天不办公。以后我还去过两次,仍然无迹可寻,得不到任何可靠的消息。  相似文献   

20.
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29年前,在那个社会大动乱的时期,我曾随着“大串连”的人潮来到这里。当时,我还是一名不谙世事的少年,是怀着崇尚伟大领袖的热情进行参观的。29年过去了,祖国经历了风风雨雨,我已步入中年,也变得成熟了一些,理性了一些,盲目的冲动消退了。但当我又一次来到韶山,却仍然感觉到自己心底潜流着一股浓浓的剪不断的情愫。 去年秋季,我作为一名记者重访韶山。看到宽阔平坦的公路纵横交错,鳞次栉比的楼房拔地而起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